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挤掉淳于长之后,王莽就做了大司马大将军,取代了他的叔父王根。
王莽做了很多赢得社会声望、争取人心的工作。比方说,王莽母亲生病的时候,公卿列侯都去看望太夫人,王莽的夫人亲自在门口迎候宾客,衣不曳地,裙才蔽膝,大家都以为是他们家的佣人,最后知道原来是大将军的夫人,都非常吃惊。刻意营造作风简朴的个人形象以外,王莽还推荐贤良之人担任各种职务,这时,王莽声望已经如日中天。
可是正在这当下却出了事,汉成帝整天跟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在一起,于一天早晨暴毙,死时只有四十多岁。
成帝没留下子嗣,据说曾经有儿子,也都被赵飞燕姐妹给害死了,大臣们就让成帝的侄子哀帝即位。赵合德被迫自杀,赵飞燕因为支持哀帝继嗣有功,仍然受到礼遇。
哀帝的母亲出自丁家,哀帝的祖母出自傅家,傅昭仪当年是跟王政君一起侍奉元帝的。王政君下诏让王莽交出大权,两年后甚至离开了长安,回到封国新都侯国去,闭门闲居了三年。丁、傅两家掌权。
哀帝喜好男色,他宠爱董贤。有一次他和董贤白天同榻而眠,他先睡醒有事要起身,衣袖压在董贤身下,他不愿意惊醒董贤,就用王莽复出后,逐佞臣、立新君、杀赵飞燕,清除异己,稳定权势。平帝初,他的地位已不亚于当初的霍光。王莽继续作秀,收买人心,制造祥瑞,收买死党,为自己造势。子把袖子剪断。断袖之癖用来形容同性恋,就是从这儿来的。
这个哀帝还是个双性恋,他让董贤的妻子也住在宫中,把董贤的妹妹也娶为昭仪,于是董贤、董贤的妻子、董贤的妹妹轮流陪侍,旦夕服侍哀帝。哀帝这么荒淫无度,很快就去世了。
元寿二年(前1)六月哀帝去世。哀帝去世时很年轻,也没有子嗣。而这个时候,傅太后和丁太后也相继去世,年已七旬的王政君,当天就跑到未央宫,把皇帝玉玺拿来,马上诏王莽回来统领禁军。在宫廷斗争中,有时候活得长很重要,王政君就活得长,七十岁了,你看别人都熬不过她。
王莽复出后,接受教训,连烧了三把火。第一把火,以太后的诏令,罢免大司马董贤的职位,甚至逼迫董贤和他妻子自杀,从董贤家搜到的财产数以亿万计。第二把火,立个新皇帝,选成帝的另外一个侄子,也就是冯昭仪的孙子,才九岁孩子为平帝。太皇太后王政君临朝称制,实权掌握在王莽手中。第三把火,说赵氏毒害皇子,骄奢淫逸,迫令孝成皇后赵飞燕自杀,哀帝的皇后傅皇后也自杀了,把丁家、傅家,这两个外戚都给赶走了。赵飞燕因在哀帝即位当中帮过忙,所以哀帝期间她没事,她还是当皇太后,可是现在呢,王莽把他们都杀了。
这三把火,稳定了王莽的权势。王莽现在是真正的朝中辅佐大臣了,他的位置不亚于当初霍光。这时候呢,王莽继续作秀,收买人心,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个,想方设法制造祥瑞,收买死党,为自己造势。我们知道从董仲舒以后,儒家的政治,带有一些神秘的色彩,宣扬皇帝干得好不好,上天是会对你发出警示。这个警示是通过祥瑞和灾异来表达的,上天显示祥瑞,说明皇帝治理得好;显示灾异呢,表明天子治理得不好。根据《尚书大传》的一些解释,周公治天下的时候,就出现了祥瑞,比如说出现凤鸟之类的东西。现在,王莽派人让益州送来白雉一,黑雉二。雉就是野鸡,王莽就告诉太后,你看这是祥瑞,说明我们治理国家治理得好了。于是就有人开始吹捧王莽,说周公辅佐成王有祥瑞,所以号周公,现在王莽,达到这样的成就,应该叫安汉公。太后说,那你们拿出方案吧,怎么奖励辅政大臣。王莽说这不是我的功劳,功劳要归于孔光等那些跟他共事的高官们,以及王舜、甄丰等这几个大臣,要褒奖他们。
