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献之凭啥和他爹平起平坐?看看他这帖草书,周总理下令重金买回

王献之凭啥和他爹平起平坐?看看他这帖草书,周总理下令重金买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书画相约 访问量:4598 更新时间:2024/2/28 21:15:09

人们说龙生九子,九子不同。书圣王羲之有七个儿子,但是只有王献之与他并称“二王”,王献之的名气甚至一时之间曾经超过王羲之。

作为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享受的绝对是顶级资源,书圣亲自教习。但是能与他父亲平起平坐,王献之靠的除了深厚的家学渊源,还有超乎常人的努力。

王羲之练字,有著名的“十八口大缸”的典故。王献之十来岁时,就觉得自己的字已经写得很不错了,便询问父亲,自己的字应是再练个三年五年便够了吧?

结果王羲之指着院内的十八口大缸跟他说:“你呀,写完那十八口大缸水,字才有骨架子,才能站稳腿呢”。

最后王献之书法能有此番造诣,研墨洗笔用完的水绝对不止那十八口大缸。

南朝著名的丹药学家陶弘景在与梁武帝萧衍的通信中曾经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比世皆尚子敬(王献之),海内非惟不复知元常(钟繇),于逸少亦然”。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如今四海之内,人们只知王献之,甚至连楷书祖师爷钟繇和“书圣”王羲之都忘记了。

唐太宗李世民是王羲之的狂热粉世人皆知,不过他并没有爱屋及乌将这份推崇和喜爱也放在王献之身上,反而十分贬斥他的书作。

因为唐太宗十分不喜王献之,也不许购买他的书作,所以当初内廷之中王献之的书法作品就很少,民间流传也很少。

在王献之传世的作品当中,有一件草书《中秋贴》,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王献之难得的传世草书代表作。

《中秋贴》又名《十二月帖》,虽无署名,但卷后有明代书法家董其昌、项元汴、和乾隆等人的跋语和鉴藏。

王献之草书显著的特点就是以楷写草。《中秋贴》虽为草书,但是点画婉转,自然流畅,在草书中独具一格。

在具体的笔法上,就表现在,在笔画本应圆转之处,王献之采用了楷书的“起伏顿挫”、“节节换笔”之法,由此形成圆转不圆之势,让《中秋贴》多了一分庄重严谨之感。

王献之的字字形一般来说相较于王羲之长,在《中秋贴》中,王献之采用了中宫收紧的办法,配合上点画张力较小,展现出王献之高超的控笔能力。

与王羲之草书的含蓄,古雅不同,王献之的《中秋贴》整体风格显得大气磅礴,豪迈壮阔,是神采外溢之作。这一卷《中秋贴》担得起“神韵独超,天姿特秀”的美誉。

米芾曾评价这一卷《中秋贴》:“运笔如火箸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

《中秋贴》在明代时被收入内府,清代乾隆皇帝名人编集《三希堂法帖》时,《中秋贴》又被收录其中。

近代这一帖《中秋贴》流入香港,新中国成立以后,1951年(1997年香港回归)周恩来总理亲自下令不惜花重金也要将《中秋贴》买回来。

作为《三希堂法帖》之一希,《中秋贴》艺术价值可想而知,这一卷草书大气磅礴的风格,在草书领域中也是独树一帜。

标签: 王献之草书王羲之中秋贴钟繇楷书

更多文章

  • 书圣之子王献之,大胆改变王羲之笔法,一笔写出鸭头丸帖更有风骨

    历史解密编辑:寓书喻画标签:草书,米芾,晋朝,诗人,王献之,王羲之,书法家,鸭头丸帖,书法作品

    草书的美可以是自然、萧索、简逸、雅致的,也可以是狂草般浪漫、不羁、急促、磅礴、气势恢宏的。那么王献之的草书书法艺术又呈现出怎样的美呢?东晋王、谢、郗、庾四大家族中,最显赫的要算王氏家族了,而书法成就最卓著的也当之无愧的属于王氏一族。特别是出现了书圣王羲之和他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父子二人被世人并称为

  • 王献之行书《㛐等帖》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行书,书家,魏晋,诗人,晋朝,王献之,㛐等帖,王羲之,书法家,书法作品

    王献之是魏晋书家群体中的一位巨子。父亲王羲之的悉心的传授和指导,使他奠定了坚实的笔法基础。由于他是魏晋名家中晚出的一位,客观上为他提供了博采众家之长、兼善诸体之美的机遇,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赢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和声望。—版权声明—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

