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失荆州真是因为大意吗?陈寿、司马光认为败因性格太刚愎自用

关羽失荆州真是因为大意吗?陈寿、司马光认为败因性格太刚愎自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阴雨天讲故事 访问量:3305 更新时间:2024/1/25 1:46:47

中国有句非常有名的成语,几乎妇孺皆知,叫:大意失荆州。典故出自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关羽因疏忽大意被吴将吕蒙偷袭身后,最终兵败身亡、失掉荆州,他并非军事能力欠缺无法担此大任,而是过于大意所致。

但实际上,关羽并非完全因大意而丢了荆州,他之所以“败走麦城” 是因为他刚愎自用的性格所导致,只是他傲世轻物、骄横跋扈、不听人劝的性格被其“忠义、武圣” 的光环所笼罩,不易为人所发现罢了。

建安二十二年(217),吴大都督吕蒙病逝。吕蒙一死,本就各怀鬼胎的孙刘联盟更添变数。吴主孙权派左护军、虎威将军吕蒙率军屯驻陆口(今汉口)。刘备、关羽则挥军袭占了荆南四郡(长沙、武陵、零陵、桂阳),与东吴势力占领区相接。吕蒙见关羽占据了吴军的下游,并觊觎东吴占领区 ,大有一口吞并他的意思,所以在表面上极力谄媚关羽,格外主动地要和关羽搞好关系。

吕蒙虽然早就有收复整个荆州的想法,但碍于骁勇善战的关羽镇守荆南以及南郡、江陵(刘备从东吴所借),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鲁肃死后,吕蒙接替他驻守陆口,仍然竭力讨好关羽, 尽量维持表面上的友好,以麻痹关羽。吕蒙还和孙权商议,说服孙权为儿子求娶关羽的女儿,以加深两国的情谊,亲上加亲。

孰料关羽却不领情, 他以傲慢、轻蔑的口吻对孙权派来求亲的使者说:“虎女焉得配犬子”!一口回绝。孙权恼怒,更坚定了袭夺整个荆州的决心。

吕蒙经常对孙权说:“关于早有并吞整个荆州的打算,他之所以迟迟不敢向东扩展,那是因为您雄才伟略,聪察英明,我们这班能征善战的老臣仍在。如果不趁现在军力强盛之时袭取关羽所占之地,一旦我等都不在了,再想用武力收复荆州,恐怕就很困难了。

孙权有先取徐州的想法,吕蒙却认为荆州的战略地位远重于徐州,坚持自己的意见。他认为:赤壁之战后,大败亏输的曹操被迫回到北方,其精锐主力都在黄河以北,最近又刚刚消灭袁绍,曹军久战疲惫,急于休整,暂时无力图谋江东地区。驻守襄樊、徐州的曹军,实力不足,不值一提,假使我军要去讨伐,必然获胜。然而徐州是陆路要地,对中原威胁很大,您今天攻取它,明天曹操就会集结重兵来夺,到那时,咱们就算动用7、8万大军,恐怕也难守住。不如先取荆州,那样整个长江中游地区就都被我们控制,并成为江东的屏障,我东吴的势力岂不是更加强大、更加无敌了吗?

孙权听后觉得有理,于是采纳了吕蒙的建议,夺取荆州的决心日益增强了。

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乘曹军力量薄弱之机,突然挥军北上,打响了三国史上著名的襄、樊之战。关羽利用天降大雨的有利时机,大举围攻由曹军据守的樊城,还利用洪水暴涨之机水淹七军,逼降于禁,擒杀庞德,俘虏数万曹军,一时间”威震华夏“,吓得曹操几欲迁都以避其锋芒。

关羽攻打樊城时,留下了部分精锐留守公安 、南郡。吕蒙得知后,写信给孙权说:”关羽在大举进攻襄阳、樊城时,竟然留下许多精兵强将镇守荆州,这是因为他担心我军袭击他的后方,断其归路。请您以让我看病休养的名义,下令将我调回建业(今南京),并大张旗鼓地用楼船、将士护送我还都。这样,关羽得知后,就会放松警惕,将留守公安、南郡的精兵全部抽调到前线,全力进攻樊城,而我军就可乘虚而入 。我们可以趁关羽大举压上、荆州空虚之机,乘船渡江,昼夜疾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驶往长江中游去偷袭那几座防守薄弱的空城。这样一定能生擒关羽、袭夺南郡“。

孙权听后深以为然,当即拍板同意。于是吕蒙就故意放风宣称自己患了重病,然后孙权下令把吕蒙召回建业治病。关羽得知吕蒙离开了陆口, 大感放心,也不知是计,果然将留守的兵力悉数抽调到襄樊前线去增援了。

孙权见关羽中了”调虎离山“之计,时机已经成熟,就命吕蒙执行既定的用兵计划。

吕蒙举荐才堪大用但彼时尚默默无闻的书生陆逊代替自己的职务。陆逊到任后,写了封极尽恭维、溜须的信给关羽。关羽以为陆逊嘴上无毛,被自己的赫赫威名吓破了胆,顿时身心舒畅,飘飘然也......关羽见吕蒙因病离开了陆口(汉口),又接到陆逊那封大拍马屁的信,立刻把心放下,随之麻痹大意起来,把留守南郡等地的精兵全都调到北边去了。

