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口中的真正好将,你猜是哪四位?看看这篇文章分析!

刘备口中的真正好将,你猜是哪四位?看看这篇文章分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水的焱燚 访问量:2433 更新时间:2024/2/12 5:24:01

三国时期,社会动荡,涌现了无数的英雄豪杰,我们熟悉的小说《三国演义》里面无数的武将,演绎了各种英雄的故事,只是小说和现实中人物事迹,有的却大相径庭。

《三国演义》流传广泛,渐渐地正史中那些大将的事迹,变得模糊了。

三国中刘备手下猛将虽多,但他真正欣赏的大将,其实只有四人,

魏延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魏延带着自己的部曲跟随刘备入蜀,屡立战功,开始崭露头角。谁没想到刘备竟将镇守汉中大权交给了魏延,这次任命震惊了蜀汉所有人。

在蜀汉的战略中,荆州和汉中是两个重要的据点,一定要交给有本领的将帅去管理。

所有人都以为镇守汉中这种重任,一定会交给张飞,汉中对蜀汉是重点区域之一,另一个重点区域荆州毕竟是关羽。没有想到这么重要的职位,却给了一个资历尚浅的魏延,可见刘备对他的欣赏。

《三国志》:先主为汉中王,......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

刘备擅于用人,他看到了魏延身上的优缺点:善养士卒和勇猛过人,但性格高傲。

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三国志·魏延传》

魏延在汉中留下了一套具有可操作性和先进性的方法论,他确实很好的完成了刘备交给他的任务,也没有辜负刘备的期望。

事实证明,在刘备去世之后,魏延可算得上蜀汉的第一猛将,只是他和诸葛亮在战略思想上不同,自然矛盾重重。

《三国演义》中,魏延变成了有反骨的大将,最终被杀。

关羽

关羽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传说,近乎于神一样的人。他的忠是后世崇拜他的重要因素,今天关公像被很多地方供奉。

他是刘备的结拜兄弟,俩人相识于式微,陪着大哥一路拼杀。刘备欣赏关羽,不仅是他的超强武力,还有他的忠心。

关羽无论在哪里,心中始终想着大哥,建安五年,曹操攻打刘备,谁知被刘备击败了,曹操只得亲自率军出征,刘备逃往袁绍处避难,关羽战败,被曹操带往许都。

关羽在曹操手下,得到他的厚待,但是关羽心中一直还想着刘备。白马之围被解,曹操上表汉献帝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奖励他。

不久,关羽得知了刘备的消息就留下一封信离开曹操,投奔在袁绍麾下的刘备。他的忠刻在骨子里,不追求自己的功名。

关羽还有一个就是统帅能力,武力能力超群。温酒斩华雄,流传千古的经典故事,可见关羽的个人武力能力。

他最著名的战役是在赤壁之战中对抗曹操,统帅能力充分发挥,他的指挥能力表现可嘉。此外,蜀汉对抗东吴的战争,立下汗马功劳。提到关老爷,武将都很害怕。

不过关羽有个毛病过于孤傲,可见有本事的将领都有这毛病,最终败走麦城。

黄忠

公元209年,赤壁之战后,刘备便乘胜南下,长沙太守一看,审时度势直接投降。从此黄忠便随从韩玄投降了刘备,改换了门庭。

老将黄忠一出场,众武将都觉得他年纪大了,看轻了他。黄忠在荆州呆了大半辈子,只是一个中郎将,并没有得到赏识,直到在刘备麾下,他才有了用武之地。

公元211年,黄忠跟随刘备入川,征战益州之时,刘备慧眼识珠,看到了这个老将的能力,将重大的任务交给他去完成。

公元214年,刘备成功招降刘璋平定益州之后,便封黄忠为讨虏将军,可见黄忠老将的能力。

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之战中非常被动,此时老将黄忠在定军山斩杀了曹军主帅夏侯渊,一下子扭转了乾坤。现在京剧《定军山》就是讲的那段历史。

