圳青年丨深圳警犬训导师陈寿才的铁骨柔情
中等个头,身材适中, 皮肤被晒得黝黑,身着蓝色的警察制服,陈寿才端坐在椅子上,腰杆挺得直直的,双手端放在大腿上,紧抿着嘴唇。初次面对镜头,他显得有些紧张。
带着警犬“小粉”训练一圈后,陈寿才的神情明显放松了不少。脸上露出笑意,开始侃侃而谈,向我们分享着他的理想与快乐。
他来自深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六大队,是土生土长的湖南伢子,说话的时候还夹杂着些许乡音。自2003年北上沈阳求学开始,他几乎日日与警犬相伴。于他而言,警犬是最紧密的战友,也是最亲密的家人。多年来,他带领警犬参与了一系列重大案件的侦破工作,为深圳这座城市的安宁与幸福默默奉献着。
“只要吃苦耐劳,扎根下来,深圳必然不会辜负你的梦想。”回忆来深18年的往事,陈寿才目光中有光彩闪动。他表示,他为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而感到快乐,也希望守护更多深圳人的梦想。
“好孩子!”“很好,小粉!”“过来,小粉!”手里捏着尖叫鸡,陈寿才正呼唤他的警犬。听到口令,一只耳朵带着棕色卷毛的史宾格犬,越过草地,飞奔而来,围着陈寿才兴奋地打转。
小粉体型小巧,身披棕白相间的长毛,两只漂亮的大耳朵耷拉下来,更显“秀气”。凭借出色的嗅觉,小粉成为深圳警犬训练基地的一只搜查犬。目前,深圳警犬基地的警犬承担着搜爆安检,追踪搜捕、防爆和搜毒四类任务,在保护深圳社会安全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对毛孩子们而言,要想成为像小粉一样带“编制”的警犬,既需要嗅觉、服从力和勇敢等先天才能,更离不开警犬训导员们的耐心训练。“基地每天开展四次警犬训练,只有与警犬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和磨合,才能得到一个完美的动作。”
今天的任务是在草坪里寻找具有特殊气味的沙包。小粉先是警惕地抬头望向远处,突然四肢贴地,匍匐前进,鼻子凑近草丛四处探索。只见它时而起身奔跑,时而匍匐在地,神情十分专注。不到五分钟,它就发现掩埋好的沙包,引导陈寿才过去。
“警犬就像孩子一样,需要有意的引导和适当的奖励。”有着十多年警犬训练经验的陈寿,总结道,警犬们爱吃、好玩,要让它们起来训练,就得讲技巧,尤其要有契约精神。只有通过不断奖励练习,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警犬。
“小粉、小龙、沧海、红旗……”陈寿才掰着手指头,嘴里念念有词。18年间他负责训导过8条警犬,他依旧记得它们的名字。从青春年少到中年而立,他与警犬是战友更是朋友。
陈寿才成长在湖南的乡村里。从小喜爱动物的他,填报高考志愿时报考了沈阳刑警学院的警犬技术系。
大学期间,他获得了人生中第一条警犬——小龙。小龙是一条比利时牧羊犬,在犬种中称得上嗅觉灵敏,凭此天赋成了刑侦专业的警犬。陈寿才回忆,警校女生非常少,外出机会也不多。平时闲来无事,他总会去犬舍溜达。“除了学业、训练,就是和警犬呆在一起。那时警犬是我的唯一伴侣。”
到了工作岗位,警犬又成为站在他身旁的战友。2004年9月,他带着小龙,坐绿皮火车从昆明辗转来到深圳,正式入职深圳警队。十年间,他们是最有默契的搭档。警犬见证了他人生的求学、工作、婚姻、生子的每一个阶段。
与警犬相伴,也意味着要过早地体验生离死别。陈寿才告诉记者,小型犬寿命一般在10-14年左右,大型犬寿命更短,在7-10年间。工作18年,陈寿才送别过两条警犬,“我没敢去见它最后一面,不忍,太难受了。”
“深圳是一座开放的城市,‘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口号一直激励着我。”
2003年,广东省代表队在第一届全国警犬比武的赛场上一举夺得金牌,其中就有一位来自深圳警队的警官。这给当时还是毛头小伙的陈寿才留下深刻印象。从此他便和深圳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是带着梦想来到深圳。”毕业后,陈寿才选择来深圳工作。他依然记得深圳高速路两边是灯火通明的工厂,有着与昆明不同的繁华和热闹。没想到这一眨眼便是18年。哪里有需要,他就在哪里。多年来,他带领警犬参与了一系列重大案件的侦破工作,为深圳这座城市的安宁与幸福默默奉献着。
“只要能吃苦耐劳,扎根下来,深圳必然不会辜负你的梦想。以前是,现在也是。”陈寿才有感而发。他为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而感到快乐,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守护无数深圳人的梦想。
【联合出品】深圳市委网信办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深圳分社
【联合主办】深圳市人才工作局 深圳教育局 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
【统筹】曲广宁 张光岩 朱洪波
【见习记者】雷林山
【拍摄】谢昊燃
【剪辑】翁若冲 朱洪波
【视觉包装】招凤仪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