吕蒙见关羽入套,立刻率精锐赶到郇阳,然后将精兵藏在船舱内,摇橹的士兵全都打扮成商人的模样,昼夜不停轮班猛划,溯江而上,向南郡驶去。进入荆州境内后 ,关羽设在沿江的岗哨见划船的人都身穿白衣,以为是贩运货物的行商,并未阻拦、检查,吕蒙则乘黑派人将岗哨一一清除,顺利地抵达南郡, 彼时关羽正心无旁骛地督军猛攻樊城,对后方发生的一切蒙在鼓里,毫无所知。吕蒙偷袭荆州一事,史称”白衣渡江“。

南郡太守糜芳当时负责把守江陵,将军傅士仁率部扼守公安,同时要为进攻襄樊的关羽大军征集粮草、军械,因转输前线的作战物资调运不及时,关羽威胁说回来后要惩治他俩的罪,二人恐惧,同时恼恨关羽瞧不起自己,常以势压人,早就对他心怀不满。吕蒙大军一到,稍加规劝,糜芳、傅士仁立即献郡投降。

吕蒙兵不血刃占据了江陵、公安、南郡后,将蜀军将士的家眷全部俘虏,他并没凌辱这些人,而是进行了抚慰与照顾,待之甚厚。吕蒙军纪严明,有个士兵拿了民家的斗笠用来遮盖铠甲,吕蒙挥泪将他斩首,这人还是吕蒙的老乡。此事令吴军将士们大为震惊,无人敢于侵凌百姓,夜晚均露宿街头,城中治安很好,秩序很快得以恢复。吕蒙还善待老幼妇孺,嘘寒问暖,替他们寻医访药,对于府库中的钱财则一律封存,待孙权来后再做处置。

关羽被吕蒙抄了后路,只得撤军回返。吕蒙让蜀军家眷写信,告诉出征将士家中平安无事,吴军虽然夺取了荆北三郡 ,但善待老幼,秋毫无犯,毋庸挂念。这样一来,关羽麾下的将士军心涣散,失去了斗志,再也无心与吴军作战。南返途中,蜀军将士纷纷离散,关羽明白大势已去,自己孤立无援,不敢复夺江陵、南郡,就掉头奔赴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吴军随后追来,他又弃麦城往西奔往彰乡,欲从此逃回西川。在彰乡,他部下所剩不多的官兵大都投降了吴军,仅余不多的几个亲信追随左右。

孙权见关羽败逃麦城,又窜往彰乡,有逃回西蜀的企图。立刻派大将潘璋率军分头拦截,潘璋部将马忠在彰乡之临沮设伏,一举抓获了正仓惶西逃的关羽父子及几个亲随。临沮距离蜀境不过20余里,咫尺之遥,真是天欲灭关羽啊! 不久,孙权下令将关羽、关平父子、都督赵累、部将周仓等人被一齐斩杀。

陈寿在《三国志》、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分析关羽失荆州并非全因疏忽大意,而是因为其性格中傲慢自大、刚愎自用的一面,除刘备外他几乎就没服过谁,这种傲世轻物的性格使他不听人劝,也为他的败亡埋下了祸根

陈寿、司马光都认为关羽性格中有与生俱来的傲慢自大的软肋,他确实骁勇善战,于是除刘备外几乎谁都不服,所以,在指挥大军作战时,因过于自信而顾头不顾尾,总不够谨慎从事, 最终付出了惨痛代价——失掉战略要地荆州,自己也丢了性命。

然而,关羽大义凛然,对季汉忠心耿耿,堪称义薄云天,他这一优点掩盖了他几乎所有的性格缺陷 。不过,作为兵家、一代名将,必须无条件冷静考量一切可能突发的问题,如果以这种态度来细究关羽的话,就会很容易发现他身上刚愎自用、盛气凌人的明显缺点了。因此,不管大不大意,他的最终败亡只是早晚的事。

标签: 关羽陈寿司马光吕蒙孙权

更多文章

  • 勾践是古代“忍辱负重”的代表,为何陈寿要将孙权也比作勾践呢?

