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空盒杀荀彧,世人都以为曹操奸诈,百年后才知曹操的睿智之处

曹操空盒杀荀彧,世人都以为曹操奸诈,百年后才知曹操的睿智之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阿乐聊文史 访问量:4380 更新时间:2023/12/20 3:05:24

作为我国历史上十分混乱的年代,三国时期的华夏大地可谓战火连天又异彩纷呈,许多谋臣武将悉数登台,他们凭借自己的智谋与武力,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绽放着夺目的光彩。

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诸多军阀的崛起也让能臣志士有了更多的选择,为了实现各自的理想纷纷投靠到了心仪的军阀的麾下。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礼贤下士的曹操便带领曹魏集团迅速崛起,成为了三国之中最强的势力之一。

在曹操创业的过程中,大臣荀彧给了很多的支持,他的地位丝毫不输给郭嘉。可是,人生晚年曹操想要加九锡、称魏公时,荀彧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曹操便用一种近乎“哑谜”的手段将荀彧逼死,他给了荀彧一个空盒,荀彧看到后便自杀了。那么,对于曾经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杰出谋士,曹操为何如此冷酷无情?

在一百多年以后我国又进入到了一个极为独特的历史阶段,透过这段历史,人们才终于明白了曹操杀害荀彧的真正原因。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杰出的谋士荀彧

作为曹操的谋士之一,荀彧有着显赫的家族背景,其祖先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荀子,在漫长的岁月当中,荀家始终保持着名门望族的身份,到了三国时期荀氏家族已经成为颍川最有名望的士族。

凭借家族的声望荀彧的父亲和叔父都曾出仕为官,深厚的家族底蕴加上父辈们在官场当中的阅历,荀彧自然比其他人拥有更多的阅历和见识。

荀彧尚未成年之时便被誉为“王佐之才”,由于当时科举制度尚未出现,官僚的选拔完全依靠现任官员的举荐,也就是说有在朝为官的人推荐自己,是当时人们做官的唯一途径。

正因如此,当时才会出现“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而这样的官僚选拔制度无疑将普通百姓拒之门外。

不过,士族子弟的荀彧自然不会被埋没,凭借荀氏家族在朝中的人脉他在二十六岁这一年被举荐为孝廉,成为了一名国家公职人员。

随着董卓的到来东汉大乱,不满董卓暴行的荀彧辞去了官职,为了躲避战火带领族人举家迁往冀州。当时,对荀彧仰慕已久的袁绍将其奉为上宾。

可是,在一段时间的接触之后,荀彧发现袁绍不值得自己辅佐,于是乎他便离开了冀州,带着家人投靠到了曹操的麾下,对于荀彧的投奔曹操异常激动,兴奋地喊道:“这是我的子房啊!”

由此可见,在曹操的眼中荀彧的到来对他有多么重要。事实也确实如此,荀彧不仅为曹操制定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策略,让曹操在政治上占据了绝对的制高点。

同时,他还在后期为曹操推荐了郭嘉、钟繇陈群司马懿等众多人才,这些人对曹魏集团的崛起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曹操对于荀彧的评价丝毫没有言过其实的赞誉,完全是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能力超群的谋士,曹操却在建安十七年用一个空食盒将其杀死,为何曹操要将其杀害呢?这其中又有怎样的离奇曲折。

夺命的食盒

尽管荀彧尽心尽力地辅佐着曹操,但二人之间始终保留着一个敏感话题,这一话题便是对汉献帝的效忠问题,双方一直对此都有所回避。

荀家作为世代为官的士族,对于皇帝的忠诚深深刻在骨子里,正所谓“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荀彧对汉家天下毫无疑问地很忠诚。

尽管在他的谋划之下曹操成功地把持了朝政,但在荀彧看来让曹操这样手段强硬的政治家,来稳定局面不失为一种上策,皇帝可以只是一个政治符号,但这个政治符号必须得到应得的尊重。

可惜的是,在枭雄曹操的眼中情况则完全不同,东汉末年汉朝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皇帝早已失去了对国家各个层面的管控,“弱肉强食”是这个时代唯一的法则。

既然如此,只要时机成熟任何有资格的人都可以取代皇帝,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导致他们对待皇帝的态度也完全不同。

对于这一问题,曹操和荀彧始终都在刻意进行回避,二人之间也始终维持着这种不可言说的默契。

然而,人心都是会变的,人的行为也会随着心的变化而变化,曹操后期不再执着于争霸天下,开始追求名誉与荣耀,他想要加九锡、称魏公。

这无疑是在挑战天子的威严,此时荀彧对这个问题再也无法视而不见了,如果曹操得偿所愿,下一步他就可能逼迫汉献帝禅位,这种篡逆的行为是他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

与此同时,曹操的这一举动势必会让刘备孙权有了讨伐曹魏的借口,授人以柄的做法实在不是明智之举,于公于私荀彧都必须制止这种百害而无一利的行为。

于是乎,对曹操加九锡的举动荀彧公然提出了反对:“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振汉朝,虽勋庸崇著,犹秉忠贞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荀彧的这一番言论让曹操十分不悦,后者的心中便暗暗做了一个打算,曹操征讨孙权时荀彧因病留在了寿春养病,也就是在荀彧养病期间,曹操派人送来了一个食盒。

