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临死前为什么召曹彰而不是曹丕?-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曹操临死前为什么召曹彰而不是曹丕?-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读史学文 访问量:2575 更新时间:2023/12/21 15:58:14

公元220年,曹操抵达洛阳。在洛阳期间,曹操身患重疾,在临终前,曹操并没有召见太子曹丕,而是召在长安的曹彰来见。而曹彰未到,曹操已经病逝。

曹操在临终前为什么不召太子曹丕而召了掌握兵权的曹彰?真的如有些演义中所写,是曹操临终改变了主意?想让曹彰扶持曹植即位嘛?我们今天来读一读《资治通鉴》里的相关记载。

01

《资治通鉴》原文

02

译文

03

收获与反思

曹操的去世是很突然的事情。之前曹操还亲征汉中,同刘备在汉中对峙,后来曹操放弃了汉中班师回长安,可能也是因为身体原因,毕竟当时曹操已经六十多岁了。

但曹魏当时的局面还是有些复杂的,一方面汉中刚刚失败,而襄阳遭到关羽的围困导致于禁投降,庞德被杀,而首都附近很多郡县当时都纷纷归附关羽,导致曹操当时都想要把汉献帝迁离许县,后来在司马懿和蒋济的劝说下才作罢,而魏讽叛乱,阴谋攻打邺城,被曹丕所粉碎,这些危机都让曹操感觉心力交瘁。

所以如果当时孙权不攻击关羽,而是配合关羽北伐,曹魏的崩溃其实也是很有可能的。而当陆逊取了荆州,关羽回师,曹操才松了一口气,并且要求部下不要追击关羽,因为他知道只要刘备和孙权交手,曹魏就稳了。

曹操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病入膏肓。但奇怪的是,在临终前,虽然当时的太子是曹丕,但曹操却没有召曹丕来见,而是招在长安的曹彰来见。

曹彰也是卞皇后所生,曹丕,曹彰,曹植三兄弟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但曹彰跟他两个兄弟不同,他不善文章,喜欢舞刀弄枪,臂力过人,徒手能与猛兽格斗。所以曹操也是很喜欢曹彰的,行军打仗都喜欢带曹彰。在平定代北乌桓叛乱的时候,曹彰冲锋在前一举歼灭了乌桓有生力量,此战也使鲜卑向曹操臣服,所以曹操对这个儿子也是非常满意的。在曹操汉中与刘备对峙期间,刘备派其义子刘封挑战,曹操就派人将曹彰叫到前线,让曹彰跟刘封交手。不过后来曹操主动撤军,而让曹彰驻守在长安,以防刘备的进攻。

那么曹操为什么临终时要叫曹彰前来呢?要知道当时曹彰带军在外,其主力作战部队能决定曹魏的命运。而曹彰到了洛阳后,曹操已经病逝,曹彰竟然问曹操的绶带和印信在哪里?要知道曹魏的权力的代表就是绶带和印信,所以曹植这番问询不得不让所有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曹操是在临终时想让曹彰接替自己的职位嘛?曹彰询问印信是想抢夺曹操的权力吗?

没有人能确定为什么曹彰会问曹操的印信在哪。但幸运的是曹操临终时,曹操身边的贾逵站了出来,主持了大局。对于曹彰的问询,贾逵义正辞严的回复曹彰:先王的继承人已经定了,所以印信的下落是不该问的。

当时曹彰由于没有见到曹操最后一面,当然不知道曹操为身后布置了什么,所以只能作罢。但这不得不说是曹操死后的一个很严重的危机。

曹操的去世,危机不仅仅是带兵回来的曹彰,由于曹操是在洛阳去世,而太子远在邺城,所以曹操去世的消息要不要公之于天下就出现了分歧,很多人主张秘不发丧,然后护送曹操尸体回邺城,太子继位后再公布曹操的死讯,以稳定国内的政治局面,防止出现骚乱。而贾逵坚持认为应该公之于众。而当部队知道曹操去世后,曹操最嫡系的青州兵发生了变故,很多人都敲着鼓走散了。要知道青州兵是曹操最早拥有的嫡系部队,也是曹军中最主力的部队,青州兵的散去,对曹魏的稳定非常重要。青州兵的解散,意味着当时在军队中不愿意打仗,或者说担心曹魏内部起冲突让他们同室操戈,所以青州兵的将领才会解散了自己的部队。所以很多大臣就希望治罪青州军,而当时贾逵再次站出来,表示应该安抚为主,于是贾逵第一时间发布公告,对于在路上的青州军,要求地方给与粮草接应,这样才没有导致因为曹操去世而引发的大面积的骚乱。

