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神童邓禹:从高光时刻断崖下滑,只因聪明人难免要踩的一个坑

东汉神童邓禹:从高光时刻断崖下滑,只因聪明人难免要踩的一个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哎哎哟呀 访问量:2961 更新时间:2024/1/3 8:56:32

邓禹给刘秀提的建议,很重要一条就是“延揽英雄”。

不用说,这识人选人的本事,正是邓禹的强项,他屡屡给刘秀引荐人才,推荐职务,都非常的适用。刘秀任命或是调遣将领,多数情况下,也要先征求一下邓禹的意见,小邓同学一出道就手握“组织”大权,可谓顺风顺水位高权重。

当然邓禹也是能里能外,外出征兵,一次就征集来数千人。刘秀索性让他率领这批军士,四处征战。邓禹比那些专业武将倒也不逊色,在清阳县大破铜马军,又在蒲阳县接连大胜,辅助刘秀,基本上平定了河北。

当时的河北与关中形势

在此期间,正如邓禹所料,赤眉军已经向西攻入关中,更始政权岌岌可危。率军西征,拿下关中要害之地,提到了刘秀集团的议事日程上。在刘秀心中,能担此大任者,非智勇双全的邓禹莫属,于是拜他为前将军,将手下的四万精锐部队一人一半,平分了两万人给他。

也就是说,为了开拓新市场,总部把一半的资源都投到邓禹手里了,这份支持力度不可谓不大。

更值得一提的是,邓禹被授权持节符,可自行选任副将和僚属,而这,正是当年更始皇帝给刘秀本人的授命。也许,在刘秀的心中,真是把邓禹当做了小弟,满怀希望他能复制一遍当年的自己,就像自己持节平定河北一样,一举平定关中。

影视作品的刘秀(中)与邓禹(右)形象

但耐人寻味之处也在于此,邓禹自选了一位军师、六员副将,在今天看来,没一个成器的,至少说,日后无一人入选云台二十八将,而且西征战斗中,还给主将闹出了不少插曲,制造了天大的麻烦。说他看走了眼?但素以知人识人而著称的邓禹,总不会连选六人,把把落空吧?

最合理的解释大概是,年仅22周岁的邓禹,一路火箭上升,心态有些漂了——这个项目,有我做主就拿下了,没必要太强的配置,那些第一档的老臣强将,我还要陪笑脸敬三分,干脆都留下来帮主公吧,对我来说,选这批实力平平但是好驾驭的,足矣……

日后,小邓同学经略关中的惨败,也许与此不无关系。这个容后再表。

要入关中,先要安定河东,也就是今天的山西一带。公元25年年初,邓禹攻克箕关,进入河东,继而围攻重镇安邑。但此后,战事陷入僵局,几个月也没打下来。另一边,更始帝的援军总计十几万人,源源不断而来,对邓禹形成了合围,一战将汉军打得大败,邓禹麾下的骁骑将军樊崇(和后来赤眉军的领袖樊崇重名,不是同人)战死。

影视作品中的邓禹形象

从这一仗也可看出,邓禹出身庙堂,有点像后来的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不太善于出奇制胜。这其实也是后世职场人士中,那些“学院派”的通病,反观那些“草莽英雄”,则往往不按套路出牌,不怕打擦边球,一旦赌气运赌赢了,就会“乱拳打死老师傅”。

这里只是评述风格的不同,没有褒贬之意,只是说,有些时候,出身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确实是客观的规律。

书归正传,汉军遭此巨变,似乎大势已去,连同军师韩歆在内,将士们都劝邓禹连夜撤退。邓禹却犯了“学院派”学究气,固持己见要继续坚守。也是他命不该绝,老天爷给出了一个幸运大礼包——第二天是癸亥日,敌方的更始将领王匡等人认为,这是六甲日中的末日,不宜出兵。这给了汉军宝贵的喘息之机。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中华传统的干支纪年,是比公历、阴历还要早的纪年方式。在夏商两代帝王世系中,已经有不少人用干支来起名号了,像孔甲武丁盘庚等等。考古发现也证实,至少在商代,咱们中国已经在用完整的六十甲子来纪日了。

日晷:中国古代的计时装置

这种纪年方式,是以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搭配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两两配对,构成六十花甲子,就像钟表的时针一样,无限循环。

一个循环中,甲子为首、癸亥收尾,用来标注年、月、日、时,共六十对组合,如下所示: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

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

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

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

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

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

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如上所示,干支法用来纪日时,每十天就出现一个天干为“甲”的日子,一个周期共有六次,也就是王匡所谓的“六甲日”。如上所示,癸亥日正是“甲寅”这一旬的最后一天。

