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的撒娇派教主:东方朔

汉朝的撒娇派教主:东方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756 更新时间:2024/2/3 8:24:41

东方朔(公元前154-公元前93年),字曼倩,西汉平原厌次(今陵山神头镇)人。他诙谐风趣、义理精辟、言辞才辩、独树一帜,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他为“滑稽之雄”;后世也称其为相声的祖师爷。

他保持了很多项个人纪录:

他是第一个以东方为姓的人。据说他的父亲姓张,在他出世前就死了,母亲生下他三天后也去世了。因为他出生之时东方刚亮,所以就被兄嫂命名为东方朔。因此他是东方姓氏的第一人。

“大隐隐于朝”,这句话他拥有完整的知识产权。当时他和别人辩论,一不留神飚出了这句千古名句。后人对这句话推崇备至,尤其那些腆着脸拿着俸禄却又标榜自己拥有高尚情怀的人。后人甚至还将这句话延伸为:“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谪仙”这个名号最早也属于他,只是被李白后来居上,将这个名号独占了。

这哥们是以一种特别个性的方式让汉武帝记住的。

东方朔本来酷爱读书,为了更大的发展,就兴冲冲来到了京城长安。当时正好汉武帝下令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人才,可长安城人才济济,怎么才能博取眼球呢?他别出心裁给皇帝上书,由于他当时在公车府写信,于是这封信史称“公车上书”。这封信写的是洋洋洒洒、轰轰烈烈,他一口气用了3000个木简才写完。3000个木简是什么概念?就是公车府的两个年轻人刚好能抬起来。这封信汉武帝读了两个月才读完,内容怎么样且不说,反正这封信让汉武帝彻底记住了他。

朔初来,上书曰:“凡臣朔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闻。”(《汉书.东方朔传》)

这哥们将自己夸了个底朝天,说什么眼睛像挂起来的珍珠那么明亮,牙齿像编起来的贝壳整齐洁白,勇猛如孟贲、敏捷如庆忌、廉洁如鲍叔、守信如尾生,毫不谦虚地赞美抬高自己,汉武帝却不吃这一套,只是“令待诏公车,俸禄薄,未得省见”。

东方朔一看,这招恶搞没奏效啊,于是又心生一计。他哄骗宫中管理马厩的侏儒说:“皇上认为你们这些人对朝廷没用,耕田力作赶不上别人,居于民众之上做官又不能治理民事,从军杀敌又不能胜任,对国家没有益处,仅仅是耗费衣食,现在皇帝想杀光你们。”侏儒们很害怕,哭哭啼啼。东方朔就教唆他们:“皇上一会儿要从这儿经过,你们要叩头请罪,就可以免死。”果然汉武帝路过的时候,侏儒们就磕头请罪,汉武帝就问:“是谁叫你们这样呢?”侏儒们回答是东方朔。汉武帝叫来东方朔责问,东方朔解释说:“侏儒身高三尺,俸禄是一袋粟,钱是二百四十。我身高九尺多,却也只拿同样的俸禄。侏儒饱得要死,我饿得要死。我的话如果可以被采用,希望您可以改变我的待遇;如果我的话不被采用,请让我回家,不要让我只是白吃长安米。”这番歪理惹得汉武帝哈哈大笑,让他待诏金门,从此得到皇帝的亲近。

久之,朔绐驺侏儒,曰:“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因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侏儒大恐,啼泣。朔教曰:“上即过,叩头请罪。”居有顷,闻上过,侏儒皆号泣顿首。上问:“何为?”对曰:“东方朔言上欲尽诛臣等。”上知朔多端,召问朔:“何恐侏儒为?”对曰:“臣朔生亦言,死亦言。侏儒长三尺余,俸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余,亦俸一囊粟,钱二百四十。侏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得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上大笑,因使待诏金马门,稍得亲近。(《史记.东方朔传》)

东方朔出招就是别具一格,傲骄之至,后来他被任命为郎官,经常在汉武帝身边侍奉。他人诙谐机智,经常让汉武帝高兴得大笑不已。他最著名的段子当是对下面两个词语的“考证”。

