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前194年,一宫人拿毒酒,往刘如意嘴里灌。岂料,刘如意惊醒

前194年,一宫人拿毒酒,往刘如意嘴里灌。岂料,刘如意惊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瑶光暖暖 访问量:1827 更新时间:2024/1/3 23:13:47

前194年,一宫人拿着毒酒,溜进惠帝寝宫,掰开刘如意的嘴,就要往下灌。岂料,刘如意惊醒,怒斥:“大胆奴才,你是何人?”

那宫人阴阴一笑:“赵王莫怪杂家,是太后要您的命。”说完不由分说,捏住刘如意下巴,将毒酒一口灌下。

刘如意,是刘邦第三子,是刘邦与戚夫人所生。刘如意从小生得英俊,且具有杀伐果决的个性,这是刘邦所喜欢的。

他曾对多次搂着儿子,对戚夫人说:此子类我。

戚夫人一听暗暗窃喜,便日夜给刘邦吹枕边风:“陛下,太子刘盈羸弱,何不如改立如意?他最像您,一定能够治理好天下。”

刘邦听后,竟真的动了心思。

在朝堂之上,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出“易储之事”。

吕后怎肯善罢甘休:夫君宠爱被她抢走也就罢了,如今又来抢自己的儿子储君之位,这还了得?

吕后恨得牙痒痒:有朝一日,我定将她碎尸万段!

经过一番筹谋,吕后在张良指点下,请来“商山四皓”来助阵。

这4位隐士,有定国安邦之才,就连刘邦都请不动他们。

如今,却站在太子刘盈身后,刘邦叹息一声,转头对戚夫人说:

“太子羽翼已丰,储位再不能更改,以后吕雉就是你的主人了。”

戚夫人大哭,刘邦也是愁眉不展。

他担心:自己百年之后,戚夫人和儿子如意,会遭到吕后毒手。

于是,他积极为戚夫人母子谋划退路。

起初,他封10岁刘如意为赵王,并派周昌去辅佐。周昌曾有恩于吕后,他希望周昌能够拦住,吕后的疯狂。

后来,他又担心吕后妹夫大将樊哙,会成为吕后对付戚夫人母子的帮凶,于是命陈平等人去诛杀他。

最后,他还手书一封,留给太子刘盈,嘱咐他:照顾好弟弟如意。

然而,这些筹谋随着刘邦去世,全部土崩瓦解。

灵堂上,戚夫人还没有意识到,如今谁是她的主人。

她擦干眼泪,高昂着脖子和吕后理论:“陛下说过,等他走后让我去赵国。”

吕后冷哼一声,吩咐左右:“带她到永巷,去舂米!”

此时,戚夫人还未醒悟:自己唯一的靠山已倒,而吕后不仅有新帝做依仗,还有群臣做靠山。

永巷是犯错宫人,受苦役的地方。

到了永巷后,戚夫人被扒掉华服,钗环首饰也被抢夺一空,她成了一个任人欺凌的奴婢。

如此境地,戚夫人还看不清形势,还在和吕后叫板,她边舂米边唱歌: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

将抱怨和不服,通通唱到歌曲里,期望着儿子如意,能够将她救出去。

她也不想想,刘如意只是一个12岁的孩子,他即便知道母亲受苦,又能做些什么呢?

戚夫人太天真了,刘邦已死她还在任性,与人叫板之前,也得看清自己的实力啊。

吕后见她如此不识时务,便冷笑着吩咐:宣赵王回京!

周昌牢记刘邦嘱托,三番五次挡住旨意,阻住赵王的脚步。

然而,吕后一招“调虎离山”,先将周昌调入京中,又派人给赵王刘如意,传唱戚夫人的歌。

刘如意自是按耐不住,星夜赶路回京。

刘盈深知,母后要对弟弟刘如意下手,他牢记父王临终嘱托:一定要护住这个弟弟。

他亲自跑到坝上,将刘如意迎接到自己宫中。

从此,两人同吃同住,形影不离。

一天清晨,刘盈要出去打猎,可是刘如意贪睡,嘟囔着:“皇兄先去,我一会儿就到。”

说完,又翻过身睡了过去。

刘盈摇摇头,怜惜这个弟弟,便没有强行喊醒他,自己带着随从出了宫。

于是,吕后抓到这个空档,秘密派人毒杀了刘如意。等刘盈听到风声,早已为时已晚。

(《史记》: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赵王少,不能蚤起。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冘饮之。犁明,孝惠还,赵王已死。)

刘盈涕泪横流,抱着如意的尸体大哭:“我没有保护好你,我怎么对得起父王?”

他明知,是吕后下得手,却无可奈何,只能抓住下毒的宫人泄愤。

后来,吕后又将戚夫人,做成了“人彘”,让她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真是惨不忍睹啊!

起初,戚夫人贪心不足,想将儿子推上储君之位,触动了吕后的底线。

后来,从高峰跌到低谷,又不知道收敛锋芒,与吕后抗衡却不知道自己的斤两。

在永巷舂米时,还大唱“盼儿子救援”之歌,成功点燃吕后的怒火,将祸水引到儿子身上。

怎么一个蠢字了得?

