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贪图功名的姜维和黄皓有何区别?

“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贪图功名的姜维和黄皓有何区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搜狐说娱乐 访问量:2456 更新时间:2024/1/19 18:59:50

古代王朝的更替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西汉灭亡之后是东汉,东汉灭亡之后是西晋。就拿汉朝来说,它可能没有唐朝富裕,没有明朝出名,但在历史上汉朝却给人留下了无数精彩的故事,尤其是在它灭亡的时候。汉末时期,天下大乱,进而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而这局面被打破的开端,就是姜维的失败。

关于姜维这个人,大家一定都很熟悉,演义中他是诸葛亮的继承人,并在其死后继续坚持着北伐的大业。后来因为邓艾钟会等人的入侵,姜维力不能敌,后主刘禅带头投降,而姜维在这之后还曾想搬回局面,但只落得个兵败身死。今天小编就来讲一讲姜维这个人,看看蜀国的灭亡与他有何关系。

姜维其人

姜维是天水人,算是士族出身,《傅子》里记载,姜维年少的时候就喜欢建立功名,并豢养了大量的死士。后来姜维的父亲在羌胡的叛乱中战死,姜维接替父亲成了天水的参军。就像《傅子》里记载的那样,姜维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在天水当一个小小的参军怎么能满足野心勃勃的姜维呢?

《傅子》——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脩布衣之业。

公元228年,诸葛亮见蜀汉国内基本已经稳定,便开始了第一次的北伐。当时他让赵云领一支疑兵去吸引曹军的主力部队,自己则带领大军奔着祁山杀去。当毫无准备的魏军面对诸葛亮的大军时,失败的局面似乎早已被确定了下来。根据蜀国的记载,姜维和马遵关系不合,在蜀军杀来的时候被关在了城门外面,无奈之下才投了诸葛亮。

但魏国方面的记载却跟这完全不同,马遵把姜维拒之门外后,姜维又跑回了翼城,凭着自身的威望,姜维成功的劝说了全郡百姓向诸葛亮投降,至此姜维成了蜀汉势力的人。因为马谡在街亭败的有点快了,所以姜维并没有成功的把家属全部撤出,但后来魏国并没有太为难姜维的家人,而姜氏一族的其他人也在曹魏做官。这样一看,姜维后期拼了命的北伐跟报仇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魏略》——维亦无如遵何,而家在冀,遂与郡吏上官子脩等还冀。冀中吏民见维等大喜,便推令见亮。二人不获已,乃共诣亮。

姜维投降诸葛亮的那一年,他才二十七岁,按理说这个年纪是万万不能给予重任的,但诸葛亮却偏偏认为姜维是一个人才,不仅让他统领军队,后来还封姜维为征西大将军,当然这是诸葛亮提议刘禅封的。诸葛亮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因为姜维真的有才,另外还可以起到拉拢西凉士族的作用。

姜维的北伐大业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随后蜀军便经历了魏延和杨仪造成的动乱,按我们平时的印象,姜维在这之后就彻底的接替了诸葛亮,并成为蜀汉的一把手。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诸葛亮才没有把权利传给姜维,而是给了蒋琬,历史上姜维并没有真正意义的掌权过。

蒋琬成了大将军后,开始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这期间倒是也同曹魏进行过战斗,但也没有诸葛亮之前打的那么激烈。姜维对这种现象很是不满意,不进行大规模的北伐自己怎么能建功立业,而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了蒋琬死后费祎当政的时期。

关于费祎的死,很多人认为是姜维的手笔,当时魏国的降将郭修也参加蜀国举行的宴会,期间以自己身死为代价刺杀了费祎,从这之后,姜维在兵权上才达到了顶峰,并可以主动的兴兵北伐。这样一看,郭修刺杀费祎的行为确实很像是受到了姜维的指示,在人们谈论起这件事的起因时,姜维经常后被加进去,而真相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了。

