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晋庾亮的改革为什么会失败?破而未立

东晋庾亮的改革为什么会失败?破而未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城市文化观察 访问量:2080 更新时间:2023/12/27 10:59:25

庾亮的改革为什么会失败,大概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破而未立。某些方面来看,东晋的问题看似简单,有钱、有兵和合法性,就可以强化中央集权。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些简单的问题背后其实有着极其复杂的利益关系,如果不能够把那些利益关系摆平,只是一味地想办法抓钱和养兵,肯定是会出乱子的。

某个层面上来说,任何时候的改革,都是一种利益上的再分配,当那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受到损失,必然会有不满的情绪出现,何况是一些手握军权,且有战功的群体。另一个层面上来看,士族文化的魅力不是耍强使硬,而是笼络人心。

进一步的来看,改革的目的是把原来的利益关系重新整合,整合后的利益关系不仅要达到改革的目的,最重要的是稳定,稳定才是一个组织保持不衰的根本。什么是稳定?稳定就是一种平衡的体现,看一下王导的操作模式,就是以平衡为目的。反过来看庾亮的操作,看似鞠躬尽瘁,却不能死而后已,表现出来的更多像是一个扰局者。

当然,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最推崇的事物,那些"正途出身″就是有一种天然的优势,乃至于一些靠野路子打拼出来的人,在社会认可度上都会弱一些。事实上,陶侃面对的不是庾亮这个人,而是他这个群体,逞一时之快,只能得暂时的好处,损失的则是长远的利益。陶侃看明白了,庾亮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结果把一手好牌给玩坏了。

就政治智慧而言,虽然都是世家大族,庾亮跟王导比简直弱爆了。王导不仅琅琊王氏的主心骨,还是东晋建国之顶梁柱,“王与马,共天下”,就证明了王导的实力,他懂进退啊,王导是平衡大师,他才不会跟你争一时之短长。王导首先维护的是琅琊王氏的利益,其次才是皇家的利益。你庾亮高调,那我就成全你的良好感觉。庾亮呢,虽然也是世家大族,但长期远离政治中心,没有历练,没有实战经验,更不用说血雨腥风了。跟王导比,庾亮不过是个志大才疏的清谈文人。当上辅政大臣,第一次在这么高的位置上,难免有些眩晕,立功心切,就像是一个初为人母的母亲,总怕自己的孩子受伤害,容易得被迫害妄想症,本来别人并没有造反的想法,生生被庾亮给“逼”成了。一个玩清谈的文人,大概率就是个军事废柴,失败是自然的事。

但那个时代有意思的,就是这种“魏晋风度”体现出来的在今人看来的“搞笑风度”。老想做事,从境界上就差了,而做事失败并不丢人,保持不住风度才是丢人,所以庾亮神色自若地说我这双手不是用来杀贼的,还是体现了他的名士风采,所以世说新语会把的这个故事放到雅量里,自有他的道理。

而魏晋风度还体现在庾家与书圣王羲之的关系上,按说两家分庭抗礼,明争暗斗,势如水火,肯定都防着对方,可偏偏庾亮特别欣赏王羲之,庾亮邀请王羲之进入征西将军府任参军,一年之后升任长史,魏晋时期,长史就是幕僚之长,相当于办公室主任,自然是得到了庾亮的高度信任。而且,王羲之和庾亮的弟弟庾翼非常要好,俨如知己。因为庾翼的书法造诣和声誉与王羲之不相上下,史书上说王羲之早年书法不如庾翼。庾翼对王羲之的书法极为推崇,把王羲之写给庾亮的信都很小心地保存起来。王羲之是那种自带人缘,谁都喜欢结交的人,无形中充当了王庾两家的缓冲器,王导乐见其成,也就默许了王羲之和庾家兄弟的交往,这也体现出王导平衡大师的智慧。

所以说魏晋时代真的是一个有趣的时代,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人为什么活着”全然不同的答案和范本,在我们这个近乎无趣的正统历史里,值得后世蝇营狗苟的我们好好把玩和反思。

标签: 庾亮王导陶侃王羲之王羲

更多文章

  • 东晋靠王、谢、庾、桓等门阀大族支撑?但庾亮的表现,真差强人意

    历史解密编辑:一浅青丝烟标签:庾亮,陶侃,王敦,王导,晋元帝,祖逖

    晋明帝司马绍在平定王敦后,因病逝世,年仅二十七岁。五岁的皇太子司马衍即位,是为晋成帝。晋明帝的皇后庾氏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朝中大权落在了庾太后的哥哥中书令庾亮的手上。庾亮,字元规,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北)人,姿容俊美,爱好《老》、《庄》,善于谈论。他在明帝朝做过中书监,也领兵参与过平定王敦叛乱的战