最后王莽通过多次的造势,不但培养了一批铁杆拥趸,他自己也因势而上,号称安汉公。他要名,那些一时之利,他都不要,把封给他的钱财类的奖赏都退了,越退大家越说要给他奖赏,王莽更是加倍辞让。
第二,王莽给大家涨工资。对官员普遍涨工资,给宗室和过去的名人之后安排职位、加官晋级。给老百姓减免赋税,不是有旱灾、蝗灾吗,民不聊生,他把自己的钱粮、自家土地,都拿出来分给大家。他还在长安城里盖了两百个小区的经济适用房,分给贫民。如果有水灾,他就吃素不吃肉,弄得皇太后都派人慰问说,你要爱惜身体,要按时吃肉。王莽通过这种普施恩惠的办法,来笼络各个阶层。
王莽嫁女也嫁得很出彩。
平帝逐渐长大了,还没有结婚,王莽想要把姑娘嫁给他。这点他比霍光做得高明,他建议从天下为皇帝选后,但是他的姑娘大概也不那么突出,名望不够高,难以获得众口一致的推荐。所以他请太后下令,他说我现在是辅佐大臣了,我女儿的名字不能放在候选名单里面。太后以为他是真心实意辞让,就下令王氏女不要放在候选名单里。这时候全国人民都不答应了。庶民、书生、郎吏,一拨一拨到皇宫里去请愿,每天都上千人上书,说这不公平,安汉公功高盖世,他的女儿怎么能够不放进皇后的候选名单里面呢?王莽还派自己办公室的人,来告诉大家,我的女儿就不要参加候选了。可是,这更激起大家的强烈要求,不能歧视安汉公家姑娘,最后弄得太后不得不下诏,王莽的女儿,也放在名单里吧。
经过这么一场风波,王莽女儿得以进入候选名单里,假如你现在是候选委员会的负责人,你说怎么选?这个事情这么一搞,反而让大家没法选了,就选王莽的女儿吧。所以王莽做事,很懂得先抑后扬之道,最后王莽女儿选为了皇后,比那个霍光和霍光的夫人,要有手段多了。
按照礼制,皇帝娶个皇后,给女家的礼金要花两个亿,王莽说我不要这么多,应该分给别人。王莽他不贪财,他把家里土地财产都分给别人,所以大家都上书说不行,不给王莽待遇都不行。
元始五年(5)四月,由于王莽不接受封赏,居然有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个人上书。那时候还没发明纸呢,都是竹简,这四十八万多份上书,不知道花了多少人力物力,送到长安。现在王公列侯、宗室大人都有上书,应该给安汉公大加封赏,一直到官府出来,接见各位代表说,行了行了,我们给安汉公奖赏就行。风光的背后,不是沧桑,就是肮脏。王莽手上的权力,是肮脏的。所以王莽的造势造到什么程度,最后不让他当皇帝都不行了。平帝到了十五岁,有一次大概平帝看王莽的眼神中有点怨恨——为什么怨恨呢?因为平帝的母亲不能被接到长安来,是王莽怕他们到长安来之后,会排挤他这个老外戚。这眼神让王莽感到心里一惊,他就在一个腊日,在酒里面下了毒,小皇帝被毒死了。要知道这是他的女婿,他曾经想让她女儿改嫁,她女儿不从,就守寡了。
从此,王莽更加大权在握了,更加风光了!有道是,风光的背后,不是沧桑,就是肮脏。王莽手上的权力,是肮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