刘备出任汉中王后,关羽为前将军、黄忠为后将军。这一下子激怒了远在荆州的关羽。

他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

经过费诗的劝解,关羽才消解了怒火。他认为黄忠不够资格,毕竟三弟张飞也只是一个右将军,居然不如黄忠这个老将。黄忠成了蜀汉的五虎将之一,可见刘备对他的欣赏。

霍峻

霍峻在三国中是一个被人忽视的蜀汉将领,可能是他去世比较早,没有等到刘备登基便离世了。

他是荆州将领,在208年刘表去世后,带着部下去归降了刘备。

213年刘备与刘璋决裂,留下霍峻率数百人守城。霍峻就靠着手中100多人,在葭萌关坚守1年之久,之后霍峻伺机攻打包围他们的军队,刘璋败退,守城成功。

这让刘备看到了霍峻的价值,他面对数倍的敌人毫无畏惧,坚守不出,还找到机会反击,反败为胜,是个将才。

214年刘备成功入主益州,为他今后占登基打下基础,霍峻因功受赏,被封为梓潼郡太守、裨将军。梓潼郡是蜀的北大门,地理位置重要,葭萌关、剑阁、白水关这些关口都在郡守的管理下。

《三国志》评曰:“霍峻孤城不倾,王连固节不移,向朗好学不倦,张裔肤敏应机,杨洪乃心忠公,费诗率意而言,皆有可纪焉。以先主之广济,诸葛之准绳,诗吐直言,犹用陵迟,狂庸后乎哉。

当然每一个人评判的标准不一样,你们怎么看?

更多文章

  • 三国:曹操的冷静和刘备的意气用事,两人的成就差距大是有道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米薇史小范标签:刘备,张绣,蜀汉,孙权,汉朝,赵子龙,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三国故事中,有一则著名的典故,叫“煮酒论英雄”。这是发生在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当时,寄人篱下的刘备,被曹操喊去喝酒聊天,两人纵论天下英雄,曹操一语定音:“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不管曹操当时说这番话是真心还是假意,他看人还是很准的,刘备确实是一定程度上能跟曹操相提并论的枭雄。当然,刘备

  • 三国时的7次托孤:除了刘备托孤,你还知道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史小子范儿标签:刘备,孙休,孙权,何进,曹丕,曹叡,司马懿,古装片,历史片,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提到三国时期的托孤,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白帝城托孤。当然,除此之外,三国的诸侯和帝王在临终之际,大多都会选择可以信任的大臣,以此辅佐年幼的君主,从而确保基业的传承。以下,就让我们一起盘点一下三国时期的七次托孤。一、汉灵帝托孤公元189年四月十一日,汉灵帝病重时,将皇子刘协托孤给了蹇硕这位宦官。虽然刘

  • 曹操和刘备谁才是真英雄?两人各有千秋!

    历史解密编辑:大超说历史标签:曹操,刘备,蜀汉,魏国,曹魏,诗人,三国

    曹操与刘备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他们的事迹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曹操和刘备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知名的英雄人物之一。然而,对于他们的英雄地位也存在不同的看法。那么,曹操与刘备到底谁才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以下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首先,曹操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在政治和

  • 三国被忽略的一位文臣,和刘备师出同门,却选择辅佐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史开淡墨痕标签:刘备,曹操,文臣,丞相,曹丕,三国,蜀汉,曹魏,汉朝,汉献帝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消灭了袁术、吕布、袁绍、张绣、张鲁、马超、韩遂、刘表等割据势力。对于曹操来说,之所以能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离不开众多文臣武将的辅佐。其中,就笔者今天要说的“国渊”,虽然也是曹操的部下,却非常容易被人们所忽略。并且,国渊和刘备之间,还是师出同门的关系。具体来说,国渊,字

  • 汉献帝没有被杀,刘备为何要强调他死了?他称帝的时机对不对?