    历史解密编辑:苍樱拍子标签:陈寿,孙权,勾践,吴国,魏国,曹丕

    孙策,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三国演义》称其:武勇犹如霸王项羽,绰号“小霸王”。但是,到了东汉末年,孙策因受人暗算而早早谢世,临终前,他将印绶交到了弟弟孙权手里,并嘱咐孙权:要选贤举能

  • 张飞究竟有多厉害?为何郭嘉和陈寿,都说他是万人敌?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张飞,郭嘉,陈寿,刘备,严颜,艺术家,历史学家,三国志战略版

    《三国演义》中有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他们或是有勇,或是有谋,也有的人智勇双全,我们熟悉的刘备、曹操、赵云等都是三国中的人物,今天介绍的便是《三国演义》中脾气暴躁,易冲动的张飞,桃园三结义的故事都听说过,现如今人们常常用这一典故来形容虽无血缘,但却如同家人一般的关系,而这有福同享,肝胆相照的经典故事的

  • 清代 郭尚先『陈寿祺譔黄石斋文』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进士,嘉庆,清代,二战,郭尚先,文渊阁,道光帝,陈寿祺,黄石斋,书法家,地方官员,芳坚馆题跋,台湾清治时期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郭尚先(公元1785—1832年),字元开,号兰石,福建 莆田 人。嘉庆十四年(1809年)进士,历任乡试考官、国史馆纂修、 文渊阁 校理、四川学政、左赞善、光禄寺卿。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春,诏授大理寺卿、礼部右侍郎,专司学政吏考之事。郭尚先一生博学多艺,著述甚丰。

  • 南充嘉陵区陈寿路上的这辆轿车司机因为开门致人受伤,承担全责

    历史解密编辑:南充新视角标签:嘉陵区,轿车,车门,电瓶车,驾驶员,南充

    近日,一辆白色轿车停靠在嘉陵区陈寿路,驾驶员在开启车门时,导致一辆正常行驶的电瓶车避让不及撞上车门摔倒在地,电瓶车驾驶员因此受轻微伤。1月28日,记者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三大队了解到,白色轿车驾驶员未及时注意车辆周边动态,直接开门准备下车,由此导致车门与正常行驶电瓶车相撞,在此次事故中承担全部责任

  • 谁是三国时代最聪明的谋士?陈寿:此人之才堪比张良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陈寿,张良,贾诩,曹操,袁绍,诸葛亮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的时代,同时也是英才辈出的时代,用一句话来形容当时的人才盛况那就是“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三国时期涌现了许多家喻户晓的谋士,如诸葛亮、郭嘉、荀彧、徐庶、庞统等等。正是在这些聪明人的运筹帷幄之下,才使三国时代各路势力在军事上的相互角逐和在政治上的尔虞我诈变得异常精彩。那么在三

  • 三分魏蜀吴是不科学的历史断代?陈寿:《三国志》不是我写的!

    历史解密编辑:菜就关起来标签:陈寿,曹魏,蜀汉,魏蜀吴,三国志,曹操

    我们从小就会背的古代历史朝代表就是: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三国这段历史,究竟是从何时开始的?三分魏蜀吴被当作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被大多数人所承认,然而关于三国是从何时开始的,一直存在争论。因为《三国志》

  • 陆逊得到陈寿的认可,又被裴松之抨击?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大观园标签:陆逊,陈寿,孙权,三国,裴松之,诸葛亮,历史学家

    举个例子先:项羽。王安石的评价是:“江东子弟今由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嘲讽。到了李清照这儿却成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啥?因为到了南宋,“齐解甲、无男儿”是常态,北方河山已成了金人地盘。才女怒的是其不争!政略弱点都是次要的,国家孱弱,反而觉得男子气概珍贵了。裴松之是南朝人,南朝宋人。南

  • 三国中曹操手下将领中,死得最可惜的一位是谁?陈寿一语道破!

    历史解密编辑:奈斯趣世界标签:陈寿,典韦,吕布,张绣,樊哙,三国,诗人,汉朝,科学家,曹操手下

    三国当中,曹操谋士武将无数,帮助曹操称霸中原、制胜克敌。但武将也不是铁打的,其中就有不少战死沙场的,比如张郃、夏侯渊等。但是要论战将死后,曹操的痛苦程度,那典韦是当仁不让的存在。就连陈寿在《三国志》对典韦的评价也是极高的,典韦应是曹操手下中死去最可惜的一位。素材来源网络01 典韦三救曹操清史学家潘眉

  • 诸葛亮神机妙算,为何5次北伐全部失败?56年后陈寿说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诸葛亮,陈寿,蜀汉,刘备,曹魏,李严

    熟读《三国演义》的诸位都知道,诸葛亮是一位足智多谋的人才,如果没有诸葛亮的话,刘备建立蜀汉也就无从谈起。公元208年,刘备刚刚把诸葛亮请出山,诸葛亮就使出了“火烧博望坡”的妙计,让曹军损失惨重。而在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主持蜀汉朝政,5次出兵北伐中原,虽然都无功而返,但是却也让曹魏惊惧不已。那么问题来

  • 圳青年|深圳警犬训导师陈寿才的铁骨柔情

    历史解密编辑:南方Plus标签:陈寿才,深圳,小粉,朱洪波,安宁,小龙,警犬训导师

    圳青年丨深圳警犬训导师陈寿才的铁骨柔情中等个头,身材适中, 皮肤被晒得黝黑,身着蓝色的警察制服,陈寿才端坐在椅子上,腰杆挺得直直的,双手端放在大腿上,紧抿着嘴唇。初次面对镜头,他显得有些紧张。带着警犬“小粉”训练一圈后,陈寿才的神情明显放松了不少。脸上露出笑意,开始侃侃而谈,向我们分享着他的理想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