荀彧打开后见里面空空如也,他便明白了曹操的用意,这个空食盒是在向他表明一种态度:从今以后不会再为荀彧提供俸禄。士可杀不可辱,这种带有羞辱意味的暗示,对荀彧来说无疑是一种致命打击。

想到自己面对曹操的僭越之举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一步步地朝着皇权迈进,荀彧对今后的生活也不再抱有任何的期望,万念俱灰之下喝下了毒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也就在荀彧死后的第二年曹操被封为魏公,如果当时荀彧还活着,这对于他来说这恐怕是比死还难以接受的事情。

曹操的智慧

尽管曹魏一度成为了三国当中最具实力的政治集团,但司马氏的崛起胜利果实窃取到了自己的手里,凭借曹魏集团雄厚的实力司马家的小子司马炎,最终成为了统一全国的最终赢家(三国归晋)。

可是,晋朝的繁荣并没有持续太久,中原王朝就再一次陷入围绕皇权的争夺之中,这一事件史称“八王之乱”。

为了在夺权的过程中占据优势,许多藩王与少数民族结成了同盟,动乱从民族内部矛盾演变成外族入侵,直接导致了“五胡乱华”。

晋朝统治阶级从北方逃往南方来躲避战乱,司马睿定都建康之后,中原王朝进入到了东晋时期。

当年,司马炎虽然消灭的东吴政权,但东吴的士族却得到了保留,这些士族对维护江南局势的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晋朝建立之初司马炎极力拉拢他们,并给予允许范围内的优待,以此来换取士族对自己的支持。

很长一段时间里士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势力也越来越大,以至于司马睿难逃到这里的时候,人们才发现当地的士族已经发展成了一股无法忽视的庞大力量。

对于这些难逃到自己地盘的北方贵族,南方的士族自然不会欢迎,因此整个东晋时期士族与贵族之间的冲突始终没有停止,让国家陷入了巨大的内耗当中。

作为流亡政权,皇族只能处在这种冲突当中且丝毫没有实权,东晋的皇帝几乎全部都被架空,东晋政权可以说是名存实亡,与早年的汉献帝别无二异。

此时不免让人想起曹操杀荀彧一事,或许他初逼迫荀彧自杀,实际上也是出于对当时政局的考虑。作为颍川最庞大的士族,荀彧的家族根基不可谓不深厚。

曹操不足以争衡天下的时候,这种庞大士族的加入无疑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可当曹操统一了北方之后,这种庞大的士族势力就会转变为一种负担。

由于根基过于深厚,曹魏集团的内部也必然会形成一股庞大的士族势力,这股势力一旦成型曹操很容易就会被架空,从后来司马懿夺权的过程当中,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曹操在后来也积极地吸纳其他士族加入自己,以此来稀释颍川士族的力量避免自己被架空。荀彧公然反对自己时,曹操看到的并非是荀彧的态度,而是士族的底气。

在他看来,如果不对荀彧有所制裁,其他的士族也会望风而动,认为只要具备足够的实力便可以与曹操分庭抗礼,这无疑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

正是出于这一认识,曹操才以一个空食盒让荀彧自尽,彻底避免了士族势力过大而导致的大权旁落,从而巩固了自己对于曹魏集团的统治地位。

反观东晋,由于放任东吴士族野蛮生长,导致当地的士族完全脱离的政府的管控,具备了足够的实力与皇族抗争,这样混乱的局面导致中原王朝,彻底失去了从胡人手中夺回北方的机会。

不得不说,曹操虽然狡诈多疑,但他出色的政治眼光,使得他能够在那个混乱的年代脱颖,正如他自己所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从东晋的案例来看,曹操的这句话绝非危言耸听,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标签: 曹操荀彧曹魏汉献帝司马懿

更多文章

  • 黑科技-sp荀彧除了五谋臣,另外的一个好去处!无缘富贵骑的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天X蓬标签:荀彧,左慈,张角,陆逊,曹操,天蓬,汉朝,三国,无缘富贵骑

    战略天蓬说:#三国志战略版#大家好!我是天蓬!黑科技-sp荀彧除了五谋臣,另外的一个好去处!无缘富贵骑的选择sp荀彧出现在战场之上的五谋臣富贵骑特别抢眼!战场之上看见sp荀彧出现基本都只是富贵骑!天蓬收到粉丝344区的烎|贺兰春雪小伙伴投稿!天蓬感谢小伙伴的无私分享与支持!小伙伴说他只有sp荀彧组不