按照汉代的制度,“吏员五日一休沐”,也就是每五天就要洗洗澡、歇一天。不过现代人也不用羡慕古人,因为当时的官吏是吃住在衙署里的,工作日根本没有“下班回家”这个概念,比今天的996可残暴多了,所以五日一休沐,不止是洗头泡澡,更是为了回家拿点替换衣服,和老婆孩子团聚一下下。

这套制度到了隋唐,就演变为“旬休”制,也就是每做十天歇一天。但无论逢五还是逢十,总之癸亥这一天,就是“甲寅”旬的休息日了,对王匡来说,“大爷我周末不加班”,于是便原地解散“休沐”了。

澡盆

修整过后两军再战,汉军已经缓过气来了。邓禹令全军击鼓并进,居然大败对手,他还亲自率轻骑兵追击,俘虏了包括河东太守在内的多名更始集团高管。在老天爷的眷顾之下,河东郡就此牢牢掌握在汉军手中,关中的门户打开了。

不过,此役也埋下了两条隐患。

一是邓禹作为主帅,河东之战也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决死战,他却死心眼非得硬磕,战后又耍二愣子,冒险率孤军追击,即便大胜,也实在凶险,要不是王匡“爱洗澡”,延误了战机,结果还真不好说。二是杀俘,邓禹将他本人生擒的多位更始高管全部杀死,这固然霸气,却也开了一个恶例,恶果很快就要显现。

河东大胜当月,适逢刘秀在河北称帝,邓禹的这份“大礼”送的恰到好处,皇帝龙颜大悦,拜邓禹为大司徒,封万户侯,在诏书中,评价他是:“与朕谋谟帷幄,决胜千里”。

汉代朝服

通常来说,汉代中央政府实行三公九卿制,九卿相当于现在的政府部长,而三公大致上相当于国务总理。西汉初年,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兼副丞相),分别执掌行政权、军事权、监察权,其后名称和职权又不断变动,到西汉末年,大致来说,称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分别对应原来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邓禹被封了个啥?

大司徒。

这不得了!

这可是当年萧何的职位;光武给他的评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可是汉高祖当年给张良的评语;攻城拔寨开疆拓土,这是战神韩信的业务。邓禹一个人,就把“汉初三杰”的活儿全顶了,真是烈火烹油,大红大紫。

汉初三杰

不过,冷静下来想想,这真的是好事吗?

在好莱坞电影里,英雄人物马上就要遭遇挫折,剧情该当坠崖式下滑了……

汉军终于杀入关中了。

当年的关中,在全国来说是个什么分量?曾经,经济总量能占到60%左右吧。也就是司马迁笔下,那个“量其富,(于天下)什居其六”的丰饶之地。

然而邓禹大军所面对的关中,经过长期军阀混战,却早已残破不堪、民不聊生了。邓禹审时度势,并不着急向长安进军,而是屯驻在关中北部的上郡、北地、安定三郡,坐山观虎斗,休养生息。这期间招降纳叛,一天能收拢数千人,很快就聚集起号称“百万”大军。邓禹的声望、军势,都达到了鼎盛。

此时,赤眉军已经攻下长安,四处劫掠破坏。部下都劝邓禹快进兵,最后连光武帝也修书给他,告之“以时进讨,镇慰西京”,也就是说,别闲着了赶快行动吧,咱们长安城下见啊。

汉长安城遗址

如果换了其他人,可能二话不说,就按领导的意思办了,但邓禹毕竟是邓禹,他坚持自己的判断,继续征集兵员、储备粮草,只磨刀就是不砍柴。

可惜,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所有的计划。

邓禹派副将冯愔和宗歆二人去把守栒邑,但却没指定负责人。这俩人,一个是积弩将军、一个是车骑将军,名字都挺“炫”,谁也不服谁,为了争权夺利,居然反目成仇,自相残杀了起来。结果冯愔杀了宗歆,还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回师袭击主将邓禹,碰了一鼻子灰之后,又四处逃窜,最终,被捉拿回了洛阳。

说一千道一万,这总归还是邓禹的错,谁叫你是关中军团的总司令呢?

