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绵竹之战中,有多少开国将帅子弟战死沙场?难怪刘禅不战而降

绵竹之战中,有多少开国将帅子弟战死沙场?难怪刘禅不战而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315 更新时间:2023/12/31 2:38:41

公元263年,已经成为魏国实际掌权者的司马昭发动了灭蜀之战,这也是三国尽归司马氏开始的标志。而这场战争的最后一战绵竹之战中,蜀国的将领损失殆尽,蜀国在绵竹之战的惨败决定了其灭亡的结局。

三国后期各国的形势

借用三国演义中的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足鼎立长达几十年之后,魏蜀吴三国的国力发生了明显变化。

首先是魏国,司马氏在和曹爽的政治斗争中胜出,随后曹氏宗亲被赶尽杀绝,皇帝被架空,司马氏成为魏国的实际当权者。之后魏国厉兵秣马养精蓄锐,国力大大提升。

相较于魏国,吴蜀两国则开始走向衰落。孙权死后,吴国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十分激烈,导致吴国内政混乱,吏治腐败,吴国国力大为衰退。

而蜀国姜维逆势而为,强行攻打魏国,多次伐魏使得蜀国兵力财力大大消耗,蜀国民生凋敝。再加上后主刘禅昏庸无能宠信奸佞,蜀国内政也早已腐败。

魏蜀吴三国国力此消彼长,这让一直韬光养晦的司马昭看到了机会。他认为三国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吴蜀联盟已经不堪一击,此时伐蜀轻而易举就能灭掉蜀国。于是,公元263年司马昭不顾朝臣反对,发动了伐蜀之战。

绵竹之战惨败,蜀国无人可用

司马昭为保证战争的胜利,从魏国各地集结了十八万的绝对优势兵力,并且在出征前散步攻吴的流言以麻痹蜀国君臣。公元263年8月,魏国出兵伐蜀,十八万大军兵分三路,分别由邓艾钟会诸葛绪率领。

魏国本想分兵先牵制姜维,另外两路直取汉中。然而久经沙场的姜维早已识破了魏军的计谋,姜维成功退守剑阁,魏军久攻不下,两军进入了僵持阶段。

邓艾为了改变局势,决定率军绕开姜维偷渡阴平直取成都。邓艾率军偷渡阴平成功后,由于蜀军怯战,魏军连续攻克了江油和涪城。诸葛瞻率军退守绵竹,魏蜀两国的最后一战绵竹之战拉开了序幕。

由于诸葛瞻未能听取黄崇的建议,使得蜀军一再丢城失地,而绵竹已经五险可守,蜀军只能拼死一战。

邓艾率领精锐之师一路势如破竹士气正盛,反观蜀军这边,诸葛瞻早已明白大势已去,蜀国人心惶惶,军心涣散,诸葛瞻更不是足智多谋的邓艾的对手。不出所料,在最后的野战中,蜀军惨败。

绵竹之战中,本就人才凋零的蜀国失去了仅剩的还可堪用的将领。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张飞之孙张遵、皇权之子黄崇还有李恢之子李球全部战死,这些人的父辈祖辈都是跟随刘备建立蜀国的开国功勋。蜀国已无其他人可用,直接注定了灭国的结局。

刘禅投降,蜀国覆灭

绵竹之战过后,蜀国已经失去了最后的屏障,邓艾率军直达成都。魏军兵临城下,蜀国朝堂上一片慌乱,仅凭成都城中的军队又没有良将统帅,成都是绝对守不住的,刘禅最终还是选择投降。

公元263年11月,蜀后主刘禅见大势已去,便派遣使者向邓艾递交了降表和玉玺,按照古代投降的礼节,刘禅亲自带领文武百官在城门迎接邓艾大军入城,蜀国灭亡,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瓦解。

当时姜维手中还有大量蜀军主力,他们仍有很强的战斗力。为防止姜维率军回成都,邓艾进入成都后并没有大型牢狱开杀戒,对蜀国的官吏,他仍然让他们为官;对于蜀国的百姓,邓艾更是大加安抚,这无疑是给早已产生厌战情绪的蜀国百姓吃了颗定心丸。

