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诛了孔融三族,为何后世还有“衍圣公”?其实我们想复杂了

曹操诛了孔融三族,为何后世还有“衍圣公”?其实我们想复杂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李三脚 访问量:2621 更新时间:2024/1/25 10:32:59

谈及孔融这个人,我想大家都应该听说过,毕竟当年他凭借着“四岁让梨”一事成为后世父母教育孩子的一个典范。但我们对于孔融的认知也只是局限于“四岁让梨”的故事罢了。虽然孔融小时候以懂事孝顺出名,不过在他晚年的时候却以“不忠不孝”的罪名被株连了三族。

可是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等到宋朝的时候,当时的大宋皇帝却又将孔家的嫡长后人册封为“衍圣公”。既然孔融当年已经被灭了三族,那么这个“衍圣公”又是由从哪来的呢?

孔融和孔子的关系

根据史料记载孔融是孔子的第19代传人或者第20代传人。虽然目前是第几代说法存在争议,但毫无疑问的是孔融确实是孔子的后代。

但却并不是唯一的后代。孔子在19岁的时候娶了宋国的一女子做妻子,一年之后生下了第一个儿子孔鲤。孔鲤虽然出生在孔子的家庭,但是文学成就并不能和孔子相提并论,而且他的寿命较短,年纪轻轻就死掉了,让孔子白发人送黑发人。

不过孔鲤在去世之前为孔子留下了一个孙子孔伋,孔伋并没有像孔鲤的一样短命,成年后娶妻生子为孔家开枝散叶。

孔伋之后,因为战乱的原因,孔子的后人也并没有得到来自于皇帝的任何册封,所以平时百姓们对于孔子的祭祀都是由当地的地方性进行组织,并且有活动是百姓们自发筹钱出人出力,所以每一次祭祀的规格和形式也不相同。

等到西汉建立之后,有一天刘邦心血来潮想要去祭拜孔子,当时孔家管事的正是孔子的第八代孙子孔腾。刘邦为了表现出自己的尊孔之道,也就将孔腾册封为“奉祀官”,顾名思义也就是奉行皇帝的命令祭拜孔子的宗庙。

从那之后孔子的祭祀活动全部是由官方来进行督办,并且由国家进行拨款祭祀,所以对孔子的祭祀之事也就显得更加正规起来。而孔子的后人也正是在此之后才开始“做公务员”“吃皇粮”。

由于汉朝也是尊崇孔孟之道,而历代皇帝为了彰显自己对于孔孟之道的尊敬,并开始大量的招揽孔家之人入朝为官,还时不时的给他们升官加爵。所以孔子的后人便可以借着祖先的福利到皇宫之中为官,孔子的第13代子孙已经被皇帝册封为了王侯(褒成侯)。他也是第一个被封为王侯的孔家人,也就是孔融的七世祖。

从这样的一个家族关系上来看,孔融确实是孔子的子孙,但只是孔子诸多子孙中的一脉。在整个汉朝朝堂之上和孔融出“五服”的宗亲应该多得很。

孔融被诛杀三族

在汉朝时期,有一个非常重的风气就是尊崇孝道。

当时没有科举制度,平民百姓想做官的一个途径就是“举孝廉”。意思只要是一个人非常孝顺,而且办事公正公平他就有做官的资格,所以在整个社会之上孝敬父母的风气特别的浓厚。

在孔融晚年的时候,因为名气越来越小,他为了让自己的名气“重振于江湖”,所以就提出了一个非常奇葩的理论。当时他宣称:“所有的父母生孩子其实就是为了自己的享受;所以父母都是无恩于子女;孩子被母亲生出来,就像是将淘宝里的东西取出来,所以你根本不需要孝敬父母。”

《后汉书》记载:“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变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

孔融的这个观点和当时整个社会的主流文化环境是完全相反的,如此做法简直就是在挑战当时整个社会的底线。而当时掌权的曹操又是一个极其尊崇孝道之人,这我们从他为父报仇甚至不惜屠城就可以看出来。

