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鬼扯东汉(增九)汉章帝刘炟仁厚治国,却为东汉灭亡埋下极大隐患

鬼扯东汉(增九)汉章帝刘炟仁厚治国,却为东汉灭亡埋下极大隐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榜秀才 访问量:2400 更新时间:2024/1/3 23:00:40

中国古代几乎每个大一统的王朝都有一段兴盛的时期,这样的时期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东汉的兴盛时期从光武帝刘秀开始,一直延续到汉和帝刘肇。其中汉明帝刘庄和汉章帝刘炟时期最为兴盛,史称明章之治。然而从史书上看在汉章帝刘炟治国时期东汉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他的治国方略以仁厚著称,可这种仁厚却为东汉埋下巨大隐患。这个隐患在他死后引发了外戚专权、宦官乱政等等恶劣的情况,以至于东汉很快走向了灭亡的轨道。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刘炟仁厚治国,反而会为东汉埋下隐患呢?

仁厚治国一向是中国古代士人所推崇的治国方略,尤其是代表中华文化根基的道家和儒家学者,都是将仁厚治国的皇帝作为历史的典范。汉章帝刘炟就是这样一位皇帝,他继承了父亲刘庄的帝位,一反刘庄大力打压豪强、外戚和宗室的作风,对官员和贵族非常的仁厚,受到朝廷上下的一致好评。后来三国时期的魏文帝曹丕评价刘庄和刘炟父子,称其为“明帝察察,章帝长者。”,这样的评价也称为历史对明章之治的最后总结。从这个评价中可以看出,曹丕将刘炟评价为长者,其意为像长者一样仁厚治国。

汉明帝刘庄在位时,他一反父亲光武帝刘秀对外戚、豪强和宗室的照顾,开始加大了对这些贵族群体的压制。他对于外戚、大臣以至宗室诸王控御极严,一旦犯法从严治罪,决不因其官职高、地位亲近而加以宽贷。于是,群臣震恐,朝廷肃然。不但犯罪的贵族本身会受到严厉的刑罚,而他的家族也广受牵连。当时很多随同刘秀征战的开国元勋家族都受到严厉打击,就连皇太后阴丽华所在阴氏都没能逃过。在此过程中,包括他的弟弟楚王刘英和广陵王刘荆在内的一大批宗室和外戚获罪论死,朝廷上下也变得战战兢兢。

可是刘炟即位后,并没有延续刘庄治国的法律,而是废除了不少严酷管理贵族的条令,走向了所谓宽仁治国的一面。比如依东汉制度,官员贪污要禁锢三世,即三代人都不准为官。可是刘炟废除了这项制度,加大了对官员和贵族的赏赐,甚至多次超过必要的限额。这么一来不仅仅加大了国家的财政负担,也是的官员贪污腐败加剧,老百姓的负担加重。刘炟的仁厚还体现在废除了不少刘庄留下的残酷刑罚制度,将株连等酷刑不再实行,而官员和贵族犯罪也减轻处罚力度。这样的政策自然得到了官员和贵族的广泛支持,他也被认为是明君的代表。

在东汉朝廷官员中,开国元勋、地方豪强、外戚家族、宗室子弟是盘根错节的关系。他们相互支持,在朝廷中谋取政治利益,并将其扩大到对国家资源的侵吞,实际上就是在挖国家的墙角。刘庄即位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打击这些权贵集团,使得他们不敢随意向国家和朝廷伸手,也抑制的各方势力的膨胀和发展。在刘庄时代即便是作为外戚之首的马氏,在朝廷中也没有太大的势力,更不要说外戚专权或者威胁到国家安全。然而刘炟实行的所谓宽仁制度的实行,却使得东汉官员、贵族和豪强摆脱了严酷法令的制约,各家的势力有了膨胀的机会。

于是以皇后窦氏为主的豪强外戚开始发展,在朝廷中安插大量的官员,把持朝政,攫取国家资源。尤其是在皇太后马氏去世后,刘炟更是放松了对外戚和宗室的管制,使得这些家族的势力越来越大,对朝廷的影响力越来越强。按照这种趋势发展,外戚专权的祸端就在眼前了。当初刘庄就是因为看到了这个祸端,才果断地采取严酷刑罚,将这一苗头扑灭在襁褓之中。可刘炟改宽仁治国后,外戚和豪强的势力卷土重来,对国家和朝廷的威胁越来越大。以至于在刘炟去世后,立刻就出现了太后窦氏专权的事情,几乎将汉和帝架空成傀儡皇帝。

