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鬼扯东汉(卅六)汉安帝为报复太后邓绥,酿成了宦官专权的大祸

鬼扯东汉(卅六)汉安帝为报复太后邓绥,酿成了宦官专权的大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乐小武哥 访问量:4050 更新时间:2023/12/25 9:25:01

对于东汉灭亡的原因,数千年历史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看法。从方向上看,大致都归于外戚、宦官和勋贵豪强的争权夺利,使得制度败坏,根基被摧毁,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然而具体到细节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季汉丞相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将国家败坏的归咎于汉桓帝和汉灵帝身上,从文中的表述来看这是他与刘备的共同认知。可我们从整个东汉历史来看,国家制度的败坏并非始于桓灵两朝,而是在此之前已经被严重的破坏。如果非要找个根源,我认为汉安帝刘祜为报复太后邓绥酿成的宦官专权,摧毁了汉朝的国家根基。

封建王朝的国家根基是什么?每个历史学者都有自己的观点。在我看来汉朝的根基是刘邦建立的汉朝中央集权制度,而这个制度的核心便是以分封刘氏皇族为各地封建主,以掌控国家资源。这些刘氏皇族的后人,上至诸侯王,下至平民百姓,在汉朝的各地都有特殊的地位。他们利用皇亲国戚的身份,掌控着地方上的大量资源,联合各地豪强门阀,成为皇权在民间的代言人。光武帝刘秀之所以能够平定两汉乱世,重建东汉王朝,便是因为刘氏宗族的根基并未被乱世动摇,以真定王刘杨等为代表的刘氏封建主还掌控着地方上的大量资源。

当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联合依附于他的豪强进行改制时,便触动了地方上刘氏封建主以及相关联的豪强门阀的利益。于是在这些刘氏封建主和豪强门阀的推动下,原本只是疥癣之忌的绿林军、赤眉军、铜马军等山贼土匪武装迅速发展壮大,最终成为王莽政权的掘墓人。

而光武帝刘秀只是刘氏宗族和地方豪强选择的代理人,由他来完成整个各地封建主的资源和势力,并组成军队重建国家。只要刘氏宗族的封建主仍旧在地方掌控着大量的资源,有着阴氏、李氏、邓氏等等依附于刘氏的豪强门阀支持,那么国家的力量就掌握在刘氏皇族手里。

可是汉安帝执政之期,由于私人仇恨和他的昏庸无能,使得刘氏宗族在各地的力量被摧毁,彻底葬送了刘邦建立的国家根基。由于刘氏宗族在地方上的力量被摧毁,地方的豪强门阀没有了约束,疯狂的兼并国家资源,往朝廷的外戚、勋贵、宦官中渗透,于是东汉的国家根基便没了。

西汉初年,刘邦立下规矩"非刘氏不能为王"。将刘氏诸侯王分封到各地,管理和压制地方上的豪强势力。因此王莽篡汉、窦宪执政等外戚专权,乱国的情况,刘氏皇族都能重新夺回国家大权。在光武帝、汉明帝和汉章帝三朝,强化了刘氏宗族和对外戚、勋贵、豪强等势力的压制,才使得国家得到长足的发展。

因此地方上的刘氏封建主,虽然不直接参见朝廷中的国家决策,却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东汉的南阳勋贵、河西和河北的豪强,以及洛阳的外戚家族,他们不论再强大,到了地方上也得需要刘氏宗族配合。所以这些家族的子弟虽然能够在朝廷中成为高官显贵,拥有强大的权力,却不敢肆意妄为。

即便是以窦宪为首的外戚家族,有着消灭匈奴的军队支持,还有窦太后作为后台,他仍旧被汉和帝轻易铲除。这便是因为国家的根基在刘氏宗亲手里,朝廷的高官显贵虽有大权,却缺乏根基,在政治斗争中存在着先天的缺陷。这也是朝廷中的外戚、勋贵、豪强家族们,对皇权最为忌惮的地方。

然而汉安帝却不同,他不但破坏了朝廷的规矩,连刘氏宗族的根本利益都被破坏,也就挖断了东汉的根基。汉安帝并不是汉和帝的儿子,而是汉和帝皇后邓绥和她的哥哥邓骘拥立的儿童皇帝。当时是汉和帝英年早逝,仅有一百余天的儿子刘隆即位,皇后邓绥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然而一年后刘隆夭折,邓绥与车骑将军邓骘商议后拥立清河孝王刘庆的儿子刘祜为新皇帝,这便是汉和帝。汉和帝即位时只有十三岁,国家大权掌控在皇太后邓绥和车骑将军邓骘的手里,东汉进入邓氏掌权的时代。

