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品读—汉宣中兴之霍光之死(三)

品读—汉宣中兴之霍光之死(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范先生 访问量:1949 更新时间:2024/2/11 8:47:45

汉宣帝这个人,当然就比那个昌邑王强多了。他最后怎么处理和强势的霍光的关系呢?他跟文帝还不一样的,文帝刘恒毕竟是诸侯王啊,是刘邦的儿子。汉宣帝刘病己,他与皇室这层关系,必须追溯到汉武帝那里去,这都是曾孙这一辈了。应该说他这个皇帝,霍光说他是就是,霍光说他不是就不是,因为像他那样子血统的人太多了。但是,我们就发现,霍光辅政几年后,就发生了一个悲剧,霍光家族被汉宣帝满门抄斩。究竟是为什么呢?这件事我想要从两个方面来讲,第一个是霍光本人及家人的问题,再一个才是汉宣帝的问题。

先讲霍光本人。霍光本人,我们从前面几件小事可以看出,他这个人很耿介,很坚持原则,做事很讲章法。但是有原则,讲章法,有时候难免就不通人情。比如,前面盖长公主的事,就显得有一点儿过分。但是现在用在宣帝身上,而且是他现在这个身份上,就已经不仅仅是坚持原则、不通人情的问题。许平君,是汉宣帝在民间时候娶的妻子,两人婚后感情很好。你想,刘病己家人亲人都没有,再亲都是他奶奶的娘家人,所以有人嫁给他,对这个年轻人来说,是很大的安慰。一年以后生下儿子,生下儿子以后,几个月他就当皇帝了,当天封侯,当天登基,这个许氏就自然被立为婕妤,但还不是皇后。霍光的小女儿,是皇太后的小姨,应该是霍光后来的小妾霍显所生,霍光的大女儿当为原配所生,因此这个小姨与外甥女年龄相仿,自然平常来往密切。所以大家就说,要立皇后的话,那还不是霍将军的女儿吗?中国的历史上,皇家的婚嫁从来不讲辈分的。但是这话并没有明确说出来。现在霍光已经是权势煊赫,无人可比了。他是真正的三朝元老,辅佐过一个皇帝,立了一个皇帝不成器,二十七天被废了,现在再立一个皇帝。经过这几次废立皇帝,霍光那种说一不二的位置和身份,已经无人可敌了,其他的辅佐大臣早早地就去世,他的位置已经到了一言九鼎的程度。

所以大家都想,现在的这个皇帝就是他立的,那么他们家女儿肯定应该近水楼台了。可是没想到汉宣帝很有城府。他下诏说,我有一把旧剑丢了,这虽然是我过去用的一柄旧剑,但是也不能随便废弃,你们给我找来。一般的人以为他真是找剑呢,其实他是告诉大臣,我不愿意换老婆,皇后就是这个许婕妤。这时候有些官员们还真明白了,人家不愿意换老婆,就上书请求立许婕妤为皇后。为什么汉宣帝刘病己不趁这个机会就娶了霍光的女儿做皇后呢,这样不就使关系更铁更亲、皇位更稳了吗?其实错了,如果外面是霍光,宫中是他女儿,头顶上的皇太后还是他的外孙女,这个皇帝当的是不是一点自由空间都没有了?所以他不愿意。这样说明刘病己很有城府。霍光潜意识里对这个皇帝本人的威权缺乏尊重。他那种耿介的脾气,按章程办事的正直,强化了他良好的自我感觉,恰恰掩盖了他潜意识里轻视领导的错误。在处理许广汉封爵这个问题上,霍光对宣帝其实流露了那么一可是霍光在这件事上的反应,是非常糟糕的。《资治通鉴》是这么记载的,“霍光以后父广汉,刑余之人,不可以君国”。人家女儿当皇后,她爸要封个侯,这并不是一个太过分的事,上官安不就是这样过来的吗!可是霍光却说,这个许广汉是个刑余之人(宦官),不可以封侯,拖了一年多,乃封为昌成君,君就比侯爵位低多了。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霍光潜意识里,并不把皇帝的岳父放在眼里,也就是间接的说,对这个皇帝本人的威权缺乏尊重。我们不要用今天的关系来看,该不该封侯,我们要用当时的伦理来看,霍光在这里犯了一个轻视领导的错误。问题是他自己还不知道。他那种耿介的脾气,按章程办事的正直,还在底下支撑着他,膨胀着他,强化了他良好的自我感觉,恰恰掩盖了他潜意识里轻视领导的错误。

