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酒后来看望薄姬,却转身要走。谁知薄姬一句话,他转身抱住她

刘邦酒后来看望薄姬,却转身要走。谁知薄姬一句话,他转身抱住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文史故事小屋 访问量:4559 更新时间:2024/1/17 0:28:41

公元前204年,刘邦和两个宠妃喝完酒,去看望薄姬。进门却看到薄姬满脸憔悴,顿时没了兴致,刘邦转身要走,谁知,薄姬一句话,他转身抱住她,坐回床上。

薄姬,一个毫无存在感的妃子,一生只被刘邦宠幸了一次,却给东汉百姓造福,培养了开创“文景之治”的两位帝王!

薄姬的父亲薄生是秦国人,但却与前魏国宗室之女魏媪相好,生下了女儿薄姬。

可惜的是薄姬还未成年,父亲就去世了,年少的经历让她从小谨言慎行,低调为人。

秦末乱世,群雄逐鹿,魏豹追随项羽起义,后被封王。魏媪希望自己女儿能生活幸福,于是将薄姬献给了魏豹。

一天,母亲找到著名的女相师许负,让她为女儿卜算。许相师说薄姬将来会生下天子。这话被魏王听了去,高兴坏了,以为自己有机会问鼎九州,就背叛了汉王刘邦,结果被汉王派兵剿灭。

薄姬和其他魏王宫里的女眷就成了俘虏,被带到汉王宫的织房里,让她们负责织布服役!

谁知,这天刘邦竟然到织房来溜达,转了一圈,他指着几个长相较好的女子说:她们做工不错,送到后宫,本王要奖励她们!

当时长得清秀沉稳,柔弱可爱的薄姬,便是其中之一,另外还有两个是她当初在魏宫中要好的女友,管夫人和赵子儿,她们三个当年也像陈胜一样立过誓愿:“谁先富贵了,都不要忘记提携故人一把。”

薄姬以为到了汉王后宫,苦日子总算熬出头了,可没想到的是,刘邦后宫中既有善妒凌厉的吕后,又有妩媚撩人的戚夫人,刘邦流连于各类美人之中,好像把她忘了,一年多都没见过汉王。

幸好她那俩闺蜜没忘同富贵的约定,一次,她俩一起陪汉王喝酒的时候,就把她们当年的约定说与汉王,汉王一听竟心生怜悯,当晚就来到薄姬寝宫。

而薄姬因想起自己的过往,从小备受冷落,嫁人后丈夫又早亡,现在虽然被收入后宫,可是连刘邦的面都难见到,不由得泪流满面。

这时,忽然听报说刘邦驾临。薄姬战战兢兢地起身欢迎。刘邦看到她满脸憔悴,又未施粉黛,顿时兴趣全无,转身就想走。

薄姬见状心头一惊,低声说道:大王,臣妾昨晚梦到苍龙盘踞在我的肚子上,不知道这个梦什么意思?

当时刘邦正与项羽决战,薄姬这一句话,让刘邦惊喜万分,认为这是个好兆头,哈哈大笑,抱起她走向床边,对薄姬说,我会努力让你如愿。

而这一次临幸,薄姬竟怀孕了,生下了唯一一个儿子刘恒。

薄姬从小教育儿子刘恒要低调,皇子们共同学习生活,分发用品或者食物,刘恒通常是最后一个拿。

而薄姬看清了后宫的局势,从来不和其它妃子争宠,就连按制分派来服侍她的宫女,她都相当客气 ,真心相待。在宫中唯唯诺诺的表现,让大家都把她们母 子当做弱者对待,这才躲过了吕后的残害。

第二年,刘邦登基称帝,建立大汉王朝,而薄姬早已被他抛在脑后。

受冷落的日子里,薄姬受到神相许负的影响,天天苦读《道德经》,慢慢地她悟出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公元前196年,刘邦立8岁的儿子刘恒为代王,代地位于现在山西大同附近,是贫瘠苦寒之地。薄姬也随刘恒前往封地,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

