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圳青年|深圳警犬训导师陈寿才的铁骨柔情

圳青年|深圳警犬训导师陈寿才的铁骨柔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南方Plus 访问量:406 更新时间:2024/2/27 15:19:21

圳青年丨深圳警犬训导师陈寿才的铁骨柔情

中等个头,身材适中, 皮肤被晒得黝黑,身着蓝色的警察制服,陈寿才端坐在椅子上,腰杆挺得直直的,双手端放在大腿上,紧抿着嘴唇。初次面对镜头,他显得有些紧

带着警犬“小粉”训练一圈后,陈寿才的神情明显放松了不少。脸上露出笑意,开始侃侃而谈,我们分享着他的理想与快乐。

他来自深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六大队,是土生土长的湖南伢子,说话的时候还夹杂着些许乡音。自2003年北上沈阳求学开始,他几乎日日与警犬相伴。于他而言,警犬是最紧密的战友,也是最亲密的家人。多年来,他带领警犬参与了一系列重大案件的侦破工作,为深圳这座城市的安宁与幸福默默奉献着。

“只要吃苦耐劳,扎根下来,深圳必然不会辜负你的梦想。”回忆来深18年的往事,陈寿才目光中有光彩闪动。他表示,他为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而感到快乐,也希望守护更多深圳人的梦想。

“好孩子!”“很好,小粉!”“过来,小粉!”手里捏着尖叫鸡,陈寿才正呼唤他的警犬。听到口令,一只耳朵带着棕色卷的史宾格犬,越过草地,飞奔而来,围着陈寿才兴奋地打转。

小粉体型小巧,身披棕白相间的长毛,两只漂亮的大耳朵耷拉下来,更显“秀气”。凭借出色的嗅觉,小粉成为深圳警犬训练基地的一只搜查犬。目前,深圳警犬基地的警犬承担着搜爆安检,追踪搜捕、防爆搜毒四类任务,在保护深圳社会安全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对毛孩子们而言,要想成为像小粉一样带“编制”的警犬,既需要嗅觉、服从力和勇敢等先天才能,更离不开警犬训导员们的耐心训练。“基地每天开展四次警犬训练,只有与警犬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和磨合,才能得到一个完美的动作。”

今天的任务是在草坪里寻找具有特殊气味的沙包。小粉先是警惕地抬头望向远处,突然四肢贴地,匍匐前进,鼻子凑近草丛四处探索。只见它时而起身奔跑,时而匍匐在地,神情十分专注。不到五分钟,它就发现掩埋好的沙包,引导陈寿才过去。

“警犬就像孩子一样,需要有意的引导和适当的奖励。”有着十多年警犬训练经验的陈寿,总结道,警犬们爱吃、好玩,要让它们起来训练,就得讲技巧,尤其要有契约精神。只有通过不断奖励练习,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警犬。

“小粉、小龙、沧海、红旗……”陈寿才掰着手指头,嘴里念念有词。18年间他负责训导过8条警犬,他依旧记得它们的名字。从青春年少到中年而立,他与警犬是战友更是朋友。

陈寿才成长在湖南的乡村里。从小喜爱动物的他,填报高考志愿时报考了沈阳刑警学院的警犬技术系。

大学期间,他获得了人生中第一条警犬——小龙。小龙是一条比利时牧羊犬,在犬种中称得上嗅觉灵敏,凭此天赋成了刑侦专业的警犬。陈寿才回忆,警校女生非少,外出机会也不多。平时闲来无事,他总会去犬舍溜达。“除了学业、训练,就是和警犬呆在一起。那时警犬是我的唯一伴侣。”

到了工作岗位,警犬又成为站在他身旁的战友。2004年9月,他带着小龙,坐绿皮火车从昆明辗转来到深圳,正式入职深圳警队。十年间,他们是最有默契的搭档。警犬见证了他人生的求学、工作、婚姻、生子的每一个阶段。

与警犬相伴,也意味着要过早地体验生离死别。陈寿才告诉记者,小型犬寿命一般在10-14年左右,大型犬寿命更短,在7-10年间。工作18年,陈寿才送别过两条警犬,“我没敢去见它最后一面,不忍,太难受了。”

“深圳是一座开放的城市,‘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口号一直激励着我。”

2003年,广东省代表队在第一届全国警犬比武的赛场上一举夺得金牌,其中就有一位来自深圳警队的警官。这给当时还是毛头小伙的陈寿才留下深刻印象。从此他便和深圳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是带着梦想来到深圳。”毕业后,陈寿才选择来深圳工作。他依然记得深圳高速路两边是灯火通明的工厂,有着与昆明不同的繁华和热闹。没想到这一眨眼便是18年。哪里有需要,他就在哪里。多年来,他带领警犬参与了一系列重大案件的侦破工作,为深圳这座城市的安宁与幸福默默奉献着。

“只要能吃苦耐劳,扎根下来,深圳必然不会辜负你的梦想。以前是,现在也是。”陈寿才有感而发。他为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而感到快乐,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守护无数深圳人的梦想。

【联合出品】深圳市委网信办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深圳分社

【联合主办】深圳市人才工作局 深圳教育局 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

【统筹】曲广宁 张光岩 朱洪波

【撰邓子

【见习记者】雷林山

【拍摄】谢昊燃

【剪辑】翁若冲 朱洪波

【视觉包装】招凤仪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赵云只是个保镖吗?看下陈寿怎么评价赵云,答案就出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静欲沉香呦标签:赵子龙,陈寿,刘备,刘邦,关羽,张飞