  • 司马懿和诸葛亮谁更厉害?为何很多人认为司马懿厉害?说来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一国之君历史标签:张郃,蜀汉,曹魏,汉朝,三国,司马懿,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认为司马懿厉害的人就只有一个原因:以成败论英雄,以结局看历史。但另一个角度来看,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一生只活了54岁,司马懿一生则活了73岁,如果活得久也是理由的话,那谁长寿岂不是谁厉害了。司马懿在历史上的确预言了诸葛亮不能活得太久,也成功地靠消耗战阻挡了诸葛亮北伐,但是他的身上的确有畏蜀如畏虎、死

  • 司马懿篡了曹操天下,可曹操生前留一后手,一举亡了司马懿的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司马懿,曹操,魏国,匈奴,艺术家,汉朝,三国

    三国时期吴、蜀、魏三国纷争的故事为后世津津乐道,历经几十年之久,魏国先后灭掉蜀国和吴国,一统天下。曹操的后人也完成了他的遗愿,然而还没等曹操的在天之灵得到安息,接踵而至的事变让曹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那就是老年的司马懿迫使曹爽交出兵权,后联合王凌、令狐愚三族一同发动叛乱,赐死曹彪,之后把曹魏的宗室迁往

  • 司马懿临终留一计,千年后被发现败给了诸葛亮?司马懿笑而不语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司马懿,诸葛亮,刘禅,三国,陵墓,天文学家,汉朝

    不得不说,历史有时候就是会有惊人的巧合,比如春秋战国时期有三家分晋,于是晋国一分为三,而到了同为乱世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则出现了三家归晋,即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最终被司马家族打破而建立了晋朝。当然,此晋朝非彼晋国,而三家归晋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就是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三国时期的司马懿以老谋深算和心狠手辣著

  • 诸葛亮过世后,他的家族命运如何?诸葛亮和司马懿为何结有姻亲?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孙权,汉朝,三国,诸葛亮,司马懿,诸葛瑾,诸葛恪,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三国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司马懿兄弟有八人,司马懿是众兄弟中的老二,他兄弟八人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都非常优秀,时人称之为司马八达。其实司马懿的对手诸葛亮也是如此,诸葛家族当时也是人杰辈出,包括诸葛亮在内,诸葛亮这一辈在当时出现三位英杰,分别是诸葛亮、诸葛瑾和诸葛诞,有趣的是诸葛家

  • 司马懿凭什么成为三国最后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司马懿,曹操,曹丕,曹爽,诸葛亮,魏国

    东汉朝与西晋朝之间的三国存世多少年?一说90年(190-280年),另一说96年(184-280年)。眺望浩瀚历史星空,近百年时光如那从云霄倏忽而下亲吻大地的流星,只有一瞬间。但就是这一瞬间,造就了贤士能人井喷,奇谋异策倍出的历史大舞台。台上演出的喜剧、悲剧、惊悚剧......随着时间的流淌越来越热

  • 司马懿临终留下一计,后被老农破解,为何时人笑司马懿输给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猫眼观史标签:司马懿,诸葛亮,曹爽,曹操,刘禅

    都说司马懿时三国最大的赢家,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更是西晋朝代的奠基人,和诸葛亮一样,在演义中也被神话,为人能忍,善谋奇策,从他的功绩来看,曾率领大军成功抵挡诸葛亮北伐,之后又远征平定辽东。因此很多人都认为司马懿时诸葛亮的克星,诸葛亮每每遇到司马懿,总是显得更加小心谨慎,唯独使用离间计使得司马懿

  • 司马懿阴养三千死士,怎么能保证死士誓死效忠,手段确实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寒山远殆标签:死士,曹爽,智谋,三国,汉朝,司马懿,五虎上将

    在古代的乱世之中,人们经历了无数的纷争和权力之争。在这个混乱的时期,一个聪明而机智的人物崭露头角,他就是司马懿。司马懿深知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也明白自己需要一支忠诚无比、愿意为他赴汤蹈火的死士军团来保护自己的势力。因此,他开始了一场精心策划的计划。他在秘密中召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为每个人编织不同

  • 野史:司马懿立遗嘱:子孙不准为我扫墓!

    历史解密编辑:混沌录标签:曹爽,曹操,曹睿,曹芳,孙权,野史,汉朝,司马懿,司马昭,史说三国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的清明节将至,人们纷纷准备清酒、祭品和烧纸等物品,准备去祭奠自己的祖先和列祖列宗。这是古人留下来的传统,辈辈相传,连绵不绝。可有这样一个人,他死后却不让后人来扫墓。他就是怀有旷世奇才,狼子野心,结束了三国割据的局面,重建了统一大业的西晋奠基皇帝司马懿。公元25

  • 司马懿为何能笑到最后?专家:司马懿有几手比曹操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司马懿,曹操,诸葛亮,曹魏,刘备

    一、引言所谓:读史可以使人明智!而跟着先贤或历史巨人脚步“品史”,从来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高效捷径。就比如许多人人,都感到奇怪的一个问题:三国时期的司马懿,他有何德何能,竟然能笑到最后?首先要说的是,这其实就是三国的魅力之一。无论你站在三国大格局上去观察,还是紧盯着某位三国牛人去分析,都会发现总能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