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们是戏曲舞台上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如今在天上重逢相聚

他们是戏曲舞台上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如今在天上重逢相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新民晚报 访问量:3536 更新时间:2024/1/24 13:21:30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俞振飞先生的大弟子、江西省京剧团前团长李松年,于7月30日6时50分在家人的守护下在沪离世,享年92岁。

这距离他送走结发妻子,

也是最默契的舞台搭档王苓秋

仅过去三个多月,

像足了他们曾携手演绎的

梁山伯与祝英台”。

李松年,1931年1月8日出生于上海。

9岁进入上海中华国剧学校“松”字科,学习小生表演艺术,得益于授课教师赵志秋、陈桐云、王盛意、王益芳等,及昆曲授课教师华传浩、方传芸、邵传镛等,打下坚实的幼功基础。

出科后,于1946年6月,在梅兰芳程砚秋周信芳、盖叫天、姜妙香五位大师的出席见证下,拜京昆表演艺术大师俞振飞门下,成为俞门首位大弟子。

《俞振飞年谱》

其中记载了1946年李松年拜俞振飞为师一事,出席见证人有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盖叫天、姜妙香五位京剧表演大师

李松年成长在“立新求异”艺术开放的时代,对本工小生剧目的思考,怀有他自己的认识:鉴赏、融入、实践、优化,是艺术价值追求思考与践行的基础。

他深得“俞派”儒雅书卷气之三昧真火:穷生戏,儒之酸而不腐;官生戏,儒之正而不僵。

李松年

无论是《豆汁记》的莫稽、《拜月记》的蒋世隆、《失舟巧嫁》的吴彦,都能做到细腻传神,而《写状》的赵宠更被誉为“俞派”嫡传。

与此同时,李松年在《梁山伯与祝英台》《失舟巧嫁》《拜月记》《玉堂春》等剧目中赋予新腔新韵,改良表演手段,创造性的表演使观众耳目一新。

李松年、王苓秋的《拜月记》

1959年和1961年两次庐山会议,都专门调李松年王苓秋夫妇率团上山演出。

在李松年的回忆里,“1959年,我们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领导演出。剧目是李如春的《水淹七军》、王苓秋的《玉堂春》和我的《辕门射戟》。1961年,我又为毛主席演出了《辕门射戟》。演出后,周总理代表毛主席上台接见我们,他向省领导问道‘这么好的演员,你们是从哪挖来的?’我爱人忙回答,‘我们不是挖来的,是支援来的。’”

王苓秋(右)与毛主席在庐山合影留念

当时在上海已经走红的李松年夫妇,为何会到相对偏僻的江西省京剧团工作?

原来,李松年的父亲华特生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风靡上海乃至中国南方的大魔术家,与大名鼎鼎的张慧冲齐名。

华特生

周总理在观看了华特生的演出后接见他,并向华特生提议,江西省是革命老根据地,却没有一个像样的好剧团为老区人民服务,听说你还有一个儿子也是演员,能否一起支援我们老区建设,到江西去工作?

“爷爷没二话,立即答应了总理的提议,然后又做通了我父亲和母亲的思想工作,就这样他们一起到了江西。”李松年的小女儿讲起从前,满是对父辈的敬意。

印有李松年名字的节目单

1957年到江西工作,一直到1995年退休回上海莘庄养老,李松年在江西省京剧团一待就是38年,为繁荣江西的京剧艺术作出了贡献。

李松年不但能演,而且善于推陈出新。他于1982年主创并主演的新编历史京剧《王勃与滕王阁序》,参加江西省全省汇演,获得了演出奖、剧本奖和舞台美术奖。

李松年、王苓秋1991年在上海演出《拜月记》

李松年是国家一级演员、江西省人大代表,但在三个女儿看来,他更是一个了不起的全能爸爸。

“他不但在艺术上精通博识,会表演、会作曲、会书画、会操琴;在生活中,会缝纫、会修理收音机、会做各种小家具。下放到江西农村劳动改造时,爸爸还靠自己平时积累的医学知识,在农村做起了赤脚医生,每天跋山涉水,为当地农民治病救人,医治好了许多病人,被称为‘李半仙’。”女儿的回忆中,满满都是爱。

不过,最浓重的爱,李松年都给了夫人王苓秋。

两人一生共同主演了许许多多才子佳人的戏,有《拜月记》《梁山伯与祝英台》《宝玉摔玉》《红娘》《逢玉配》等,都是两情相悦、痴心不变的爱情故事。

现实生活中,两人结婚70多年,互相扶持,琴瑟和谐,几乎片刻不离,被传为佳话。王苓秋病危期间,李松年始终于榻前悉心照顾。夫人于4月与世长辞,李松年三个月后也跟随而去。

李松年、王苓秋夫妇

遵李松年生前遗嘱,其丧事就简,不办仪式,只由几个近亲属办了一个简单的告别会。

会上,小女儿念了追思文——

亲爱的爸爸,妈妈前脚刚走,您就急急忙忙去天上找妈妈了,担心她走远了,找不到了。

愿您在天上与妈妈早日相逢相聚,从此过着没有病痛、没有磨难的幸福生活。

新演艺工作室

作者:孙佳音

编辑:小开

图片:受访人供图,部分源自网络

©新民晚报文化部

更多文章

  • 51岁胡兵刮胡子扮梁山伯,却因五官立体被嘲太娘,像西门庆

    历史解密编辑:摩西观娱标签:胡兵,西门庆,胡军,胡歌,吴越,梁山伯

    01.伪娘文化大行其道,社会上的男人越来越缺乏阳刚之气!这是很多网友发出的感慨,自古以来,男性都以阳刚之美为荣,做事雷厉风行,不拖泥带水,反观现在这个社会呢,但凡长得好看一点的男生,都在向“伪娘”方向发展,穿着打扮越来越女性化!坊间有句名言,叫男人骚起来就没女人什么事了,但具体到实际生活,男人还是应