而反观当时曹丕的表现第一时间也没有镇定下来,反而是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站了出来,提出当务之急是立新君,稳定局面,而不要等曹彰或曹植等人整出一些事情就晚了。于是在没有拿到曹操诏令的情况下,以魏王后的名义,发诏让曹丕即位,这才渡过了这场风波。

但没有了曹操,曹丕如何能服众也面临着考验。而且据一些史书讲,当时曹彰跟曹植说曹操召曹彰临终时相见是想让曹彰扶持曹植即位,虽然这个可信度不高,但对于曹丕而言,曹植的存在始终是曹魏能否稳定的最大风险。所以接下来曹丕一方面让曹彰等人都回到封国,一方面加封曹彰等人,一方面又剥夺了曹彰的军权。而对于曹植,传说中的七步诗就是在曹丕囚禁曹植的情况下做出来的。但曹植毕竟和曹丕是亲兄弟,所以曹丕没有对曹植下手,但却灭了支持曹植的丁仪的全族。所以政治斗争和政治站位就是这么残酷。

在历史上,帝王出征去世而导致发生继承人改变的事情最典型的就是秦始皇之死,而赵高李斯矫诏,立胡亥为帝而杀掉了扶苏,这才让大秦帝国走到了末路。所以曹操临死前,他应该也非常清楚这段历史,所以从曹操本人意愿出发,他肯定不希望曹魏发生任何变故,所以大概率曹操召曹彰来见,就是希望这个掌握着军权的儿子能扶持曹丕,不要让曹操死后发生任何动乱和变局。但曹彰未到曹操就过世才导致了历史的扑朔迷离,但曹彰主动规避而没有参与权力的争夺也证明曹操看人还是很准的,也证明之前曹操选曹丕,杀杨修,带贾逵在身边实际上也是曹操为自己身后的事情做了打算。所以从这一点上,曹操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在东汉末年,确实要远远强于孙权和刘备,而曹魏最终能战胜东吴和蜀汉,也是历史的必然。

标签: 曹操曹彰曹丕曹魏刘备

更多文章

  • 曹彰支持曹植继位,后来在洛阳暴毙,果真是曹丕用毒枣毒死弟弟?

    历史解密编辑:醉风文史标签:曹彰,曹植,曹操,诗人,曹丕用,洛阳市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在病重弥留之际,急召留守长安的曹彰前来洛阳,可惜未等曹彰到达,曹操就已经病逝。当时曹植在曹操身边,而曹丕在邺城,曹彰认为曹操急召自己返回洛阳,是为了让曹植继位,让自己手中的大军成为曹植继位的武力保障,于是曹彰劝曹植继位,但曹植却以袁绍兄弟旧事为由拒绝曹彰的提议。黄初四年

  • 曹彰作战勇猛,膂力超群,他单挑厮杀的武艺又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曹彰,武艺,曹操,刘备,徐晃,刘封,黄忠,汉朝,三国

    魏武有异子,壮哉曹子文。邺下黄须儿,猛力绝万人。千军共一呼,执锐不顾身。力伏乐浪虎,生降轲比能。只为问玺授,文皇忌刚锋。宝剑悬蛛迹,雕弓日生尘。惜我好男儿,蹉跎几青春?广大三国迷们心中都存有一个遗憾,我们不难发现,在三国后半段,那些武艺高强,擅长在阵前单挑的猛将是越来越少了,激烈厮杀的场面屈指可数。

  • 曹家老三 ‘黄须儿’—— 任城王曹彰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曹彰,曹操,曹丕,刘备,汉朝,曹魏,三国,黄须儿,霍去病,任城王

    众所周知曹老板在生儿子这方面确实是有自己独特的天赋,而且最有意思的是这几位公子都在不一样的领域有着不同的天赋。老大曹昂年少随父出征熟读兵法擅长军略;老二曹丕精于算计,城府深城;老三曹彰虽然不爱读书但是曹小就立志为将,天生勇武过人号称可搏猛虎,臂力过人;老四曹植大家都知道大文人、诗人,七步成诗。而今天

