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由巫蛊之祸分析霍光的生存之道

由巫蛊之祸分析霍光的生存之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大大小小的风筝 访问量:1322 更新时间:2024/2/11 7:28:57

说到古代雄才大略的帝王,汉武帝必须榜上有名。

他北击匈奴、南征两越的辉煌之举,麾下更是有飞将军李广、骠骑将军霍去病、大将军卫青,

然而,晚年的汉武帝却疑心甚重,逼得儿子戾太子刘据无路可走,只能起兵,默许自己深爱的妻子卫子夫自缢。

甚至为了小儿子刘弗陵能顺利继位,杀死其母亲钩弋夫人

但是,却唯独有一人在此混乱的朝局中毫发无伤,并成为汉武帝为刘弗陵选定的辅政大臣的首要人选,此人便是

霍光

霍光能在风云变幻的朝局中安然处之,不仅是因为汉武帝刘彻对他的信任,更是因为其自身的性格使然。

刘彻是一代圣主

,打击大汉南北边的少数民族,使之不敢掠夺边境百姓财物粮食。

开辟了丝绸之路,引进葡萄、蚕豆以及大宛良驹等,输出茶叶、陶瓷、丝绸等国货,对大汉朝的经济做出卓越贡献。

制定颁布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便于百姓耕作;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所尊的儒术里又融合百家之长。

然而他亦是“暴君”

,为了自己的欲望不顾百姓生计,常年征战使得国库空虚,重用酷吏让百姓有苦不敢言,甚至还迷信修仙之道以至于酿成“巫蛊之祸”的惨剧。

对于性情如此极端的汉武帝,霍光为何会得到他的重用?

霍去病封狼居胥,却成全了霍光

霍光和霍去病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他们的父亲名为霍仲孺,河东郡平阳县人。早期以平阳县吏身份在平阳侯家供事,与在平阳侯府做侍者的卫少儿相识并相爱,生下了霍去病。

当霍仲孺供事期满后,却回到了自己老家结婚生子,一点也没把卫少儿与霍去病放在心上。霍光就是霍仲孺所娶之妻生下的儿子。

后来卫少儿的妹妹卫子夫进宫之后,霍去病也随着姨母卫子夫和舅舅卫青去到皇宫。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在马邑设下圈套,欲等匈奴人来了一网打尽,却被匈奴人提前得到消息,计划落于一空,史称

“马邑之谋”。

自此汉匈关系彻底破裂,武帝也早就厌烦了以和亲换取和平的外交政策。

在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后,大汉国库充盈,有了与匈奴一战的实力和物力。

此时走进武帝视野的卫青则来

恰逢其时,卫青骁勇善战,有谋略有胆识,武帝便让他带兵出征。

公元前129年,卫青带兵奇袭龙城,此后又多次与匈奴交战,收复河套地区。

公元前123年,霍去病就随舅舅卫青远征匈奴。

霍去病在少年时就善于骑马射箭,汉武帝看到后对其很是喜欢,于是常常带在身边并让他做了侍中。

看着年轻性格又率真的霍去病,武帝越看越喜欢。

特别是在他开始随军征战之后,霍去病在军事上的才能尽数显现,每次出征都能给武帝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公元前119年,武帝再次派兵讨伐匈奴。

卫青和霍去病各率领一支部队从两个方向夹击匈奴,直捣匈奴王庭,霍去病带领部队追击匈奴,一直到狼居胥山。

并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此后,

封狼居胥便成了武将们最高的追求之一。

此战大捷,武帝对霍去病更是赞赏喜爱。

然而霍去病的名字并没有带给他幸运,公元前117年,善长途奔袭、漠北之战封狼居胥的天下第一冠军侯霍去病逝世,

他的辉煌人生永远停留在24岁(虚岁)。

霍去病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的话语还时不时在刘彻耳边响起,而他人已经永远的离开。