由于有着窦宪的前车之鉴,邓氏的外戚专权并不是非常过分,反而严格约束了邓氏子弟在朝廷中为官的行为。邓骘本身也是出了名的贤臣,在他的坚持和带领下,使得朝中邓氏掌权而不乱权,与窦宪专权时代完全不同。可是邓氏掌权仍旧让很多勋贵和豪强不满,只是因为邓绥太过强悍,邓骘在朝中威望和能力最高,他们多次策划的兵变都没有成功。于是这些人通过宦官与汉安帝发生联系,积极策划推翻邓氏,朝中外戚和勋贵官僚的矛盾非常尖锐。而这种矛盾在皇太后邓绥去世后爆发,揭开了东汉宦官专权的序幕。

邓绥在世时邓氏掌权,汉安帝就是个傀儡皇帝。邓绥去世后,汉安帝亲政,便在宦官和豪强勋贵的支持下开始报复邓氏。他利用乳母王圣、中黄门李闰、江京等组成宦官集团,与朝中反对邓氏的勋贵豪强联合,制造各种污蔑邓氏的事端,判处邓骘的弟弟邓悝等死罪,邓骘也受到牵连被迫下野。

这场宦官集团与邓氏的斗争不仅摧毁了邓氏,逼死了邓骘,还让宦官集团坐大,把权力的触角伸入到了民间之中。他们利用权力大势捞取既得利益、干预政事,诬陷和报复为邓氏说话的官员,可谓是无恶不作。最夸张的是,这些宦官还干涉后宫和刘氏宗族事务,甚至到了民间还能享受诸侯王的礼仪待遇。

最离谱的是汉安帝对这种事情听之任之,对很多大臣和勋贵上告不但置之不理,还让宦官们对其诬告和打击报复。在这种政治态势下,很多勋贵和地方豪强纷纷勾结宦官集团,谋取权势和国家利益,使得刘氏原本掌控的国家根基被一步步的被挖空。等到东汉末年,朝廷中和民间势力的掌控着再不是刘氏宗族,而是宦官、外戚和勋贵豪强。这三方势力的互相攻伐,争权夺利,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小说《三国演义》开篇的十常侍之乱就是宦官集团与外戚何氏的斗争,而此时作为皇族的刘氏却毫无能力阻止。

正是由于刘氏宗族没有足够的力量左右国家的局势,大将军何进才出昏招引入地方豪强,结果董卓进了洛阳,拉开了汉末乱世的大幕。如果刘氏宗族根基不被摧毁,别说十常侍之乱,就是黄巾之乱也不必让豪强门阀整军平乱。而是刘氏宗族各地诸侯掌控的郡兵就能平定乱局,东汉也就不必给豪强、勋贵起兵的机会。因此东汉的灭亡源于刘氏宗族的根基被毁,而这罪魁祸首便是汉安帝。正是他纵容宦官集团打击报复太后邓绥及其家族。才导致了局势的失控,让各地的勋贵、豪强门阀有机可乘,逐步蚕食和瓦解国家的根基。

标签: 邓绥安帝宦官太后窦宪刘氏

更多文章

  • 东汉垂帘听政的太后邓绥,为何被称为女政治家

    历史解密编辑:阳光路十七号标签:邓绥,太后,阴皇后,皇后

    邓绥是谁?她是东汉和帝的第二位皇后。邓绥22岁为后,25岁成为太后,并且开始垂帘听政。邓绥执政期间,使得东汉出现了兴盛的局面,因此历史上称她为“东汉女政治家”。那么邓绥为什么能够治理朝廷呢?原因有两点。1、家庭的培养邓绥从小受家庭影响,在家庭的培养下,掌握了很多管理方面的知识。邓绥六岁就开始看史书,

  • 东汉著名的美女政治家邓绥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何有人说她救了东汉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邓绥,太后,宦官,刘彻,刘隆,阴丽华

    邓绥绝对是值得我们后人铭记的杰出女政治家,她二十五岁之前是“小女人”,活得谨小慎微,是汉和帝温室里柔嫩的花朵;二十五岁之后是“女汉子”,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岌岌可危的大汉帝国。邓绥是谁?邓绥是东汉开国第一功臣邓禹的孙女,西羌校尉邓训的女儿。东汉是一个皇权与豪门士族共治天下的时期,邓氏、马氏、阴氏、樊氏

  • 史上最强“白莲花”皇后!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手段,邓绥上位史

    历史解密编辑:欢乐小青年标签:邓绥,太后,皇后,皇帝,邓太后,白莲花

    一入宫来宫似海,宫宫都是钮祜禄。欢迎大家收看三妹频道“拼了命地让”系列——史上最不争不抢的和熹太后邓绥,她是那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天妒英才皇帝刘肇的老婆。邓绥刘肇我们都知道东汉皇帝虽多,但基本都萌萌哒,短命且不出名,纵观整个东汉公司,能记住的没几个,最多撑死前面四个,那属于业界良心了。东汉皇帝这四