到达封地后,薄姬依然严谨恪守的教育儿子,善待百姓,体恤民情,把儿子培养成一个伟大的诸侯王。

此时,宫里戚夫人和吕后为儿子争太子的斗争趋近白热化。一年后,刘邦驾崩,吕太后得了天下。

众所周知,那些得宠的姬妾都被幽禁,戚夫人更不用说了。

而薄姬和儿子幸运的躲过一劫,在薄姬的悉心教育下,刘恒不好高骛远,不羡慕权势,踏实稳重,而且他非常崇尚孝道和勤俭的作风。

在他们的治理下,代地的百姓安居乐业,稳定地发展农牧 业和其他产业,开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

@文史故事小屋

15年后,吕太后驾崩,诸位大臣和高祖的几个孙子联手铲除诸吕。

刘邦八个儿子,吕后专 政期间杀掉刘邦四子,而代王刘恒和她的母亲薄姬却得以保全性命。

现在,选谁来继位?此时刘邦的儿子们,只剩了代王刘恒和淮南王刘长了,他俩基本条件差不多。

因薄姬娘家没有背景,又被刘邦冷落多年,众大臣权衡利弊,为避免吕氏之祸再次上演,选择拥立刘恒继位。

刘恒登基后,封薄姬为薄太后,并在薄太后的支持下,掌握了全部政 权。

刘恒不止是一位好皇帝,还是一个孝顺的好儿子。薄姬生病三年,刘恒衣不解带地侍奉三年。并且为母亲亲尝汤药,被记录在24孝中。

只可惜,现实往往那么残酷。公元157年,刘恒比薄姬先离开人世,薄姬又遭遇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

刘恒临终时,他反复嘱咐妻子窦皇后和儿女们一定要对薄太后尽孝。

后来,薄姬孙子刘启继位,是为汉景帝,她被尊为太皇太后,两年后去世。

薄姬为人小心谨慎,能顺其自然,“不与命运争高下”,结果成了最后的赢家。

薄姬韬光养晦、低调谨慎的处世智慧,深深影响了儿子刘恒,为汉朝塑造了一位好皇帝。奠定了汉朝稳定发展的良好基础。

流水不争先,争滔滔不绝!

标签: 刘邦薄姬刘恒吕雉代王汉朝薄太后

更多文章

  • 前195年,吕后盯着薄姬。突然,薄姬抽出匕首,往脸上划出一刀

    历史解密编辑:瑶光暖暖标签:薄姬,吕雉,刘邦,刘恒,代王,吕后,魏王豹

    前195年,吕后盯着薄姬冷冷不语。突然,薄姬抽出匕首,往脸上划出一刀,顿时血流如注。吕后这才说:“你和恒儿去封地吧!”刘恒,是刘邦的第4子,从小不争不抢。一次,刘邦赏下美食,儿子们一阵哄抢。只有他不慌不忙,拿起最后一块猪蹄,塞到嘴里。刘邦大奇:“恒儿,兄弟们都抢,你为何不急?”刘恒是刘邦众多儿子中,

  • 吕后听到薄姬将为“天子之母”的预言后,为何还会保其母子平安?

    历史解密编辑:阳Sir的考古之眼标签:吕雉,薄姬,刘恒,刘邦,汉惠帝,太后

    在我国古代秦末楚汉相争的故事中,曾有过这样的一个传言,那就是算命大师曾说过,魏王豹的妻子薄姬将来会成为天子的母亲,后来算命大师的话果然应验,刘邦临幸薄姬生下了第三子刘恒,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那么当时吕后必然是能够听到这个预言的,为什么没有因此而害死这对母子呢?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吕后并没有听过

  • 薄姬究竟干了啥?竟然逃过吕后的迫害,还将儿子培养成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薄姬,吕雉,刘恒,刘邦,薄太后,太后,皇帝,吕后,千古一帝

    汉朝时许多人都喜欢占卜相面,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汉武帝刘彻之母王娡,汉文帝之母薄姬。她们都是因为其母亲为其占卜,说她是大富大贵之人,最终成为汉朝的一国之母。薄太后是汉高祖刘邦的姬妾,生下皇子刘恒后,在吕后专权时,居然逃过吕后迫害,并被吕后封为代王太后,还将儿子培养成千古一帝,可以说她应该是汉朝最幸运的

  • 汉文帝刘恒一生仁慈,为什么却不愿意放过母亲薄姬唯一的弟弟?

