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不愧是一代枭雄,一生不用赵云,临终前才告诉赵云真相

刘备不愧是一代枭雄,一生不用赵云,临终前才告诉赵云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丹宝说文史 访问量:943 更新时间:2023/12/28 1:43:33

三国的将领中最风流倜傥的,除了吴国大都督周公瑾之外,就是蜀国的大将赵云了。他一袭白衣,在血雨纷纷的战场上留下了诸多的功绩。然而,他即便是有众多功绩加身,却并不得刘备的重用。要知道,在一众跟着刘备的将领中,除了张飞和关羽之外,他就是最早的了。

但即便是这样,赵云也不如后来的黄忠马超等人,要知道马超还是从敌营过来的。那么,如此英勇的赵云为何不得刘备的重用呢?其实结合赵云的性格,就会发现刘备在朝廷上不重用他,完全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而刘备在死前告诉赵云的真实原因,也让人不禁感叹,刘备不愧是建立蜀国的英雄,因为他完全就是在为赵云考虑。

“杂号将军”赵云

虽然三国时期讲的是魏蜀吴的历史,但三国之中还是侧重于描述刘备的发家创业过程。比如他桃源三结义,从此有了关羽和张飞这两员大将,而后又三顾茅庐,请出当时于帷幄之中筹谋天下大事的诸葛亮,从此他的恢复汉室之路与建立蜀国之路,相对就走得比较顺一些。

不过,无论诸葛亮如何大才,无论张飞和关羽如何英勇,单靠他们几个人,还是无法帮助刘备建立宏伟的事业,而后又有许多人前来投奔刘备。刘备素有仁德之心,唯才是举,因此在他麾下的人,基本上所得的一切是和他们本人的能力匹配的,但唯有一个人却严重被低估,以至于刘备都不重用他,这个人就是赵云。

赵云是常山人,他算是蜀国的元老级别将领了。当年,刘备还是公孙瓒麾下的马前卒,而当时的赵云已经有一定的名声了,转而投奔到公孙瓒麾下。当时的公孙瓒很是惊讶会有这样的大将投奔我,于是便问其投奔缘由。

赵云没有多想,直接回答道,彼时的他也不知道谁是明君,但他想要跟随一个实行仁政的君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公孙瓒比较符合他心中理想的君主人选。此话虽然说得直白不怕得罪人,但明显是说到公孙瓒心里去了,于是他接受了赵云的归顺。

但在跟随公孙瓒南征北战的途中,赵云发现其不是自己理想中的仁君,而更加符合他心中实行仁政的君主是随时一起征战的同僚刘备。于是在刘备后来因故辞去职务归乡又卷土重来之后,赵云也离开了公孙瓒,决定跟着刘备。

在跟着刘备以后,赵云的实际战争没有多少,但他与蜀国后主刘禅的渊源却很深。刘禅曾经两次面临生命危险,一次是新野之地时,曹操的大军穿过荆州,让刘备惊慌失措,扔下辎重与妻儿就逃命,而刘禅和甘夫人糜夫人就被活捉。

刘备当时连自己的命都差点没有了,自然是不能救妻儿的,最后还是赵云意识到失去少主的危害,于是在长坂坡之战中,与曹军大战周旋,七近七出,孤身一人救回了刘禅。后来,刘禅又差点被孙尚香带走成为江东的质子,还是赵云及时发现,救下了刘禅。

勇救继承人,让曹军都为之胆寒的人,无论如何都是能力非凡的人,因此在刘备的麾下,按理说他应该像重用张飞那样重用赵云,但他却没有,更多的时候是将赵云闲置,久而久之,赵云在军队中就有了什么都做,但做的都不是大事的“杂号将军”名号。

有能力却不重用,刘备是对赵云有什么私人恩怨么?显然不是如此,从赵云对待人的方面来看,他不会得罪刘备,而刘备也不会私自给将领穿小鞋。之所以将赵云放着不用,甚至放置一辈子,是因为赵云不适合重用。

不以雄名琉野贱,唯将直气折王侯

为何能力非常的赵云不适合重用呢?因为赵云的性格很是平和,但平和的背后又是直率。就像他对公孙瓒那样,明知道有可能会得罪他,但他还是直来直去,说不知道谁是明主,但目前来说公孙瓒是符合的。