    历史解密编辑:轻私塾标签:刘备,曹魏,蜀汉,汉朝,三国,汉献帝,曹丕篡汉,曹操手下

    根据《三国志·先主传》中的记载,公元220年末,汉献帝刘协禅位给魏文帝曹丕,不到半年后,在益州的刘备以:“曹丕篡弑,湮灭汉室,窃据神器,劫迫忠良,酷烈无道。人鬼忿毒, 咸思刘氏。今上无天子,海内惶惶,靡所式仰。”的理由登上帝位,承继汉室。另《三国志·先主传》中关于汉献帝是否被害死还说了一句话:“或传

  • 卧龙、凤雏助之,刘备为何终不得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阿星说史标签:刘备,凤雏,孙权,庞统,蜀汉,曹操,三国,汉朝,诸葛亮,五虎上将

    如果你亲耳听到大名鼎鼎的水镜先生司马徽说出这样一句话:“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你会有什么感想?作为汉室宗亲的刘备,听到这样的评价,内心该有多得意和自信?毕竟他不仅得到了卧龙和凤雏这两位一代谋士,还得到了水镜先生这样的权威推崇。以此,刘备心中定已可以掌控天下,高高在上,谁人能敌?然而,历史的

  • 许田围猎刘备射兔曹操射鹿,明眼人一望而知:天下是曹操的了

    历史解密编辑:壹线故事汇标签:许田,刘备,关羽,刘协,曹魏,科学家,曹操手下

    在大汉天子刘协看来,曹操刘备孙权都不是什么好鸟,而且他最恨的人,可能不是曹操而是刘备:“曹操虽然霸道,但怎么说他也是我老丈人,而你刘备实在是不讲究——当年丢下我自己逃掉,后来又把我这个大活人的户口给注销了!”刘备宣布刘协死亡,是在建安二十五年、曹魏延康元年(公元220年),事实上刘协一直活到曹魏青龙

  • 高居文臣廊第二的简雍,不仅是刘备最早追随者,还是他真正铁哥们

    历史解密编辑:达浩然说奇闻标签:刘备,简雍,刘璋,庞统,张飞,关羽,蜀汉,三国,汉朝,诸葛亮,文臣廊,曹操手下

    无论《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简雍都不是特别著名的一位。但后人在成都武侯祠建文臣廊时,却把他放在第二位,仅在庞统之下。这是为何呢?我们不妨来看看简雍为刘备做了哪些贡献。简雍是冀州涿郡人,年少时便与刘备相识,算是发小。后来刘备南征北战打天下,简雍常年担任其账下从事,为他奔走联络,也是最早追随他的文官。简

  • 戎马半生的刘备,伐吴时突然“不会用兵”了?夷陵之败没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寒山远殆标签:刘备,陆逊,孙权,蜀汉,三国,汉朝,诸葛亮,夷陵之战

    刘备作为蜀汉政权的奠基人,他展现了强大的气势和争夺天下的野心。然而,他在征讨东吴时遭遇陆逊的火攻,导致夷陵之战的惨败,这场战败使蜀汉政权一蹶不振,失去了国家的命运。然而,我们不能忽视刘备这个人的战略智慧和卓越的统治能力。他经历了半生的战乱,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西蜀政权也不是毫无付出就建立起来的。刘

  • 刘备仁德之名不是偶然,却有过人之处,让曹操束手无策!

    历史解密编辑:阿星说史标签:刘备,仁德,之名,关羽,蜀汉,曹魏,汉朝,汉献帝,曹操手下

    三国时期,曹操是一位雄才大略、决断果敢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凭借自己的才干和手段,从一个小小的县令发展成为掌握北方九州、拥有百万雄师的霸主。他曾经挟持汉献帝,以天子之名号令天下,平定群雄,消灭袁绍、吕布、袁术等强敌,一度势不可挡。然而,在他南征北战的过程中,却始终无法彻底打败刘备和孙权这两个小小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