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宣帝念及和许平君的感情以及太子无过且有政治势力故未更换太子

汉宣帝念及和许平君的感情以及太子无过且有政治势力故未更换太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告诉航海家 访问量:4715 更新时间:2023/12/29 20:31:07

众所周知,西汉的衰落,正是从汉元帝刘奭在位期间开始的,而早在刘奭还是太子时,其父汉宣帝刘询便曾评价道:“乱我家者,太子也!”为此,汉宣帝曾一度想要废掉刘奭,改立淮阳王刘钦为太子。那么,作为一手缔造了“孝宣之治”的汉宣帝,为何最终又放弃了易储呢?

汉宣帝对儿子的不认同,更多出自于治国理念差异

虽然汉武帝时期“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汉武帝治国实际上并没有全盘推行儒家思想,而是采取了“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推行“王道”与”霸道”杂之的治国思想,这种治国方略一直贯穿了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时期。

虽然作为统治者的汉武帝并未全面推行儒家思想,但受“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再加上儒家思想有利于巩固统治,因而深受统治者的鼓励,导致自汉武帝以后,儒学得到迅速发展,并很快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

汉武帝时期,由于西汉与匈奴连年征战,导致国力损耗极为严重,到汉武帝晚年甚至已经出现了统治危机。于是,不少以“替苍生立命”的儒生,开始大肆抨击汉武帝时期的治国策略,要求国家推行仁政。

因“巫蛊之祸”而长于民间的汉宣帝,却是自幼见惯了民间疾苦,与那些儒家学者不同的是,

他却是对汉武帝的治国方略极为认同,亲政以后不仅替汉武帝进行了正名,且同样采取了“外儒内法”、“王道”与”霸道”杂之的治国方略

刘奭

刘奭作为汉宣帝与皇后许平君的长子,早在地节三年(前67年)便被立为了太子,并派饱学之士予以教导。然而,由于当时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主流,负责教导刘奭的皆为儒学大家,结果导致

刘奭从八岁被立为太子开始,便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汉书·元帝纪》便称其“柔仁好儒”,而这显然与汉宣帝的治国理念发生了冲突

刘奭眼见父亲重用法家人物,动辄以刑罚惩治下属,尤其是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因为“刺讥辞语”便被处死,与自己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截然相反,便跑去劝谏

“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

刘奭本是好心劝谏,然汉宣帝听后却是脸色一变,说道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说罢,见太子刘奭并不认同自己的说法,汉宣帝这才长叹一说,说道

乱我家者,太子也!

如上所述,汉宣帝的确曾对太子刘奭较为不满,然而这种不满却并非太子刘奭有什么大的过失,更多源于两人治国理念的不同。至于“乱我家者,太子也”这句话,看上去则更像是汉宣帝一怒说出的气话

易储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诸多原因导致汉宣帝放弃易储

鉴于太子与自己在治国理念上的差异,汉宣帝实际上的确产生过易储之心,并因此选定了淮阳王刘钦,原因便是刘钦“明察好法”。然而,储君乃是“国之根本”,易储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最终导致汉宣帝没能易储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点。

许平君

1、不忍背弃原配许平君

。由于汉武帝晚年“巫蛊之祸”的原因,汉宣帝刘询自幼流落民间,受尽了民间疾苦,而其原配许平君正是其在民间所娶,因此两人之间的感情极深,这也是汉宣帝即位之后,不顾权臣霍光反对,执意立许平君为后的原因。

可惜的是,许平君只做了两年皇后,便在怀孕期间被霍光妻子霍显毒杀,并被迫立霍光之女霍成君为后,因此汉宣帝对于刘奭母子是怀有一定愧疚之心的。也正因此,在霍光去世次年,刘询便将许平君之子刘奭立为了太子。

然而,霍成君凭借娘家的权势,不仅独宠于后宫,更是多次试图谋害太子,幸有汉宣帝的保护刘奭才幸免于难,直到霍家倒台之后,汉宣帝才在后宫挑选了素来谨慎且无子的王婕妤,将其立为皇后,由其抚养太子刘奭。

正如《汉书·元帝纪》中所载,“以少依许氏,俱从微起,故终不背焉”。从情感方面来讲,无论是出于对许平君的感情,还是出于对刘奭母子的愧疚,汉宣帝对刘奭都很难升起废立之心

2、太子无过没有理由废黜

。汉宣帝刘询毕竟不是无道昏君,在是否改立太子这种大事上,他虽然会受情感方面的因素影响,但如果刘奭真的不堪造就,那么汉宣帝必然也会将其废黜。可是,除了治国理念与自己不符之外,刘奭在担任太子期间,并无其他过失。

刘奭

要知道,从地节三年(前67年)被立为太子,到黄龙元年十二月(前48年1月)即位,刘奭可是足足做了近二十年太子,而在此期间父子两人除了因为治国理念发生矛盾之外,宽厚仁慈的刘奭并无其他不妥,汉宣帝自然也就没有了废立的理由。

汉宣帝总不能以太子太过崇信儒家思想为由将其废了吧,当时儒家思想已经广为流传,如果真的这么做,岂不是将天下的儒家学者全给得罪了?