《三国志》——(姜维)复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於洮西,经众死者数万人。

关于姜维本人发动的北伐战争,唯一值得炫耀的就是洮西之战了,这场战争中,姜维击杀了曹魏士兵数万人,就算是诸葛亮当年也没有打出这么完美的战绩。不过这场战役中蜀汉在领土上并没有取得什么好处,单纯的杀人其实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但这对于姜维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功名。之后的北伐战争姜维并没有取得什么绝对的优势,而且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关于姜维的问题

诸葛瞻临死之前曾经埋怨过自己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黄皓是什么人?他是蜀汉的第一大奸臣,准确点说是宦官,而且还是祸国殃民的那种宦官。在诸葛瞻心中姜维是可以和黄皓相提并论的,由此可见,姜维当时的行为已经和奸臣无异。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姜维为了虚无的功名不断北伐,也确实让蜀汉的国力过早衰落了,而蜀汉的老将廖化也证明了这一点。

《汉晋春秋》——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於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

另外姜维在蜀汉投降后的行为也对百姓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当时刘禅不一定就能被邓艾打败,但在谯周的建议下,刘禅还是站在了投降派这一边。虽然投降派这个名字不是那么的好听,但它也不能完全算是一个贬义词,起码益州的百姓因为刘投降而免受了兵祸。但姜维后来的冒险举动,让之前的益处变得荡然无存,蜀汉的灭亡干脆变成了一场闹剧。

另外有些人认为姜维在战术上也很有见解,但事实胜于雄辩。关于姜维对汉中的防御政策,在史料中也有详细的记载,看起来是一个完美的战术,但具体实施起来则过于的复杂。因为有过多的环节,所以任何变量都会对姜维的战略布防造成相当大的影响,而汉中的丢失也证明了这一点,姜维的战术根本就不实用。

参考文献《三国志》、《傅子》、《汉晋春秋》、《魏略》

标签: 黄皓姜维蜀汉诸葛亮费祎

更多文章

  • 黄皓说:魏延若在,时事必不至此,魏延若还活着,蜀汉还能延续?

    历史解密编辑:球球先生标签:黄皓,魏延,蜀汉,诸葛亮,刘备,姜维

    其实,黄皓说的这句话应该是杜撰的,《三国演义》里邓艾收川以后,本身要杀黄皓,但是黄皓善于贿赂,通过贿赂邓艾身边的人,免于一死。就算这样,他也不会再登上政治舞台了,天变了,蜀汉江山没了刘禅不当皇帝了。再说魏延,三国时期的一员大将,虽然有不少缺点,但是他很受刘备赏识。刘备在长期的战乱中见识了各种各样的人

  • 黄皓:“魏延若在,时事必不至此”,此话怎讲?

    历史解密编辑:凯旋帝国史标签:魏延,刘禅,刘备,蜀汉,姜维,三国,诸葛亮,曹操手下,黄皓(宦官)

    如果魏延还活着,刘禅的位子做得稳吗?一:这句话并无史实记载;二:黄皓说不出这句话,哪怕说了,凭他的能力并不足以做此评论;三:连诸葛亮都无力回天,魏延何德何能,可以延续蜀汉?四:如果魏延不死,蜀汉估计还等不到邓艾来攻,早已因内乱而亡。一:“魏延若在,时事必不至此”来源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兵临成都

  • 萧亚轩黄皓分手:不合适的两个人,终究会分开

    历史解密编辑:艾娃elaa标签:萧亚轩,黄皓,恋情,分手,感情观

    《中国式离婚》里,有这样一句话:感情这东西,没有谁对谁错,唯一衡量的标准就是看在一起合不合适,不合适的话,对的也变成错的了。人生在世,最幸福的一件事情,就是能够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遇见唯一合适的人。这虽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却也是所有人的期望。为了早日遇见那个最合适的,大家一直都在寻觅,可寻来

  • “萧亚轩黄皓相处模式”背后,相差16岁的爱情,给女人们提了醒

    历史解密编辑:甜甜我的闺女标签:萧亚轩,黄皓,爱情,恋爱,恋情,黄皓(宦官),歌手,华语音乐,华语歌手,爱情故事

    01.前两天,萧亚轩的状态上了热搜,引得很多人的猜测,她是不是感情生变了,不然为啥一脸憔悴。虽然后来萧亚轩回应说,天气很冷她没有带钥匙,拍视频给男友求助,不小心传到了网上。但看热闹的网友们好像并不买账。有些人有这样一种心理,嘴里说再多祝你快乐,实际上还是喜欢看谁谁谁过得不好。对于谈过十几次恋爱,并且

  • 姜维是蜀汉大将军,手握兵权,为何却斗不过宦官黄皓呢?