逆境中,要学会隐忍、学会低调,而不是拿着鸡蛋碰石头。

蛰伏中,避其锋芒,积蓄力量,才是生存之道。

参考素材:《史记》

标签: 刘如意宫人吕雉刘盈刘邦太后

更多文章

  • 刘邦死前为何要除掉忠心的樊哙?保护刘如意是表象,背后还有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刘邦,樊哙,刘如意,吕雉,三毛

    作为白手起家建立汉朝的开国帝王,汉高帝刘邦在与西楚霸王项羽争霸天下的过程中,好几次险些丧命,都依靠手下逃出生天,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便是鸿门宴。千钧一发之际,樊哙不顾性命闯入营帐,帮助刘邦逃出生天。樊哙为了刘邦出生入死,忠心耿耿,然而建朝后,刘邦却下令让人杀了樊哙。那么,刘邦为什么要杀自己的救命恩人呢

  • 演绎去台川籍诗人邓禹平两岸爱情故事 大型原创音乐剧《恋曲》首演发布会举行

    历史解密编辑:川越海峡标签:恋曲,诗人,编剧,记者,邓禹平,高山青,音乐剧,科学家,爱情故事

    5月18日,以四川绵阳籍诗人邓禹平穿越海峡的爱情故事为背景的大型原创音乐剧《恋曲》首演发布会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北京市台办、四川省绵阳市台办、绵阳市三台县有关部门、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甲丁文化艺术公司、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相关负责人,以及剧目主创团队和演员出席发布会。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人民日报融媒体、中

  • 【南阳督查】加快推进邓禹南路通车步伐、鸭河快速通道建设进度

    历史解密编辑:豫府号标签:邓禹南,督查,督查组,邓禹,城建

    明查暗访 多次深入加快推进邓禹南路月底通车步伐10月15日晚至16日,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城建交通专项督查组再次对邓禹路南延工程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实地暗访督查,确保市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邓禹路南延工程(范蠡路至孔明大道段)全长592 米,红线宽60米,自宛城区公安分局家属院征迁启动以来,市督查局多次

  • 鬼扯东汉(增一)军事并非邓禹所长,为何成为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邓禹,刘秀,汉明帝,刘庄,云台,平定

    "云台二十八将"是跟随光武帝刘秀平定乱世的元勋,被汉明帝刘庄在南宫云台挂像纪念,是我国古代非常著名的元勋阵容之一。在光武帝刘秀平定乱世时,他们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东汉建立的中流砥柱。其中有不少人还被唐宋两朝列入武成王庙的名将榜,受到古代兵家的推崇。然而在这些名将中,排名第一的邓禹却被人说成了水货。从

  • 东汉神童邓禹:从高光时刻断崖下滑,只因聪明人难免要踩的一个坑

    历史解密编辑:哎哎哟呀标签:邓禹,刘秀,丞相,冯异,汉朝,光武帝,东汉神童,史说三国

    邓禹给刘秀提的建议,很重要一条就是“延揽英雄”。不用说,这识人选人的本事,正是邓禹的强项,他屡屡给刘秀引荐人才,推荐职务,都非常的适用。刘秀任命或是调遣将领,多数情况下,也要先征求一下邓禹的意见,小邓同学一出道就手握“组织”大权,可谓顺风顺水位高权重。当然邓禹也是能里能外,外出征兵,一次就征集来数千

  • 为什么邓禹能成为刘秀“云台二十八将”的第一将?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邓禹,刘秀,冯异,刘玄,高祖,云台二十八将,汉光武帝,汉朝

    答:这和西汉时的萧何、明代时的李善长一样,因并不明显却干系极大的功劳造成的。您见本文后面的历史人物对其评价就明白为什么了。邓禹(2-58年),字仲华,东汉初年的军事人物,开国功臣、宰相。南阳新野三泉阪(今河南新野板桥铺)人。据说邓禹13岁就能背诵《诗经》。年轻时曾在长安学习,与光武帝刘秀交好。东汉建

  • 邓禹屡吃败仗,为何还能成为东汉第一功臣、云台将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流连染紫悯标签:邓禹,冯异,云台,丞相,长安,高祖,汉朝,光武帝刘秀

    东汉明帝在位期间,设立云台阁,供奉二十八位开国功臣的画像,人称“云台二十八将”。在这些开国功臣之中,高密侯邓禹排在第一位,也就是云台将之首。可是翻开史书,你就会发现,邓禹在征战天下的过程中屡吃败仗,他的军功远不及岑彭、冯异。可是,邓禹却是东汉开国第一功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一、情与其他的开国功臣不太

  • 邓禹西征失败,其实是刘秀暗中使绊子,邓禹急于求功差点酿成大祸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刘秀,邓禹,西征,冯异,刘玄,平定

    更始二年(公元24年),刘秀平定河北的目标大功告成,他又剑指山东,而就在此时,赤眉军挥师西进,逼近长安。刘秀敏锐地意识到,刘玄的更始政权必然亡于赤眉军,分师西征,趁乱跟赤眉军争夺关中的好机会来了!然而,山东之地也是刘秀必须啃下的硬骨头,他无法做到东西兼顾,除非有人能替他独当一面。刘秀想到了一个人——

  • 邓禹明明战功并不出类拔萃,为何后来却被评为“云台28将”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邓禹,刘秀,冯异,刘邦,高祖,诸葛亮

    历史上有很多为广大人们津津乐道的排行榜,比如“战国四大名将”、“汉初三杰”、“麒麟阁11功臣”等等。但是,这些榜单并不是什么排名不分先后的榜单,所以关于上榜人物的排名顺序问题历来都存在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争议。比如“汉初三杰”中,很多人就认为韩信应该排第一,而不是几乎没有直接参与战斗的萧何。尽管

  • 刘秀的云台28将,邓禹为何排28将之首?四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邓禹,刘秀,冯异,云台,刘隆

    邓禹,东汉初年云台二十八将之首,论战功,自然是首推有战神之称的耿弇, 论方面之功,则冯异当仁不让, 但若论起安定后方,运筹帷幄, 论起道德修养,治国治家. 论起与光武患难同当,生死不渝的感情, 邓禹无愧云台之首!咱们来看看下面4点!1、刘秀对邓禹非常赏识,在河北时也就是二次创业阶段很多决策性问题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