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叫“八王之乱”。而他是八王中的第一个大王。
杀了司马亮之后,楚王司马玮的鼻梁又高了起来,认为这一下该自己当老大了吧?皇帝是他的老哥,而且他老爸让他当楚王的目的就是带兵保卫他的哥哥。
现在他确实参与了杀杨骏事件,又主导了杀司马亮运动,让人家知道,谁敢跟他作对,就把谁消灭。
司马玮只顾在那里想象着以后如何作威作福,
那个岐盛却不这么认为。这家伙的官不大,但看问题的眼光比司马玮雪亮多了。
这家伙早就知道,这两次动乱的策源地不是在司马玮的办公室里,而是在贾南风的椒房之中。司马玮只不过是那个女人利用的一个工具而已。而司马玮却不知道自己是个工具。他对司马玮说:
“大王,趁着现在的机会,把贾谧、郭彰一起端掉。贾皇后没了帮手,这天下以后就是老大说了算。机会难得啊,大王。”
哪知,司马氏家族近来好像都感染了“犹豫症”,就连司马玮这个猛男也逃不脱。他听到岐盛的建议之后,只是瞪着很威猛的眼神看着他,摇摇头,没有拍下板子。如果他这时果断一点儿,连贾南风也一起搞定,然后把大权抓住,重用几个得力的手下,把一切责任都往贾家的头上倒过去,稳住局势还是可以的。
因为,贾氏集团那一伙人,其实是没有什么人心的,而他又是司马炎作为拱卫他老哥的地位才封的楚王。
因此,他痛扁几个贾家的死党推翻贾氏集团是一件得分之事。可这家伙也不是政治家,只会跟他的叔祖作对,然后就只会做当家做主的美梦。这时,人家却已经把手伸了过来,用突袭的方式,将他往死里整。
你知道,现在决定搞掉他的主谋是谁吗?如果你以为是贾南风,那你绝对是错了。
提出搞定司马玮这个建议的是张华。
这家伙近来一直很低调,沉闷地站在旁边看热闹,看到杨骏和司马亮、卫瓘风光之后,又一个跟着一个玩完。而这些人玩完之后,他认为,他可以出场了。
但出场也要出得像样,不能从某个角落里慢吞吞地出来,而是应该有声有色地闪亮登场。
这家伙是政坛老手,政坛老手玩吸引人眼球的事向来是拿手好戏,因此他要来个闪亮登场还不是小菜一碟?
现在最能引起轰动效果的就是把风头正盛的司马玮搞下去。
张华这时的官职是太子少傅,只相当于太子的副班主任,手上没什么实权,当然没什么力量把又威又猛的司马玮搞定。
但他知道,要搞定这个司马玮还是不难的,那个贾南风完全有能力摆平这个猛男。
张华找到董猛,让他去告诉贾南风,说:
“司马玮连杀两个执政大臣,现在大权拿在手里,成了老大,在他眼里皇帝都不算什么了。这种人当权,后果是很严重的。应该趁他的权力没有得到巩固时搞定他。否则,以后要收拾他就难了。”
贾南风是什么人?她连续发动两次政变,为的就是掌握权力。可每发动一次政变,成功之后的胜利果实却让别人摘走,心里郁闷得很。眼看这一次又让司马玮这家伙成了最大赢家,心里当然不高兴。只是她还不敢乱来。这时,听到张华的这个意见,觉得很对。
这时,首都乱成一锅粥,谁也不知道现在到底谁是老大,更不知道明天天亮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
贾南风知道,自己还没有出面搞定司马玮的资格。但她知道张华有这个资格,因此就请张华出面。
张华要的就是这个效果,马上进宫报告皇帝:现在是打倒司马玮的时候了。
皇帝早在半夜里就被皇后拎着耳朵讲清楚了,不管张老说什么,你只要同意就行了。其他的都没你的事了。
