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杀完孔融后,问其子女为何不逃?9岁孩童一语已成千古名言

曹操杀完孔融后,问其子女为何不逃?9岁孩童一语已成千古名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三分钟的温度呀 访问量:923 更新时间:2023/12/25 15:32:17

孔融10岁那年,跟着父亲孔宇进洛阳,正好碰到洛阳尹李膺接待宾客。孔融想去拜访,但李府招待的都是名士,没有拜帖不能入内。孔融只好谎称:“我和你家主人是世交”!

李膺听说一个10岁的孩童,号称与自己是世交,就颇感兴趣地让人带入府中。而后笑着问道:“你我素不相识,不知如何是世交”?宾客哄然大笑,孔融却镇定地说道:“先祖孔子昔日求学于老子李耳,两人亦师亦友,这不就是累世之交吗”?

众宾客无不称赞,唯有大夫陈炜说道:“从小就聪明的孩童,长大了不一定就好”!孔融反呛一句:“听君所言,你小时候一定很聪明了”?宾客轰然大笑,无不为孔的融机敏而感叹,这就是典故“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出处。

自幼挂着天才名头的孔融,长大后果然才华横溢。先是被司徒杨赐看重,后又做了大将军何进的臣属,数年之间青云之上。直至董卓入京,孔融多次驳斥董卓废立皇子,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不臣之举。

董卓怀恨在心,故意命人举荐孔融,出任黄巾贼患最严重的北海之地当太守。孔融到任后,收拢民众、训练兵卒,积极应对肆虐在青州的黄巾各部。

可惜孔融终非武将出身,推行教化、农耕安民做得不错,清剿黄巾却是一塌糊涂。于是,就有了管亥围困北海,太史慈出城求援,刘备千里救文举的一幕。

严格来说,孔融是忠臣,但不是能臣。河北的袁绍,与中原的曹操争霸时,北海太守孔融独树汉旗、不投任何一方。北海左丞劝他选一方投降,孔融将其直接斩杀,理由是孔融直到袁绍、曹操都在图谋汉室,不愿与其同流合污。《后汉书》记载:

左丞祖者,称有意谋,劝融有所结纳。融知绍、操终图汉室,不欲与同,故怒而杀之。

但孔融这个人有中兴汉室的志向,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才干,志向大于才干,所以终无所成。《后汉书》评价相当贴切:

融负有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

袁绍长子袁谭攻陷青州后,汉献帝征辟孔融为官,曹操与孔融的争斗由此开始。一个是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奸雄;一个是恪守礼仪、心向汉室的孔子20世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注定了曹操与孔融是水火不容的宿敌。

袁绍病死后,曹操攻入河北,袁氏家眷多受侵扰。世子曹丕甚至直接闯入袁府,纳袁绍儿媳为妻。孔融就给曹操写了封信:“我想当年武王伐纣,周武王肯定是把妲己赏赐给了周公”!

曹操一看懵了,周武王怎么会许配妲己给周公呢?就反问孔融为什么,孔融回道看了你们抢人袁氏儿媳的胜利者姿态,一切不都明了了吗?纵使曹操满腹经纶,也被犀利的孔融呛的无法还口。

不久后,曹操又远征乌桓,孔融又说顺便把丁零也灭了吧!曹操又懵了,我打乌桓关丁零什么事?孔融说道:“因为丁零人偷了苏武的羊啊”!(《汉书》苏武牧羊片段)曹操无言以对,心中却对孔融屡屡冒犯、大为恼火。

更让曹操下了必杀之心的,是孔融对汉献帝皇权的争取,和对诸侯分裂土地的制约。《后汉书》记载道:

又尝奏宜准古王畿之制,千里寰内,不以封建诸侯。

孔融上书道:“古之先王圣君,亲领千里国土,千里之内不封任何诸侯”。这对名为“挟天子以令不臣”,实为兼并天下诸侯的曹操来说,自然是不可能将千里国土交还汉献帝之手的。所以被触动了根本利益的曹操,决定处死孔融。

