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景帝刘启:谁说熊孩子没出息,我偏不信

汉景帝刘启:谁说熊孩子没出息,我偏不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年华名人汇 访问量:297 更新时间:2023/12/8 4:01:51

如何与亲戚保持着和谐的关系,这自古以来便是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咱们今天要讲的这位汉景帝本来是个有为之君,可在位期间大部分时间都在处理与亲戚之间的矛盾,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汉景帝是汉文帝和窦皇后的嫡长子,汉文帝在继承皇位后,就把这个儿子立为太子。汉文帝窦皇后俩人性情都比较温和,主张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汉景帝自幼也没怎么被父母责骂过,又身为太子之尊底下人都捧着他。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景帝脾气有点急,还有着自己的小任性。

有时候这一任性就容易犯错,汉景帝在做太子的时候因为一时冲动,导致了大汉集团总部与分部之间的一次摩擦。

有一年吴王刘濞(bì四声)的世子刘贤入京,陪伴刘喝酒下棋。在下棋的时候,汉景帝与吴王太子刘贤因为棋路产生争执,两人谁也不肯让谁。结果汉景帝一生气拿起棋盘就打刘贤,结果一不小心就把这位表兄弟给打死了。汉文帝派人将刘贤的尸体送回吴国,而吴王刘濞又将儿子送回长安安葬。汉代集团总部与吴国分部因此结下仇怨,之后吴王借口身体不好,不再朝见汉文帝。汉文帝也没有太过于计较,反而派使者安抚吴王。

汉景帝继位后,御史大夫晁(cháo二声)错提出削蕃建议。晁错认为朝廷与诸侯国之间的矛盾已经越演越烈,不如借诸侯王犯错之际,消减他们的王国领土,从而削弱诸侯王的实力。

这个提议正对了汉景帝的心思,当年刘邦为了加强对天下的统治,特意将子侄派到各地当分部领导。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的分部越发强大。外地的老刘家亲戚们也越来越不把大汉集团总部当回事,违反集团规章制度的事情时有发生。

汉文帝刘恒脾气好,不咋跟亲戚计较。这逢年过节也没少给老刘家亲戚送关怀,压岁钱次次就没落下过。可就算这样,他们分部没少搞独立,比如济北王刘兴居,淮南王刘长可就说反就反了。特别是吴王刘濞在文帝时期不进京朝拜,私自铸钱煮钱,还收留各地逃犯。景帝又与他有杀子大仇,觉得他们早晚得反叛中央。

于是汉景帝不顾大臣的反对,接受了晁错的建议。不过汉景帝虽然有心,但是也不敢上来就对吴王动手。于是先借着其他王爷犯罪的理由,削减他们的封地。结果吴王刘濞一瞅就急眼了,这不是冲着我来的吗?你杀了我儿子不说,还想削减我的封地。啥也不说了,看谁拳头大 。于是吴王刘濞又联合其他诸侯王,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名义发动了七国之乱。

叛军一路破竹,气势汹汹地向长安杀来。汉景帝一时间也很慌,赶紧启用大将周亚夫前去平叛。同时又询问大臣,看看这事能不能和平解决。大臣们便建议把晁错杀了,虽然景帝明白杀晁错也不能解决。但是凡事有个万一,万一晁错死了这七国就退兵了。要是晁错死了,七国还不退兵,那摆明就是谋反。也让老刘家亲戚看看,不是我要跟他们打,是他们非得想篡位,我那是自卫防备。

于是可怜的晁错便成为了炮灰,被腰斩而死。晁错死后,汉景帝派大臣袁盎(àng)去跟吴王刘濞议和。结果刘濞说“我已为东帝”,这下汉景帝放弃了和平解决的想法。只好派周亚夫、窦婴等人东征平叛,周亚夫出征前提出用梁王刘武的军队拖住吴楚两国主力,景帝同意了周亚夫的建议。

之后梁王刘武在吴楚大军的攻击下,几次向周亚夫求援。但是周亚夫仍然按兵不动,之后趁机用轻骑兵切断了叛军的粮道。有句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没有粮食吃的叛军在反攻失败后,迅速崩溃。大汉集团仅仅用了三个月就平息了叛乱,参与叛乱的诸侯王都死了。

虽然七国之乱顺利平定,但是这也让汉景帝认识到诸侯王势力的强大。因此他转变了对诸侯强硬的态度,转而继续沿用汉文帝时期的怀柔举措。一方面对诸侯王极尽尊重安抚,而另一半又暗搓搓地削弱诸侯王的力量。为了可以让老刘家的诸侯王,可以有时间享受生活。汉景帝特意颁布了新令,作为分部领导的老刘家亲戚,分部的具体公务不用你们亲自处理了,集团总部会委派职工帮你们处理的。你们不必在为政事烦恼 ,每天吃吃喝喝拿钱就好。汉景帝通过新法的实施,成功的将地方诸侯国的治理权和官吏任免权收回中央。