回顾一下,当初汉文帝对周勃的情形。汉文帝对周勃也是非常尊重,下朝的时候,要一直目送着他远去。每次见到周勃,“礼下之已甚”,就是非常谦卑。袁盎就跟文帝讲,说这可不符合君臣之道,他再有功,皇帝是皇帝,功臣是功臣,你不必对他这么谦卑。后来汉文帝就改变了做法,文帝的态度愈益庄重,周勃为臣的礼节。

越来越恭谨了霍光对宣帝,君臣之间的礼节自然还在,但是在处理许广汉封爵这个问题上,他其实流露了那么一种妄自尊大的骄狂心态。对于霍光的大权在握,后人就有评价,说昭帝十四岁就能够明辨是非,判断那些诬告霍光谋反不实之种妄自尊大的骄狂心态。词,那时你就可以归政了,现在这位年近弱冠的刘病己在位,霍光更应该稽首归政才对。

大将军确实提出稽首归政了,宣帝谦让,霍光他就作罢了,皇帝谦让谦让,就不归政了,霍光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谦卑的霍光了。朝廷任何事还是先报告霍光,然后再报告皇帝,他才是真正的中央最高领导人,先报告他,然后到皇帝那备备案,就是他先处理了的事,皇帝肯定按他的意见办了。

在昭帝的时候,霍光的儿子,霍光的侄子,霍光的女婿,都已经在朝里任职,掌握着禁军,盘踞在各个重要的岗位,盘根错节。昌邑王废了以后,霍光的权力就更重了,每次皇帝与霍光见面的时候,“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非常谦卑低调。这个时候,没有一个袁盎这样的人出来,指出君臣关系的不正常。

真正把事情闹到不可收拾的,是霍光的老婆霍显。霍光的正妻病死了,霍显是由妾转正的,她想让自己女儿霍成君入宫做皇后。可是这时许婕妤已经是许皇后了。机会有没有?机会来了。许皇后怀孕了,怀孕期间还生病了。病了就要有医生给皇后看病,那时候有个女医官淳于衍,跟霍氏关系不错。古代的医卜者流是下等人做的职业,一个大将军的夫人跟她关系那么密切,可以知道女医官的水平不简单。淳于衍有事没事会到霍府来串串门。她丈夫是掖庭的护卫人员,就跟淳于衍讲,你跟霍夫人的关系那么好,霍光权倾天下,你找她给我安排一份好工作吧。

这一天淳于衍就去见霍显,提出请求。看着淳于衍,霍显心里突然有了主意,你现在不是给皇后看病吗,如果能把这件事做成,你丈现在位高权重,霍光他已经有一点轻慢了,他以为自己可以上下其手了。夫这事就能成。霍显让淳于衍做什么呢?让她利用给皇后看病的机会下毒药,最后就把许皇后给毒死了。

满朝文武都很震惊,皇后偶染小恙,怎么就死了?太医都干什什么去了?宣帝就下诏调查这件事,霍显知道后就害怕了,如果淳于衍顶不住,把这个事招出来怎么办?这麻烦可就大了。所以她就吞吞吐吐地向自己丈夫霍光,交代了事情原委,这事是她让淳于衍干的,现在事已至此,希望负责调查的官员们不要逼得太急,否则淳于衍可能把她招供出去。史书上说霍光得知后大惊,他就想举报这件事,可是他又不忍,犹豫不决。

如果霍光还是当初那么一个严谨的人,坚持原则的人,这时他可能就举报了。他现在犹豫,没举报,还是如我所分析的,现在位高权重,霍光他已经有一点轻慢了,他以为自己可以上下其手了。

