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赵云是一个忠肝义胆的角色,他被称为“常胜将军”一生中没有败绩,白马白袍,这显然不是唐僧的打扮,赵云使用的是一杆长枪,他的腰间也是有着一把宝剑叫做“青虹剑”,这把剑削铁如泥锋利无比,他是曹操获得的两把宝剑之一,曹操把这把宝剑赐给了手下大将夏侯恩,可惜夏侯恩被赵云杀死夺得了这把宝剑。赵云的出生时间是没有详细的记载的,只知道他是病逝的,可惜了这么好的一个良将没能如愿战死沙场,在三国战役中跟随了刘备三十余年,可惜刘备死的早。长坂坡战役也成为了赵云的成名史,他七进七出杀了曹操不少大将,让曹操也很是心疼,他真的这么厉害吗?
其实不是那样的,在大军中纵然你一人在厉害也会被杀死的,毕竟体力是跟不上的,而赵云当时之所以没事能安稳的逃生,这也多亏了曹操了,曹操看这人很是英勇又不是什么名将,便起了收服之心,他下令活捉造成了自己折兵无数,可惜最有也没有拿下他,还是谋士进言说当年的关羽不也是弃曹丞相而去吗?这时曹操才算醒悟便下令杀了吧!可惜这时的赵云已经要冲出阵营了,最后逃向了刘备。
那真正的历史上的赵云是什么样的人呢?他真的这么英勇善战吗?其实历史上的赵云不仅有忠肝义胆还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赵云最早是跟随着公孙瓒的,当时汉末军阀混战,赵云被当地郡主赏识便推荐他去了公孙瓒哪里,可惜公孙瓒并不认为赵云有大能耐,便没有大用他,毕竟赵云没有响亮的名号在外。在十八路诸侯相聚后他结识了刘皇叔刘备,在这不就赵云因为兄长的去世返乡奔丧,也就在这个时候公孙瓒被袁绍所灭杀,在赵云离开公孙瓒七年之久后他在邺城于刘备相见了,之后便跟随了刘备,帮助刘备拿下了不少城池,没有过败绩,而对于赵云来说“甘夫人”才能算是她的贵人,如果没有甘夫人那就不会有赵云的七进七出了,赵云的年龄实际比刘备还要大,他马上功夫了得,具体能不能胜过关羽张飞历史也是没有过多的比较。
在《三国志》中记载,“云抱弱子、保护甘夫人,皆得免难。”由此可见三国演义中的赵云长坂坡救阿斗是有的,但是正史并没有记载是如何救的,也没有记载赵云和曹军有大的交锋,所以说历史上的赵云肯定是没有演义中的厉害的,但是武义也不差多少,毕竟作为保护刘备的存在,如同曹操的许褚一样,如果差很多刘备自己也不放心啊!他的兄弟也不放心啊。
我们来看看历史中真正的赵云到底是什么水平,赵云最开始是跟着公孙瓒的,因为公孙瓒与刘备交好,两人结识,赵云在公孙瓒的命令下辅佐刘备去抵抗袁绍,也正是这样的“亲密接触”,让赵云有了跟随刘备的想法。
后来赵云跟随刘备投靠了刘表,并为刘备两次保全了血脉。第一次是在荆州逗留的时候,曹操大举进攻,便有了后来救阿斗的故事,虽然说不像七进七出那么精彩,但是当时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刘备等人为避曹操是丢了老婆孩子轻骑而走,独不见子龙相随,有人说子龙投靠曹操去了,刘备上去就是一巴掌,说“子龙定不会负我”。可见刘备对其的信任,果然片刻之后见子龙抱着阿斗而回。面对数十万敌军,仍赵云临危不乱可见其勇,这一次被刘备封为“牙门将军”(刘备自创的封号)。
关于赵云的战斗力,裴松之注的《云别传》中有这样的描写“忠过期不还,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趋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写的是赵云数十骑出迎黄忠碰曹军主力,率军迎战,寡不敌众突围后,发现蜀将张著被围,又杀回去把他救了出来,其实这段经历也不亚于七进七出,由此看出赵云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不过刘备在称汉中王的时候,封了前后左右四大将军,确实没有赵云,但是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把赵云和这四大将军写在了一起,也就有了后世的五虎上将,也可以看出陈寿对赵云的看重。赵云一生不贪财不好色,忠心耿耿,死后被刘禅封为顺平侯。正所谓“浑身是胆赵子龙,长坂坡前显英雄,两扶幼主成大业,克定祸乱封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