低级吗?是挺低级错误的。

但你发现没有,这种低级错误,其实很容易发生在邓禹这种“天纵聪明”的人身上。

这类人综合素质高,执行力和创新力都不赖,对工作也有自己的理解和计划。就说邓禹吧,年纪轻轻就独当一面,即便对于皇帝的指令,也不盲从。但作为“聪明人”,他们往往也容易推己及人,不由自主地,用自身的“强人”模式去要求下属这些“常人”。

强人的指责

这就犯下了一个职场大忌。

网络上有一句话说得好:

逆人性经营自己;

顺人性经营他人。

邓禹这个“聪明人”,在经营他人上逆反了人性,他就注定赢不了。

就说冯愔和宗歆的这场内乱吧,你要把冯愔的位置换成是邓禹,结果会怎么样?就算领导没把权责利交代清楚,相信他和同事也能搞好关系,一样可以出色地完成任务,但是——这问题就来了,但是冯愔和宗歆,毕竟不是邓禹啊,上面安排工作一着不慎,就搞了这么个大败局,想来也挺窝火的。

这一来二去,邓禹不但又损失了两员副将,而且就像孩子犯了错的家长一样,可真是丢脸丢到家了。又赶上公元26年开春,赤眉军焚烧了长安的皇宫,又盗掘西汉皇陵,出城逃窜而去。

——皇帝他们家的祖坟都给人扒了,您这还按兵不动呐?邓禹顿时陷入了不仁不义的境地。

西汉皇陵分布

邓禹只好亡羊补牢,迅速进军长安,派兵修整并守卫皇陵。然而你一旦占据了关中地区的“天元”:故都长安,就必定会成为众矢之的,于是,他开始了与关中各路军阀的连番混战。邓禹部先与汉中军阀延岑激战于蓝田,未能取胜,又出兵威慑汉中王刘嘉,迫使刘嘉投降。

这时候,又一个败笔出现了。刘嘉的丞相李宝前来谈判招降事宜,李宝原本是更始皇帝的臣僚,属于“中央领导”,现在是人倒架子不倒,在“邓将军”面前,态度难免有些不够谦逊。

但邓禹是谁?

咱可是少年英雄,可是一怒之下敢把更始帝俘虏全杀光的人,哪有什么顾忌?一气之下他就把李宝给咔嚓了。见势不妙,李宝之弟不肯干休,收拾残兵突然发难,打了邓禹个措手不及,麾下副将耿阵亡。

至此,邓禹出征时带出来的六员副将,已经损失了四位,刘嘉也降而复叛,原本蜂拥而来投奔的各路人马,纷纷作鸟兽散。屋漏偏逢连阴雨,赤眉军这时又回师长安来了,双方大战一场,邓禹抵挡不住,长安城得而复失,又被赤眉抢了去。残兵逃到高陵,没有粮食吃,部队只好靠枣子和蔬菜充饥。

冯异号称“大树将军”

事已至此,光武帝只好临阵换将,派出老成持重的冯异收拾残局,还告诉邓禹快些回来,别再搞多余的动作了——“无得复妄进兵”。

从少年天才到青年名将,邓禹哪吃过这个瘪?他的心态已经失衡了。在等待冯异来换届的间歇,邓禹不顾皇帝劝阻,带着缺兵少粮的部队,又多次与赤眉接战,结果可想而知,没讨到一点便宜。最惨的一次,是与冯异接上头之后,他非得拉着新来的援军,要最后大干一票。

结果,汉军在回溪阪中了赤眉军的埋伏,损失惨重,害得冯异连坐骑都丢了,邓禹被打的只剩下二十四骑,就这样灰头土脸,回去向刘秀交差去了。

汉光武帝刘秀

刘秀对这个老弟倒也宽厚,虽然邓禹脸上挂不住,主动辞去了大司徒、梁侯的封号,但皇帝还是把侯爵又赐还给了他,后来又封他为右将军。

这一跤跌得这么狠,邓禹该如何东山再起呢?他后来又是如何,攀升到东汉开国功臣集团:云台二十八将排名第一的位置呢?

(未完待续)

更多文章

  • 为什么邓禹能成为刘秀“云台二十八将”的第一将?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邓禹,刘秀,冯异,刘玄,高祖,云台二十八将,汉光武帝,汉朝

    答:这和西汉时的萧何、明代时的李善长一样,因并不明显却干系极大的功劳造成的。您见本文后面的历史人物对其评价就明白为什么了。邓禹(2-58年),字仲华,东汉初年的军事人物,开国功臣、宰相。南阳新野三泉阪(今河南新野板桥铺)人。据说邓禹13岁就能背诵《诗经》。年轻时曾在长安学习,与光武帝刘秀交好。东汉建

  • 邓禹屡吃败仗,为何还能成为东汉第一功臣、云台将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流连染紫悯标签:邓禹,冯异,云台,丞相,长安,高祖,汉朝,光武帝刘秀

    东汉明帝在位期间,设立云台阁,供奉二十八位开国功臣的画像,人称“云台二十八将”。在这些开国功臣之中,高密侯邓禹排在第一位,也就是云台将之首。可是翻开史书,你就会发现,邓禹在征战天下的过程中屡吃败仗,他的军功远不及岑彭、冯异。可是,邓禹却是东汉开国第一功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一、情与其他的开国功臣不太