这个材料报上来了,霍光签署意见,说淳于衍就不要再审了。因为他先于皇帝处理诸般政务,这件事就压下来了。不久,霍光做主,把他的小女儿霍成君嫁到宫中。汉宣帝本始四年(前70)春三月,立霍光的女儿为皇后,大赦天下。

这件事出来以后,汉宣帝有什么反应?汉宣帝当初不愿意立霍氏为皇后,现在塞给他一个皇后,他却马上同意了。但是三月份立皇后,不久后他下了一道圣旨,立儿子刘奭为皇太子,还为太子安排了师傅。同时立岳父许广汉为平恩侯。

太子师中有个人叫疏广,很有名,《资治通鉴》上载有他一句话关于给子孙留钱财的话:子孙贤而多财,则损志;愚而多财,则益过。

汉宣帝这么做的目的,是要把许皇后的儿子立为皇太子,并且为老岳父许广汉封侯。同时为了平衡,封霍光的侄孙为冠阳侯。霍家女儿为皇后了,那就要封霍家一个人为侯,许家有一个外孙为太子,所以封他的外公为侯。

这件事我们比较一下,当初霍光磨磨蹭蹭,舍不得给许广汉封侯,一年多才封个君,就反衬出霍光的不得体了。

从这些人事安排里面,能看出汉宣帝是有心计的人。

霍光的夫人听说立了太子十分生气,气得吃不下饭,她说这个刘奭是皇帝在民间生的儿子,出身低微怎么能立为太子呢?将来我家姑娘生了个孩子,只能为亲王、为诸王,这个小子居然当太子?据说,她又叫皇后去毒太子,太子多次被皇后诏去,但是不管皇后赐食什么东西,那些保姆们都先尝尝,皇后携着毒,却一直没有下手机会。

地节二年(前68)三月霍光病逝。宣帝在霍光病重期间,亲自到家里去看望,在病榻前还泪流满面。霍光死后诏以皇帝的规格下葬,这是罕见的荣耀,大概也就周公有这个待遇。这时候汉宣帝才开始亲政,离他即位已经六年了。

标签: 霍光许广汉刘恒刘病己汉宣帝宣帝

更多文章

  • 汉宣帝登基要感谢霍光的扶立?错!若没有汉宣帝霍光将死得很难看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霍光,汉宣帝,霍光的,刘询,汉昭帝,刘旦

    元平元年四月,年仅二十岁的汉昭帝刘弗陵驾崩。汉昭帝无后,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迎立昌邑王刘贺,奉汉昭帝衣钵继承皇位。大概过于得意忘形,刘贺“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一千一百二十七事。”二十七天犯罪一千多件,刘贺龙椅还没坐热,就被霍光废黜了!皇位再次空缺,在大将军长史邴吉的推荐下,霍

  • 权臣霍光的妇人霍显,竟敢毁掉皇帝的“旧宝剑”

    历史解密编辑:浅意时光标签:皇后,霍光的,汉宣帝,霍成君,太夫人显

    霍光在刘询继位之后,依旧掌握着朝政大权,辅佐汉宣帝治国理政。正当霍光一心一意地辅佐汉宣帝治理国家的时候,没想他的夫人霍显捅了一个大乱子。霍显的阴谋。霍显原是霍家的一个婢女,很受霍光的宠爱。后来霍光的原配夫人死去了,她就做了大将军的夫人。霍显给霍光生了好几个儿女,霍成君是她的小女儿。平时,霍显非常溺爱

  • 一代权臣霍光权倾天下, 为何霍光一死, 霍氏集团就立即土崩瓦解

    历史解密编辑:白惠谈财经标签:霍光,霍氏,权臣,刘询,司马师,霍成君

    这首先说明一个问题,霍光一生没有谋逆之心,只不过是把控权柄不放而已,虽然他的死的时候,霍氏满门遍及朝野,但汉宣帝还是不废吹灰之力,将包括霍光败家媳妇霍显在内的所有人诛灭三族。霍氏一门的败亡与霍光关系不大,主要因为霍显的妄想与无知。霍光作为辅政托孤大臣,掌控朝政二十一年,辅佐三位皇帝,居然能行废立之事