在霍去病短暂的一生中,并没有完成娶妻成家的人生大事,

但是他却有一个儿子,为侍妾所生,名叫霍嬗

武帝因爱将的离去心中悲痛不已,将霍嬗养在自己膝下,似乎去病一直没有离开过。

然而好景不长,霍嬗在十岁那年也追随他父亲而去,汉武帝的寄托又落了空。

此时霍光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个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虽然和霍去病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但霍光的这一份谨慎沉稳却意外的不让武帝讨厌。

自从霍仲孺离开平阳侯府之后,就断了和卫少儿的一切联系,卫少儿也从未告知霍去病自己生父的事情。

去北方征战时霍去病恰好途经平阳县,于是就去拜见了自己的父亲,并且给这个从未对自己有过一天关怀的父亲添置田产和奴婢。

征战回来的

时候

也经过了此地,并将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带到京城。

当时霍光才十几岁,武帝任命他为郎官,不久又升到诸曹侍中。

霍去病死去之后,霍光又升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加之他在武帝身边行事稳妥,武帝对他也更为亲厚。

性格小心谨慎,做事分寸有度

汉武帝本就是个多疑的人,加上晚年对求仙问道的热衷向往,更加疑神疑鬼。

而霍光离汉武帝如此之近,却能做事妥帖,让武帝满意,这与他的性格和处事方法息息相关。

汉书里就这样说过霍光,说他

“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

,因此汉武帝“甚见亲信”。

在此处是对霍光个人性格的整体描写,虽只有一句话,但是足够地直白。

至于他在武帝身边这些年的行事作风,从字里行间也可窥见一二。

据汉书记载,

霍光每次从下殿门进出的时候,停顿和前进都有固定的地方。

郎仆射暗中对他行进的位置作了标记,

竟然每次都在同一个位置,不差分毫。

由此可见霍光本人做事也必然是方寸有度的。

在后期,

汉武帝欲要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小儿子刘弗陵

,但是刘弗陵太小了,加上他的母亲钩弋夫人还年轻,汉武帝想到了当初吕后在高祖刘邦死后的所作所为,不免心里更加担忧了。

恰逢钩弋夫人陪同汉武帝去甘泉宫,因为一些琐事武帝责备了她,她竟就开始身体消瘦、心情低落。

武帝此时心下一狠,对其不闻不问,甚至更加疏远了,没过多久,钩弋夫人忧思成疾去世了。

武帝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却还不是很开心,他不知道自己哪天会离开,

他走后谁又可以辅佐刘弗陵呢?

纵观朝野上下,当时有四个人入了他的法眼,

霍光、今日磾、桑弘羊和上官

。其中他最瞩意的还是霍光。

于是,武帝就命黄门画工,画了一幅周公抱着成王接受诸侯朝见的图画,并赐给了霍光。

以霍光在朝多年的政治头脑来看,他不难猜出武帝赐予他这一幅画的用意,但是他却就像是收到平常的赏赐一般,默默的收下。

不久后,武帝出游五柞宫时得了重病,

此时霍光已知武帝选择的继承人是谁,却还要问一遍,

“如有不讳,谁当嗣者?”

可见他的沉稳,这份沉稳使他在波谲云诡中活了下来,并且受到重用,还为他赢得了辅政大臣的头衔。

巫蛊之祸不冒头,皇位之争身置外

巫蛊之祸可以说是汉武帝一生中最后悔的事,汉武帝经常做梦梦到有人要害他,于是他就让自己的宠臣江充去调查此事。

江充本就和太子刘据有过节,此时刚好可以大做文章。

在一番准备后,

江充带人在东宫找到了太子以巫蛊之术诅咒汉武帝的“证据”