在去甘泉宫的路上,汉武帝看到一个红色的虫子,头目牙齿耳鼻都有,随从都不认识。汉武帝让东方朔来辨认,他回答:“此虫名叫‘怪哉’。从前秦朝时拘系无辜,平民百姓愁怨不已,仰首叹息:‘怪哉!'百姓的叹息感动了上天,上天愤怒了,就生出了这种虫子。此地必定是秦朝的监狱所在地。”汉武帝叫人查对地图,果然。

汉武帝有一次到上林苑游玩,看到了一棵树,问东方朔这是什么树。他回答:”这树名叫善哉。“几年后汉武帝又指着同样一棵树问东方朔,他回答:”这树名瞿所。“汉武帝问:”东方朔欺骗我好久了。树名前后不同是何故?“东方朔回答:”大的叫马,小的叫驹;大的叫鸡,小的叫雏;大的叫牛,小的叫犊;人小时叫儿,长大后叫老。这棵树过去叫善哉,现在叫瞿所。长少死生,万物败成,岂有定数?“让汉武帝哑口无言。

东方朔习惯于以自己奇怪的行为方式给大家惊喜。汉武帝下诏赐他御前用饭,饭后,他便把剩下的肉全都揣在怀里带走,把衣服都弄脏了。汉武帝屡次赐给他绸绢,他都是肩挑手提地拿走。然后就用这些赏赐的钱财绸缎,娶长安城中年轻美貌的少女为妻。然而,他又喜新厌旧,娶来的美女最多保持一年的兴趣,然后再娶。他的钱财都用在了物色小美女、迎娶大美女、抛弃老美女上,同僚们都称呼他为”疯子“,他反唇相讥:”笨蛋,你们不明白我这是’大隐隐于朝‘吗?"

时诏赐之食於前。饭已,尽怀其馀肉持去,衣尽污。数赐缣帛,檐揭而去。徒用所赐钱帛,取少妇於长安中好女。率取妇一岁所者即弃去,更取妇。所赐钱财尽索之於女子。人主左右诸郎半呼之“狂人”。朔曰:“如朔等,所谓避世於朝廷间者也。古之人,乃避世於深山中。”(《史记.滑稽列传.东方朔传》)

他喜欢撒娇,尤其喜欢在汉武帝面前撒娇。一天建章宫后阁的双重栏杆中跑出一只动物,形状像麋鹿,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动物,汉武帝下诏叫东方朔过来。他一来就开始撒娇:“博学如我,怎么会不知道它的名字,但只有让我吃好喝好后,我才愿意说出来。”吃饱喝足之后,他又开始撒娇:“我知道某处有公田、鱼池和苇塘好几顷,只有皇上将这块公田赏赐给我,我才愿意说出来。”汉武帝应允后,东方朔突然大叫:“恭喜皇上!这动物叫驺牙。它的出现预示着不久必然有人来归降!”过了一年多,匈奴浑邪王带人归降汉朝,众人皆以为东方朔料事如神!东方朔再次得到了赏赐,这些又够他娶几个美女了。

建章宫后合重栎中有物出焉,其状似麋。以闻,武帝往临视之。问左右群臣习事通经术者,莫能知。诏东方朔视之。朔曰:“臣知之,愿赐美酒粱饭大飱臣,臣乃言。”诏曰:“可。”已又曰:“某所有公田鱼池蒲苇数顷,陛下以赐臣,臣朔乃言。”诏曰:“可。”於是朔乃肯言,曰:“所谓驺牙者也。远方当来归义,而驺牙先见。其齿前后若一,齐等无牙,故谓之驺牙。”其后一岁所,匈奴混邪王果将十万众来降汉。乃复赐东方生钱财甚多。(《史记.滑稽列传.东方朔传》)