  • 【书画欣赏】 董其昌21岁小楷《法卫夫人笔意》

    历史解密编辑:砚田文化标签:董其昌,法卫夫人笔意,小楷,笔意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董其昌的仿书,评者谓“似轻舟顺水又顺风,写得一派自然之态,无拘束,不拘谨,笔墨所到之处,尽显自然之意态。”大体可信,不言而喻在此下过大功。万历三年(1575)法卫夫人小正笔意。

  • 卫夫人故里将被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法眼观三晋标签:蔡伦,夏县,甜瓜,洛阳,山东,盐湖区,王羲之,卫夫人

    盐湖水系调研第530天走进盐湖区王范乡王范村王范村是王范乡政府所在地,要问王范啥最出名?运城人都知道——王范甜瓜。如今,又有卫夫人故里在王范的新说法。王范村的地形像只展翅的凤凰,凤凰头在东,鸣条岗为右翅,涑水河为左翅。山水相依,地理条件十分优越,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No.1三大产业王范村于202

  • 山西历史名人 三十六 卫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卫夫人,书法,笔阵图,楷书,王羲之,书法家

    卫夫人(272年~349年),本名卫铄,字茂漪,河东安邑(今山西省夏县)人,晋代著名书法家,廷尉卫展之女。卫夫人与王羲之母亲为中表亲,成为“书圣”王羲之的书法老师。永和五年,去世,时年七十八岁,葬于浙江嵊州。卫夫人,名铄,字茂漪。族祖卫瓘,西晋司空,与索靖俱善草书,人称“一台二妙”。汝阴太守李矩之妻

  • 卫夫人雕塑,著名的书法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凉觅凉人心标签:卫夫人,书法,王羲之,雕塑,笔阵图,书法家

    魏晋时期的河东卫氏是一个著名的书法世家。卫夫人的从祖卫觊、从伯卫瓘、从兄卫恒,都是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卫夫人自小受家族影响,成为一个书法高手。后来又成为王羲之的书法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讲,没有卫夫人的启蒙教育,也就没有后来的书圣王羲之。关于卫夫人的书法成就、书法特点以及她和王羲之的关系,许多书

  • 点画的战争:卫夫人《笔阵图》及王羲之相关书论义疏

    历史解密编辑:寓诸无竟标签:王羲之,章草,笔阵图,书论,卫夫人,篆书

    点 画 的 战 争 :卫夫人《笔阵图》及王羲之相关书论义疏柯小刚(无竟寓)一、点画的发明与误导今人称之为“笔画”的东西,并不是从仓颉造字以来就有的。传说仓颉造字,并不是先造笔画,然后把笔画组合成字。字诚然是一笔一画写出来的,但文字的创始首先是整体的拟象和会意,然后才有后世的笔画分析。仓颉作为一个人的

  • 民国时期,卫立煌将军和夫人的合影,卫夫人端庄高贵很有气质

    历史解密编辑:墨梅娱乐le标签:国军,将官,二战,军衔,卫立煌,梅贻琦,民国时期,大家闺秀,军事同盟

    民国时期,卫立煌将军和他的夫人的一张合影,卫夫人端庄高贵,很有气质。国军高官中真正会打仗的不多,卫立煌将军算是一位。他担任过很多要职,是赫赫有名的虎将。卫立煌的夫人韩权华,是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的夫人韩咏华的妹妹,是民国时期的大家闺秀。

  • 卫夫人教了他三个笔画,让他成了书圣!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卫夫人,王羲之,书法,书法家,毛笔,兰亭序

    卫夫人,名铄,字茂漪,东晋女书法家。卫夫人生前名望已远播海内,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少年时曾拜在其门下,学习书法。她教授王羲之的三堂书法课,更是三堂人生课,这“三堂课”,化简而言,主要是三个笔画。“石”:高峰坠石我第一次看到卫夫人的《笔阵图》时,也吓了一跳,因为她留下来的记录非常简单,简单到有一点不容易

  • 教出王羲之,自创字体簪花,中国第一位女书法家卫夫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新氧标签:楷书,钟繇,晋朝,王羲之,卫夫人,书法家,笔阵图,书法作品

    涨知识!大家都知道一说起书法家,会想起大名鼎鼎的王羲之颜真卿这些男性。谁能想到,王羲之的老师竟然是一位女士?她号称卫夫人,不仅教出王羲之,还自创字体小字簪花。这种字体火了几百年,《如懿传》中就提到过。‍‍‍‍‍到现在,也有很多人练习。除了书法技艺了得,在那个年代,她还打破女子出嫁后必须冠夫姓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