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前195年,吕后盯着薄姬。突然,薄姬抽出匕首,往脸上划出一刀

前195年,吕后盯着薄姬。突然,薄姬抽出匕首,往脸上划出一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瑶光暖暖 访问量:1588 更新时间:2024/1/19 11:58:52

前195年,吕后盯着薄姬冷冷不语。突然,薄姬抽出匕首,往脸上划出一刀,顿时血流如注。吕后这才说:“你和恒儿去封地吧!”

刘恒,是刘邦的第4子,从小不争不抢。

一次,刘邦赏下美食,儿子们一阵哄抢。只有他不慌不忙,拿起最后一块猪蹄,塞到嘴里。刘邦大奇:“恒儿,兄弟们都抢,你为何不急?”

刘恒是刘邦众多儿子中,毫不起眼的一个。

当时,只有6岁的刘恒,恭恭敬敬回禀:“母妃告诉我,不和兄弟抢,总有一口饭吃的。”

刘邦恍然,这才想起薄姬。

薄姬是刘邦众多姬妾中,毫不起眼的一个,虽然拥有美貌,但为人低调,存在感极低。

不仅刘邦忘了她,就连吕后也不大在意她。

也正因为如此,刘邦驾崩后在吕后手中,薄姬和儿子才保住性命。

薄姬,原是魏王豹的姬妾,后来魏王豹归顺刘邦,却因一个预言,将自己送上了黄泉路。

有一天,薄姬母亲请人给女儿相面,不曾想那人却说:“此女将会生下,天下之主!”

魏王豹得知后,暗自窃喜:看来天下将是我魏家的,这是天意呀!

他兴冲冲举起反旗,与刘邦兵戎相见。

谁料,没打几个回合,魏王豹的脑袋就搬了家。

他亲爱的薄姬,也搬到了刘邦后宫,成了一名粗使宫婢。

起初,薄姬淹没在三千粉黛中,险些熬成白头宫女。

好在,深宫寂寥之际,她结交了2个手帕交:管夫人和赵子儿。3人曾盟誓:苟富贵,不相忘。

这两个美人,陪着刘邦游玩时,笑谈当初的誓言,拨动了刘邦的心弦。

刘邦本是草根出生,自是同情这份“不相忘”的情谊

转天,刘邦就传召薄姬,第一次侍寝的薄姬,仰头看向刘邦:“我昨晚梦到一条苍龙,伏在我的小腹上。”

刘邦听后,开怀大笑:此乃吉兆。

不久后,薄姬生下儿子刘恒。

从此之后,她很少在刘邦面前露面,每天只是躲在深宫中,不是纺线织布,就是教儿子读书。

因为,她早已看出刘邦的心,并不在她身上。

她明白:吕后和戚夫人,斗得你死我活,不被殃及保住性命,已是万事大吉。

她自己不争不抢,也告诉儿子:“不要和兄弟们争,人总有一口吃的。”

刘恒虽小,但对母亲颇为敬重,母亲纺线织布,凭借自己的双手,就能让两人穿上衣裳。

他深信:自己学会劳作,不靠任何人的赏赐,也能养活自己。

因此,当父王赏赐美食时,他不急不躁不争不抢,等兄弟们都抢完了,他才走上前拿起,属于自己的那一份。

就连刘邦也想不到,在他百年之后,竟是这个不争不抢的儿子,登上了那至高无上的位置,将他的大汉王朝发扬光大。

正如《道德经》所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意思是: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之争。

刘恒之所以能够,成为最后的赢家,这得归功于他的母亲。

薄姬教儿子“不争不抢”,并非单纯的隐忍和退让,而是蕴含着大智慧。

薄姬身处低谷时,并不抱怨不气馁,而是与人交好、善结良缘,从而获得被宠幸的机会。

生下儿子后,她并不恃宠而骄,而是以身作则,教会儿子低调做人,韬光养晦,保住性命。

然而,在内敛中她蕴含力量。

刘邦驾崩后,薄姬去拜见吕后,她深知吕后介意她的美貌,竟拿出匕首自毁容貌。

吕后放心,这才放薄姬和8岁的刘恒去封地。

当上代王的刘恒,并没有沉迷吃喝玩乐,而是在母亲的教导下,勤奋读书、刻苦练武,将封地治理井井有条。

当吕后倒台后,群臣将刘恒推上皇位,刘恒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从此开创了“文景之治”。

可见:即便身处低谷,也不要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要厚积薄发积蓄力量,过好眼下的生活。

有句话说的好: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否则,再好的机会,没有能力抓住,也是枉然!

标签: 薄姬吕雉刘邦刘恒代王吕后魏王豹

更多文章

  • 吕后听到薄姬将为“天子之母”的预言后,为何还会保其母子平安?

    历史解密编辑:阳Sir的考古之眼标签:吕雉,薄姬,刘恒,刘邦,汉惠帝,太后

    在我国古代秦末楚汉相争的故事中,曾有过这样的一个传言,那就是算命大师曾说过,魏王豹的妻子薄姬将来会成为天子的母亲,后来算命大师的话果然应验,刘邦临幸薄姬生下了第三子刘恒,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那么当时吕后必然是能够听到这个预言的,为什么没有因此而害死这对母子呢?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吕后并没有听过

  • 薄姬究竟干了啥?竟然逃过吕后的迫害,还将儿子培养成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薄姬,吕雉,刘恒,刘邦,薄太后,太后,皇帝,吕后,千古一帝

    汉朝时许多人都喜欢占卜相面,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汉武帝刘彻之母王娡,汉文帝之母薄姬。她们都是因为其母亲为其占卜,说她是大富大贵之人,最终成为汉朝的一国之母。薄太后是汉高祖刘邦的姬妾,生下皇子刘恒后,在吕后专权时,居然逃过吕后迫害,并被吕后封为代王太后,还将儿子培养成千古一帝,可以说她应该是汉朝最幸运的

  • 汉文帝刘恒一生仁慈,为什么却不愿意放过母亲薄姬唯一的弟弟?