曹操既积嫌忌,而郗虑复构成其罪。——《后汉书》

曹操命郗虑,为孔融编织的第一个罪名——就是谋反大罪!也就是诬陷孔融担任北海太守时,以孔子20世孙的名义聚众,有割地抗拒朝廷的反心。

结果此罪名一出,一时间许昌上下一片哗然。不参加袁绍、曹操任何一方争霸,被黄巾围困在北海的孔融有反心?面对此起彼伏的质疑声,曹操脸上也挂不住了,只好又换了个罪名。

第二个为孔融编织的罪名——是为人子而不孝!当年曹操之父为陶谦部下杀害,曹操以“为父报仇”的名义入侵徐州,并且大肆屠戮徐州百姓。甚至到了泗水为之不流的地步,孔融为了制止过度杀伐,提出了“父母无恩论”。

孔融声称:“孩子的出生是父母情欲造就的结果,养育之恩大于生育之恩;孩子并不能选择是否出生,养育之恩比生育之情更加重要”。以此否定曹操的“血亲复仇论”,避免徐州百姓遭受屠戮。

而这个在特定时期下,孔融为了避免杀伐提出的“父母无恩论”,也成了曹操最致命的理由。最终少年时“一门争罪”(孔融与兄长争着承担罪责,避免家人受连累)的孔文举,竟被曹操以不孝罪处死。

孔融死后,满门被诛,唯有幼子2人居于亲戚之家。一个是7岁的女童,一个是9岁的男孩,两人庭院弈棋。一直等到曹操到来,人们疑惑他们为何不逃,9岁男孩说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众人恍然大悟,正如曹操下定决心要杀孔融之后,谋反罪不成接着就是不孝罪。如果依旧不成,还会有无数罪名,逃与不逃、辩与不辩又有什么区别?孔融之死表面原因是多次讥讽曹操,根本原因是谏言汉献帝领国土千里,这才是触动曹操的根本原因。

标签: 曹操孔融袁绍汉献帝董卓孔子

更多文章

  • 孔融的“三不知”,给他引来杀身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小樊知识库标签:孔融,曹操,三不知,刘备

    孔融最后的结局是惨遭曹操杀害,世人尽皆批评曹操。但是孔融为什么会被曹操杀,其实当我们细说这段历史就会发现,孔融的死并不是由于曹操的暴戾,而是由于他自己的“三不知”才导致自己的不测之祸。孔融由于孔融让梨的故事而被我们熟知,且其出身自名门世家。所以他自小就有进入上流社会的资本。他20岁进入政坛,担任过中

  • 曹操欲杀孔融,孔融求放过孩子,没想到小孩随口说了句成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星空冬雪标签:孔融,董卓,刘备,袁绍,丞相,东汉,三国,建安七子,曹操手下

    当提起孔融的时候,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就是“孔融让梨”,这几乎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一个故事,将大的让出去,自己留下了小的。但是我们对于孔融的了解也只限于这个成语典故了,孔融所做的事情远不止如此,尤其是在他成年后,我们几乎没有人知道他做了什么。当时他成为了东汉的一个名士,是著名的“建安七子”其中的一位。

  • 孔融小时候让梨,长大之后过得怎么样?后来为何被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宋小小标签:孔融,曹操,董卓,袁绍,刘备,何进,李膺,汉朝,诗人,三国,东汉

    在战火纷飞的东汉末年,这要是论既有名又机智的英雄人物,那一定少不了我们的曹操,曹老板。曹老板在文学作品的中的形象,一般都是狡诈滑头、霸气侧漏的,但在真正的历史当中,即使是机智的曹老板,也吃过瘪,也挨过怼。这个人他不仅怼过曹操,他还怼过何进。他从小就擅长怼人,而且胆子很大从不会害怕会被报复,哪怕是面对

  • 孔融能帮到汉献帝吗 曹操不想杀他真的很难呀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孔融,曹操,杨彪,袁术,袁绍,三国,汉献帝,建安七子