  • 浙江古庙发掘梁山伯墓,墓志铭清晰可见,揭露千年前梁祝爱情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祝英台,梁祝,墓志铭,观音,梁山伯与祝英台,墓穴

    梁:“英台不是女儿身,因何耳上有环痕? ”祝:“耳环痕有原因,梁兄何必起疑云,村里酬神多庙会,年年由我扮观音,梁兄做文章要专心,你前程不想想钗裙。 ”梁:“我从此不敢看观音。”——1963年黄梅戏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已经不仅仅只是一个故事,更是口口相传千年,被誉为“绝唱”的

  • 浙江千年古庙发现梁山伯古墓,墓志铭清晰可见,揭开梁祝化蝶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旧约影馆标签:祝英台,墓志铭,马文才,浙江省,千年古庙,梁祝化蝶,梁山伯古墓

    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在中国的民间流传已久,早在古代,便有文人墨客将他们的爱情故事写入诗歌话本,又有名伶戏子将故事唱成各地的名剧。到了现代,随着科技的进步,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梁祝的爱情故事更是被搬上了银幕,用电视剧、电影、话剧等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此外,在音乐界,更是有音乐家将梁祝以各种形式的音乐

  • 重温浪漫“化蝶”,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开启首轮10场驻场演出

    历史解密编辑:文汇报标签:越剧,戏曲,上海越剧院,梁山伯与祝英台,梁祝

    象征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两组蝴蝶在宛平剧院一楼大厅的立柱上翩然相随;在热门打卡点旋转楼梯上,抬头便可见飞舞的粉蝶;剧院大厅上空的折扇和蝶将浪漫的氛围烘托至漫溢……8月13日晚,上海越剧院2022年首轮越剧驻场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宛平剧院拉开帷幕。继去年越剧《红楼梦》驻演圆满收官后,上越此番再度为驻

  •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有历史原型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多多生活馆标签:祝英台,牛郎织女,梁祝,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可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史有其事的真事。一直以来,人们都说中国有四大古典爱情故事:《牛郎织女》、《天仙配》、《白蛇传》和《梁祝化蝶》。但前面那三个故事明显和梁祝的故事有巨大差别。《牛郎织女》说的是天上的织女思春下凡,与放牛的郎君结成了夫妻。后来却被王母娘娘棒打鸳鸯,成了天下两大星座

  • 1997年,浙江古庙发现梁山伯墓,墓碑保存完好,揭开梁祝化蝶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祝英台,梁祝化蝶,孔雀东南飞,梁祝,梁山伯与祝英台

    不论东西文化如何差异,“爱情”永远是历史故事的主题之一。从汉赋的《孔雀东南飞》到唐诗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两情相悦的爱情,在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东晋时期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又称《梁祝》,作为我国四大古老的民间爱情故事(其他三部分别是《白蛇传》、《孟姜女传

  • 今日开票 | “浙江小百花”越剧新版《梁山伯与祝英台》《五女拜寿》北京天桥艺术中心6月上演

    历史解密编辑:戏比天大标签:越剧,小百花,红丝错,五女拜寿,陆游与唐琬,中国传统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

    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尺调弦下哀婉情,起调拖腔意无穷。江南灵秀出莺唱,啼笑喜怒成隽永。钟灵毓秀的江南孕育了越剧的诗情画意,也孕育出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这样在守正与创新中持续焕发艺术能量的院团初心传承,依旧在各大舞台熠熠生辉的浙百即将携两部经典来到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机会难得

  • 浙江千年古庙出土梁山伯古墓,墓志铭清晰可见,揭开梁祝化蝶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潮流工坊标签:马文才,墓志铭,浙江省,梁祝化蝶,千年古庙,梁山伯古墓,梁山伯与祝英台

    “村里酬神多庙会,年年由我扮观音”“我从此不敢看观音”——黄梅戏《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是我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自晋朝流传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被多次翻拍成影视作品,为大家所熟知,故事中二人化蝶双飞去的结局更是让人啧啧称奇的巧妙结局。早年间,浙江考古学家在一处庙宇搜

  • 1997年,浙江出土一座晋代合葬墓,墓穴位置与梁山伯县令身份吻合

    历史解密编辑:懂点历史赵富贵标签:梁祝,墓穴,马文才,梁武帝,晋代合葬墓,梁山伯与祝英台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之中,记载着许多民间美好的爱情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如此婉转动听,动人心弦,或让人叹息不已,闻者落泪。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便是其中一个流传千年,深受世人喜爱的爱情故事,《梁祝》被不

  • 梁山伯之墓现世,碑文记载了其生平往事,梁祝化蝶的真相被揭开

    历史解密编辑:木木尔时尚标签:祝英台,梁祝,化蝶,梁山伯与祝英台,碑文,梁祝化蝶

    《宣室志》中记载道:“问知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逢裂陷,祝氏遂并葬焉。”梁祝爱情,感天动地,死后化蝶,双宿双飞,使人惊羡,传唱万世。然事实非如此,略有出入,为世人所幻想,刻意描绘,神仙爱情。前段时间有一个短视频在各大网络平台传播,便是探戈版的《梁祝》,看完过后网友们纷纷评价太美了,看完心情大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