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袁绍四世三公,在三国前期是主角光环。在官渡之战被击败后,袁绍仍然有强大实力,只可惜袁绍去世,袁家势力分家,那么袁绍有没有机会问鼎天下?有,不光是官渡之战,在群雄并起之前,袁绍就有机会一统天下!
袁氏兄弟
读三国演义有个非常大疑惑,董卓带三千人进入洛阳,一眨眼功夫就接管整个洛阳,兵力扩充到二十万!是什么有原因让洛阳兵马全被董卓接收?
这一切从袁绍兄弟说起。袁绍原本是庶出,和袁术是亲兄弟,袁术一直看不起袁绍,丫头生的小崽子,怎么能和袁术这样嫡出公子相提并论。袁绍也就受气鬼似的度日如年,突然有一天,袁绍运气来了!
袁绍的大伯没儿子,眼看自己兄弟要绝嗣,袁绍老爸一拍脑袋,说:“大哥,你要儿子吗?我给你送一个!”
就这样,袁绍过继给大伯后,身份提上去了,不再是袁术的庶出弟弟,反而是袁术堂哥,辈分还比袁术高。
汉朝后期,袁氏家族在朝廷内外显赫一时,所谓四世三公。就是说四代人里,有三个做到“国家级”职称。
汉灵帝末期,袁隗担任太傅录尚书事,是正儿八经的三公。袁绍兄弟也掌握军权,袁术担任虎贲中郎将,袁绍官拜司隶校尉。这个司隶校尉相当于清朝的九门提督,有京城的治安、司法之权。当年光武帝刘秀梦想的“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个执金吾就是司隶校尉。
十常侍之乱
十常侍之乱是引发东汉朝廷覆灭的导火索。
而袁氏一家在其中可谓机关算尽,他们并不是真的忠于何进,也不想匡扶汉室,真正目的是取而代之!
所以,汉灵帝刚刚去世,袁绍就诛杀有兵权的蹇硕!
所以,当诛灭宦官事情败露后,袁绍提议召外兵进京,哪怕是董卓这样的恶狼!
所以,当何进犹豫不决想和宦官妥协时候,又是袁绍跳出来,让袁绍切勿妇人之仁。
袁绍不怕乱,他正是借助乱来谋取最高权柄。袁绍、袁术站在目前幕前表演,而总后台是袁氏族长袁隗,作为太傅,袁隗门生故吏极多,只要袁氏兄弟拿下军权,袁隗立刻消化文官资源,东汉朝廷就是袁氏一族的了。
诛灭何苗
袁氏兄弟有个非常大胆的计划,就是同时诛灭宦官与何进集团。
何进虽然是草包,但毕竟是大将军,拥有东汉朝廷实权。所以袁绍几次三番怂恿何进诛杀宦官,杀到宫里,就是让何进自取灭亡,这让曹操都看不下去了,劝说何进别听信袁绍的话。东汉的皇权、外戚、宦官维持着相对平衡,袁绍就想让何进破坏平衡,从而到达自己目的。
直接证据就是何进死后,袁绍曹操带领兵马杀入宫廷,诛灭宦官。同时,袁术带着何进部将吴匡与盟友董旻一起攻入何进弟弟何苗府邸,诛杀何苗一家。
杀宦官是为何进报仇,但诛杀何苗意欲何为?何苗是何皇后的一张王牌,每当何进与宦官剑拔弩张,何苗就来劝和,缓和朝廷的紧张气氛。但外人不懂啊,以为何苗投靠宦官,在袁术带领下,何进部将把何苗剁成肉泥!
何进,死了。
何苗,也死了。
何皇后,光杆司令一个。
宦官,全被袁绍曹操杀了。
现在,属于袁家时代来临了!
很可惜,如果这一切发生在半个月前,或许袁绍有改朝换代的可能。
而现在,一个人的来到,这袁氏王朝终为泡影!
董卓杀到
刚救下汉少帝,来不及高兴,远处来了一支兵马,原来是西凉劲军,董卓来了!
袁绍千算万算,没算到董卓竟然那么快杀到,又那么及时出现,而这一切都是一个人功劳,董卓的弟弟董旻!
董旻是董卓安插在洛阳的王牌间谍,为董卓充当马前卒、先行军。
董卓虽然凶残,但这次前来只带了三千人马,面对袁氏兄弟也好,不远处的丁原也罢,根本占不到任何便宜。
然而,历史就是这么有趣,董卓居然整合了何进的兵马,瞬间扩展到20万人马的实力!
掌控京畿
前面说过,袁术带着吴匡等何进部将诛杀何苗。虽然诛灭了一个敌人,但袁绍并没有收服吴匡打算,而是准备用来祭旗,毕竟何苗是朝廷命官,怎么能随便杀害。
正当何进部将如无头苍蝇一样的时候,董卓伸来了橄榄枝。
董卓的弟弟董旻,之前就出于义气,帮助吴匡一起攻打何苗,董旻与吴匡等人有过命的交情。现在袁绍是想过河拆桥,而董旻则仗义的表示,董卓拉兄弟们一把,大家跟着董卓干!
吴匡等人走投无路,眼看被拉去砍头了,现在有董卓拉拢,还不马上跳入董卓怀抱?于是董卓依靠吴匡等何进旧部的力量,迅速整合了洛阳各处的兵马,何进旧部统统收入麾下,为其所用。
犹豫不决
袁绍这人,就像曹操说的那样,每当发生大事需要做决策时候,袁绍就会犹豫不决,等等停停,最后错失良机。官渡之战如此,董卓进京的时候亦是如此。
董卓刚刚进洛阳时候,只有三千人马,袁绍袁术,加上袁隗门生故吏,总兵力是压过董卓一头的。这时候吴匡等人还没有投靠董卓,董卓真正能调动就西凉军三千人。
骑都尉鲍信提醒袁绍,董卓立足未稳应该速除之,以防后患。
这时候袁绍立刻起兵攻打董卓,胜算还是比较大的,毕竟袁氏一族在洛阳经营多年,可谓是主场优势。
可袁绍在干什么呢?他犹豫了,表示想再观望观望。
手下人一听,顿时泄了气,知道袁绍难以成大事,京城迟早是董卓的天下。
丁原之死
袁绍再等等看,也不是白等的,他还想拉拢驻扎在附近的并州军。
何进召诸侯进京,来的不止董卓,还有并州的丁原。作为一股有生力量,并州军关系到各方博弈,袁绍积极拉拢丁原,想收为己用,但还没来得及展开行动,并州军就被董卓接收了,那都是因为一个人,吕布。
关于吕布杀害丁原,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什么李肃去当说客,什么献上赤兔马,然后嘛吕布斩杀丁原投降董卓,拜董卓为义父。
大殿对峙
并州军被收入囊中,洛阳附近再无大规模部队。袁绍、袁术手里拿点兵马,面对董卓二十万大军已经毫无胜算了。董卓想立威,于是准备废汉少帝,立刘协为汉献帝。
袁绍那叫一个气啊,自己买的鞭炮居然给别人放了。
袁绍当然也没就此沉沦,反而在大殿上与董卓拔剑相向,并义正辞严的怒斥董卓。
面对袁绍的拔剑相向,董卓倒是克制住了,也没为难袁绍,放其远走。
或许董卓和袁隗达成秘密协定。
或许是袁绍自己和董卓谈判。
反正这一时期董卓也没下黑手,反而和袁氏一族展开合作。
之后,袁绍招兵买马准备讨伐董卓,这一切都是在弥补他在十常侍之乱后愚蠢操作的补救,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东汉朝廷彻底失去公信力,群雄逐鹿的时代开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