试想,要是公孙瓒是个小肚量的人,那么他就会忌恨赵云,忌恨的后果:小则将赵云撵出去,大则可能付出生命代价,毕竟当时的公孙瓒是有军队的一方诸侯。

赵云这样说话直率的样子,在刘备看来是不太适合在官场游曳的,因为赵云说话直,势必会得罪人,而得罪人后,赵云又是“儒将”,性格平和,因此很多时候会忍着委屈自己。但很多时候忍让退一步也未必会海阔天空,还可能招致他人的陷害与嫉妒。

刘备作为一个君主,自然是不希望自己的属下都成天斗来斗去,同样的也不希望赵云这样的人受委屈,于是将他“闲置”才是最好的选择。不过,刘备的这一番苦心并不是能得到所有人的理解,很多人都说刘备是假仁义。

但刘备没有多说,直到临死时才告诉赵云自己这样安排的原因,同时让他辅佐跟其羁绊更深的刘禅,毕竟有救命之恩,刘禅除了诸葛亮,就最信任他了。赵云自然是理解的,毕竟这么多年他跟着刘备也看出来了。

顶着世人的误解什么都不说,可见刘备是三国时期的一个真英雄,而赵云也从未因此而不满,同样也是一个真英雄。所以说,三国时代是一个大英雄时代,这话完全不假,他们在各个方面都有为世人学习的品质。

结语

很多人或许会说刘备是有假仁义之名,但一个人一辈子都在行所谓的“假仁义”之事,那么仁义也会变成真的。因此从君王角度来讲,他爱惜赵云的才华,但他的性格又实在是不适合跟众人虚与委蛇,不然吃亏的就是他。而且从私人的角度来讲,刘备当然也是不想早早就跟着自己的元老,在朝廷上吃亏。

所以思来想去,将赵云“架空”是最好的选择。不过,也可以看出来赵云的心胸,即便是被空置不用,他也没有什么怨言,更多的是符合他“儒家”的特征,毕竟从性格直率这一点来说,张飞和关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接受自己成为“杂号将军”。因此,刘备的这一举动也有赵云配合的意思。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赵云救回阿斗时,张飞大怒说了8个字,赵云听懂了,从此不受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赵子龙,张飞,刘备,曹操,关羽

    赵云救回阿斗时,张飞大怒说了8个字,赵云听懂了,从此不受重用赵云一生的经典传奇似乎都被定格在了长坂坡的这场战役之中,长坂坡之战让赵云一战成名,成就了一世英明,却也在这场战役中失去了自己的一些前途。长坂坡之战笔者罗贯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赵云的英勇骁战,在救了幼主之后更是得到了刘备的认可与爱戴,可是在

  • 敢群殴吕布,敢单挑关羽,夏侯兄弟和五子良将为何忌惮张飞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轻私塾标签:吕布,关羽,张飞,赵云,三国,汉朝,赵子龙,曹操手下

    三国乱世,将星璀璨。蜀汉有五虎上将,曹魏有五子良将,东吴有江表十二虎臣,武庙七十二将中至少有十二位可以算后汉三国人物,这还不包括属于枭雄级别的将帅孙坚、孙策、吕布。在一般人看来,既然可以号称名将,那就应该是天不怕地不怕敢摸阎王爷鼻子的英雄好汉。但是我们细看《三国演义》却发现:曹魏阵营的夏侯渊夏侯惇曹

  • 从三方面考虑:吕布在建安十三年后遇到赵云,可能连十招都接不住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吕布,张飞,刘备,关羽,赵云,三国,汉朝,赵子龙,曹操手下

    建安十三年是很多三国名将的分水岭:从那一年后,关羽单挑就没赢过,张飞单挑没输过,马超茁壮成长威名显赫,如果吕布活到建安十三年,也会感叹长江后浪推前浪,自己这个前浪已经被拍在了沙滩上。吕布应该庆幸,如果他在建安十三年后遇到赵云,可能连十招都接不住。吕布遇到张飞或许还能逃得活命,但是遇到赵云则必败无疑,

  • 诸葛亮赵云反对刘备伐吴,诸葛亮心情可以理解,赵云为何要劝谏?