刘据不愿束手就擒,想先杀了江充,然后跟武帝解释,但是他没有这个机会了。

在他反抗的时候,谋逆的罪名就已经压在了他的头上。

于是太子刘据被逼自杀,其母卫子夫也自缢,就连刘据的儿子们也都难逃一死。

而霍光,作为霍去病的弟弟,理应和霍去病一样,称呼卫子夫一声姨娘。

巫蛊之祸期间,所有和卫家有关的人几乎都受到了波及,丢了性命的大有人在,更别提贬谪流放的了。

而霍光却完好无损,既没有获罪被降职也没有丢掉性命,

其原因无非是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他没有为卫家求过一句情,

其一

,他和卫家本来就没什么情分,就算他当时知道刘据是被冤枉的,他也没有出头去帮的立场。

其二

,他对当时状况的把握很准确,他知道汉武帝那时沉迷于巫蛊之术,对那些方士、巫师的话十分相信,就算自己说了也不一定有用。

其三

,他对汉武帝此人的了解很透彻。他知道若是汉武帝要做的事情,是谁也无法阻止的,与其触碰武帝的逆鳞,不如置身事外。因此,武帝对他并没有什么可斥责的。

在武帝病重期间,皇位由谁继承成为了每个皇子都很关心的一个问题,特别是燕王刘旦

霍光对此不置可否,

没有拥立谁,也没有排挤谁。

就算他已经知道,

汉武帝要让

他效仿周公辅助成王一般辅助武帝幼子,他也是保持沉默。

这也是汉武帝选择他作为辅政大臣的原因之一,

沉稳谨慎,做事有分寸。

汉武帝一世枭雄,上承文景之治,下昭宣中兴,武帝在位时间是得天独厚的。

他建过功,也犯过错,可贵的是他在公元前89年,颁布了《轮台诏》。

诏书中忏悔自己所犯的错,并提出要重视民生,休养生息。

武帝这样满怀抱负而又私欲膨胀的一个人,却信任了霍光这么多年,也是霍光大众所不知的人格魅力的体现。

汉武帝自绝三族,杀母立子,却一直都很信任霍光,原因主要是三点。

其一,武帝怀念天才将领霍去病,并把对霍去病的好转移到霍光身上。

其二,霍光做事稳妥有度、小心谨慎,符合汉武帝用人的标准。

其三,霍光对人对事分析到位、了解透彻,能避开让人生厌的点。

#历史开讲#

#汉武帝#

#霍去病#

更多文章

  • 西汉权臣霍光的那些事儿

    历史解密编辑:呆滞粉红葡萄干标签:霍光,霍光的,权臣,刘询,刘彻,刘弗陵

    之前的文章讲了历史上三位口碑较好的权臣,今天本文将为您说说西汉历史上一位具有争议的权臣霍光。一听到霍光这个名字,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大名鼎鼎的霍去病,毕竟他俩都处于同一时代。近代的霍元甲虽然也是历史名人,但距离西汉的时间太远了,他跟霍光无法建立联系。霍光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弟,这兄弟俩在汉朝算是

  • 霍光的女儿被封为皇后,却成为霍家获罪的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霍光,刘询,皇后,卫太子,许平君,刘彻

    在西安古城北边,过了渭水,就是咸阳原,在这里有九座帝陵,最大的一座便是汉武帝的茂陵,在它的东南有一座大幕,墓中埋的是武帝为他的太子选定的辅弼大臣霍光。霍光辅佐了昭、宣两帝,坚定地执行武帝“罪己诏”原定的治国方针,汉家江山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史称“昭宣中兴”。霍光生前权重皇帝,帝王给了他无限的倚重和信任

  • 霍显:霍氏一族的掘墓人,霍去病和霍光的心血毁于一旦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霍去病,霍光,许平君,霍成君,汉宣帝

    前71年,女医淳于衍求大将军霍光的妻子霍显,为自己的丈夫谋个美差。霍显说:“只要你在皇后的药中做些手脚,荣华富贵唾手可得。”淳于衍没想到自己不过是想为丈夫换个差事,却惹来这么一场祸端。她下意识地推脱,然而对方阴谋已漏,岂容她不干。她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参与其中,要么成为一个死人。最终,她答应了下来。她

  • 卫霍关系极深,霍光掌权之后,为何不给皇后卫子夫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霍光,皇后,刘彻,卫子夫,卫太子,汉宣帝,卫霍关系

    班固《汉书·霍光传》中记载,“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汉武帝临死之前,任命霍光为首席托孤大臣,提拔为大司马、大将军,辅佐少主刘弗陵。此后,霍光又经历汉昭帝、汉废帝、汉宣帝三代,每一代都是权倾天下的权臣。然而,霍光权倾天下之后,种种作为却又令人不解:卫霍同气连枝,霍光权倾天下之后,为何不给卫青家族平