  • 血腥清洗掉霍光家族,汉宣帝为何依然尊崇霍光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霍光,汉宣帝,刘询,刘贺,刘彻,卫太子

    提及西汉的皇帝,我们会说汉高祖,文景二帝,汉武帝。很少有人提及汉宣帝刘询,实际上这位皇帝才是真正的汉朝综合素质最高的皇帝。他血脉至为尊贵,是汉武帝长子刘据的孙子。江山就该是他们家的,但一场巫蛊之祸,让他成为阶下之囚。二十多年以后又成为皇帝。这其中之落差绝非我们可以想象到的。但就是这位皇帝将汉朝推上巅

  • 卫霍同气连枝,霍光权倾天下之后,为何不给卫青家族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霍光,卫青,卫霍,刘彻,卫子夫,霍去病

    班固《汉书·霍光传》中记载,“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汉武帝临死之前,任命霍光为首席托孤大臣,提拔为大司马、大将军,辅佐少主刘弗陵。此后,霍光又经历汉昭帝、汉废帝、汉宣帝三代,每一代都是权倾天下的权臣。然而,霍光权倾天下之后,种种作为却又令人不解:卫霍同气连枝,霍光权倾天下之后,为何不给卫青家族平

  • 霍光为何是后世无数皇帝的噩梦?他都干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爱遐想的猫头鹰标签:霍光,皇帝,刘彻,刘盈,后世

    霍光(公元前48年-公元23年),西汉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和名臣,是汉武帝时期重要的幕僚和皇帝的亲信。他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极大地促进了汉朝的繁荣和发展。但同时,霍光也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的政治手段和决策经常被批评为缺乏公正和人性。霍光的政治手段十分高明,他重视名声和声望,在朝

  • 清理掉霍光的家族成员后,汉宣帝为何还依旧尊崇霍光?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霍光,汉宣帝,霍光的,刘病已,刘弗陵,卫太子

    提到西汉历史,人们一定会提起霍光这位权倾朝野的权臣,他在汉昭帝、汉宣帝时期都是位高权重之人,甚至他可以直接决定皇帝的废立,足以说明霍光在当时的地位有多高了,不仅如此,霍光在拥有权力的同时,还对西汉历史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就是这样一位权臣,在死后和大多数权臣的结局有些类似,那就是他的家族被满门抄斩了,

  • 从霍光家族被诛,看西汉皇室与卫霍势力持续半个世纪的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霍光,卫霍,刘彻,丞相,卫青,霍去病

    从后世的角度来看,外戚势力对汉朝的影响是深远而一贯的。外戚得权之后往往会上演与皇室之间互相压制以争夺帝国最高统治权的大戏,在这些斗争中最经典的当属皇室与卫霍势力的争衡了。自卫子夫在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被封为皇后算起,至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霍光全族被诛为止,西汉二百一十年国祚中竟有长达四分之

  • 史上最强陪嫁大礼包·番外篇——霍光

    历史解密编辑:柒柒爱历史标签:霍光,刘彻,刘询,刘旦,汉昭帝,刘弗陵

    你知道史上谁的陪嫁最流批吗?那当属是卫子夫。人家都是陪地契陪铺子陪珠宝,人卫子夫直接陪俩战神加一个超级辅政大臣。前面我们已经聊了俩战神卫青和霍去病了,今天我们来聊聊霍光。霍光霍光,大家可能不熟悉,但他哥哥你们肯定知道,姓霍?对,没错,他哥是霍去病。他俩是同一个爹,尽管他爹从霍去病小时候就抛弃了他,但

  • 揭秘:汉哀帝是有多爱的他的男人--董贤!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董贤,汉哀帝,孝成皇帝,刘骜,皇位

    汉哀帝刘欣,西汉第十三位皇帝,在位7年,汉成帝刘骜的侄子,理论上讲,刘欣作为亲王的儿子,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不过汉成帝病逝的时候,没有留下任何子嗣,最终在他和叔父中山王刘兴经过一系列地激烈争夺后,顺利登基。在汉哀帝刘欣的生命中,有一个不可或缺的人,那个人就是董贤。而汉哀帝和董贤可以说是在古代同性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