张华听到皇帝说同意之后,便马上行使刚刚到手的权力,叫殿中将军王宫举着“驺虞幡”出去,来到司马玮的军中,向各级指战员宣布:“楚王矫诏,勿听也!”现在宫中已经没有几个兵了,要用武装去搞定司马玮已完全没有可能,所以张华只能用这个“驺虞幡”。
你不知道什么叫“驺虞幡”吧?千万不要以为这东西有什么法力,可以让司马玮一看到,就像被打败的妖怪一样现出原形。这东西其实就跟街头那些江湖骗子的锦一样,只是一面旗子。但这个旗子是皇帝的信物。
晋皇帝的宫中有两个信物,一个是叫“白虎嶓”,另一个就是“驺虞幡”,形式都是长条的旗帜,如果上面绣着白虎的就是“白虎幡”,这个锦旗是用来督战的。
那面绣着驺虞的就是“驺虞幡”。驺虞是什么东西?这是一个传说中的动物,又叫“驺牙”。据说,这家伙长得像老虎,看上去凶得要命,但它的性情慈祥得很,从不吃有生命的东西。所以,这面旗跟“白虎幡”是反义词。它一出现,就表示皇帝现在不让打仗了,要化干戈为玉帛了。谁再不放下武器,谁就是造反。现在是稳定压倒一切,不是造反压倒一切。
广大指战员现在正晕得很,不知道局势将往哪个方向发展,一看到皇帝已经出面,都放下武器,全跑了。
这时,司马玮这个家伙居然也没什么反应。他号称猛男,
可到了这个时候,跟杨骏和司马亮居然没什么两样。如果他这时稍有点儿头脑,马上把王宫抓起来,逼他讲出幕后黑手,然后带兵杀过去,谁也挡不住他。
因为,现在他是全军最高统帅啊。哪知他只是瞪着威猛的眼睛,看着大伙丢下武器跑了,最后,现场只有他一个人站着发呆,连个表示“路过”的人都没有。
司马玮想不到自己要权有权,要枪有枪,好像已是说话最算话的人了,哪知人家一面锦旗就可以把他搞定,脑子空前发晕,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那个岐盛和孙宏到了这个时候也没话说了,下场可想而知。
在司马玮崩溃的时候,张华派出的士兵已经军容整齐地到来。司马氏家族的头号猛男这时表现得万分老实,乖乖地让他们绑住。如果这家伙稍微强悍一点儿,抵抗一下,结果完全不会是这个样子。
因为城内的军队指挥权都稳稳地拿在他的手中,而那个垄西王司马泰也是他的同党,曾打算集合部队过来支援他,
幸亏司马泰手下有个叫丁绥的祭酒提醒他,现在局势不明朗,老大要是没有分清楚就带兵过去,后果会很严重的。
司马氏家族到了司马炎之后,就已变得没一点儿原则,在关键时刻拿不出果敢的气魄,往往一听到人家的分析之后就犹豫不决。
司马泰听了丁绥的话,就又按兵不动。否则,他带兵杀过去,首都又会大乱一场,“八王之乱”说不定就会变成九王甚至十王之乱了。
司马玮和孙宏、岐盛同时被抓获归案,交送司法部门,过了不几天就被宣判死刑,立即执行。
司马玮打死也没有想到他会落得今天这个下场,完全是由于这两个胆子巨大的死党背着他搞小动作搞出来的。
这两个死党当初信心满满,以为把事情闹大之后,老板会不得不听他们的话,当上全国最高领导人,而且这个可能性很大。
可他们却没有想到,他们的老板在关键时刻却扭扭捏捏起来,最后弄了个人头落地,还连累到三族的男女老少跟他们一起赴刑场,实在是太窝囊了。
其实最觉得冤枉的是司马玮。这家伙到现在还带着张宦官送到他手里的诏书,而且一直带到刑场上。到了刑场,他从怀里摸出那张“青纸诏”,流着两行男子汉的眼泪对监斩官刘颂说:“
我好歹也是先帝的亲生儿子,想不到却被人冤枉到这个地步。这个天下还有道理吗?
