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戏说谢道韫:所有的悲剧,从嫁错人开始

戏说谢道韫:所有的悲剧,从嫁错人开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云晓观历史 访问量:476 更新时间:2024/1/25 11:16:04

有书君说

谢道韫,东晋女诗人,生于声名无比显赫的陈郡谢家。

有如此家世,谢道韫本可以灿烂过完一生。

可不曾想,所有悲剧,都是从一桩看起来“门当户对”的婚姻开始的。

可悲可叹,谢道韫虽出生名门,却也尝尽炎凉,最终门庭涣散,家破人亡,凄苦半生;

却在晚年修炼出沧桑沉郁、飘逸洒脱的风骨,让后世称道。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传奇女子的一生。

咏絮之才

提到中国古代的才女,我们的脑海中,会不自觉地浮现出很多人物,卓文君班昭、李清照。

当然还少不了一位虚构的才女——林黛玉。

《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在重组桃花社的时候,与大家斗词。

在开题的那首《唐多令》中,用“一团团逐对成球”,来描写柳絮飘零的样子,以此暗指自己的身世。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队成球。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舍谁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为此,曹雪芹称赞林黛玉有“咏絮之才”,表示她才高八斗。

而这个“咏絮之才”的典故,就源自今天我们的主人公谢道韫身上。

虽然同是才女,但谢道韫的出身、性格和命运截然不同。

同样的,她也不仅仅依靠自己的才华才被后世所铭记,她值得我们敬佩的地方还有她的抱负和勇气。

东晋初年,她生在当时四大家族中的陈郡谢家,和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所在的家族琅琊王家齐名。

谢家最有名的人物当属谢安,他是淝水之战决策者,他和侄子谢玄一起以少胜多击退了前秦来犯的数十万大军。

谢安一共兄弟四人,在淝水之战之前,谢安的其他兄弟都在朝为官,只有谢安隐居。

因此谢家后代教育的担子,就落在了谢安的身上。

谢玄经常和他们坐在一起饮酒品茗,探讨学问。

一天,天降大雪,谢安和子侄们就起了兴致,谢安问:

“这纷纷的白雪,你们觉得像什么?”

他的侄子谢朗说道:

“撒盐空中差可拟。”

雪花像在空中撒盐?大家听了之后,觉得这个比喻太过一般,而且把雪花原有的美景给破坏了。

这个时候,谢道韫站了起来,说道:

“未若柳絮因风起。”

“我们不如把它们比喻成,因风而起飘飘摇摇的柳絮吧!”

雪花轻轻地落在地面上,连绵不绝,像随风飞舞,因风而起的柳絮。

这幅意向瞬间涌入了人们的心中,雪花和柳絮的动态被结合了起来,画面骤然而生。

从此,“咏絮之才”成为了对才女赞许的专有名词,谢道韫也因此和蔡文姬、班昭齐名。

三字经中有“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可见后人对她赞誉的程度。

鸿鹄之志

不过,虽然以才女闻名,谢道韫的传世作品并不多,被人所熟知的仅有两首。

其中一首,便是她仿写嵇康《仙游诗》而做的一首《拟嵇中散咏松诗》。

《咏松诗》

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

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

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揺。

谢道韫在姊妹中一直是诗文写得最好的,每写完一首诗,她都会拿出来给谢安过目。

谢安拿到这首诗后,一眼就看出她在模仿嵇康。

然而谢安觉得,即便是模仿,这首诗也是极好的。

谢安对这个侄女满意极了,但是却为侄女感到可惜。

因为当时是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即便女子再有才,也仅仅是锦上添花,没有实用。

惋惜之心,涌上了谢安的眉头。

谢道韫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先开口问道:

“叔父,您觉得这是不是您说的‘屋下架屋’?”

所谓屋下架屋,是谢安对当时模仿《两都赋》而创作的作品的一种评价,比如张衡的《两京赋》、左思的《三都赋》。

然而后来的仿作描写的的景象都与前作无异,却被吹嘘为“建康纸贵”。

于是谢安就站了出来:

“此是屋下架屋耳。事事拟学,而不免俭狭。”

“这就是在屋子中再盖一个屋子,如果再这样没有思考地模仿下去,那么写作的道路,就会越走越窄了!”

从此,“屋下架屋”的说法便由此传开了。

虽然《咏松诗》有模仿嵇康之迹,但是其中却充满了谢道韫自己的立意和风格。

她没有一味地模仿嵇康心中的消极与黑暗,而是用他使用的意象来表达出了自己的敬仰和志向。

在古代,这种写法叫做“点石为金”。

谢安认为,要是自己的这位侄女是一个男儿,定能开创一番伟业,甚至比自己另一个侄子谢玄取得的成就还要高。

这道不是仅仅因为谢道韫文采出众,而是因为在她的诗文和喜好中充满了政治抱负。

谢道韫绝对不是我们传统中所认为的那样的文艺女青年,只顾吟诗作对,而不问世事。

在她的心中,学文的固然可以陶冶情操,但更重要的还是能经世致用。

有一天,谢安问子侄们:

“你们认为《诗经》中哪一句最好?”