邓艾随后让刘禅给姜维写信命令姜维向钟会投降,姜维当时正与钟会在剑阁对峙,他知道邓艾到兵临成都后本想率兵救援,接到刘禅的信后也只好向钟会投降了。这样,灭蜀之战彻底结束,魏国消灭了与其为敌几十年的蜀国。

真的只是刘禅投降才导致蜀国灭亡吗

刘禅于公元223年继位,共在位40年。刘禅本就才能平庸,在位初期有诸葛亮的辅佐,蜀国朝政还算清明,诸葛亮病逝后,刘禅便只顾贪图享乐荒废朝政。

另外,他还宠信宦官黄皓,不纳忠言,当初跟随刘备打天下的那批开国功勋基本都已去世,蜀国后继无人,人才凋零,国力也逐渐衰退。所以蜀国的灭亡是注定的,仅靠姜维一人也无力回天。

刘禅在我们心中一直是昏庸无能的帝王中的代表人物,“扶不起的阿斗”更是人尽皆知。一直以来,许多人认为当时姜维手上还有几万大军,蜀国完全没有到灭国的地步,因此将蜀国灭亡的原因完全归咎与选择投降的刘禅。

然而以当时战败后魏蜀两国的情况,即使刘禅选择坚守没有投降,就真的能够等来姜维的援军,从而改变蜀国灭亡的结局吗?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首先,蜀国已经把全部的兵力和将领派去阻挡魏军,绵竹之战后,蜀国朝中已无将可派。以当时成都城内的兵力基本上是抵挡不住邓艾的胜利之师的,所以等不到姜维的援军成都便以被攻破了。

另外,即使刘禅选择坚守待援,姜维驰援成都必定导致剑阁防守减弱,钟会的军队会立刻攻破剑阁直指成都,到时与邓艾合兵一处,姜维还是无法抵挡。

所以说,刘禅选择投降也是无奈之举,绵竹之战惨败,蜀国守军和将领战只是加速了蜀国灭亡的进程。

小结:

归根结底,蜀国的灭亡原因是多方面的,非一日之功。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连年的征战早就将蜀国掏空了。

再加上国主昏庸不思进取,可以说三国后期的蜀国早已危如累卵,不堪一击。蜀国已是积重难返,不是靠一个人就能拯救的。所以仅仅把原因归结于刘禅的投降是不客观的。

更多文章

  • 如果刘备统一三国后交给刘禅,刘禅有能力把江山移交给后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弘壮美食探店标签:刘备,刘禅,费祎,蜀汉,孙权

    夷陵兵败时刘备已经60出头了。哪怕是蜀汉最高光的219年——赢得汉中之战、还有关羽水淹七军,也是50有8。此时此刻,曹操依然占据着9州之地,孙权割据着江东数十郡,刘备还需要活多少年才能够扫清环宇呢?不妨假设一下吧:10年之间完成三国兼并大业,也就是229年,汉献帝估计被废得拉不起来了,刘皇叔成为了名

  • 刘禅是“历史专家”口中的“蠢材阿斗”吗?

    历史解密编辑:奇闻野记标签:刘禅,刘备,姜维,司马昭,诸葛亮,孙权

    刘禅真的是“蠢材阿斗”吗?刘禅作为蜀汉的第二任皇帝,在历史给人留下的是一个“憨憨”形象,那么刘禅真的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吗?首先我们很难用蠢或者聪明来评价一个人,比如爱因斯坦聪明吧,拉起小提琴还真是不行!其次,也不应该通过一件事来论证一个人的一生。但是可以肯定刘禅不是什么明君,但也不昏庸。后汉政治复

  • 诸葛亮死后,群臣要刘禅清查他家产,事后刘禅怒摔酒杯,说了6字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诸葛亮,刘禅,刘备,蜀汉,关羽,魏延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乱世之中,英雄辈起。除了纵横沙场的武将以外,最令人所津津乐道的便要属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军师们了。而纵观整个三国,最有名气且最富才华的军事,非诸葛亮莫属。诸葛亮,181年出生于在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亮父亲诸葛珪曾担任过泰山郡丞。不过在诸葛亮8岁那年,父母便相继

  • 刘禅——他是真的很无能吗?你有什么看法?

