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为和亲乌孙的公主,为何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有截然相反的结局?

同为和亲乌孙的公主,为何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有截然相反的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叶秋故事专刊 访问量:3520 更新时间:2024/1/23 6:28:19

汉武帝时期,为了对抗长期骚扰汉朝边境的匈奴,汉武帝决定联络西域诸国中最强大的乌孙国,共同抗击匈奴。

《汉书》记载:"乌孙于是恐,使使献马,愿得尚汉公主,为昆弟。天子问群臣,议许,曰:"必先内聘,然后遣女。"乌孙以马千匹聘。汉元封中,遣江都王建女细君为公主,以妻焉。赐乘舆服御物,为备官属宦官侍御数百人,赠送甚盛。乌孙昆莫以为右夫人。匈奴亦遣女妻昆莫,昆莫以为左夫人。""岑陬尚江都公主,生一女少夫。公主死,汉复以楚王戊之孙解忧为公主,妻岑陬。"

汉武帝相继将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嫁到了乌孙,然而这两位公主的结局却大不相同。

细君公主仅仅在乌孙待了五年,便与世长辞埋骨异乡。而解忧公主在乌孙长达五十余年前后嫁给了三位乌孙国王,为维护乌孙和汉朝的关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最终得以返回长安。

为什么同为汉武帝时期嫁到匈奴的和亲公主,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最终却落得一个埋骨他乡一个荣归故里的结局呢?

1、 解忧公主深得夫君宠爱

身为远嫁和亲的公主,夫君的宠爱无疑是公主们能否立足的关键因素。

细君公主嫁给了

猎骄靡

,但猎骄靡年事已高,不久去世,他的孙子军须靡即位后,按照乌孙习俗要再度迎娶细君公主。细君公主不愿再嫁,上书请求回归故乡,被汉武帝要求遵从乌孙习俗,细君公主与军须靡生一女

少夫

后,最终在乌孙郁郁而终。

《汉书》记载:"公主至其国,自治宫室居,岁时一再与昆莫会,置酒饮食,以币、帛赐王左右贵人。昆莫年老,言语不通,公主悲愁,自为作歌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天子闻而怜之,间岁遣使者持帷帐锦绣给遗焉。"从汉书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显然

细君公主在乌孙并不得宠,再加上语言不通的缘故,使得细君公主在乌孙的生活相当孤苦寂寞,水土不服加上内心的孤寂,最终导致了细君公主早早地香消玉殒。

在细君公主去世之后,汉武帝又将楚王刘戊的孙女

刘解忧嫁给了军须靡为右夫人

。解忧公主在军须靡去世之后,按照匈奴习俗嫁给了新任乌孙国王

翁归靡,称"肥王"

。解忧公主与翁归靡感情甚笃,两人生育了三子二女。后解忧公主与翁归靡的长子

元贵

靡成为乌孙大昆弥,在解忧公主和亲乌孙期间,乌孙与汉朝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汉宣帝年间,年过七十的解忧公主在儿子们去世之后请求上表回过故乡,得到准许,最终回到汉朝安然逝世。

和细君公主不同的是,解忧公主的陪嫁侍女冯嫽精通语言,使得解忧公主很快地克服了与乌孙人语言不通这一障碍。同时解忧公主与军须靡和翁归靡两位匈奴国王的感情颇为融洽,

从解忧公主和翁归靡接连生育三子二女就可以看出来。且在面对匈奴军队陈兵边境,要求交出解忧公主的要求,翁归靡显然是拒绝了这一请求的,由此才有了解忧公主上书汉朝,联络汉朝共同夹击匈奴。

面对来势汹汹的匈奴军队,翁归靡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与汉朝合作,与对解忧公主的喜爱有着脱不开的联系。且匈奴发兵乌孙的借口是乌孙王翁归靡冷落了匈奴嫁过来的公主,由此可以进一步看出解忧公主在翁归靡心中的重要地位。在乌孙和汉朝联军夹击匈奴大胜之后,汉朝与匈奴的关系更加密切。解忧公主在乌孙的地位更加如日中天,她陪嫁的侍女

