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遇到事情而不惊慌,无故被人指责也不生气。试问,有多少人可以做到这样的气度?谢道韫就可以。
她叔父谢安在当时的魏晋时代,是颇具盛名的司马,是名动天下的诗人大才子,亦是能上马杀敌的将才。
而谢道韫就是真正传承到了谢安遇事处变不惊,还能安然自若的风范。
即使嫁给文采平平的王凝之也能活出自我。
谢道韫在王家安稳度过了数十年,并被外界称为“贤良淑德”的贵妇人。
稳而不乱,镇定救孙
谢道韫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却突逢大变。朝廷杀了五斗米教的领头人孙泰,他的侄子孙恩为给叔叔报仇,联合农民起义,一路杀到会稽,所到之处无不哀鸿遍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连婴儿也不放过。据说他最喜欢逼怀抱婴儿的妇人把自己的孩子向火中抛去,在场之人无不痛恨恐惧。
在孙恩的军队到来之前,谢道韫劝丈夫王凝之赶紧早做防范,但王凝之就是不听。直到最后,孙恩杀过来,王凝之抛下妻儿一人出逃,在城门口被孙恩糊里糊涂的杀掉。
仆人婢女被杀散,谢道韫拿起钢刀竟也杀倒了两人,但终因寡不敌众,被叛军推送到孙恩面前。孙恩拿起手中钢刀欲杀之而后快,但谢道韫满脸镇定,毫无惧色,对他大声说道:“你们已经杀了我的儿女,这个孩子不是王家的,要杀他先杀我!”
孙恩被谢道韫的气度震慑到,在惊叹的时候竟也放弃了杀那个孩子的想法。把他们两人都放掉,并把他们两个送回了家。
林下之风,名不虚传
谢道韫善清谈,清谈在当当时的魏晋时期是很流行的,类似于现在的辩论会。由主方出题,再由参加辩论的才子诗人进行辩论,各方观点进行激烈碰撞,言罢,无不酣畅淋漓。
谢道韫嫁入王家以后,偶然碰到在小叔王徽之在府中清谈不敌,便命婢女递给王徽之一张纸条上面写到:小郎有难,嫂嫂可解决。
王徽之高兴极了,遂请谢道韫前来救场。谢道韫来后,命婢女在门上挂一帘子,遮住她的身形,随即便与诸多名士,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只一盏茶的功夫不到,谢道韫便气定神闲地把诸位名士说得哑口无言。
众人连连称赞,这名才女,果真名不虚传。
即使谢道韫在遭逢大难后,也不改其心性,有好学之人来找她问问题,也能耐着性子解答。
故此,谢道韫的气度被人称为“有林下之风”。
一代才女谢道韫,性子有温婉之处,也有其刚烈之处,并不因为自己是女子而心生卑弱之感,遇到大事,稳而不乱,镇定异常,大难后,又能尽快调整心态,安定过日子,没有垂头丧气,自暴自弃。
谢道韫的气节与心性值得人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