孔融此番“违背人伦”的态度也触怒了曹操。因此,有了后来孔融被以不尊不孝之名判处死刑,而除了他本人死刑之外,还株连了其三族。

相传当年孔融临死之前还向判官求情,希望能够放过他9岁的儿子。而他的儿子在刑场之上也说出了一句千古名句“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孔融被诛杀三族,并不代表着孔子的后人被杀光了

当时的株连三族指的什么?其实就是指诛杀其父族、母族、妻族这三族。

首先,母族和妻族被杀和孔子的后人并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而至于他父亲这一组最多也就是向上五代(五服之内),一般来说是3代。所以即便他父亲这一组被杀,孔家活着的大有人在,毕竟他已经是孔子的第20代子孙了。

而且按照当时的法律制度来看,如果孔融真的是孔子的世传人,也不可能会被曹操诛灭三族。就算他犯了最大的谋逆之罪,最多也就是诛杀他自己一个人。

要是诛杀孔子的世族家族,那就是完全对孔孟之道的否定,曹操还不敢为自己戴这个帽子。

至于前文所说的“衍圣公”是孔子后人从宋朝才开始有了封号。在公元1055年皇帝为了表现自己尊崇孔孟之道,将孔子的世孙册封为“衍圣公”。历经宋元明清四朝,都没有否定孔子后人对于这个爵位的世袭,而且不断地将这个“衍圣公”的地位提高。

比如在宋朝的时候“衍圣公”官为八品,平时所做的也只是祭祀孔子之事。等到元朝的时候,为了更好的统治汉人文化圈,也就将他的官职升职到了三品,而明朝为了表现自己对孔孟之道的尊崇,直接就升为了一品官 。

清朝时期为了收买汉人人心更是给了很多特权,除了是一品大官之外,他还有权利在紫禁城内骑马。在在清朝的时候在清朝灭亡之后,民国政府也并没有否定这样的一个称号,直到1935年的时候将“衍圣公”这样的一个称号改成了“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

标签: 孔融曹操衍圣公孔子刘邦

更多文章

  • 孔融全家被曹操处死前,9岁儿子说了一句话,成为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曹操,孔融,李膺,袁术,汉献帝,孔子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写的一本记录魏晋名士言行与轶事的笔记小说,里面的内容非常有意思,注重容貌的人可能会焦虑,因为长不到掷果盈车、观者看杀的程度,实在不敢说自己是美男子;如果注重内在的话也可能会自卑,因为其开篇讲的就是“德行”,接着马上就讲“言语”,从说话做事上来全方位评判一个人的厉害程度。孔融

  • 4岁就能让梨的孔融却被曹操所杀,孔融:曹操你耍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孔融,曹操,后汉书,丞相,献帝

    孔融自小就有让梨的美名,后人也常以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孩子。小时候的孔融以谦让而闻名,但长大后可不是这样了。据史料记载,孔融对曹操没有什么好感,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讽刺曹操。曹操是上位者,不可能容忍别人常常去削他的脸面。所以,曹操对孔融也是咬牙切齿,但孔融是名士,曹操稍有顾忌,不敢轻易杀死孔融。建安十三

  • 名儒孔融被曹操所诛,是曹操残暴的原因吗,曹操:你看他干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曹操,孔融,曹丕,纣王,妲己

    导语: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立秋已经过去,但高温还时常肆虐着许昌,但这一天对于孔融一家来说,感受到的只是彻骨的寒意;一代名士孔融,这个从小就被人熟知的天才,生命将定格在这酷热的一天,孔融黄泉路上并不孤独,因为他连同全家老小,一起被曹操处死;当屠刀砍向五十六岁孔融脖颈的那一瞬间,不知他心中是否悲愤难