冯嫽也得以嫁给了乌孙国右将军,称为"冯夫人"

解忧公主在乌孙深得夫君的宠爱,是解忧公主得以在乌孙立足的关键因素。

2、 解忧公主颇具政治才能

身为和亲的公主,自身的政治才能无疑是博得夫君宠爱的重要筹码

。在汉朝积极与乌孙联姻的同时,匈奴也向乌孙结亲。因此在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嫁到乌孙的时候,面对的都是乌孙王同时设立左右夫人,匈奴公主皆为左夫人,位在自己之上的并不具备很大优势的局面。细君公主无疑是个美丽而有才情的女子,然而细君公主才华由于汉朝与乌孙文化的差距,并不能为乌孙国王所欣赏,且在与匈奴公主共侍一夫的时候,显然更多的需要细君公主具备一定的政治的敏感性,方能在这复杂的宫廷环境之中生存下来。

细君公主无疑缺乏了在宫廷中生存的能力,这也是细君公主芳华早逝的重要原因。

相比细君公主,解忧公主的政治才能无疑是非常突出的。在乌孙面对匈奴的袭击的,解忧公主能在第一时间上书汉朝,并且成功的使得汉朝和乌孙得以相互配合夹击匈奴,充分体现了解忧公主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要知道在书信交流不通的古代,想要及时的传递消息本身已经非常困难。但凡解忧公主的信件在路途中出了什么意外晚了几天到达,或者解忧公主信中的措辞未能说服汉朝出兵,都将使得乌孙和解忧公主自己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

解忧公主能够在第一时间察觉匈奴出兵的意图,并且及时联络汉朝说服汉朝出兵,充分地展现了解忧公主的政治才能。

同时,解忧公主将自己的侍女冯嫽嫁给了乌孙国的右将军,为自己身为忠心耿耿的侍女寻到了一门好亲事的同时,解忧公主身在后宫,对于乌孙国朝堂上的情况难免把握不及。而嫁给右将军的冯嫽可以及时向解忧公主提供朝堂上的情报,将侍女冯嫽嫁给了乌孙右将军,无疑是解忧公主的又一项英明举措。在支持自己的丈夫翁归靡去世之后,乌孙人违反当初答应让翁归靡与解忧公主所生的长子元贵靡即位的约定,拥立

军须靡的儿子泥靡当了乌孙国王,又称"狂王"

。泥靡生母是同解忧公主一起嫁给军须靡的匈奴公主,对来自汉朝解忧公主颇为敌视,眼看汉朝与乌孙的关系岌岌可危。

在这样的不利情况之下,解忧公主毅然按照乌孙国的习俗嫁给了泥靡,并与他生下幼子 鸱靡,缓和汉朝与乌孙国的关系。解忧公主的政治才能,是使得她立足于乌孙朝廷的重要因素。

3、 汉朝朝廷对解忧公主的支持

身为远嫁和亲的公主,母国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

。解忧公主联姻乌孙,对于维护汉朝乌孙的良好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当解忧公主在乌孙局面不利之时,也就意味着汉朝和乌孙的关系出现了裂痕。很明显西汉的统治者很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个问题,所以也在尽最大限度支持解忧公主。

解忧公主在嫁给"狂王"泥靡之后,由于泥靡不懂朝政,一味倒行逆施,引起了乌孙国人的不满。翁归靡与匈奴夫人之子乌就屠就在这时率兵叛乱,杀了泥靡,乌孙国陷入动荡不安的局面。