  • 品读—汉宣中兴之霍光之死(三)

    历史解密编辑:小范先生标签:霍光,许广汉,刘恒,刘病己,汉宣帝,宣帝

    汉宣帝这个人,当然就比那个昌邑王强多了。他最后怎么处理和强势的霍光的关系呢?他跟文帝还不一样的,文帝刘恒毕竟是诸侯王啊,是刘邦的儿子。汉宣帝刘病己,他与皇室这层关系,必须追溯到汉武帝那里去,这都是曾孙这一辈了。应该说他这个皇帝,霍光说他是就是,霍光说他不是就不是,因为像他那样子血统的人太多了。但是,

  • 汉宣帝登基要感谢霍光的扶立?错!若没有汉宣帝霍光将死得很难看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霍光,汉宣帝,霍光的,刘询,汉昭帝,刘旦

    元平元年四月,年仅二十岁的汉昭帝刘弗陵驾崩。汉昭帝无后,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迎立昌邑王刘贺,奉汉昭帝衣钵继承皇位。大概过于得意忘形,刘贺“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一千一百二十七事。”二十七天犯罪一千多件,刘贺龙椅还没坐热,就被霍光废黜了!皇位再次空缺,在大将军长史邴吉的推荐下,霍

  • 权臣霍光的妇人霍显,竟敢毁掉皇帝的“旧宝剑”

    历史解密编辑:浅意时光标签:皇后,霍光的,汉宣帝,霍成君,太夫人显

    霍光在刘询继位之后,依旧掌握着朝政大权,辅佐汉宣帝治国理政。正当霍光一心一意地辅佐汉宣帝治理国家的时候,没想他的夫人霍显捅了一个大乱子。霍显的阴谋。霍显原是霍家的一个婢女,很受霍光的宠爱。后来霍光的原配夫人死去了,她就做了大将军的夫人。霍显给霍光生了好几个儿女,霍成君是她的小女儿。平时,霍显非常溺爱

  • 一代权臣霍光权倾天下, 为何霍光一死, 霍氏集团就立即土崩瓦解

    历史解密编辑:白惠谈财经标签:霍光,霍氏,权臣,刘询,司马师,霍成君

    这首先说明一个问题,霍光一生没有谋逆之心,只不过是把控权柄不放而已,虽然他的死的时候,霍氏满门遍及朝野,但汉宣帝还是不废吹灰之力,将包括霍光败家媳妇霍显在内的所有人诛灭三族。霍氏一门的败亡与霍光关系不大,主要因为霍显的妄想与无知。霍光作为辅政托孤大臣,掌控朝政二十一年,辅佐三位皇帝,居然能行废立之事

  • 血腥清洗掉霍光家族,汉宣帝为何依然尊崇霍光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霍光,汉宣帝,刘询,刘贺,刘彻,卫太子

    提及西汉的皇帝,我们会说汉高祖,文景二帝,汉武帝。很少有人提及汉宣帝刘询,实际上这位皇帝才是真正的汉朝综合素质最高的皇帝。他血脉至为尊贵,是汉武帝长子刘据的孙子。江山就该是他们家的,但一场巫蛊之祸,让他成为阶下之囚。二十多年以后又成为皇帝。这其中之落差绝非我们可以想象到的。但就是这位皇帝将汉朝推上巅

  • 卫霍同气连枝,霍光权倾天下之后,为何不给卫青家族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霍光,卫青,卫霍,刘彻,卫子夫,霍去病

    班固《汉书·霍光传》中记载,“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汉武帝临死之前,任命霍光为首席托孤大臣,提拔为大司马、大将军,辅佐少主刘弗陵。此后,霍光又经历汉昭帝、汉废帝、汉宣帝三代,每一代都是权倾天下的权臣。然而,霍光权倾天下之后,种种作为却又令人不解:卫霍同气连枝,霍光权倾天下之后,为何不给卫青家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