3、嫡庶有别刘奭有天然优势

。虽说自秦以后世卿世禄制已经被废除,但宗法制的影响却始终存在,作为嫡长子的刘奭可以说具有着天然的合法性,而刘钦固然深受汉宣帝宠爱,奈何却是庶子身份。

如果汉宣帝真的要改立太子,就

必须像当年汉景帝改立刘彻为太子一样,先废掉王皇后,改立刘钦之母张婕妤为皇后,从而给刘钦一个嫡子身份。可是,王皇后作为皇后同样没有过错,汉宣帝想要废后也是一道难关。

4、太子刘奭背后的政治势力

。在废立太子之事上,皇帝的态度固然很重要,但同时皇帝也不得不考虑大臣们的态度。实际上,由于太子刘奭的处事方式,以及偏向仁治的治国理念,在大臣中还是较为受欢迎的,再加上二十多年的太子生涯,其背后其实已经凝聚起了一股政治势力。

萧望之

在太子刘奭背后,不仅有太傅

萧望之这样的儒学大家,还有周堪、刘向、金赏等豪族,以及史氏(汉宣帝祖母史良娣家族)、许氏(汉宣帝原配许平君家族)、张氏(太子刘奭生母张婕妤家族)等外戚势力,甚至包括邛成皇后王氏的外戚势力。

废立太子之举,不仅是太子人选的变动,更是朝中势力的洗牌,而太子刘奭背后的势力又怎会坐视太子被废,如果汉宣帝要强废太子,必然会造成朝局的剧烈动荡。

5、刘奭与汉宣帝治国理念的变化

。一个国家的治国理念,实际上是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的,汉宣帝虽然主张儒法并用,但在不同时期的侧重点却又不一样,其亲政早期显然更侧重霸道,毕竟他要消除权臣霍光以来的影响,确立皇权的绝对权威,但到了执政后期,在皇位已经稳固的情况下,则无疑又开始偏向了主张仁政的儒家思想,这一点从汉宣帝任命

萧望之和周堪两位儒家学者为顾命大臣便不难看出。

刘询

与此同时,太子刘奭由于早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关系,的确在治国理念上偏向仁治,但随着年岁渐长,以及汉宣帝的有意培养,其治国理念实际上也发生了变化。关于这一点,从其在位期间,重用以外戚史高和宦官石显为首的法家一派便可看出来。汉宣帝放弃易储,应该也是看到了太子刘奭的成长。

如上所述,由于治国理念上的差异,汉宣帝刘询的确曾一度想要废立太子,但综合以上五种因素的考量,太子刘奭实际上仍是较为合适的皇位继承人,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汉宣帝才最终放弃了易储。

固然,西汉的衰弱的确是从汉元帝刘奭在位期间开始的,但这显然不能怪汉宣帝没有改立太子,毕竟谁也无法预料到未来。而纵观汉元帝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实际上也并不算是无道昏君,只是由于其没有处理好党争,最终导致权力失衡罢了。

标签: 刘询刘彻霍光许平君汉宣帝汉元帝

更多文章

  • 汉宣帝刘病已为何会娶普通的平民少女许平君为妻?其中有何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霍光,张贺,许平君,刘病已,汉宣帝,卫太子,汉昭帝

    汉宣帝刘病已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个登基前坐牢的皇帝,他也是西汉最有传奇色彩的皇帝之一。刘病已在襁褓中就因为全家卷入了“巫蛊之祸”,他也随大流被迫入狱。后来,好不容易被放出来,也只是个落难的皇孙,刘病已当时只有三岁,没有自理能力,无父无母,无权无势,只好住进宫女和太监一块生活的掖庭。虽然刘病已命运多舛,但

  • 恭哀皇后许平君, 为数不多可以得到帝王全部深情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游戏猪蹄铁标签:皇后,霍光,皇帝,帝王,许平君,刘病已,汉宣帝,霍成君

    都说世界上最易变的就是人心,善与恶、成与败很多时候就只在一瞬之间。男女之间再深的感情也总是抵不过权势富贵、岁月蹉跎,尤其越是位高权重的人就越享受孤独。古代的帝王受全天下供奉,手握最高权柄脚踏江山社稷,难免会看不起真挚的感情。即使曾经两情相悦,游走于权利与欲望之中逐渐也会变得自私薄情,而帝王的真心难得

  • 许平君被毒而死,汉宣帝知道内情为何一直容忍,最后如何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许平君,汉宣帝,刘询,霍光,许广汉,卫太子