指挥淝水之战大军的谢玄认为,最好的一句是: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是来自《小雅·采薇》中的名句,整句诗中,弥漫着岁月匆匆流逝,物是人非的忧伤。

然而,谢安却不这样认为,他给出了心中的标准答案:

“訏(xū)谟(mó)定命,远猷(yóu)辰告。”

并说:“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

这一句来自《大雅·抑》,如果不是现在专业搞研究的,几乎没有人在意过这句诗了。

它意思是说:

“当心中有大谋的时候,要密不透风地仔细地谋划;

而谋略成熟时,就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将其告知于众。”

为什么这句这么拗口的东西,谢安却认为雅人深致呢?

今天我们读古诗词大多是以欣赏的角度来品读,所以很容易忽略古代社会中正统的诗学观念。

在那个时候,文学即政治。以谢安的身份,只有表彰这种政治正确的诗,才是他的责任才是不失体统的。

这时候,我们心中的文艺女青年,谢道韫出场了,她又会怎么回答?

她的回答出人意料,引用了《大雅o烝(zhēng)民》中的一句:

“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这首诗的作者是周代元老重臣尹吉甫

当时周宣王派仲山甫,去齐地筑城,尹吉甫做这首诗来送别仲山甫,连带着赞美周宣王能够任贤使能,中兴周室。

文艺女青年的诗歌趣味,竟然与政坛大佬谢安相同,可见她心中的志向。

然而古代每一个有才、有抱负的女子,在情感上都充满不幸。

她作为世家大族的女子,嫁给了门当户对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

虽然王凝之,书法诗文样样精通,但由于信奉当时的一个道派,五斗米道,整日询鬼修仙,不尸其位。

和谢家的风流洒脱的才子相比,王凝之显得十分的木讷。

谢道韫有一次省亲回到家中,埋怨丈夫呆板。

不过王凝之待她是极好的,她也明白抱怨也没有什么用,当发泄完情绪之后,她就回到王家好好过日子,相夫教子了,并和他生下了四个儿子。

巾帼之勇

多年之后,一件突发的事情,再次印证了谢道韫的志向,并让她在历史上留下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东晋隆安三年,也就是公元399年。

东晋爆发了孙恩叛乱,正要攻打会稽城。而会稽太守正是谢道韫的丈夫王凝之。

谢道韫劝丈夫赶紧做好防备,而丈夫一概不听,整日设坛作法,相信五斗米道所宣传的借鬼兵退敌。

谢道韫没有办法,干脆自己招募、训练士兵御敌。

然而敌众我寡,孙恩大军很快攻破会稽,王凝之和他的四个儿子都被杀了。

只有谢道韫在危难中,镇定自若,手刃数人才被俘虏。

当时,她还抱着一个三岁的小外孙刘涛。见到孙恩想要上前争夺外孙,谢道韫厉声喝道:

“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

“这事出在王家,与其他家族的人有什么关系?

一定要这么做的话,宁可先杀了我。”

孙恩被她的气概所折服,顿生敬仰之情,非但没有杀死她和她的外孙,还派人将他们送了回去。

而这件事情后来被房玄龄等人记载在了正史《晋书》中。

从谢道韫这个弱女子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有祖先的才智、文人的风骨,还充满了令人敬佩的勇气。

在那以后,谢道韫隐居会稽,独自照顾起幸存的家人的生活,闲暇时写诗著文,过着平静的隐士生活。也经常有东晋的有识之士,来拜访她。

或许因为她身为女子在历史和政治上的意义过于突出,她的诗文也因此被掩盖了。

或许历经风霜,洞穿世事的她,对这一切都不在乎了。

于是,在隐居期间,写下了她流传下来的另外一首诗,表明了她余生的心愿。

《泰山吟》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更多文章

  • 东晋才女谢道韫与王羲之三个儿子之间的逸闻趣事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谢道韫,王羲之,谢安,王献之,王徽

    1谢道韫是东晋名将谢奕的女儿,谢奕与权臣桓温交好,谢家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成为首屈一指的名门望族,与桓温的力挺有很大关系。在淝水之战中,谢奕的弟弟谢安任东晋军队总指挥,儿子谢玄是前锋都督,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为东晋赢得几十年的安静和平,进一步奠定了谢家不可动摇的地位。话说谢安年轻时很

  • 趣解《世说新语》:才女谢道韫

    历史解密编辑:白玉蝉书笈标签:谢道韫,世说新语,谢安,王羲之,晋书,文才

    才女的想象力陆机《文赋序》说到做文章:“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世说新语》“言语门”中有则故事说谢安在一个雪天里会集子侄辈讲论文章义理,一会儿雪下大了,谢安来了兴致,说:“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儿谢胡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开怀大笑。看来