从史书上看,刘炟并非不知道如此做法的危害,但是也坚持如此操作,这就让人看不明白了。从汉朝中央集权的规律来看,每个皇帝都会加强对皇权的掌握,即便是刘秀这样不太强势的皇帝,也试图用改革加强皇权,打压地方豪强和贵族的势力。虽然他没有成功,但也说明了皇帝掌控皇权的欲望。刘炟是刘庄的儿子,是看着刘庄打压豪强、外戚和宗室长大的。而且她的嫡母皇太后马氏也是支持这种打压豪强、外戚和宗室的政策。所以从内因上看,刘炟并没有太大的阻力,只需要延续刘庄时期的政策就好。

可是他并没有如此做,而是一反常态的搞宽仁治国,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分析其中的原因,既然内因上不存在问题,那只能是外部因素导致的。查阅当时的历史典籍,可以发现刘炟执政时期东汉并不平静,也不太像传说中的盛世,而是典型的内忧外患。

当时在外部东汉面临着北匈奴的威胁,北匈奴入侵西域,和当地的部落国家联合阻断了丝绸之路。于是东汉和匈奴在西域展开了长期而持久的争夺战,这对东汉的国力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使得刘炟一度准备放弃西域,采取内缩的国防政策。幸好有名臣班超和名将耿恭等人的坚持,才使得东汉能继续控制西域。

除了北匈奴的外患外,当时东汉的内忧更加严重。一方面是自然灾害频繁,另一方面是内部叛乱频繁发生。永平十八年,东汉发生大瘟疫,然后又有京师洛阳及兖、豫、徐三州大旱,赤地千里,饥民遍野。第二年一开年,武陵澧中蛮叛变,山阳、东平发生地震。到了当年秋天,云南地区永昌哀牢夷叛变。到了年底,又发生了阜陵王刘延谋反。到了第三年年中,烧当地区羌族人反叛。可以说从永平十八年开始,东汉的灾难就没有停息过。不是自然灾害,就是各地反叛,要不就是北匈奴攻打,这使得皇帝刘炟焦头烂额。

为了应付这样的乱局,刘炟一方面下了罪己诏祈求上天宽恕,另一方面则赦免了刘庄时期定下来的很多株连贵族、豪强、外戚和宗室的案子。史书上说,当时的东汉朝廷认为天灾人祸是刘庄治国的刑罚太残酷,让不少人株连和冤枉,这才降祸给国家。其实这句话一看就是瞎忽悠的,很明显是朝廷中的贵族势力借机向刘炟施压,谋求更宽泛的管理环境。而刘炟处理这些焦头烂额的问题,又需要这些贵族豪强的支持,所以双方才在政治上达成妥协,使豪强贵族有了发展的空间,而这样的空间却也为东汉灭亡埋下隐患。

从史书上看,对于这种操作的弊端,刘炟也是心知肚明的。他为了尽快将国家从内忧外患的乱局中拔出来,只能暂时向贵族豪强妥协,团结整个朝廷的力量,解决国家各种灾难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种宽仁政策的弊端,限制豪强贵族的势力,刘炟也是有所准备的。比如他学刘邦大封诸侯王,就是打算以刘氏诸侯王的势力来前置外戚豪强和贵族。然而他的策略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甚至还没能看到效果时,他便已经英年早逝了。他的突然去世,迫使不足十岁的汉和帝刘肇登基即位,也给了窦太后临朝称制的机会。

窦太后临朝称制,窦氏外戚势力急剧膨胀,以窦宪为首的家族子弟独霸朝廷,拉开了东汉外戚专权的序幕。为了破除外戚专权,刘肇又引入了宦官执政的策略,利用宦官的力量剪除了窦氏的势力。如此一来,东汉陷入外戚和宦官轮流专权的怪圈之中,而朝廷士人则成为墙头草两边倒,使朝廷陷入长期的政治斗争之中。

而这样的政治斗争持续到汉末,直到外戚何进引西凉军阀董卓进京,让东汉走上了灭亡的道路。总结这其中的过程,都是从汉章帝刘炟宽仁治国开始的。如果没有刘炟毫无原则的纵容,窦氏不至于专权,东汉也不至于陷入内斗的漩涡中无法自拔,最终走上灭国的道路。

标签: 刘炟章帝宦官刘秀汉明帝曹丕

更多文章

  • 刘炟鑫:大盘向下寻求支撑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证券报标签:沪指,大盘,双底,刘炟鑫

    沪指近期最高上摸3424点之后,离本专栏反复多次强调的重要压力位置333日均线当值3443点仅差19点,稍作停歇后就义无反顾地掉头向下大跌,再次验证了沪指在年线尤其是重要操盘线333日均线的压力下大概率进入休养期、短期操作的风险越来越大的观点。本周沪指下跌是主要基调,热点轮动且涣散,涨跌互现的格局增

  • 刘炟鑫:A股今年行情值得期待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证券报标签:a股,沪指,大盘,股市,股指,科技股,券商股,刘炟鑫,恒生科技指数