    历史解密编辑:拇指故事汇标签:姜维,黄皓,刘禅,蜀汉,费祎,诸葛亮,丞相,黄皓(宦官),三国

    姜维为什么斗不过黄皓?姜维不是搞不定黄皓,而是搞不定刘禅,黄皓就是一个宦管,他再大的本事要干坏事也得经过皇帝同意。刘禅又不是个傻子,相反的,他还是个有点头脑和手腕的皇帝。刘禅的用人之道从诸葛亮死后,刘禅就撤掉了丞相这个位置,因为丞相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他不想有第二个诸葛亮,到了费祎执政,刘禅硬是拖了

  • 宦官黄皓祸乱蜀国,为何能一再逃脱死罪?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黄皓,刘禅,宦官,董允,姜维,邓艾

    历史中宦官弄权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他们扰乱朝纲,祸乱天下,颠倒是非,因此遭到很多人的厌恶,比如说秦朝时的赵高,汉末的张让,明朝时的魏忠贤都是臭名昭著的宦官,而三国的时候也有一位宦官十分出名,他就是蜀国的黄皓,当时姜维建议刘禅杀他,邓艾攻入蜀国后也主张杀他,然而他竟然一次次躲过了死罪,这其中有何缘故呢

  • 萧亚轩:“女版陈冠希”,被小鲜肉黄皓收割,如今寸步不离男友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练呢标签:萧亚轩,陈冠希,黄皓,小鲜肉,娱乐圈,温碧霞

    在娱乐圈年龄是女明星最大的敌人,她们靠脸蛋吃“青春饭”,享受惯聚光灯下的她们,害怕衰老,害怕没有戏拍,害怕无人问津。尽管如此依然还是又不少人保持得很好比如赵雅芝、温碧霞等人。娱乐圈得感情也是极其得混乱,比如我们很熟悉的放荡不羁的陈冠希。今天我们来说说被网友称为“女版陈冠希”,总所周知她是男神收割机,

  • 姜维手握大军,却不敢回到成都,只是因为害怕黄皓吗?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姜维,黄皓,刘禅,诸葛瞻,诸葛亮,邓艾

    公元263年8月,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此战,司马昭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但是,实际上,在魏灭蜀之战刚刚爆发的时候,姜维并不在汉中或者剑阁,而是远在沓中屯田,沓中是古代地名,地理位置约在今甘肃省舟曲县,是一个处于岷山、迭山

  • 诸葛瞻临死自责“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原因何在

    历史解密编辑:秋葵妈妈标签:黄皓,姜维,诸葛瞻,邓艾,蜀汉,钟会

    #头条中国史#诸葛瞻虽然没做什么大事,但是作为诸葛亮之子,又娶了公主,与辅国大将军董厥执掌尚书台,统领国事,是举足轻重的大臣。对于蜀汉亡国,自然要承担一定责任的。邓艾偷渡阴平,诸葛瞻带兵迎战,前锋被邓艾打败,情况紧急。邓艾劝降诸葛瞻说:“若投降,必上表封你为琅琊王。”诸葛瞻悲痛地说:“我内不能除黄皓

  • 蜀汉后期祸乱朝政的宦官——黄皓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黄皓,朝政,蜀汉,宦官,刘禅,姜维,董允,黄皓(宦官),三国

    大家都知道东汉末年之所以会皇室衰弱离不开宦官祸乱朝政,十常侍将皇帝当作傀儡,甚至在灵帝时期还流传出了将宦官比作自己的父母这种荒唐至极的事情。而蜀汉作为汉朝最后的延续最终在后主刘禅身上也没能逃过这个宿命,在他的统治后期也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他的老祖宗的老路,黄皓慢慢地登上了蜀汉的舞台。黄皓是蜀汉的一名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