  • 三国中打败赵云的猛将,连赵云都自叹不如,可惜“站错队伍”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赵子龙,姜维,诸葛亮,蜀汉,刘备,钟会

    在三国时期,有一名著名的蜀汉名将,人们称他为“常胜将军”,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赵云。赵云自幼有名师教授,实力非凡,然而在随诸葛亮北伐之时输给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将——姜维。姜维是何许人也?又因何要坚持北伐最后落的惨死的下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吧。常胜将军赵子龙,英风锐气敌胆寒。赵云为人忠义,又

  • 刘备不愧是一代枭雄,一生不肯重用赵云,临终才告诉赵云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树人闲谈标签:刘备,赵子龙,一代枭雄,曹操,庞统

    说起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那真是多如过江之鲫,文臣武将灿若繁星,每一位都有一段独特的传奇经历。虽然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很多,但是能称得上是枭雄的却屈指可数,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应该就是曹操了。曹操作为实力最强大的一方,他身边当真是谋臣如雨,猛将如云,尤其是他那句名言“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更是

  • 他是赵云的跟班,赵云死后深得诸葛亮赏识,指出姜维的致命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赵子龙,诸葛亮,姜维,刘备,赵云,三国,天文学家

    要说把,人品、武艺、道德、法令,胆气,此5者集于一身的大将,在三国时期,恐怕也只有赵云可以担当。赵云这个人,不但有七出七进,两扶幼主的佳话。更有着,“大臣局量,有着统观全局的眼光与见识”,被后世称之为儒将。赵云虽然有着忠义之名,但其实他一辈子是没有得到蜀汉朝廷的重用的,特别是刘备在世之时,老是让赵云

  • 赵云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别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始曼冬看萌娃标签:蜀汉,姜维,刘备,刘禅,关羽,黄忠,赵云,三国,赵子龙,曹操手下

    五虎上将,指汉末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的五位将军。分别为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陈寿最早作《三国志》时,将五人并列合为一传,但还并未提出五虎上将的概念,而后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这五人被塑造成五虎将。在蜀汉五虎上将中,关羽和黄忠都在公元220年去世了。在关羽和黄忠之后,张飞于公元221年去世

  • 赵云适合戍守荆州吗?如果赵云替代关羽守荆州,是否能守得住?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关羽,刘备,荆州,赵云,三国,汉朝,赵子龙,诸葛亮,曹操手下

    从《三国演义》的角度看,赵云的名气很大,长坂坡七进七出曹军阵地,如入无人之境,气贯长虹。陪刘备东吴娶亲,让战将如云的东吴不敢妄动。汉中之战,三进三出曹军阵地,救出受伤的张著,被刘备赞扬说“子龙一身都是胆”。赵云戍守公安,在长江上拦截孙夫人,救回刘禅的壮举,让《三国演义》的读者为之倾倒!诸葛亮第一次北

  • 刘备不愧是一代枭雄,一生不重用赵云,临死才告诉赵云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刘备,赵子龙,曹操,公孙瓒,袁绍

    在东汉三国时期,因为天下大乱,群雄纷争,许多武将拥有了展现自己能力的舞台,凭借着自己强大的作战能力,威名远传于后世,这其中就包括了单骑救主的龙胆将军赵云。传说在两军对阵的单挑环节,赵子龙未尝败绩,可见其武艺高超胆色惊人。不论是在《三国演义》这样的文学作品中,还是正史的记载里,赵云都是一位英勇悍将,能

  • 黄忠临死前叮嘱赵云,可是赵云不懂,一直没能看透刘备的真面目

    历史解密编辑:Mz传媒标签:黄忠,刘备,蜀汉,赵云,三国,赵子龙,曹操手下

    黄忠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他先后为蜀汉和东吴效力,曾在许多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在黄忠即将离世之际,他叮嘱赵云要看清刘备的真面目。然而,赵云并没有听懂黄忠的话,一直没有能够认清刘备的真实面貌。赵云和黄忠一样,都是刘备麾下的将领,只不过他们的经历和地位有所不同。赵云在战斗中表现出色,被誉为五虎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