  • 魏晋风云之东晋权斗(二):王羲之「东床快婿」故事背后,隐含庾亮、王导、郗鉴三巨头的斗争

    历史解密编辑:说书人柳白标签:庾亮,王导,郗鉴,王敦,魏晋,晋朝,王羲之,三巨头,东床快婿

    王羲之是什么时候的人?东晋人,生于公元303年,卒于361年,虚岁59。生于八王之乱的终结,卒于前秦统一北方的时期,绝对是五胡时期的上好江东代言人。王羲之的父亲叫王旷,是西晋末代淮南太守。当然,后人更知晓的是他堂伯王导,不过在西晋灭亡之前,王旷的官职是比较大的。而淮南这个关键的位置,也让王旷一家涉入

  • 九江外国语学校庾亮校区改扩建项目获批复

    历史解密编辑:九江发布标签:校舍,九江市,九江外国语学校

    为改善九江外国语学校庾亮校区办学条件,消除老旧校舍安全隐患,满足周边适龄学生就学需求,3月29日,市发改委批复九江外国语学校庾亮校区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完成将全面解决该校区教学用房短缺及功能教室不完善的问题,提升学校综合办学能力,推进我市基础教育优质发展。九发改社会字〔2023〕133号关

  • 东晋王朝的四大家族为王、谢、庾、桓,其中庾亮的表现最差强人意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庾亮,陶侃,王敦,王导,晋元帝,祖逖

    晋明帝司马绍在平定王敦后,因病逝世,年仅二十七岁。五岁的皇太子司马衍即位,是为晋成帝。晋明帝的皇后庾氏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朝中大权落在了庾太后的哥哥中书令庾亮的手上。庾亮,字元规,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北)人,姿容俊美,爱好《老》、《庄》,善于谈论。他在明帝朝做过中书监,也领兵参与过平定王敦叛乱的战

  • 农发行濮阳市分行行长殷浩莅临清丰县支行调研指导工作

    历史解密编辑:科技的怪怪标签:殷浩,全行,清丰县,调研指导工作,农发行濮阳市分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决策部署,3月20日,农发行濮阳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殷浩一行三人深入清丰县支行开展“两基”建设暨高质量发展调研,全力推动清丰县支行业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在全体员工座谈会,殷浩对基层员工表示亲切的慰问,接着聆听了全行员工对如何推动全行业务高质量发展和加强“两

  • 东晋殷浩:出山前被视为管仲、诸葛亮,出山后却为啥沦为了笑话?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殷浩,管仲,诸葛亮,谢安,王导

    西晋统治者的荒唐,是中国历史中少见的。作为开国之君,司马炎并没有像后面的唐太宗、宋太祖一样,做出了什么成就。他的施政水平,在实现统一之后就迅速开始恶化。因为司马炎的好大喜功,以及后期的荒唐糊涂,西晋的大权落入一个著名的傻子皇帝手中。之后,八王之乱、流民起义,让本就脆弱的帝国开始失去对基层的管控能力。

  • 川能动力:董事长张昌均被立案调查

    历史解密编辑:爱集微标签:张昌均,川能动力,实际控制人

    集微网消息,2月7日,四川省新能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能动力”)董事会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济师张昌均已被四川省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及实施留置措施。公告指出,张昌均同时兼任川能动力法定代表人、董事长。除张昌均外公司其他全部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目前均正常履职

  • 唐史 张昌宗 张易之在受宠的路上作死

    历史解密编辑:温一盏杏花酒标签:张昌宗,张易之,武则天,太平公主,薛怀义,武三思

    微风吹过,叮当的是风铃清脆的声音,不过要是细听,就会发现其中还夹带着其他的声音,仿佛人们低声耳语,诉说着一段唯美的故事。起因武则天称帝以后,在后宫中圈养男宠,但是曾经深受喜爱的男宠被赐死,后来经过太平公主举荐,张昌宗独得女帝恩宠。▲武则天结果武则天晚年病重,手下的臣子趁机发动神龙政变,恢复李家江山

  • 中国国际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张昌雄

    历史解密编辑:快播报标签:张昌雄,艺术家,书画,书法,名家,水墨丹青栏目组

    张昌雄,性别,男。出生日期:1964年7月30日。福建省龙岩市人。1981年7月,上杭县庐丰中学,高中毕业。1981年10月至1985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省军区六一分队。在1986至1987参加由中国青年报主办的山溪杯获奖,泸华杯获奖(全国硬笔书法)。1988年至1996年上杭县中都镇人民政府。

  • 见字如晤 | 张昌华谈“名士”书札背后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中央编译出版社标签:张昌华,见字如晤,萧乾,许广平,季羡林,书信

    周有光、张允和、萧乾、季羡林、丁聪、许渊冲、范用……与他通信的人,每一位都可称之为名士;在三十年编辑生涯中,他保存了多达2000通名人书信……近日,资深出版人、作家张昌华先生新作《见字如晤》出版。该书所收录的300通信札,为张先生从他保存的2000通函札中遴选而出。“微史记”频道邀请到张昌华先生,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