  • 咏絮之才谢道韫:她最终,还是将婚姻经营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谢道韫,王献之,谢安,王羲之,世说新语,婚姻

    中国诗人故事 NO.711谢道韫的婚姻结局虽然差强人意,但我并不认为谢安看走眼。理性的看待这一段婚姻,王凝之作为丈夫无疑是合适的。他相貌不差,行为亦端,家里有矿,一辈子兢兢业业地从事高级公务员的工作,也没有公主第三者这样的糟心烂污事。这样的理想夫婿,放在现代,也只有小说敢这么写。吃瓜群众对王凝之的争

  • 东晋第一才女谢道韫(六):这才叫名媛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谢道韫,谢安,孔子,桓玄,傅山,嵇康

    中国诗人故事 NO.731关于谢道韫的晚年生活,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想必是深居简出渐渐走出了人们的视线,因此也失了史家的关注。也是,孙恩之乱之后,东晋朝廷风雨飘摇,人人谋权争利,岌岌滢滢,谁还关注一个世家老妪的平淡日常。比较可笑的是,提起谢道韫的晚年,人们总是称赞她为王凝之的守节之举。男权社会的关注

  • 咏絮之才谢道韫:她的婚姻未必那么不堪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谢道韫,谢安,王羲之,张鲁,东汉末年,王献之

    中国诗人故事 NO.701白驹过隙,二八年华倏忽而至。纵是有诸多不舍,谢道韫终是要走出乌衣巷的谢家大宅。作为谢家女儿辈中的佼佼者,谢道韫的婚姻谢安很是上心。两晋时期门阀贵族等级森严,士庶有别的铁律让她们的择偶范围极其有限。王谢两家向来有秦晋之好,谢道韫的叔叔谢据娶的就是王家的女儿。当时王家的领军人物

  • 东晋第一才女谢道韫,嫁得王郎少才气!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谢道韫,谢安,嵇康,王羲之,名士,东晋,艺术家,小说家,晋朝,书法家

    文:爱影之子(读史专栏作者)《泰山吟》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气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读到这首诗,你觉得它的作者是男性还是女性?抑或,提起“魏晋风度”,你能想到什么?竹林七贤?《广陵散》?还是嵇康的打铁声?没错,那是个名士辈出的

  • “宅男女神”谢道韫,出身豪门却家破人亡,背后原因惹人心疼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谢道韫,谢安,王羲之,王献之,王凝之

    魏晋南北朝,这是一个傲骨铮铮的朝代,也是一个政权更迭的朝代,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朝代,也是一个思想交融的朝代——不仅自由,而且混乱,这个朝代孕育着无数的“新”,新人类,新血液,新势力,新思想,新文艺,新世界,新秩序。江山不幸诗家兴,魏晋时期的风骨气度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骚客,这一时期有数不清的名士

  • 谢道韫:不止柳絮才,更是载入三字经的女中豪杰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谢道韫,谢安,王羲之,三字经,刘禹锡,文才

    《三字经》在国内从古自今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古今幼儿启蒙的文学教材是最朗朗上口和浅显易懂的,能够收录进入《三字经》里的人物必然也是家喻户晓的响当当的人物。而这里面就记载了两位传统女性“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谢道韫的出名,可不仅仅是因为她出身高门或是她拥有的过人才情,要知道有才华的

  • 读懂谢道韫的不幸婚姻,才知她说的“王郎太差劲了”就是人间清醒

    历史解密编辑:钰姐来了标签:谢道韫,王郎,王郎太,谢安,王献之,王羲之

    公元399年,东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气数将尽,叛乱频仍。此时,琅琊人(今山东临沂)孙恩发动叛乱,率五斗米信众从海上登陆进兵会稽(今浙江绍兴),形势相当危急。然而,会稽内史王凝之,也就是东晋大名鼎鼎的“书圣”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面对如狼似虎的叛军的到来,竟然无动于衷,丝毫未筹谋御敌之策,这着实令人

  • 王羲之最疼的二儿子,为啥成了妻子谢道韫口中的憨货

    历史解密编辑:碎碎星语标签:谢安,嵇康,宰相,琅琊,高洁,晋朝,谢道韫,王羲之,书法家,小说家

    这天,王羲之的二儿子大婚,新娘是宰相谢安的侄女谢道韫,王家激动万分。可成婚后,谢道韫却一直闷闷不乐,一气之下跑回了娘家。谢安问她原因,谢道韫叹了口气说:“我以为王家全是人才,但怎么我老公是个憨货呀!”谢道韫望着窗外,又想起自己当时满心欢喜登上琅琊王氏的花轿。对未来充满了期许,可是当他和王凝之相处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