”这家伙自己被杀时,就觉得自己很冤,自己可是先帝的宝贝儿子啊,可他用一千匹布鼓励人家杀司马亮时,哪会想到,司马亮是先帝的叔叔啊。
刘颂看到那张“青纸诏”,当然认得出那是皇帝的招牌字体,可他又有什么办法?
这家伙这时还有点儿良心,觉得有这个猛男真的有点儿冤枉了,再想到堂堂皇帝的弟弟,就这样被一刀砍死,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头也抬不起来。可今天他的任务是来监斩的,而不是来处理冤案的,你要是放过司马玮,皇后娘娘可不放过你啊。他挥挥手,叫开斩。
司马玮有天大的冤枉也只有去跟老爸投诉了。估计他老爸接到他的投诉之后,也只得紧闭着嘴,无话可说了。本来他老爸以为他的这个猛男以后会是司马衷的“保障有力”,
哪知司马衷还活得好好的,这个“保障有力”的猛男,却先被人砍下了脑袋。
至此,司马炎寄望的几个人全都丢了脑袋,话语权落到了那个贾南风手里。
贾南风在接连发动两次政变之后,终于把压在她头上的杨骏、司马亮、司马玮三座大山彻底推翻。她像一条从水里冒出头的牛一样,深深地舒了一口气。中国历史就在她松出的这口气中,走向了一个更加动荡的时代。
贾南风刚掌权的时候,似乎很想当个合格的政治家。在杀了司马玮之后,二话不说,先为卫瓘和司马亮平反昭雪。
卫瓘的女儿在司马玮死后,就上书给有关部门,要求公布他老爸的谥号,这个谥号是政府对高级领导人的评定,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是政府部门对死了的领导人的盖棺论定。虽然贾南风对卫家的人个个都恨,可她现在想到自己是政治家了,政治家要有政治手段啊。政治手段是什么?
就是本来没什么立场,但必须在表面上做得立场坚定。现在既然宣布司马玮是个夺权的野心家,卫瓘和司马亮就是被他迫害致死的,就得恢复他们的名誉,为他们平反昭雪。
于是,贾南风就叫皇帝下诏:族诛荣晦。先把这个家伙的头砍下来,处理了荣晦之后,便马上给卫瓘和司马亮平反。这个平反实在是太容易了,只是下了一个文件:
追复亮爵位,谥日文成。封瓘为兰陵郡公,谥日成。但这样做却有很大的社会意义,可以骗到很多民心,大家会以为,这个社会风气就要好转了,大家就要生活在一个清明的社会了,日子会越来越好。
可这个社会并没有真正地好起来。
贾南风做完这几个自以为很政治的动作之后,第二步就完全暴露了她的嘴脸。
她的政治嘴脸也跟她的相貌一样,是个“短丑黑”的家伙。她马上提拔她的亲戚们,在很短的时间内组成了贾氏集团。其中贾模为散骑常侍,加侍中,这个官职你可能见过多次了,好像没有大司马之类的官显赫,但这个侍中侍的就是皇帝,也就是天天都在皇帝的身边转。如果皇帝是个精明强悍的人,那这个侍中只不过是个参谋。
可现在皇帝是“精明强悍”的反义词,这个侍中就完全可以把皇帝控制在手中。所以,这个官不是最大的,但却是最有权有势的。这时,贾谧更加活跃,而贾南风对他也很看重,什么重要的事都是由他们先商量再做决议。
贾谧认为,要是朝上全是姓贾的当权,这话说不过去啊,还得找个“德高望重”又有水平的老家伙来撑一下门面。