还有一件事。某天东方朔又在自吹自擂,同僚们一起发难:“你说苏秦张仪水平高我们承认,他们偶然遇到了大国君主便能混个卿相。但你自以为海内无双,在朝廷里几十年,也不过是个侍郎,这是什么原因呢?”东方朔的回答堪称经典:“时代不同了,高低都一样。周朝衰败,诸侯得到士人的帮助就能强大,失掉士人的帮助只能自取灭亡,所以士人可以身居高位、子孙长享荣华。那显然是非正常年代的非正常事件。在如今年代,贤与不贤,凭什么来辨别呢?古语说:‘天下无害灾,虽有圣人,无所施其才;上下和同,虽有贤者,无所立功。’我做小官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呢?”这段话滴水不漏,既打击了他人又抬高了自己,同时还拍了汉武帝的马屁。这娇撒得空前绝后,依仗自己的智慧,东方朔成了汉朝的撒娇派教主,弄得汉武帝一天不见他,就会觉得哪里不舒服。面前无人撒娇岂不空有江山、十分无趣?于是汉武帝也时不时地给东方朔提供表演的舞台。

到了晚年,东方朔临终前规劝汉武帝说:“诗云‘营营青蝇,止于蕃。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愿陛下远巧佞,退谗言。”让汉武帝远离奸佞,不要听谗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或许这才是东方朔的真实面目!以致汉武帝感慨说:“今顾东方朔多善言?”意思是现在回过头来看东方朔,仅仅是善于言谈吗?

东方朔其人,才思敏捷,在专制的时代,他学会了如何调节个人和社会的紧张关系,学会了如何最大限度地用知识换取物质利益,学会了用物质去换取其他方面的享受。人非人,我非我,他用伪装避世,以撒娇谋生,善于察颜观色逗人开心,但又不卑不亢;他放荡不羁,看透了做官的虚妄、看透了金钱的虚妄、看透了人生的虚妄。于是他利用他的知识换取虚妄的金钱,再用

金钱换取实实在在的享受,以此度过虚妄的人生。

标签: 东方朔刘彻皇上张仪李白司马迁

更多文章

  • 这些历史人物的名字超好听!可惜多半下场凄惨,东方朔例外!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东方朔,嬴政,霍去病,高渐离,刘彻,荆轲

    好的名字,可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历史上有很多人都有好听的名字,只不过结局却不同。李清照,千年以来的大才女。她出生书香世家,年轻的时候生活比较幸福。结婚后丈夫死在战乱中,又被其他男人骗财骗色。这一生过得很凄苦,又在凄凉中结束生命。纳兰性德,经常跟随在皇帝身边,但是却不喜欢高官厚禄,更喜欢平淡。去世时只

  • 东方朔不买田不买地,却拿汉武帝赏赐娶美妇,50年后发现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刘彻,史记,皇帝,汉朝,东方朔,司马迁,汉武帝

    《史记》记载:“徒用所赐钱帛,取少妇于长安中好女。率取妇一岁所者即弃去,更取妇。”司马迁的这段记录讲述了,东方朔把汉武帝赐给他的钱财全部用来娶长安城中年轻貌美的女子,娶过来后一年就抛弃,再另娶她人。东方朔呈现的历史形象是滑稽幽默,相声界拜其为“祖师爷”,怎么会是始乱终弃之徒呢?汉武帝初登基广招天下贤

  • 相声祖师爷东方朔:汉武帝身边高官阶的滑稽演员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刘彻,皇上,彭祖,皇帝,汉朝,东方朔,汉武帝,艺术家,相声祖师爷

    东方朔(公元前154年-前93年),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平原厌次(今山东陵县北)人,字曼倩。武帝时,为太中大夫。博学广识,善辞赋,性诙谐滑稽。被尊为相声界的祖师爷。汉武帝即位之后,马上下了一道诏书,在全国征求品学兼优、才智出众的读书人。当时上书自荐的就有一千多人,其中多半是议论国家大事,卖弄自己的

  • 汉武帝时期的东方朔,为何敢一年换一个媳妇?大有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刘彻,东方朔,司马迁,皇帝,馆陶公主,劝谏,汉武帝

