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英台不是女儿身,因何耳上有环痕? ”
祝:“耳环痕有原因,梁兄何必起疑云,村里酬神多庙会,年年由我扮观音,梁兄做文章要专心,你前程不想想钗裙。 ”
梁:“我从此不敢看观音。”
——1963年黄梅戏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已经不仅仅只是一个故事,更是口口相传千年,被誉为“绝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悲剧色彩与西方《罗密欧与朱丽叶》不相上下,但其民族特色是全球独一份,当然我们也都知道这是一个民间传说,那么它是真实发生过的吗?它里面描绘的化蝶场景是真的吗?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人真的存在吗?
要知道这个故事的化蝶是真是假,当然得先从古籍入手,梁祝故事最早始于东晋时期,后唐朝梁载言撰写《十道四蕃志》,出现了这个故事的雏形,晚唐张读于《宣室志》进行了文学性修饰,故事更加完整,而关于两人身份,则是宋代知府李茂诚的《义忠王庙记》,他说梁山伯生于公元352年死于373年;祝英台出嫁在374年。
而祝英台出嫁时路过梁山伯之墓,接着投入墓穴中,两人化蝶一说,这时候还没有,直到清代邵金彪的《祝英台小传》写:“至则风涛大作,舟遂停泊。英台乃造梁墓前,失声恸哭,地忽开裂,坠入茔中。绣裙绮襦,化蝶飞去。”在梁祝这个故事中,才出现了化蝶的戏剧性场景,所以化蝶是假的。
那么梁山伯和祝英台到底有没有谈过恋爱?他们是不是真实存在?这一问题,从古籍处入手实在是太难了,因为古籍中基本只要出现了梁山伯就会出现祝英台,而且也都是从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的增删,那么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他们是否真实呢?专家想到了从各地的相关遗址入手。
在众多权威进行过多方考证之后,已知的17处古迹大部分是后来形成的,但他们依然认为梁祝故事是真实存在,因为有一个最确切的证据,1995年在河南省洛阳市马坡村,发掘出来了一座明代正德年间的墓碑,这是全国九处梁祝墓中,唯一一块的墓碑,上面有843个字,明确记载了两人合葬的地方和原因。
而且重修这个墓碑的,是当时皇帝钦差大臣、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史的崔文奎,他是奉旨重修的墓碑,碑上就写着他的名字,不仅如此,因为是“奉旨”,根据当时的制度,说明很多当朝名士都参与了这件事,也就是说他们也普遍认可这个梁祝墓是真实的,这个梁祝墓是官方已达成共识的存在。
不过有意思的是梁祝的真实与否,也陷入了一种“信则有,不信则无”的境地,因为1997年在浙江宁波的梁山伯庙中出土了一座晋代墓葬,专家发现它的位置,规格,还有各种随葬物品,甚至墓志铭都清晰可见,与当地记载的梁山伯身份基本吻合,那么它记载的梁山伯是什么样的呢?
这个真实的梁山伯是当地的清官,治过大水,然后身体有隐疾,后来去世。重点是他有妻子,但他的妻子不姓祝,也没有嫁给别人,只是比他更早去世,所以梁山伯的人生没有出现过祝英台,自然也不存在这样的一个故事,更重要的是,梁山伯的身份得到了初步的证实,但关于祝英台的却没有,她只存在于夫妻墓穴之中。
但不管怎么样,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依然会是我们中华文化中关于爱情这一部分的内核,梁山伯“从此不敢看观音”细腻而含蓄的文人心思,祝英台“你真是一只呆头鹅”爽朗而纠结的女孩心思,都化成蝴蝶,不仅仅只是在传说的墓穴中,在传说中的天空上,更在如今我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