两人挑选了大半天,最后一致认为,可以利用一下张华。张华出身贫寒,不像那些世家,每个人都有背景和利益集团,一旦掌权,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不好管。
这个张华就他一个人,而且他的水平是摆在那儿的,资格也早已量化得很清楚,人又没什么野心,完全符合执政的条件。
两人又把这个想法跟裴顾做了沟通。裴顾表示举双手赞成。
于是,就进行了一次人事调整:以张华为侍中、中书监,顾为侍中,又以安南将军裴楷为中书令,加侍中,与右仆射王戎并管机要。这一次调整之后,还真的让人们有所期待,而且这几个人也真的照顾到张华的老脸,对他还是很尊重的。
所以,这个以张华为核心的组合,还真的让晋朝有了一个短暂的平静期。
贾南风当然不是治国的好手,她只是一个历史上数一数二的泼妇加悍妇。如果让她去出台一个富民政策,她会觉得烦得要命。
因此,她只是拿着大权,而把治国的大事都交给别人。
她把治国的事情交给这些人之后,便利用手中的权力开始了她个人风流无比的生活。
这个晋朝的皇后看到她的家公司马炎一个人居然拥有一万多个美女,风流得死去活来,而她却只有一个老公,而且这个老公还是个痴呆人士,哪能让她感到满足?且皇后风流这个事又不是她开的先河,汉朝的开国皇后吕后早就做了榜样。
所以,她觉得自己有这样的机会还不风流,那这辈子岂不枉为女人,更是白做了这个皇后。
其实当上皇后,想风流还真不容易,宫中的男人除了皇帝之外,就是那一群太监。毕竟这事只能做,不能张扬啊。
不过,她发现宫中还是有几个男人的。这几个男人就是那几个太医。于是这个皇家医疗保健小组的成员就成了她的首选目标。
不用想就知道,以贾南风的工作作风和手段,要泡这几个靠她吃饭的太医,实在算不上什么难事,那是说干就干的事情,只要她愿意,这几个太医都得当政治任务来完成,要是想保持操守,就保不住那颗脑袋,何况现在的太医令就是程据。
这家伙有着丰富的行贿经验,当年就敢于给司马炎送那件“雉头裘”,被司马炎当成腐败典型当场烧掉,后来就老实多了。
他知道,现在宫中最有权的人是贾皇后,正想着如何巴结一下这个女人,找个什么东西向她行贿一下,哪知她却找上门来,高兴得差点泪流满面。
不过,过了没多久,她就对以太医令程据为首的这几个太医不感兴趣了。她叫那几个资深宫女到宫外用她们那双富有经验的眼睛,专门为她物色大帅哥。
这几个宫女十几岁就进宫,但因为相貌不出色,所以职位比较低,除了端尿倒屎时见到皇帝之外,从没跟皇帝有过接触,而且也从来没能出宫一步,眼看年纪都到了这个份上,恐怕就要老死宫中不能看到外面世界了,哪能想到现在居然能够出宫去微服私访,帮领导挑选帅哥。
而且看样子,这个业务有长期开展下去的趋势,当然都愉快地接受了任务。这几个老宫女的工作果然做得不错,每天都能给贾南风带进去一个帅哥。
贾南风一到晚上就跟帅哥泡在一起,觉得这辈子还真过得不错。贾南风享受完帅哥之后,就叫人把这些人统统杀掉。
不过,有一个帅哥却意外地活了下来。
这个帅哥是首都的一个小干部,平时没什么腐败机会,靠领全国最低工资养家糊口,谁也不把他放在眼里,很多同事还笑他,老兄,长得这么帅,还没泡过妞,也太不像男人了吧?
