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是一个充满了战争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了英雄的时代。
三国时代有三场规模最大的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今天讲的就是官渡之战。
官渡战役之前,北方地区最大的两个势力是曹操和袁绍。曹操自迎接天子到许昌后,便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在军事上击败了袁术、吕布、张绣等诸侯,其势力逐步做大做强了起来。
官渡之战以前,刘备占据的徐州是曹操后方最大的威胁,于是曹操发兵徐州,击败了刘备,占据了徐州。官渡之战前夕,曹操拥有徐州、兖州、司隶、豫州等地区,雄踞了整个河南。而河北的袁绍先是占据了冀州,之后夺取了青州和并州,进而击败了公孙瓒,雄踞了整个河北。
在官渡战役之前,曹操与袁绍是北方最强大的两个势力,且势力范围接壤,于是争夺北方地区霸权的战争,在这两个人之间便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官渡之战时,袁绍拥有十万大军,而曹操能调集的部队只有三到四万人左右,且曹军缺乏粮草供应,而袁绍则粮草充足。曹操要防御袁绍的进攻,就需要固守黄河防线,但黄河防线太长,如果在各处分兵把守,那么本来就不多的兵力会更加分散。因此,曹操主要防守交通要道,以最大限度的集中兵力防御袁绍的进攻。
曹操先派藏霸从琅琊出发,连续攻下齐、北海、东安等地保护了右翼,防止了袁绍从东面包抄许都,同时曹操亲自带兵驻扎在官渡防守袁绍。
公元200年2月,袁绍派兵进入黎阳,企图寻找曹操主力决战。为此,他派出了大将颜良,主要是为了抢占黄河南岸要点,保障主力大军过河。
颜良进战黎阳后,很快便带兵渡过了黄河,向延津和白马地区发动进攻。防守白马和延津的曹军守将刘延不敢与颜良交战,一直龟缩防守,颜良顺势包围了白马。
200年4月,曹操决定变被动为主动,亲自率领大军解白马之围。此战,曹操手下谋士荀攸认为应当先派兵到延津,假装从那里渡过黄河,进攻河北。如此一来,就能吸引颜良部队分兵延津,然后再趁机对颜良本部发动进攻,则可一举击败颜良。曹操深以为然。
曹操来到黎阳后,先派兵进驻延津,做出从延津渡河的态势。颜良果然上当,分出部分兵力去延津,阻止曹军过河。见颜良此时军中空虚之际,曹操派出关羽、张辽领兵袭击了颜良本部。关羽在交战中见到颜良后,冲到了颜良眼前,在万军之中斩杀了颜良,主将战死,其余援军便纷纷逃散了。
曹操解了白马之围后,袁绍便带领主力部队往白马、延津地区而来。曹操兵力远少于袁绍,自知不能抵挡,便迁徙延津,白马地区的百姓撤退。在撤退途中,袁绍手下大将文丑率军追击,曹操命令士兵将辎重丢在道旁。袁军见状,纷纷下马去捡地上的物品。曹操趁着这个时候发动了突袭,在乱军之中,徐晃斩杀了文丑,袁绍又损失一员大将。
袁绍渡过黄河后,曹操放弃了白马、燕京、武源等地,袁绍则顺势占领了这些地方,兵锋直指许都的屏障官渡,而曹操也集结了几乎全部主力于官渡,一旦官渡失守,则许都不保。曹操与袁绍之间战争的焦点便集中在了官渡。
袁军虽然出战失利,但并没有伤掉多少勇气,兵力仍远远优于曹操。七月,袁绍主力集结在了官渡附近,准备拿下许都,一举灭亡曹操势力。袁绍在官渡附近扎下了数座营垒,曹操也不甘示弱,扎下营垒与袁绍对峙。此时袁绍在兵力上依然保持了对曹操的绝对优势。同时袁绍粮草充足,即便是与曹操打消耗战,最后获胜的也依然是袁绍,反观曹操,此时不但兵力处于绝对劣势,更致命的问题在于曹操粮草不足,补给不能保证部队的消耗。
双方从八月一直对峙到了十月,曹军军中军粮已所剩无几,以至于曹操难以坚持,一度产生了放弃官渡的想法,但是在他的谋臣荀彧的力劝之下,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对峙期间,袁绍的部队向曹操的营垒发动了多次进攻,曹军凭借着牢固的工事,顽强的抵挡着援军的进攻。曹操数次出击攻击袁绍营垒,奈何袁绍兵力强盛,进攻屡遭重挫。
就在曹操最为危急的时刻,袁绍的重要谋士许攸投靠了曹操,他建议曹操带兵偷袭袁绍囤积粮草的地方——乌巢,只要断了袁绍的粮草,袁绍必然全军崩溃。
曹操立即采纳了许攸的建议,带领5000轻骑兵连夜偷袭了袁绍的粮草大本营乌巢,曹军到了乌巢后便四处放火,袁绍也很快得知了曹操偷袭乌巢的消息,他一方面派出部队支援乌巢,一方面认为此时曹营空虚,便派出大将张郃、高览进攻曹军营垒。
乌巢守将淳于琼此时毫无防备,见曹军来袭,便组织士兵拼死抵抗。淳于琼见曹军兵少,便在营外展开了阵势。曹操所带的士兵虽然不多,但都是精锐,很快便击败了淳于琼。淳于琼抵挡不住,退守营寨,曹军开始猛攻。
所幸曹军在袁绍援军抵达之前斩杀了淳于琼,焚烧了袁军的全部粮草。乌巢偷袭成功之后,曹操带兵迅速返回了官渡大营,此时的张郃、高览还在猛攻曹军大营,无奈曹军防守严密,张郃、高览始终不能得手。
乌巢被烧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袁绍大军,任何军队都不可能在没有粮草的情况下继续作战,失去了粮草的袁绍大军立即瓦解,全军崩溃。
面对全军崩溃的局面,袁绍无力回天,只得放弃大部队,带着800多名骑兵逃回了河北。猛攻曹军营垒的张郃、高览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进攻攻不下曹军营垒,撤退也无路可退,最终选择了投降曹操。至此,官渡之战结束。
在这场决定北方地区统治权的战役中,最终以曹操的胜利而告终。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的第一场战役,此战奠定了曹操在北方地区的霸主地位,之后八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