    历史解密编辑:直证大史官标签:刘备,赵云,蜀汉,三国,诸葛亮,赵子龙,曹操手下

    关羽失荆州后,刘备于公于私都不能不有所表示:于公,荆州丢失,就失去了进取中原最便捷的通道,挨打不还手也会影响蜀汉士气;于私,不替关羽报仇,张飞首先就不答应,魏延可能也会心里不舒服。刘备不是一个只重义气不管大局的莽夫,这位一代枭雄的政治远见,未必在诸葛亮之下。权衡利弊得失,刘备不得不向孙权施加军事压力

  • 跟关羽单挑打成平手,这两位三国名将,有一位跟赵云单挑也没输?

    历史解密编辑:镜头下的文化标签:黄忠,徐晃,赵云,赵子龙,夏侯惇,古装片,关羽单挑,三国名将,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在演义小说和民间传说中,关羽是无敌的存在,在他的青龙偃月刀下很少有三合之将。正史中关羽是用刀还是用枪矛槊,这个且不去讨论,即使是在《三国演义中》,不算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和襄樊前线战庞德那两次,关羽也至少有两次单挑没有打赢,有一次还差点丢了性命。这时候我们禁不住要问:有胆量跟关羽单挑,并且有本事打成平手

  • 娶大小乔后,孙策活26岁周瑜活36岁,为何全都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厌食的大胖标签:孙策,周瑜,曹操,曹仁,袁术,大乔

    孙策和周瑜,素有“江东双璧”的美誉,他们两人分别娶了三国时期的美人大乔和小乔,可谓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了。说起来呢,周瑜之死还真跟大小乔有一点关系,而孙策之死,就跟大小乔完全无关了。但是,两人之死,的确都跟一个人有关,那就是三国一代枭雄曹操。孙策和周瑜之死,为什么和二乔无关,却和曹操有关?我们从头说

  • 为周瑜正名,历史上的周瑜一代名将,绝非气量狭隘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史迹闲谈标签:周瑜,刘备,孙权,诸葛亮,东吴,曹仁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人。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东吴名将。出身庐江周氏。提起周瑜大家想必都不会陌生,在三国演义中的经典形象是一个完美的人设,有文采、会打仗、容貌佳、懂音律。唯一的缺点就是心胸狭隘,嫉贤妒能,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最终被气死。周瑜第一回是

  • 周瑜英年早逝,小乔与谁共度下半生?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周瑜,小乔,孙策,孙权,诸葛亮,曹操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对这句话,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一定都会熟知。这里说的“夫人”,并不是周瑜的夫人,而是孙权的妹妹孙尚香。东汉末年三国争霸,孙权欲取荆州,周瑜献计“假招亲扣人质”。不料,被诸葛亮识破。不但被刘备将计就计,娶走了孙尚香,还没能达成夺取荆州的战略部署。这次事件也是周瑜与诸葛亮的

  • 孙策明明有儿子,为何还要传位于孙权?周瑜为什么没有夺权?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孙策,孙权,周瑜,东吴,张昭

    孙策去世前,命孙权作为自己的继承人,接管自己的权力。兄终弟及的事情古代并不是没有,但是多是出现在兄长并没有留下子嗣的时候,孙策明明有自己的亲生儿子,为什么还要将自己的权力留给孙权呢?并且,孙权虽然有名,但是当时的兵权实际上掌握在周瑜的手中,为什么周瑜不夺权呢?首先,在小编看来,他这样做非常对,他之所

  • 周瑜和诸葛亮相比,到底差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曲殇别离标签:周瑜,诸葛亮,曹操,刘备,赤壁之战

    看了周瑜和诸葛亮斗智斗谋,每次都为诸葛亮捏把汗,还好,每次遭周瑜陷害时,诸葛亮能够轻而易举得全身而退。周瑜,在东吴集团中可谓是顶梁柱一般的存在,自从诸葛亮来东吴游说,并且在和诸葛亮合谋共破曹操大计时,发现诸葛亮的计谋在他之上,然后,心生妒忌,想加害诸葛亮,但却屡屡失策,并反被诸葛亮气了三次,最后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