汉宣帝果断派出辛武贤出兵乌孙,以汉朝强力的军事力量维护解忧公主的地位,

时任西域都护的郑吉也在同一时间派遣冯嫽劝降乌就屠。最后乌就屠投降,乌孙国的局面得以恢复安定,同时汉宣帝册封解忧公主之子

元贵靡为大昆弥

乌就屠为小昆弥

,乌孙国出现了大小昆弥共治的局面,乌孙国正式成为西汉的属国。

《汉书》中记载:"公主上书言年老土思,愿得归骸骨,葬汉地。天子悯而迎之,公主与乌孙男女三人俱来至京师。是岁,甘露三年也,时年且七十,赐以公主田宅奴婢,奉养甚厚,朝见仪比公主。后二年卒。"解忧公主在自身地位面临威胁之时,得到了汉朝的强力援助,在乌孙国的地位得以稳固,加上解忧公主本人卓越的政治才能,最终解忧公主得以和自己的孙辈回到长安城。

汉朝朝廷对解忧公主支持,是解忧公主得以立足乌孙的原因之一。

总之,嫁到乌孙的解忧公主有着卓越的政治才能,深得夫君的宠爱,同时获得了汉朝朝廷的大力支持,使得解忧公主得以在乌孙立足并且安然无恙地度过了五十多年。

解忧公主是不幸的,二十出头的年华就远嫁异国他乡,但解忧公主和其他远嫁和亲的公主比,无疑是幸运的的。远嫁的她得到了丈夫的喜爱,在身处逆境之时得到了汉朝朝廷的支持,历经五十多年最终得以回到长安落叶归根。解忧公主为维护汉朝和乌孙的和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为国牺牲和的精神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铭记。

参考文献:《汉书》

更多文章

  • 用悲凉一生换取了历史上诸多“第一”——江都公主刘细君的情与志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刘细君,江都,刘彻,匈奴,张骞,乌孙

    一箭良缘,初定乌孙时值暮春,桃花已谢,片片吹落在池塘中。冷风阵阵,将所有的离愁别绪越抒越浓。正是多情自古伤别离的季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眺望西北方向的天空,刘细君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一个青年将军在柳树下束手而立,殷切地注视着她。青年将军问她“什么时候回来?”刘细君叹了一口气说道:“如果这

  • 从刘细君《悲愁歌》到隋炀帝《春江花月夜》跟着博导品读江都诗词

    历史解密编辑:微江都圈标签:江都诗词,春江花月夜,悲愁歌,刘细君,隋炀帝

    龙/川/大/讲/堂为进一步营造文化氛围、厚植艺术土壤,不断增强市民群众文化素养和艺术品鉴能力,在全区形成崇尚知识、崇尚文化的良好风尚,今年以来,江都区文体旅局精心打造“龙川大讲堂”文化载体,以文化浸润提升城市品位。6月2日下午,首期“龙川大讲堂”在若虚城市书房二楼报告厅成功开讲,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 历史上的江都公主刘细君,汉武帝侄孙女,汉室和亲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鱼的故事标签:刘细君,刘彻,匈奴,乌孙

    公元前105年,汉武帝封刘细君为江都公主。都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被封为公主肯定是有所交换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古代,保家卫国本是理所应当,但生在皇室的女子,却极少可以自由选择婚姻自主,享受了荣华富贵的生活,就得做好一枚棋子职责,为国与国之间做出牺牲。刘细君生于汉朝,是江都王刘建之女,他的祖

  • 史上第一位和亲公主刘细君,嫁过祖孙两任国王,创造了三个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刘细君,匈奴,刘彻,张骞,悲愁歌,乌孙

    在安徽省灵璧县有一处景观名为“灵璧手印”,讲的是西汉江都公主刘细君远赴乌孙国和亲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然而,在中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个和亲公主却是西汉江都公主刘细君,因为她远嫁西域乌孙国国王,又被称为“乌孙公主”。刘细君,汉朝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她是江都王刘

  • 揭秘大汉和亲公主刘细君艰辛19年,睡前原谅一切,醒后万事可期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刘细君,刘彻,匈奴,王昭君,乌孙

    很多人喜欢明朝的君王,“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听起来很牛,其实很蠢! 政治家的交易,永远都是利益至上。这不是没有人性,丧失人格。因为,政治家要考虑更多人的利益。为了更多人的利益舍弃少数人利益,这一点看起来很残酷,但这是每一个政治家必须面对的,残酷的现实。 天子之怒

  • 11岁的皇后张嫣无法怀孕,吕后想到一个办法,太狠了!