诸侯王问题暂时稳定后,汉景帝仍然采取了他爹汉文帝时期的集团管理方法。采取了重农抑商的基本集团建设方法,并且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希望现任的各级领导要鼓励手下的职工多种田。只有田产多了,大汉经济才会真的好起来,职工们才能真的富起来。为了切实保障职工的利益,汉景帝放松了对户口的限制,允许土地贫瘠的职工到土地肥沃的地区耕种。为了防止粮食的浪费,汉景帝两次发布公告禁止全体职工用谷物酿酒。对于那些无田可种的职工,政府又发挥出自己的友爱精神,将集团所拥有的土地出租给职工耕种,尽量实现每一位职工都有田可种的小目标 。通过集团上下重点发展粮食产业,汉景帝时期的粮食已经多得吃不完了。

而在处理与邻居匈奴关系上,汉景帝仍然采取了老方法,继续送宗室女前往匈奴前往和亲。此外经过多年的跟匈奴接触,汉景帝发现匈奴并不是天生好战,他们侵扰大汉集团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生产落后,物资匮乏。汉景帝秉持互帮互助的精神,在边关地区建立关市,与匈奴进行贸易。比如大汉集团卖给匈奴他们所喜欢的茶叶,丝绸等,而匈奴则卖给大汉集团马匹。随着景帝开设边市,匈奴减少了侵扰次数,大汉集团与匈奴集团暂时进入了关系发展的平稳时期。

汉景帝继位之后,对待工作一直勤勤恳恳。虽然与外地的亲戚们发生了争执,但是经过一番努力也缓解了矛盾。按照常理来说,汉景帝也该到了享受的时候。可没想到这福没享受几天,这自家人又产生矛盾了。

汉景帝的妈妈窦太后一共生了三个孩子,长公主刘嫖、汉景帝刘启,梁王刘武。这三个孩子自幼关系贼好,特别是汉景帝当了皇帝之后,对姐姐和弟弟也很照顾。在一次家宴上,景帝喝高了。对着自己的老妈窦太后和弟弟刘武说,自己百年之后要立弟弟刘武为储君。一旁的大臣窦婴赶紧打断汉景帝,说自古以来便实行宗法制,理应传位给嫡长子。就算没有嫡长子也应该传位给自己其他儿子,哪有传位给自己弟弟的道理。汉景帝瞬间也清醒,立马转换话题说别的。汉景帝是随口一说,可窦太后和梁王刘武是当了真,特别是窦太后对小儿子十分宠爱,一心想让两个儿子都当皇帝。

当时大汉集团以孝治天下,汉景帝也不好太违背母亲的意愿。因此汉景帝召集大臣象征性讨论了一下,关于梁王是否可以被立为储君的问题。结果大臣袁盎强烈反对,梁王刘武知道后派人刺杀了袁盎。袁盎一死,当时大汉集团群情激愤,纷纷要求治理梁王刘武的罪责。汉景帝虽然碍于情面,放了弟弟一马。但是此事一出,梁王是彻底没了成为大汉集团继承人的可能。不久之后梁王病逝,储位风波得以平息下来。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病逝于未央宫,在位十六年,享年四十八岁。汉景帝和父亲文帝的统治被合称为文景之治,这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最先出现的鼎盛时代,为后来的汉武帝的种种创举,打下了充裕的物质基础。

更多文章

  • 文景之乱(十一)刘启杀死刘贤并非突发事件,而是人为策划的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刘启,刘贤,刘濞,刘恒

    刘氏诸侯王尾大不掉的问题贯穿着汉文帝、景帝和武帝三个朝代,也给当时的西汉朝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从汉文帝刘恒即位开始,就有很多大臣先后上书请求限制诸侯王的权力和封地,而汉朝朝廷也采取了很多措施,直到汉武帝的中后期才逐步解决。汉文帝时期正是刘氏诸侯王问题最为严重的时候,虽然刘恒采采纳了贾谊"众建诸侯王而

  • 汉景帝刘启在位期间,为什么会爆发七王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刘恒,分封,刘邦,梁国,诸侯国,七王之乱,汉景帝刘启

    七王之乱是汉景帝刘启在位期间爆发的一次诸侯国的叛乱。主要原因是汉景帝继位后,重用晁错,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而开始削藩。结果引发了诸侯国的不满,于是吴王刘濞联合了几个诸侯国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刘邦建立西汉时采取的是分封制加郡县制并行的制度。刘邦最初分封的时候有七个异姓王,这些都是

