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室志》中记载道:“问知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逢裂陷,祝氏遂并葬焉。”梁祝爱情,感天动地,死后化蝶,双宿双飞,使人惊羡,传唱万世。然事实非如此,略有出入,为世人所幻想,刻意描绘,神仙爱情。
前段时间有一个短视频在各大网络平台传播,便是探戈版的《梁祝》,看完过后网友们纷纷评价太美了,看完心情大好等等。梁祝的故事在我国已经传唱了很多年,甚至被改编为戏曲、影视剧等等。其中大概的剧情想必朋友们也可以说得出来,比较遗憾的是,最后梁山伯与祝英台二人还是没能够走到一起,只是通过化蝶的方式才能在一起,令人感到惋惜。
不过,虽然梁祝的故事可歌可泣,但在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过呢?因为大家都知道,与梁祝齐名的还有白蛇传与孟姜女以及七仙女的故事,这几个故事很大程度上都是古人虚构的。
因此,对于历史上是否真的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人,历来也饱受质疑。如果说他们二人前半部分的故事还可以听信,那么后半部分化蝶双宿双飞自然是不可能的,或许只是古人对美好爱情的一种向往,才为他们二人想到这样一个结局。
随着考古学家在我国浙江发现了一座梁山伯墓,他们二人的故事也随之浮出水面。因为一次意外的发现,竟然知道了梁山伯的墓穴。但是,根据梁山伯墓的碑文来看,似乎他们的故事并非如此,进一步说明《梁祝》也只不过是古人编造的而已,那么梁山伯墓的碑文上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呢?
根据墓碑的文字记载,梁山伯生活在东晋时期,和传说中一样,是一位聪明且好学的人。最后,他凭借自己的才华顺利进入仕途,混得一官半职。虽然官位不高,但他执政期间清明廉洁、爱民如子,经常为百姓的事情操劳不已,是一位人人爱戴的好官员。也许正是因为这一份敬业,最后使得他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在一次水患中,梁山伯虽然努力挽救,但最终还是使得百姓受损严重。本来是天灾的原因,但梁山伯将其归为自己管理不力,整日郁郁寡欢,处于深深的自责之中。最后,因为水患心结不幸去世,临死之前依旧心系百姓。
虽然梁山伯不失为一个好官员,一心为百姓服务,但因为一次失利便一蹶不振,甚至因此去世,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值得推崇的,也是一种不负责的表现。按理来说,他应该不辜负百姓的期望,将上一次失利作为教训,继续造福百姓。
话说回来,在碑文中也提到了梁山伯的妻子,她很早便去世,先于梁山伯离开,并且其妻子也并不姓祝。所以,这样看来,梁山伯并非像我们所熟知的那样。但为什么古人会构造出这样的一个故事呢?祝英台又是谁呢?在历史上是否真的有这个人,还是古人为了配合梁山伯凭空编造的呢?以及是否存在马文才等人呢?
随着历史学家进一步发现,他们在其他史料中发现了祝英台的踪迹。相传,祝英台本是一位侠女,一生行侠仗义,与我们在武侠小说中所看到的那种大侠差不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但是,祝英台与我们刚才所提到的梁山伯并没有生活在一个时期。
祝英台死后,人们特意选了一处风水宝地安葬她,但不曾想发现了梁山伯的墓穴,可能是随着时间推移,他的墓穴被埋藏在地下,人们这才将二人合葬。也许,世人觉得这也算一种缘分,逐渐编造出两个人的故事,慢慢地就演化为现在我们所听到的梁祝故事,也算是一种美丽的误会。
总得来说,梁祝与我们刚刚所提及的那三个民间传说一样,都是古人根据一些历史事实或历史人物,经过加工编造而成的,其目的就是为了表达世人对爱情的美好向往,歌颂伟大的爱情。虽然在这四个故事中,主人公最后都没有幸福生活在一起,但他们通过另一种方式实现了在一起,既表明了爱情中总会经历各种坎坷与磨难,也在说明只要历经所有曲折最后一定会在一起的。
虽然梁山伯墓的发现,可能会影响我们对梁祝故事的印象,但不会影响梁祝想要给我们的那一种至死不渝、誓死坚守爱情的精神。最后,希望大家可以做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