  • 东汉著名的美女政治家邓绥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邓绥,霍光,阴丽华,皇帝,皇后,和帝

    邓绥,一个少女,她只走了两步,就完成了人生的极致。从一个妃子升为皇后,皇太后,没有点手腕是难以想象的。一,邓绥年少性格禀异,颇受父爱邓绥年方五岁,显示出独特的性格。一次她祖母替她裁鬓,总角,无奈年高眼花,误伤邓绥前额,邓绥忍痛不吭声。大家都觉得奇怪就问邓绥痛不痛,邓绥说:痛嘛,只是太夫人怜爱我,为我

  • 邓绥:将门之女,临朝称制16年,挽救了一个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邓绥,皇上,宦官,阴丽华,皇帝

    东汉时期曾经出现过一位著名的女政治家,她临朝称制达16年之久,有史学家称赞她为了东汉的发展殚精竭虑,克己奉公;还有一些史学家则批判她专权朝政,信用宦官,卖官鬻爵,丢了西域。她就是东汉和帝刘肇的第二任皇后——和熹皇后邓绥,她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位皇后呢?关注我,一起探寻历史背后的故事。将门才女,美艳绝伦邓

  • 邓绥:19岁宫斗皇后、25岁拥立皇帝掌权16年,她的故事比甄嬛精彩

    历史解密编辑:窗前外的红杏标签:邓绥,甄嬛,皇帝,皇后,妃嫔,太后

    公元102年夜,月色朦胧暗香浮动,汉和帝刘肇地来到贵人邓绥的宫殿,准备留宿在此。但是他却发现宫门紧闭,于是他高声叫道:“爱妃开门,朕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稍后里面传来美丽女性温婉柔媚的声音:“臣妾偶感风寒已经就寝,今夜不方便侍寝,请陛下留宿别处吧。”汉和帝一下子愣住了,他是东汉皇帝一直以来后宫妃嫔都

  • 和熹皇后邓绥:历史上另一个与武则天匹敌的女性政治家

    历史解密编辑:大鱼爱历史标签:邓绥,皇后,皇帝,太后,和熹,唐朝,阴丽华,女皇武则天

    邓绥,被史学家誉为“皇后之冠”,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能与武则天一较高下的女人。作为东汉时期最出色的女政治家之一,她到底是辅官贤后还是最强白莲花呢?邓绥出生在今天的河南新野,她的祖父是东汉开国功臣邓禹,曾是汉武帝刘秀“云台二十八将”的第一将。而邓绥的父亲邓训则是护羌校尉。邓绥自幼喜欢读书,六岁就能阅读《史

  • 爆笑新来一个同事叫何莲,那个娴静那个美貌,真是跟莲花有一样的气质

    历史解密编辑:天天明星标签:何莲,闺密,乞丐,女神,冷笑话

    1.爆笑加油搞笑冷笑话,某加油站为了招揽生意打出一块招牌:凡买汽油者可免费获赠一张当地的地图。一天,有个外地人把车驶进加油站,他加了5元钱的汽油并索要免费地图。服务员说:“你要地图做什么?凭你买的那点儿汽油,你去的地方我指给你看就行了。”2.搜索关注天天一笑笑网看更多冷笑话,朋友在追女神,那短信内容

  • 高清经典 | 吴让之 行楷《东方朔画赞》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东方朔画赞,楷书,行书,书法,书法家,吴让之,书法作品

    吴让之《东方朔画赞》纸本,行楷,27x432cm《东方朔画赞碑》俗称颜子碑,为晋散骑常侍夏侯湛之所作,唐颜真卿书写,赞扬东方朔的丰功伟绩,而此幅书法与颜氏楷书有所不同,其以楷书书写,并融入了行书笔法,字正圆润,刚劲有力,彰显书法家楷书的独特魅力。高清局部—版权声明—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

  • 董其昌《东方朔答客难》,雍容华贵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天下标签:董其昌,东方朔答客难,行书,书法,倪瓒,赵子昂,黄公望,书法家,画家,艺术家,书法作品

    董其昌有着这样的一个绰号,叫做“海内文霸”!他出生于16世纪中叶,出生在今天的上海,是明朝中后期的大书法家、大画家,影响了后世400多年。在万历十七年的时候,董其昌考中了进士,足见其才学精深,考中进士之后被授予翰林院编修,最后在崇祯九年的时候病逝于家乡。董其昌在书画方面是一个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其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