    本周五沪深股市一掀疲态,扭转周初下跌局面,四月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扬眉吐气,四大股指联袂微幅低开后,一路走高,涨多跌少。权重股、科技股、题材股等集体发力,科技股尤其是算力、半导体、传媒娱乐板块再次全线爆发,券商股鼎力相助,各大指数全线飘红,大盘再接再厉,扩大涨幅,直逼前高。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反弹格局

  • 刘炟鑫:当前空仓或轻仓为佳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证券报标签:大盘,沪指,空仓,头肩底

    上篇文章认为大盘会向下寻找支撑,结果大盘指数在60日均线位置得到短暂支撑,横盘震荡,徘徊不前。沪指在跌破重要操盘线即重要支撑位置333日均线当值3438点之后,两次反抽均未能突破,掉头向下大跌,再次验证了沪指在年线尤其是重要操盘线333日均线的压力。本周市场热点板块反复轮动,机器人、猴痘、芯片概念股

  • 刘炟鑫:市场最坏行情或已经过去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证券报标签:沪指,大盘,股市,信号,刘炟鑫

    沪指在本周四第三次突破重要大周期操盘线333日均线之后,周五再次出现回调,下跌领头军是煤炭、石油和种子概念等。此外,在全国各地正全力以赴拼经济,抢回失去的时间决不能透支未来的发展等言论之下,引发中字头概念股全线大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高位巨量跌,明显构建大型头部。大盘虽然下跌,但是少数股票走出底部形

  • 刘炟鑫:A股步入中长期结构性牛市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证券报标签:a股,大盘,沪指,美债,刘炟鑫,结构性牛市

    本周大盘连续大跌,一举向下击穿横盘四个月之久的平台,向下寻求支撑。盘面上热点涣散,“中特估”与金融股表现乏力,连续大涨之后在高位放出巨量的股票大跌,科技股调整之后再次卷土而来,似有再次进入主升浪的迹象,受到政策影响的电力股表现不俗,出现了杭州热电等连板股票。消息面上,本轮下跌主要原因为美债和本地地方

  • 汉安帝刘祜:错付痴情的帝王,把东汉王朝交给了自己深爱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刘祜,安帝,太后,宦官,帝王,皇帝

    延平元年,公元106年,9月21日。年仅两岁,当上皇帝仅有220天的东汉殇帝刘隆驾崩了。小皇帝只是个孺子,当然不可能有子嗣。刘隆没儿子,那立谁当皇帝就成了个大问题。群臣议论纷纷,有人说搞个集体投票,有人说能者居之,有人说废那个劲干什么,抽个签岂不是美滋滋?大臣们对立储登基这种事儿,向来是非常热情且关

  • 汉安帝刘祜只有个独生子刘保,为何听从阎皇后挑拨,废除其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刘祜,刘保,阎皇后,安帝

    东汉皇帝中,除了开国的光武帝、汉明帝和汉章帝的治国尚可称为贤明外,其余皇帝的治国在历史上备受后人的诟病。在这些皇帝执政期间,东汉陷入了宦官和外戚轮流专权执政的怪圈中,使得朝廷政治斗争激烈,百姓生活艰难困苦,国家走向了衰败和灭亡的下降通道。汉安帝刘祜便是其中典型的皇帝,前有邓太后和邓氏外戚专权,自己当

  • 东汉孝安帝-刘祜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刘祜,匈奴,班超,刘炟,安帝,邓太后

    刘祜,东汉王朝第六任皇帝,为汉章帝刘炟之孙,汉和帝刘肇之侄;其父清河王刘庆原是皇太子,因汉章帝刘炟的皇后窦氏诬陷,废黜为王;生母左小娥为刘庆姬妾,其祖母是汉章帝刘炟的宋贵人。东汉和帝永元六年(甲午,94年),刘祜出生于清河(今山东聊城清河县)。东汉殇帝延平元年(丙午,106年)八月初六,才满1岁的汉

  • 中科蓝讯:聘任刘懿瑶为公司证券事务代表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经济新闻标签:证券,刘懿瑶,中科蓝讯,公司董事会

    每经AI快讯,中科蓝讯(SH 688332,收盘价:74.14元)4月1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聘任刘懿瑶女士为公司证券事务代表,与现任证券事务代表黄玉珊女士共同协助公司董事会秘书、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履行职责。2022年1至6月份,中科蓝讯的营业收入构成为:芯片销售收入占比99.77%,其他业务

  • 刘懿原创丨退休后的初春(随笔)

    历史解密编辑:真言贞语标签:春草,顾漫,春天,朱自清,刘懿原

    退休后的初春文/刘懿又是一个人生中需要度过的春天,无声无息地在期许中来临。朱自清的盼望着,盼望着,那是春的气息,是春带来的美好希望,一切在盼望中来临并度过着。迎春花开满了那又细又长的花枝条,挂满了半个山墙,不远处不时还飘来阵阵暗香,疏影的腊梅香扑鼻而来,柳枝吐出了绿芽,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