  • “孔融让梨”成为反面教材?美德被讥为作秀,网友:想多了

    历史解密编辑:静颖讲故事标签:孔融,曹操,孔子,反面教材

    孔融是东汉时期的鲁国人,也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第20代孙。"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这是《三字经》中的句子。也让“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孔融也因此成为“恭谦礼让”的典型,长辈们常常用这个故事教育孩子要懂得谦让。现在有些人喜欢刻意从另类的角度解读经典,提出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观点,来说明

  • 孔融被曹操诛杀了三族,为什么孔子家没有断后?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的小助理标签:孔融,曹操,孔子,董卓,曹丕,汉朝,三国

    知道《孔融让梨》这个历史典故的人多,但今天我要告诉你,你认识的那个打小就资质聪颖的孔融,其实还是孔子的第19代世孙。知道曲阜孔家后人,血脉延绵千年不断的人多,但今天我要告诉你,其实作为孔家第19代世孙的孔融,并没有为孔家血脉传承留下子嗣。因为孔融死前落下的罪名,光是致命的就有“不孝父母”、“欲图不轨

  • 让梨的孔融被曹操处死,9岁女儿的话,成为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飞云如水标签:孔融,曹操,刘备,曹丕,妲己,曹魏,诗人,汉献帝,建安七子

    208年,曹操下令处死孔融,孔家顿时鸡飞狗跳,哭声一片。但孔融的两个孩子,却在墙角旁若无人地下棋。曹操犯难了,这两个孩子,杀?还是不杀?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孔融还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但孔融这个人,实在是太傲,根本不把曹操放在眼里。204年,曹操包围了袁绍的老巢邺城,一心一意要打下来,好娶袁绍的儿媳

  • 原来这些历史人物都是坏人!蔡伦、孔融、纪晓岚,简直颠覆三观

    历史解密编辑:素子花开临窗景标签:蔡伦,孔融,匡衡,曹操,东汉,三国,纪晓岚,建安七子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相信每个人的心里面都有自己的一杆秤,是好是坏,都有自己的判断。但是,实际上很多历史人物并非如我们知道的那般好。有些人是被影视剧虚构改编,将一些臭名昭著的历史人物,活生生地洗白成为了大好人。还有些人则是“高开低走”,小时候聪慧过人,演绎的故事甚至能流传数千年走进现代世界的课本,乃至

  • 曹操下令处死孔融,你们的父亲要被处死了,怎么还有心思在下棋

    历史解密编辑:化雪历史标签:孔融,曹操,孔子,汉朝,东汉末年,建安七子

    孔融,这个名字相信大家从小就已经有所耳闻了,但是人们常常知道的仅是他“让梨”的故事,知道他从小便谦让兄长,这点是非常值得人们学习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作为一代圣人孔子的后人,孔融在当时的也是有着崇高的地位的,“建安七子”其中便有他,才华横溢,活的还是十分洒脱的,可惜他惹怒了曹操,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曹操

  • “父母无恩论”开始受欢迎,孔融对“愚孝”的反对,值得解读吗?

    历史解密编辑:闲人观史标签:孔融,曹操,孙权,刘表,胡适,荀彧,东汉,诗人,汉朝,司马懿,建安七子,史说三国,父母无恩论

    事实上,孔融是汉朝的坚定支持者,每天和曹操耍嘴皮子。普通意义上:大多关注孔文举兄和曹老大玩嘴上功夫,而往往忽视双方之间的根本矛盾。《三国志孔融传》:融尝奏宜准古王畿之制,千里寰内,不得封之诸侯。操疑其言论渐广,益惮之。根据孔融的请奏:首都周围1千里的地方应该隶属于皇帝。那么武平侯曹操恐怕得担心被举家

  • 孔融全家被曹操问斩,7岁女儿临死的一句话却成了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花颜语心标签:孔融,曹操,曹丕,汉献帝,李白

    提起孔融,想必大家都知道,这是在我们小学课本里所接触的一号人物。他的孔融让梨的典故,让我们大家学会了谦让,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结局却是非常悲惨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孔融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因此他得到了很多人的赏识。其中就有汉献帝和曹操。而曹操在当初刚开始打江山的时候,在军队里他就要求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