    她是刘询最爱的女人,与刘询相知相爱多年,他们的身份或许有些特殊,一个是罪臣之女,一个是罪臣之子,命运使他们走到了一起,命运也将他们推上了人生的顶峰,然而好景不长,身为皇后的许平君早早就去世了,当时身为皇上的刘病已知道内情,但碍于霍光的势力不能报仇,然而等到霍光病逝后,汉宣帝怀念旧情,遂将霍光灭族,以

  • 平民皇后许平君:汉宣帝刘询一生挚爱,却遭遇毒害,令人惋惜

    历史解密编辑:鱼的故事标签:许平君,刘询,汉宣帝,皇后,霍光,汉元帝

    汉宣帝和许平君之间的爱恋可谓是皇室里难得的真情实感,许平君在汉宣帝落魄的时候便一直在他身边守候着他,不离不弃。而汉宣帝刘询得以位至帝王,也对这“糟糠之妻”不抛不弃,还立为皇后,百般宠爱,报答她的守候之情。古代人成婚早,刘病已在继位前已娶妻许平君,并且夫妻恩爱,已经有了一个刚出生还不满百日的儿子刘奭,

  • 为何后宫佳丽三千人在汉宣帝心目中都抵不过结发妻子许平君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征集标签:霍光,后宫,许平君,汉宣帝,刘病已,霍成君,卫太子,汉昭帝

    汉宣帝刘病已对结发妻子许平君的感情充分诠释了什么叫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典故。西汉的汉宣帝刘病已是传奇的平民皇帝,他这一生当过囚犯,被削除过皇室宗籍,自幼在民间长大,深知民间疾苦,所以继位之后才能开创“孝宣之治”,更为难得的是刘病已是历史上非常痴情的皇帝,他做到了糟糠之妻不下堂,为患难与共的妻子平民皇后许

  • 难得的爱情,从故剑情深到南园遗爱,汉宣帝和许平君的感情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许平君,汉宣帝,刘病已,霍光,刘彻,卫太子,皇帝

    汉宣帝刘病已和皇后许平君之间的故事早已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佳话,一个是罪臣之子而阴差阳错地成为了西汉王朝第十任皇帝,一个是罪臣之女也因命运的眷顾而成为了汉宣帝的第一任皇后。有如此传奇经历的夫妻二人感情到底如何,本文将从历史事件和轶事典故的角度来做分析和解读。重大政治事件:巫蛊之祸巫蛊之祸是发生在汉武帝执

  • 许平君对于汉轩帝的吸引力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美好的甜瓜标签:许平君,刘询,刘病已,汉宣帝,皇帝,霍光,汉轩帝

    在封建时代中,爱情对于帝王来说,是很奢侈甚至不可能的,因为他们坐上了至尊之位,就失去了拥有爱情的权力,古代帝王的婚姻基本上都是政治婚姻;而且帝王几乎都是后宫佳丽三千,他们恨不得把全世界的美女都收入自己的后宫供自己享用。但是,历史之所以如此吸引人,就是因为不管任何人任何事,都有特别的存在。在中国历史上

  • 刘病已与许平君:世上最凄美的帝后之爱

    历史解密编辑:不做梦的人标签:许平君,刘病已,刘询,霍成君,霍光,汉宣帝,皇帝,刘病

    公元前74年,汉宣帝刘询继位,大臣们上奏立霍成君为后。无奈刘询下了一道诏书,要寻找他贫贱时的一柄旧剑。大臣们一点就透,纷纷上书请求立许平君为皇后。刘询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刘病已,他和许平君的故事还要从“巫蛊之祸”说起。在大狱中长大的皇室子弟汉武帝晚年的一场冤案,导致太子刘据自杀,诺大的太子府只有一个襁

  • 故剑情深:汉宣帝与许平君的爱情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许平君,汉宣帝,刘询,霍光,刘病已,汉昭帝

    1 流落民间公元前92年,钩弋夫人和江充等人诬陷太子刘据使用巫蛊之术让自己的亲爹汉武帝一病不起,逼得太子起兵抵抗,结果兵败,最终走上了自杀这条不归路,史称“巫蛊之祸”。巫蛊之祸过后,戾太子刘据几乎全家被诛杀,宣帝的父母也在这场浩劫之中罹难,当时尚在襁褓的宣帝连同一大批受“巫蛊之祸”牵连的罪人关押在了

  • 鬼扯东汉(卅六)汉安帝为报复太后邓绥,酿成了宦官专权的大祸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邓绥,安帝,宦官,太后,窦宪,刘氏

    对于东汉灭亡的原因,数千年历史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看法。从方向上看,大致都归于外戚、宦官和勋贵豪强的争权夺利,使得制度败坏,根基被摧毁,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然而具体到细节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季汉丞相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将国家败坏的归咎于汉桓帝和汉灵帝身上,从文中的表述来看这是他与刘备的共同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