  • 西汉孝景帝-刘启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刘启,丞相,栗姬,刘恒,刘濞,刘彻

    刘启,西汉王朝第六任皇帝,是西汉文帝刘恒的嫡长子,其母为汉文帝的皇后窦漪房。刘启在位期间,推行‘削藩策’,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继续奉行‘与民休息’政策,发展生产、减轻赋税,继承和发展其父事业,开创‘文景之治’,为其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西汉惠帝七年(癸丑,公元前188年)3月4

  • 文景之乱(十七)刘启为什么不念父子亲情,派人逼死废太子刘荣?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刘启,栗姬,窦太后,汉景帝,文景之乱,刘荣(临江王)

    汉武帝刘彻并不是汉景帝刘启的长子,也不是他的第一个太子。在刘彻之前,刘启曾经立庶长子刘荣为太子,也很宠爱刘荣的母亲栗姬。从史书上来看,栗姬距离皇后仅一步之遥,刘荣也受到朝中大臣拥戴,一度被认为是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然而在废除薄皇后之后,刘启并未立栗姬为后,反而废除了刘荣的太子位,改封为临江王。在立刘

  • 刘弗陵不是汉武帝刘彻的亲生儿子?为什么还要立刘弗陵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刘弗陵,刘彻,汉昭帝,卫太子

    关于汉昭帝,一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便是正史上的,刘弗陵是汉武帝的亲生儿子,另一种便是相反的说法了。那么刘弗陵到底是不是汉武帝的亲生儿子呢?有些人认为刘弗陵不是汉武帝的亲生儿子,而是大臣江充的儿子。原因有以下几点。赵氏怀胎的时候,汉武帝已经进入了晚年,所以这就降低了汉武帝使赵氏怀孕的机率。怀胎14个月

  • 汉武帝有六个儿子,为什么后来传位给最小的儿子刘弗陵?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刘弗陵,刘彻,汉昭帝,钩弋夫人,卫太子,刘旦

    汉武帝在位的五十四年,西汉王朝走向了顶峰时代。他先后有三个皇后七个妃子,生下了十二个孩子(六子六女)。而他六个儿子的命运各不相同,按说长子刘据合法的继承人,却在江充发动的巫蛊之乱,被逼到了汉武帝的对立面,最后自缢身亡。他最小的儿子刘弗陵却在宫廷争斗的烟雨中,走向了皇帝位置。我们今天来说说这件事情。作

  • 汉武帝在位54年,有6个儿子,年仅8岁的幼子刘弗陵为何能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刘弗陵,刘彻,卫太子,刘旦,李广利,康熙

    文|飞鱼说史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四个人是中国历代帝王中的佼佼者。关于他们的话题,似乎永远也说不完,想想也是,谁让他们是本身就是自带流量的帝王呢,不过这四个人,谁的功绩更大一点呢?我觉得是秦皇和汉武功绩相当,唐宗和宋祖则稍微要逊色一点,至于为何如此说,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只有短短的12个字。秦朝,疆域已

  • 汉武帝去世后,为何由幼子刘弗陵即位?因为他已别无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弗陵,刘彻,钩弋夫人,卫太子,刘旦,汉武帝,汉昭帝

    学五千年华夏历史,品个中百味人生;知天命,学古鉴今。本文为苏苏鉴史原创,感谢大家点赞、支持、关注!汉武帝刘彻去世之后,年仅八岁的幼子刘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雄才伟略的汉武帝为何会把江山交给年纪最小的、未成年的幼子刘弗陵呢?他不怕帝少被欺吗?然而,这实在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汉武帝已别无选择。这一切,都是

  • 刘弗陵是刘彻的亲生子?汉武帝老来得子或与天山雪莲相关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生活大爆料标签:刘彻,雪莲,刘弗陵,汉昭帝,汉武帝

    作为西汉最有作为且最长寿的皇帝,汉武帝刘彻在位的54年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伟大帝国,打造了军事、文化极盛的西汉王朝。据史料记载,在汉武帝晚年时期,年方二八的钩弋夫人出现并以“奇女子气”得宠居住钩弋宫中。进宫后不久,钩弋夫人便身怀有孕,十四月后诞下了汉昭帝刘弗陵,号称“钩弋子”。据说,刘弗

  • 汉武帝有六个儿子,为何最后却传位给年仅八岁的小儿子刘弗陵?

    历史解密编辑:镜头下的文化标签:刘彻,江充,刘弗陵,卫太子,陈阿娇,汉武帝,汉昭帝

    汉武帝之所以要选择刘弗陵即位,其实也是无奈之举。最适合即位的太子刘据,让他亲手逼死了。而其他几个儿子,都不适合做皇帝。挑来挑去,反倒只有当时年仅八岁的刘弗陵,最适合接班。身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皇帝之一,汉武帝一生共有六个儿子,为何最后会落得这个结果呢?这事就得从头说起了。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