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4年,刘邦和两个宠妃喝完酒,去看望薄姬。进门却看到薄姬满脸憔悴,顿时没了兴致,刘邦转身要走,谁知,薄姬一句话,他转身抱住她,坐回床上。
薄姬,一个毫无存在感的妃子,一生只被刘邦宠幸了一次,却给东汉百姓造福,培养了开创“文景之治”的两位帝王!
薄姬的父亲薄生是秦国人,但却与前魏国宗室之女魏媪相好,生下了女儿薄姬。
可惜的是薄姬还未成年,父亲就去世了,年少的经历让她从小谨言慎行,低调为人。
秦末乱世,群雄逐鹿,魏豹追随项羽起义,后被封王。魏媪希望自己女儿能生活幸福,于是将薄姬献给了魏豹。
一天,母亲找到著名的女相师许负,让她为女儿卜算。许相师说薄姬将来会生下天子。这话被魏王听了去,高兴坏了,以为自己有机会问鼎九州,就背叛了汉王刘邦,结果被汉王派兵剿灭。
薄姬和其他魏王宫里的女眷就成了俘虏,被带到汉王宫的织房里,让她们负责织布服役!
谁知,这天刘邦竟然到织房来溜达,转了一圈,他指着几个长相较好的女子说:她们做工不错,送到后宫,本王要奖励她们!
当时长得清秀沉稳,柔弱可爱的薄姬,便是其中之一,另外还有两个是她当初在魏宫中要好的女友,管夫人和赵子儿,她们三个当年也像陈胜一样立过誓愿:“谁先富贵了,都不要忘记提携故人一把。”
薄姬以为到了汉王后宫,苦日子总算熬出头了,可没想到的是,刘邦后宫中既有善妒凌厉的吕后,又有妩媚撩人的戚夫人,刘邦流连于各类美人之中,好像把她忘了,一年多都没见过汉王。
幸好她那俩闺蜜没忘同富贵的约定,一次,她俩一起陪汉王喝酒的时候,就把她们当年的约定说与汉王,汉王一听竟心生怜悯,当晚就来到薄姬寝宫。
而薄姬因想起自己的过往,从小备受冷落,嫁人后丈夫又早亡,现在虽然被收入后宫,可是连刘邦的面都难见到,不由得泪流满面。
这时,忽然听报说刘邦驾临。薄姬战战兢兢地起身欢迎。刘邦看到她满脸憔悴,又未施粉黛,顿时兴趣全无,转身就想走。
薄姬见状心头一惊,低声说道:大王,臣妾昨晚梦到苍龙盘踞在我的肚子上,不知道这个梦什么意思?
当时刘邦正与项羽决战,薄姬这一句话,让刘邦惊喜万分,认为这是个好兆头,哈哈大笑,抱起她走向床边,对薄姬说,我会努力让你如愿。
而这一次临幸,薄姬竟怀孕了,生下了唯一一个儿子刘恒。
薄姬从小教育儿子刘恒要低调,皇子们共同学习生活,分发用品或者食物,刘恒通常是最后一个拿。
而薄姬看清了后宫的局势,从来不和其它妃子争宠,就连按制分派来服侍她的宫女,她都相当客气 ,真心相待。在宫中唯唯诺诺的表现,让大家都把她们母 子当做弱者对待,这才躲过了吕后的残害。
第二年,刘邦登基称帝,建立大汉王朝,而薄姬早已被他抛在脑后。
受冷落的日子里,薄姬受到神相许负的影响,天天苦读《道德经》,慢慢地她悟出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公元前196年,刘邦立8岁的儿子刘恒为代王,代地位于现在山西大同附近,是贫瘠苦寒之地。薄姬也随刘恒前往封地,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
到达封地后,薄姬依然严谨恪守的教育儿子,善待百姓,体恤民情,把儿子培养成一个伟大的诸侯王。
此时,宫里戚夫人和吕后为儿子争太子的斗争趋近白热化。一年后,刘邦驾崩,吕太后得了天下。
众所周知,那些得宠的姬妾都被幽禁,戚夫人更不用说了。
而薄姬和儿子幸运的躲过一劫,在薄姬的悉心教育下,刘恒不好高骛远,不羡慕权势,踏实稳重,而且他非常崇尚孝道和勤俭的作风。
在他们的治理下,代地的百姓安居乐业,稳定地发展农牧 业和其他产业,开启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
@文史故事小屋
15年后,吕太后驾崩,诸位大臣和高祖的几个孙子联手铲除诸吕。
刘邦八个儿子,吕后专 政期间杀掉刘邦四子,而代王刘恒和她的母亲薄姬却得以保全性命。
现在,选谁来继位?此时刘邦的儿子们,只剩了代王刘恒和淮南王刘长了,他俩基本条件差不多。
因薄姬娘家没有背景,又被刘邦冷落多年,众大臣权衡利弊,为避免吕氏之祸再次上演,选择拥立刘恒继位。
刘恒登基后,封薄姬为薄太后,并在薄太后的支持下,掌握了全部政 权。
刘恒不止是一位好皇帝,还是一个孝顺的好儿子。薄姬生病三年,刘恒衣不解带地侍奉三年。并且为母亲亲尝汤药,被记录在24孝中。
只可惜,现实往往那么残酷。公元157年,刘恒比薄姬先离开人世,薄姬又遭遇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
刘恒临终时,他反复嘱咐妻子窦皇后和儿女们一定要对薄太后尽孝。
后来,薄姬孙子刘启继位,是为汉景帝,她被尊为太皇太后,两年后去世。
薄姬为人小心谨慎,能顺其自然,“不与命运争高下”,结果成了最后的赢家。
薄姬韬光养晦、低调谨慎的处世智慧,深深影响了儿子刘恒,为汉朝塑造了一位好皇帝。奠定了汉朝稳定发展的良好基础。
流水不争先,争滔滔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