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太后相貌平平,又没有什么政治手腕,平常沉默寡言,她能当上皇太后,就是因为他儿子是汉文帝那么简单吗?
真实的情况并没有那么简单,从她的成长历史来看,其身边的人多数都没能熬到自然死亡,而她却能熬到自己儿子成为皇帝,这其中确实有运气成分,同时也和她自身大智若愚的特点有关。
薄姬本来只是一个普通人,不过他的母亲曾经找过当时有名的女看相人许负,让她给自己的女儿看相。许负在看过相之后,声称薄姬日后会生出一名天子。
无疑这个消息让人十分高兴,那个时候天下纷争,谁人能成就霸业还说不定,正巧当时魏豹自称为魏王,于是薄姬嫁给了魏豹,成为妾室。
同样也是因为许负的预言,魏王十分宠爱薄姬。
魏豹过于自信,认为薄姬是自己的女人,日后他就一定能成为天子,想着直接坐享其成,同刘邦了项羽都没有交好,保持中立。
但天下大势都归于楚汉争霸,他一个魏王怎么能对抗另外两大势力,因而魏王转投项羽,刘邦趁机攻下魏王,而他宫内的女子,全被刘邦掠走,薄姬也在里头。
这也是薄姬从一个反王妻妾的身份,转为“真命天子”刘邦的妾室过程。总的来说,也同刘邦十分好色有关,不然薄姬也无法生下刘恒,成为天子之母。
但想要生下刘恒,也不见得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薄姬入汉宫有了一年,她都没有被刘邦宠幸,或许就此孤独度过一生也说不定。
不过早年她在服侍魏王的后,同官夫人和赵子儿交好,她们曾经说过日后不管谁先富贵,都不得忘记另外两人。她们两个如今都得到了刘邦的恩宠,于是她们便向刘邦提起这位早年的好友。
不知道是刘邦对薄姬同情,还是对薄姬有了短暂的兴趣,当天晚上刘邦就临幸了薄姬,也正是那天晚上,薄姬就怀上了刘恒。
此后薄姬再也怎么同刘邦接触,或许薄姬的姿色真的不及其他的妃子,但也有可能是她懂得,刘邦死后所有被宠爱过的嫔妃都会被吕后陷害。
事实也往这个方向发展,刘邦一死,吕后就独掌大权,那些被刘邦宠幸的妃子,无一例外都被囚禁,其中戚夫人遭遇最为凄惨,别的妃子都没有下话,估计都被吕雉害死了。
唯有薄姬一人能跟随儿子刘恒去往封地,可见其幸运。不过也可理解为吕后对她同情,薄姬同吕后一样,都不被刘邦宠爱,可能吕后感到同病相怜,才特许放过了她。
多年之后,吕后去世,周勃和陈平发动政变,最终清除了为害多年的吕氏集团,而在设立新君的时候,人们产生了分歧,起义的齐王刘襄和淮南王刘长都有实力争夺皇位,但大臣们最终还是选择了刘恒为帝,其中的理由是除开了刘恒是目前刘邦存活的长子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太后家薄氏谨良。
实际上,大臣并不会认为薄太后忠良就选她儿子为皇帝,而是因为她的娘家没什么人,如果她成为太后,不会有什么外戚干政,没有外戚干政,对大臣来说是一件幸事,毕竟吕后为政时期,大臣们就饱受外戚扰政的烦恼。
刘恒成为汉文帝之后,其亲属根据亲属关系来封侯封官,薄太后的娘家也仅有一人被封侯。
薄太后能最终成为皇太后,同运气有很大的关系,其中能被许负预言是运气,能被刘邦收入后宫是运气,能生下刘恒也是运气。
但仅靠运气也当不了太后,她早年同官夫人、赵子儿交好,才为自己争取被刘邦宠幸的机会,而失宠于刘邦之后,她也没有同别的妃子一样搔首弄姿,从而得到了吕后的同情,放过。
还有一点,她父母早已离世,娘家也没什么人,她成为太后,不会有外戚干政,因而得到了臣子的推崇。
以上种种因素,都是她能成为太后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