    历史解密编辑:吴痴凝标签:刘禅,刘备,蜀汉,诸葛亮,赵子龙,蒋琬

    刘禅(207年-271年),即蜀汉怀帝(223年—263年在位),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刘备死后,刘禅继位。在位四十一年。刘禅出生于荆州,幼年时多遭难,幸得大将赵云两次相救,刘备定益州后入蜀,蜀汉建立后被立为太子。于蜀汉章武三年(223年)继位为帝,改元

  • 关羽死后,蜀汉如何评价他?刘禅中肯,诸葛亮谨慎,刘备耐人寻味

    历史解密编辑:坤哥故事汇标签:关羽,刘备,刘禅,蜀汉,诸葛亮,曹操手下

    一、该如何评价关羽?在关羽在活着时,几乎全是赞誉。曹魏阵营中,曹操表示:关羽是天下义士。郭嘉、程昱等人则点赞:关张皆万人敌。这三位都是曹营中的顶级大佬,所以在关羽在活着时,他堪称曹营最可怕的对手。东吴阵营,周瑜最具代表性,称关张是熊虎之将。以至于周瑜一度希望,在刘备过江娶亲时,身陷东吴的温柔乡之内,

  • 蜀汉的一位大臣:反对姜维北伐,力劝刘禅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姜维,刘禅,谯周,蜀汉,曹魏,邓艾

    景耀六年(263年),姜维听闻钟会于关中治兵,于是上书给刘禅调兵遣将以作准备,但黄皓告诉刘禅敌人不会来的,于是刘禅也就没当回事,导致蜀汉群臣都不知道此事。不久之后,魏国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等大举伐蜀,刘禅于是派遣张翼、廖化、董厥等前往拒敌。姜维率众将钟会十余万大军挡在剑阁,但邓艾却偷渡阴平直

  • 刘禅作为季汉末代君主,掌权40年,是真傻还是装傻?

    历史解密编辑:槛内人戏谈标签:刘禅,蜀汉,刘备,魏国,吴国,皇帝,季汉,史说三国

    刘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最后一位皇帝,颇受争议。有人认为刘禅是真傻,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不过是故意装傻。那么,到底刘禅是真的傻还是装傻呢?本文试图探讨这个问题。首先,要评判刘禅是否真傻,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历史背景。刘禅是刘备的儿子,他在继承父亲的江山后,一直处于吴国和魏国

  • 诸葛亮去世前后,刘禅为何连杀3位朝廷重臣,这才是真实的刘禅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诸葛亮,刘禅,蜀汉,刘备,魏延

    诸葛亮去世前后,刘禅为何连杀3位朝廷重臣?其实这才是历史上真实的刘禅!在大家的印象中,刘禅是一个非常懦弱的小皇帝,没啥能耐,以至于最后落得了亡国的下场,还出现了乐不思蜀的丑闻,令人耻笑千年。然而在这些固定印象之外,大家恐怕不知道,刘禅在位时间可是长达41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在位时间长的皇帝。他也是

  • 蜀汉最大的“短板”不是关羽、不是刘禅,而是这位名臣!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关羽,刘禅,蜀汉,曹魏,汉朝,三国,诸葛亮,司马懿,曹操手下

    在三国正史上,诸葛亮是一代名臣、军事奇才,但刘备死后,诸葛亮五次北伐曹魏未能收复中原,原因错综复杂,但在笔者看来,诸葛亮其实是蜀汉最大的“短板”,具体看来,有这么四点。第一,对曹魏高层而言,恰恰是因为诸葛亮这一终极强敌的存在,曹魏内部才能够“搁置争议,一致对外”。正因为诸葛亮的存在,曹魏高层才不顾曹

  • 刘备驾崩后,遗孀吴氏因为喜欢交朋友引发宫廷丑闻,刘禅尴尬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小哈哈说历史标签:刘备,刘禅,吴氏,孙权,曹操,后主,吴朝,汉朝,蜀汉

    刘备驾崩后,他的遗孀吴氏被册封为皇太后,生活上锦衣玉食,但是在情感上是有缺少的。吴氏喜欢热闹,就经常叫召见大臣们的夫人到宫中聊天解闷,因为她的这一举动引发了一场荒唐的宫廷丑闻,大臣刘琰也因此丧命。刘备有一句经典语录“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由此可见,刘备是个风流人物。他的一生被史书记载的共有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