    就《三国演义》而言,赵云绝对是位完美无缺的名将。论武艺,赵子龙一生不败,可以在长坂坡上演单骑救主的好戏;谈忠心,赵云为了刘备的霸业一辈子任劳任怨;谈长相,赵云的颜值也算前列了;比较智商,赵云才智过人,没有让人担心过。可最近些年却传出了这样的言论:“历史上的赵云只是个保镖,被演义神话了,根本不能算得上

  • 赤壁之战的一个真相,让后人难以相信,学者:陈寿美化了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小小的雨大大我标签:陈寿,曹操,赤壁之战,刘备,周瑜,孙权

    东汉末年,曹操和孙权、刘备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这就是历史上的赤壁之战,人们对这场战争肯定是不陌生的。现如今人们已经将赤壁之战看成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大部分人了

  • 他才是三国第一谋士,几次献计让曹操稳定大局,陈寿对他评价很高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曹操,陈寿,贾诩,张绣,董卓,曹丕,三国,东汉,艺术家,曹操麾下

    三国中出了不少的谋士,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诸葛亮,除此之外鲁肃、司马懿、贾诩、庞统等人也都是谋士中的佼佼者。这些人之中有一个人比较特别,他曾是武将,多次易主之后才发掘出了谋士的才能,最终成为了曹操的左膀右臂,多次献计都得到了重用,堪称三国第一谋士。尽管名气不大,但陈寿对他的评价却很高,这个人就是贾诩。

  • “五虎将”中为何赵云排名最后官职最低?陈寿一语点破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赵子龙,陈寿,五虎将,刘备,关羽,张飞

    一部三国演义,其中君王、谋臣、猛将无所不包,其中蜀国的“五虎将”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关张赵马黄,几乎成了万人之敌的代称。但实际上,所谓五虎将不过是小说家言,历史上刘备从未正式封过五虎将,而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确实将这五个人的传记放在一起,只不过顺序有所不同,是为《蜀书.关张马黄赵传》。所以,就

  • 陆逊得到陈寿的认可,为何又被裴松之抨击?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陆逊,陈寿,裴松之,裴松,诸葛亮,东吴,三国,科学家

    举个例子先:项羽。王安石的评价是:“江东子弟今由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嘲讽。到了李清照这儿却成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啥?因为到了南宋,“齐解甲、无男儿”是常态,北方河山已成了金人地盘。才女怒的是其不争!政略弱点都是次要的,国家孱弱,反而觉得男子气概珍贵了。裴松之是南朝人,南朝宋人。南

  • 陈寿说诸葛亮没有奇谋,不是公报私仇,也不是为了附和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陈寿,诸葛亮,司马懿,刘备,法正

    文/小冷众所周知,诸葛亮是三国时期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在他的辅佐之下,刘备才得以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中取得一席之地。尤其是在刘备带领关羽、张飞多次拜访诸葛亮,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天下大势之后,不仅仅是刘备佩服诸葛亮,就连后世很多人看完诸葛亮对当时天下形势的分析,都对诸葛亮佩服不已。再就是小说《三国演义》中

  • 此人算中司马昭的死期,更神的是自己的也算到了,陈寿:果然灵验

    历史解密编辑:三煎客标签:司马昭,陈寿,谯周,诸葛亮,司马懿,蜀汉

    三国时期:能人奇士很多,如诸葛亮有神鬼莫测之能,鬼神莫测之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在五丈原病死前,都能算到司马懿,在蜀军撤退时,曹魏司马懿会率兵追袭,让姜维用自己的木身吓走司马懿,这才有了死诸葛,吓走活仲达之说,司马懿都说自己能料到诸葛亮生,不能料到他死。而司马懿也是个

  • 荀彧为何能成为曹操的首席谋士?陈寿说,荀彧这三大优点无人可比

    历史解密编辑:娘惹烹饪标签:曹操,陈寿,荀彧,袁绍,荀攸,郭嘉

    众所周知,三国志作者陈寿在写人物传记的时候,是按照每个人的才能和功劳来写的。?陈寿在写三国志魏书的时候,魏书十中最先出现的人物是荀彧,之后分别是荀攸和贾诩,到了魏书十四,才是程昱和郭嘉。在陈寿眼里,曹操谋士的排名是这样的,荀彧荀攸贾诩程昱和郭嘉,在陈寿眼里,曹操的首席谋士当然是荀彧。?之所以名垂青史

  • 植根立德树人 绽放艺美之花|记陈寿中学艺体工作专题会

    历史解密编辑:民生记录者标签:艺体,陈寿,教学,专题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陈寿中学艺体工作专题会—植根立德树人绽放艺美之花为进一步促进学校艺体学科特色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月13日下午南充市陈寿中学召开艺体工作专题会议。刘永宏校长和岳泽辉副校长及全体艺体教师出席会议。首先,岳泽辉副校长对上学期艺体教学教研工作及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回顾,并对本学期学校德育艺体工作作安排及

  • 三国故事的最佳营销,不是陈寿和罗贯中,居然是一个宋朝人?

    历史解密编辑:静颖讲故事标签:陈寿,罗贯中,三国志,世语,三国,魏书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六十五)裴松之中国人对三国这一段历史的了解程度,几乎远超其之前的秦汉以及之后的两晋南北朝。其最主要的原因,当然就要属名列四大名著的《三国演义》的脍炙人口了。而《三国演义》则是将另一本书“通俗演义”化了,也就是名气同样不小的《三国志》。在之前讲陈寿的时候,我们也曾交代过《三国志》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