    东方朔的官职虽然不大,但在汉武帝面前却很能说得上话,而他在汉朝时期的名气乃至于后世的名气也是很大的。说起来,东方朔之所以在历史上如此有名得益于他怪诞滑稽的形象。也因此《史记·滑稽列传》中有他的一席之地。当然这个列传中关于东方朔的记载并不是出自司马迁之手,而是西汉史学家褚少孙之手。司马迁只记载了仰天大

  • 时间决定遇到谁,三观决定留下谁,东方朔遇到汉武帝后判若两人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刘彻,东方朔,卫青,司马迁,秦国

    提到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帝王,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的是汉武帝。历史对汉武帝的评价,“内强皇权,外服四夷。迷信神仙,晚年改辙。”无论怎么评价,都是后人看历史。没有感同身受,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吐槽而已。跟汉武帝混的人,基本都没有得到善终,都是被汉武帝因为各种理由做掉了。就算卫青身居高位,也要低调做事。死后,

  • 国学科普,故作贪鄙的东方朔,看上去有点渣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东方朔,刘彻,故作,丞相,皇帝,帝王

    汉朝和同时期的罗马帝国,并称为世界上最先进强国。一连出了10位牛掰的帝王,名臣,良将如过江之鲫。汉武帝一朝,将大汉的威望,推到了巅峰时刻。在位期间,换了13位丞相,在汉武帝一朝混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唯独出了一位东方朔,官位不高,一生风平浪静,无灾无难,因为多智,被世人推崇。汉武帝 很喜欢他,却从来不

  • 真实的东方朔:一个披着喜剧的外衣,却只想做正剧的有志青年

    历史解密编辑:晴朗文史阁标签:刘彻,皇帝,齐国,刘恒,东方朔,隆虑公主

    提到东方朔,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他是西汉历史上一位特殊的文人。一方面,他以博学多识、能言善辩闻名于世,另一方面,他又以怪诞夸张的行为方式为百姓制造了不少谈资,到现在还是西汉题材影视剧里的常客。当然,这些都不是完整的东方朔,真实的东方朔,其实是一个披着喜剧的外衣,却只想做正剧的有志青年。可惜,他的保护

  • 【滨州百名历史人物】“智圣”东方朔

    历史解密编辑:滨州网标签:东方朔,滨州百名历史人物,刘彻,司马迁,公孙弘,董仲舒

    东方朔,字曼倩,惠民县人,约出生于公元前161年,去世于公元前92年,生活在汉景帝和汉武帝两朝。东方朔早年失去父母,由兄嫂抚养成人。汉武帝即位初年(公元前140年)求贤若渴,诏令天下举贤良文学等各个方面有才能的人士,破格委以重任,天下志士纷纷上书献治国良策,多数并未被采纳。东方朔也应诏到长安,在自荐

  • 东方朔:性恶与为善的动机——荀子性恶论析义

    历史解密编辑:文以传道标签:荀子,性恶,性恶论,人性论,礼义,仁义

    东方朔,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摘要:荀子主张“人之性恶”,但也明确认为“涂之人可以为禹”。因此,如何为一个性恶之人寻求为善的道德动机既是荀子留给我们的理论难题,也是学者必须直面加以解释的问题,而出现在《性恶》篇中的“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一段已构成了学者试图从中寻找答案的重要文本。通过

  • 大汉第一段子手东方朔,深受汉武帝的宠信,一年换一个媳妇

    历史解密编辑:三娃家的彩虹标签:刘彻,东方朔,宠信,汉书,史记,皇帝

    2002年有一部叫黄晓明演的《大汉天子》电视剧,其中就有陈道明老师饰演的东方朔,当时看东方朔真乃神人,然而随着对历史的深入了解,发现东方朔这个人并不简单。东方朔此人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文学家,因为他诙谐幽默,擅于言辞,所以在一段时期内很受汉武帝的喜爱。虽然汉武帝对于东方朔仍以俳优(就是用来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