再次验证了那句“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的名言,小帅哥的相貌终于在埋没了这么久后,被那几个眼光老到的宫女发现了。
这个黄昏的天气跟往常没什么差别,风该吹的时候就吹,该停的时候就停,谁也不在意。小帅哥在时而有风时而没风的大街上走着,一个老太太(据后来帅哥回忆,这个老太太面容慈祥,跟邻居的老婆婆一样亲切)来到他的面前,对他说,帅哥,有一件事想请你帮个忙。
小帅哥那时当然不知道,他跟这个老太太的见面,是一次历史性的见面,因为这次见面,让他成为皇后传里的一个人物而被历史记住
。他看到老太太的面相很和善,而且那时正是他无聊的黄金时期,觉得有点事做也好,就对老太说,能帮忙的,我尽量帮你的忙。
老太太说,我家有人生病了,请来师傅。师傅说,必须到城南边请人来帮忙才能搞定。当然,任务完成后,会给你报酬的。
小帅哥听到报酬两个字,眼里就光芒万丈起来,马上把一股急人之难的表情展现出来,对老太太说,救人要紧,马上出发。他跟老太太上了车。
可刚一上车,有人就把车帘放下来,后来他回忆时才发现,那车的车帘很厚很重,然后他发现车里还有人,那几个人在他上车后,就把他装进一个箱子里。他这时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不知这些人要把自己带到什么地方。
但到了这个时候,他还能下来吗?他在箱子里怀念着他在大街上行走的生活,觉得原来的生活也不错啊,比要去死好千倍万倍。车还在走着,给他的感觉是漫长得很。
后来,那个箱子打开,有人叫他下来。
他一下车,看到的全是好房子,跟书里说的“雕梁画栋、朱栏玉砌”没一点儿差别。他壮着胆子问人家,这是什么地方?那个老太太很和蔼可亲地告诉他,这是天堂啊。
那些人叫他过去,在里面洗一下澡,全面清理一下身上的污垢,而且这水也是香喷喷的,洗过之后,他觉得不用照镜子也知道自己现在已经容光焕发、神采奕奕、从小帅哥成长为大帅哥了。
那些人又让他换上新衣服,然后又好饭好菜地招待他,叫他一定吃饱,好开展工作。
一看到这里,就知道小帅哥已经来到皇宫了,现在正被送到贾南风的寝宫里。
这小帅哥长得可爱,贾南风觉得不错,一连用了他几天,感觉非常满意,居然发了平生第一次慈悲,没有叫人拉下去砍后埋掉,而是送给他几套衣服,叫人把他完整地送回家去。
这家伙想不到泡完妞还能得到衣服,高兴得睡不着觉,第二天就穿着去上班。
刚巧贾南风有个远房亲戚夜里被偷了东西,报了案。如果是别人报的案,谁也没时间理这个案,可这是贾皇后的亲戚啊,虽然是远亲,可你知道有多远?所以上级部门要求官衙全力以赴、彻查此案。有人举报小帅哥身上穿有名牌,这个小帅哥家里穷得要命,恐怕全家的财产折合起来,也买不了那条裤子呢。他刚刚失踪了几天,现在突然一冒泡,就有了这么好的名牌。结论是:
不是偷的就是抢来的。于是小帅哥被叫去问讯。那个贾皇后的远房亲戚也要求旁听,人家当然允许。
小帅哥把他的遭遇全部说了出来。
那个问话的人再问他:那个女人长得什么样
小帅哥说:
年可三十五六,短形青黑色,眉后有痣。
大家一听,这不是传说中贾皇后的形象吗?而且贾皇后这些日子以来,拐帅哥进宫的八卦已经满天飞,成为全国人民茶余饭后的共同话题。大家更知道,现在的八卦比新闻还真实,马上就推断出,这个小帅哥就是传说中的面首。
这些人平时断案的水平如何不得而知,但这次他们的推断却精确得很,那个远房亲戚也不再要求追回被盗之物了,小帅哥最后被客客气气地礼送出门。
贾南风虽然在皇宫中闹得不亦乐乎,天天爽歪歪,按人们的说法是,已经荒淫无度到不可救药的地步了,但因为大政方针有张华把关,政局还是比较稳定的。国内基本没什么群体事件发生,大臣之间也暂时相安无事,没出现互相搞小动作的问题。
不过,这些平静只不过是表面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