    历史解密编辑:郝人故事标签:张嫣,吕雉,皇后,刘盈,汉惠帝,皇帝,宫女,吕后,孝惠张皇后

    汉高祖刘邦驾崩以后,他和吕后年仅16岁的儿子刘盈继位,是为汉惠帝。但此时西汉王朝真正的执剑人并非汉惠帝,而是他的母亲吕后。吕后为人一向心狠手辣,在历史上以悍妇著称,汉惠帝当皇帝期间,基本上就是他母亲吕后的傀儡,汉惠帝至死也没有亲政。甚至司马迁在写帝王本纪时都没给他单独写本纪,可见他这个皇帝当得有多窝

  • 皇后张嫣性情温和,貌美如花,为何汉惠帝却不喜欢?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张嫣,汉惠帝,刘盈,吕雉,张皇后,皇后,孝惠张皇后

    我们现代人都知道,近亲是不能结婚的,近亲结婚繁衍的后代容易有缺陷,但是古人却因为崇尚亲上加亲的陈旧思想,产生了很多的近亲结婚的例子,表哥娶表妹屡见不鲜,但那毕竟是同辈中人的近亲婚姻,然而有些隔辈的婚姻,就让我们现代人难以接受了,比如,西汉的惠帝娶自己的外甥女,这情何以堪?西汉的惠帝刘盈和他的皇后张氏

  • 西汉处女皇后张嫣,你不了解的历史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小乐丫呀标签:张嫣,刘盈,皇后,吕雉,皇帝,汉惠帝,刘恒,西汉,孝惠张皇后

    刘邦去世前,他应该不会想到,自己辛苦创立的皇朝会被外戚把控,由自己的皇后吕雉——吕氏家族决定着新皇帝的废立!刘盈是刘邦和吕雉的儿子,年仅十六岁便被吕雉推出,作为了西汉的第二任皇帝,即汉惠帝!汉惠帝三年,吕雉让刘盈取了自己的外孙女张嫣作为皇后,此时,张嫣年仅十岁,与刘盈相差六岁。张嫣作为刘盈姐姐鲁元公

  • 刘恒登基后全力铲除吕氏集团,为何却单单留下张嫣?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张嫣,吕雉,刘盈,刘邦,刘恭,鲁元公主

    张嫣是历史上一位悲情的皇后,她是吕雉把弄朝政的牺牲品,一生都未曾得到爱情,在吕雉的安排下嫁给了亲舅舅做妻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处子皇后。张嫣,小子淑君,是鲁元公主与宣平侯张熬的女儿,而鲁元公主又是刘邦与吕后的女儿,算起关系来,她与汉惠帝刘盈属于舅侄关系。张嫣五岁时,秀美的容貌便已初见端倪,刘邦对她十

  • 张嫣是汉惠帝刘盈亲姐姐鲁元公主的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魔豆文章汇标签:张嫣,刘盈,汉惠帝,鲁元公主,吕雉,刘恭

    公元前192年,汉惠帝刘盈,娶了10岁的外甥女张嫣。等到入洞房时,刘盈一脸无奈地望着张嫣说道:“你是我的外甥女!我只能是你的舅舅!”张嫣是汉惠帝刘盈亲姐姐鲁元公主的女儿,也就是他的外甥女。两人的婚姻就是一场悲剧,张嫣的一生并不幸福,而那个惊天大秘密便是张嫣自从嫁给汉惠帝到离世时,仍是一个处子之身。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