  • 邓禹西征失败,其实是刘秀暗中使绊子,邓禹急于求功差点酿成大祸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刘秀,邓禹,西征,冯异,刘玄,平定

    更始二年(公元24年),刘秀平定河北的目标大功告成,他又剑指山东,而就在此时,赤眉军挥师西进,逼近长安。刘秀敏锐地意识到,刘玄的更始政权必然亡于赤眉军,分师西征,趁乱跟赤眉军争夺关中的好机会来了!然而,山东之地也是刘秀必须啃下的硬骨头,他无法做到东西兼顾,除非有人能替他独当一面。刘秀想到了一个人——

  • 邓禹明明战功并不出类拔萃,为何后来却被评为“云台28将”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邓禹,刘秀,冯异,刘邦,高祖,诸葛亮

    历史上有很多为广大人们津津乐道的排行榜,比如“战国四大名将”、“汉初三杰”、“麒麟阁11功臣”等等。但是,这些榜单并不是什么排名不分先后的榜单,所以关于上榜人物的排名顺序问题历来都存在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争议。比如“汉初三杰”中,很多人就认为韩信应该排第一,而不是几乎没有直接参与战斗的萧何。尽管

  • 刘秀的云台28将,邓禹为何排28将之首?四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邓禹,刘秀,冯异,云台,刘隆

    邓禹,东汉初年云台二十八将之首,论战功,自然是首推有战神之称的耿弇, 论方面之功,则冯异当仁不让, 但若论起安定后方,运筹帷幄, 论起道德修养,治国治家. 论起与光武患难同当,生死不渝的感情, 邓禹无愧云台之首!咱们来看看下面4点!1、刘秀对邓禹非常赏识,在河北时也就是二次创业阶段很多决策性问题都是

  • 宛城区召开邓禹南路房屋征收工作表彰大会

    历史解密编辑:豫府号标签:邓禹南,宛城区,征收,区委,宛城

    9月5日,宛城区召开邓禹南路房屋征收工作表彰大会,总结邓禹南路房屋征收工作经验,表彰在征迁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动员、激励全区上下弘扬邓禹路征迁精神,乘势而上,奋发有为,不断开创宛城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区委书记袁钢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副局长万平、区领导陈发祥、刘文昌、贾迪、陈助

  • 邓禹,历史上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开国将领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邓禹,刘秀,关中,冯异,高祖,平定

    刘秀并不是新朝末年最强大的势力领袖,但是他却能在众多势力中脱颖而出,恢复汉室江山,统一全国。这离不开一个人的帮助,这个人就是文武双全的邓禹。他不但给刘秀提出很多建议,招揽很多人才。还经常驰骋疆场,为刘秀东征西讨。邓禹是南阳新野人,邓禹家是当时新野大族,其本人称得上是历史上文武全才。现在二十一岁的正打

  • 为什么邓禹打了很多败仗,却是东汉云台二十八将排名第一呢?

    历史解密编辑:小小天际云标签:邓禹,刘秀,冯异,大将,光武,东汉云台,二十八将,汉朝

    云台二十八将,是指在汉光武帝刘秀麾下助其一统天下、重兴汉室江山、建立东汉政权过程中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二十八员大将,东汉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汉明帝刘庄在洛阳南宫云台阁命人画了28位大将的画像,称为云台二十八将,其中邓禹排名第一位,然而邓禹却打过许多败仗,为什么什么是云台二十八将排名第一呢?其

  • 邓禹攻打赤眉,败得只剩24骑,为何仍能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蔚蓝史族标签:邓禹,刘玄,大军,长安,皇帝,赤眉,汉朝,光武帝刘秀,云台二十八将

    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这片大地上发生了多次的战乱,也进行了无数次的朝代更替,并最终形成了我们如今的局面。而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无数的优秀人物,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比如邓禹便是其中之一。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今河南南阳新野)人,为东汉初年名将,军事家。邓

  • 全部签订征迁安置协议,邓禹路南延工程正式进入拆迁阶段!

    历史解密编辑:南阳网标签:邓禹,征迁,拆迁,路南,宛城

    随着现场大型机械作业,一栋栋住宅楼应声而倒!9月5日,邓禹路南延工程拆迁工作启动! 为进一步加快市重点项目邓禹路南延工程建设进度,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要求,市督查局高度重视,成立邓禹路南延建设工程督查专班,先后十余次深入项目施工工地现场督查,并以召开项目推进会、约谈会等形式,采取督帮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