    孔融是谁?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读过《三字经》没,里面就有孔融让梨的故事:“融四岁,能让梨。”在电视剧《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中孔融可以说在口头上也是处处与曹操作对,甚至还怨董承想铲除曹操,怎么不与自己商量。历史上的孔融能帮到汉献帝吗?他是怎么帮汉献帝的?曹操非要杀孔融不可吗?孔融字文举是孔子的二十世孙,

  • 融四岁能让梨,孔融与曹操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被冠以弑母之罪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曹操,孔融,董卓,袁绍,曹丕,刘备,曹魏,诗人,东汉,汉献帝

    融四岁能让梨,这句耳熟能详的三字经是我们小时候都曾听过的,孔融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也是孔子的20世孙,他小的时候以恭敬孝顺闻名,那么为什么会走上弑母的道路呢?这要从孔融所处的政治背景开始说起,孔融天赋异禀,勤奋好学,加之书香门第,在汉献帝即位后,他就被重用,朝堂之上孔融刚正不阿,丝毫不

  • 你以为孔融只会让梨?看他怼人的功夫,恐怕让你怀疑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孔融,曹操,李膺,何进,汉献帝,宦官

    公元168年,东汉王朝发生一桩奇案。名士张俭遭宦官集团追杀,被迫亡命天涯。逃亡途中,他投奔一位友人。恰逢友人外出,只有年方十六岁的弟弟在家。张俭心生犹豫,少年却表现出了超出年龄的胆识和勇气,大意凛然地说:虽然我兄长不在家,焉知我就不能做主?弟弟遂留张俭于家中。不料东窗事发,少年兄弟俩都被抓进了监狱。

  • 曹操杀了孔融全家,却意外成就了他七岁的女儿,一句名言流传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萌叔说历史标签:曹操,孔融,刘备,曹丕,太史慈,甄宓

    大家在小学都学过一篇课文叫孔融让梨,说孔融四岁的时候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因此,《三字经》中也有“融四岁,能让梨”一句话,可以说孔融是年少以谦逊成名,不过长大的孔融却成长了一个桀骜不驯的文人,屡次侮辱曹操,导致曹操将其全家处死,而这件事却意外成就了孔融七岁的女儿。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在那个年

  • 艾顿官宣退出!威少主动担责,约基奇孔融让梨,莫兰特复出新动向

    历史解密编辑:体坛大辣椒标签:威少,艾顿,孔融,快船队,贾·莫兰特,孟菲斯灰熊队,国际篮球赛事,菲尼克斯太阳队,尼古拉·约基奇,罗素·卫斯特布鲁克

    本赛季NBA常规赛打到当下这个阶段,其实还是相当的有意思。不少球队所剩比赛场次也就10场左右,对他们而言机会不多了。未来5场没有起色,那么就会直接放弃本赛季。但若干了,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也有不少要关注的信息,今天就来看看。艾顿官宣退出!威少主动担责,约基奇孔融让梨,莫兰特复出新动向。今年西部排名相当

  • 曹操要杀孔融全家孔融7岁小女说出一言道破人生迷津慧根罕见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曹操,孔融,刘表,李膺,汉朝,东汉末年,建安七子

    有句老话叫“有志不在年高”。对这句话向来有两句解释。其一是对于老年人说的:只要有志向,岁数大了没啥,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比如《封神演义》第23回中说:樵子抚掌大笑不止,对子牙点头叹曰:“有志不在年高,无谋空言百岁。”第二种解释则相反,是对少年人说的:只要有志向,小孩子也能干成事。比如《三侠五义》第8

  • 孔融被投入监狱后,9岁儿子淡定玩耍,说出八个字,成为千古名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孔融,曹操,刘备,赵子龙,曹丕,刘禅

    “孔融让梨”的典故可以说是伴随我们成长的一个传统故事了,所以相信很多人对孔融都不会陌生,不过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小时候的孔融,那么成年之后的孔融又是怎样的呢?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孙,出生在东汉末年,从小就非常聪明,享有“神童”的美誉,其成年后,出仕东汉并颇有政绩,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官渡之战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