    历史解密编辑:一点儿历史事标签:刘恒,薄姬,吕雉,皇帝,刘邦,周勃,汉文帝,中国古文献

    汉文帝刘恒一生仁慈,为什么却不愿意放过母亲薄姬唯一的弟弟?首先,大家要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作为汉文帝的亲舅舅,薄昭一直是他最忠实的拥护者,也曾经对汉文帝有过大恩。图为剧照汉文帝本身也并非什么心狠手辣之辈,与之恰恰相反,汉文帝在历史上的名声很好,特别是因为他的仁德。因为感念淳于缇萦救父心切的心理,他大

  • 刘邦想离开人老珠黄的薄姬,薄姬讲了一个梦,刘邦:在这里就寝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刘邦,薄姬,吕雉,魏王豹

    刘邦看着人老珠黄的薄姬,毫无兴趣的就要离开,薄姬赶紧说道:“皇上,昨晚我梦见一条龙盘在我的肚子上。”刘邦立马停住了脚步女人能够得到男人的宠爱,靠的不仅仅是容貌。薄姬本来是魏王豹的老婆,魏王豹追随刘邦攻打项羽。一次战斗,刘邦败给了项羽,恰巧此时,魏王豹的岳母告诉他:相师许负给你老婆薄姬相面,说将来她生

  • 刘邦众多妻妾中,薄姬是唯一被记载为漂亮的,却为什么最不得宠?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刘邦,薄姬,吕雉,刘恒

    刘邦攻下魏国后,将魏王的妃嫔全部纳入后宫。排着队一个个临幸后,独独落下了薄姬。多年后刘邦偶尔心血来潮,薄姬竟然就怀了孕。可是,刘邦与薄姬仅仅一夜风流后,就再也没有临幸过她。难道是薄姬不够漂亮么?显然不是,魏王后宫美女无数,薄姬是最受宠的一个。魏王曾经专宠薄姬,就为了能让薄姬怀上龙子。用脚趾头想想,薄

  • 薄姬:这个能逃过吕后手掌心的女子,并不是单纯的“白莲花”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薄姬,吕雉,刘邦,刘恒,皇帝,项羽

    公元前203年,刘邦忽然想起被自己冷落一年多的薄姬,便将其召来。薄姬害羞道:“昨夜我梦见有苍龙盘踞在我的肚子上,陛下您说这是何意呢?”刘邦邪魅一笑:那我为你促成这件好事。刘邦身旁有两个重要的女人,一个是与他经历风雨、出生入死的吕雉,一个是他宠爱有加、拥在怀中的戚夫人,可他们三个人或许都没有想到,当时

  • 聊聊王莽家族!王莽为啥能篡位成功?因为他家奋斗了两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王莽,王政君,汉哀帝,孝成皇帝,汉宣帝,国防政策,军事政策,军事制度

    公元9年,一月十五日,汉朝发生了一件特别重要的大事。这一天,已经贵为假皇帝的王莽,正式逼迫太后王政君交出玉玺,接受孺子婴的禅位。虽然在夺取玉玺的过程当中,太后王政君并不愿意交出玉玺,甚至还把传国玉玺摔到地上,让玉玺摔掉了一个角。但是除此之外,其他过程基本上是异常的顺利,根本就没有任何反对的声音。简单

  • 王莽的头颅,被历代皇室珍藏了272年,有何特殊之处吗?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王莽,汉平帝,太后,孝成皇帝,刘邦

    提起王莽,想必大多数朋友不太了解,因为他所出生的年代距离现在比较遥远,西汉。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实现大一统,史称西汉。王莽生于汉初元年,他身边的亲友皆是王公贵族,姑姑则是孝元皇后。西汉自建国起就有外戚干政的弊端,王氏亲族更是在当时权倾一时的外戚世家,族中之人皆是王侯将相,互相攀比荣耀

  • 王莽的头颅究竟有何特殊?被历代皇室当成宝贝,收藏了272年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王莽,皇帝,淳于长,大司马,王政君,皇室,军事制度,军事政策,国防政策

    古代史学家们评价王莽一生,以否定态度居多,原因在于封建社会讲究正统传承。虽王莽以禅让获取皇位,但依旧不容于世俗。 近代史学家们评价王莽则比价正面,尤其是胡适先生,还特意为王莽平反,认为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社会主义者。 特别是土地国有、均产以及废奴这三大政策,更是让他完全区别于其他封建皇帝。 可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