    历史解密编辑:一点儿历史事标签:刘恒,薄姬,吕雉,皇帝,刘邦,周勃,汉文帝,中国古文献

    汉文帝刘恒一生仁慈,为什么却不愿意放过母亲薄姬唯一的弟弟?首先,大家要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作为汉文帝的亲舅舅,薄昭一直是他最忠实的拥护者,也曾经对汉文帝有过大恩。图为剧照汉文帝本身也并非什么心狠手辣之辈,与之恰恰相反,汉文帝在历史上的名声很好,特别是因为他的仁德。因为感念淳于缇萦救父心切的心理,他大

  • 刘邦想离开人老珠黄的薄姬,薄姬讲了一个梦,刘邦:在这里就寝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刘邦,薄姬,吕雉,魏王豹

    刘邦看着人老珠黄的薄姬,毫无兴趣的就要离开,薄姬赶紧说道:“皇上,昨晚我梦见一条龙盘在我的肚子上。”刘邦立马停住了脚步女人能够得到男人的宠爱,靠的不仅仅是容貌。薄姬本来是魏王豹的老婆,魏王豹追随刘邦攻打项羽。一次战斗,刘邦败给了项羽,恰巧此时,魏王豹的岳母告诉他:相师许负给你老婆薄姬相面,说将来她生

  • 刘邦众多妻妾中,薄姬是唯一被记载为漂亮的,却为什么最不得宠?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刘邦,薄姬,吕雉,刘恒

    刘邦攻下魏国后,将魏王的妃嫔全部纳入后宫。排着队一个个临幸后,独独落下了薄姬。多年后刘邦偶尔心血来潮,薄姬竟然就怀了孕。可是,刘邦与薄姬仅仅一夜风流后,就再也没有临幸过她。难道是薄姬不够漂亮么?显然不是,魏王后宫美女无数,薄姬是最受宠的一个。魏王曾经专宠薄姬,就为了能让薄姬怀上龙子。用脚趾头想想,薄

  • 薄姬:这个能逃过吕后手掌心的女子,并不是单纯的“白莲花”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薄姬,吕雉,刘邦,刘恒,皇帝,项羽

    公元前203年,刘邦忽然想起被自己冷落一年多的薄姬,便将其召来。薄姬害羞道:“昨夜我梦见有苍龙盘踞在我的肚子上,陛下您说这是何意呢?”刘邦邪魅一笑:那我为你促成这件好事。刘邦身旁有两个重要的女人,一个是与他经历风雨、出生入死的吕雉,一个是他宠爱有加、拥在怀中的戚夫人,可他们三个人或许都没有想到,当时

  • 聊聊王莽家族!王莽为啥能篡位成功?因为他家奋斗了两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王莽,王政君,汉哀帝,孝成皇帝,汉宣帝,国防政策,军事政策,军事制度

    公元9年,一月十五日,汉朝发生了一件特别重要的大事。这一天,已经贵为假皇帝的王莽,正式逼迫太后王政君交出玉玺,接受孺子婴的禅位。虽然在夺取玉玺的过程当中,太后王政君并不愿意交出玉玺,甚至还把传国玉玺摔到地上,让玉玺摔掉了一个角。但是除此之外,其他过程基本上是异常的顺利,根本就没有任何反对的声音。简单

  • 王莽的头颅,被历代皇室珍藏了272年,有何特殊之处吗?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王莽,汉平帝,太后,孝成皇帝,刘邦

    提起王莽,想必大多数朋友不太了解,因为他所出生的年代距离现在比较遥远,西汉。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实现大一统,史称西汉。王莽生于汉初元年,他身边的亲友皆是王公贵族,姑姑则是孝元皇后。西汉自建国起就有外戚干政的弊端,王氏亲族更是在当时权倾一时的外戚世家,族中之人皆是王侯将相,互相攀比荣耀

  • 王莽的头颅究竟有何特殊?被历代皇室当成宝贝,收藏了272年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王莽,皇帝,淳于长,大司马,王政君,皇室,军事制度,军事政策,国防政策

    古代史学家们评价王莽一生,以否定态度居多,原因在于封建社会讲究正统传承。虽王莽以禅让获取皇位,但依旧不容于世俗。 近代史学家们评价王莽则比价正面,尤其是胡适先生,还特意为王莽平反,认为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社会主义者。 特别是土地国有、均产以及废奴这三大政策,更是让他完全区别于其他封建皇帝。 可很少

  • 新朝的履灭伪圣王莽之四

    历史解密编辑:著名管理学家专栏标签:王莽,王政君,张敞,党羽,安汉公

    王莽嫁女后,他又进行了一系列变革。首先是搞车辆与服装制度。其次,又改革官民养生、送终、嫁娶、奴婢、田宅、器械等规定。再其次,继续改革帝王祭祀五谷神的社宫。最后,又在郡国、县邑、乡里都设置教育官员,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教育厅、教育局、学校校长等官吏。搞车辆与服装制度,主要是规范老百姓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