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死后15年,托孤大臣杀光他的嫡孙,历史证明刘邦是功臣杀少了

刘邦死后15年,托孤大臣杀光他的嫡孙,历史证明刘邦是功臣杀少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寻鉴历史 访问量:3141 更新时间:2024/2/11 7:51:37

说到刘邦这个皇帝,大家对他的印象就是,他是草根出身,当了皇帝之后,还把功臣给杀了。

这个人不地道,干的事不是君子所为!

事实上刘邦真的有杀很多功臣吗?

要知道从公元前202年到公元前195年,刘邦分封的侯爵多达143人,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得到了善终的。

当然了刘邦是有杀了几个王的,比如说燕王臧荼、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等人。但是这些人都是头上长有反骨的人,对于刘邦来说,若是想要稳固汉家江山,必须要杀了他们。

还有一个韩信,不过韩信真的不是刘邦杀的,韩信被杀的时候,刘邦去平叛陈郗的叛乱去了。是吕后和萧何两个人把韩信给抓起来,然后给灭族的。

所以说功臣方面刘邦真的没有杀几个。

退一步来说,若是刘邦把该杀的功臣都给杀了,也就不会有功臣们在他死后,联合起来欺压刘邦子孙的事情了,要怪只能怪刘邦杀功臣杀少了。

我们看看刘邦托孤的大臣们,是如何杀他的嫡系子孙的。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

这边吕后刚死,宰相陈平和太尉周勃等功臣们,就开始联合齐王刘肥的儿子刘襄,铲除诸吕了。要说他们杀姓吕的人也无可厚非,可是,他们这些做功臣的,竟然连汉惠帝的6个儿子也都给杀了。

汉惠帝是刘邦的儿子,刘邦把皇位传给了他。

要说汉惠帝的儿子才是刘邦的嫡孙呀,汉惠帝死后,大汉江山让他的儿子继承才是正统的!但是,这帮大臣太没有节操了,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是非不分了。

之所以会导致这个结果,也是和刘邦有关系的,因为他托孤的时候,指派了这些功臣来当宰相,然后导致了他6个嫡孙,全部被功臣杀害的。

公元前195年,刘邦躺在病床上不能起床了,马上就要奄奄一息的时候,吕后问刘邦,陛下百年之后,萧何丞相也死了,谁能当大汉宰相代理国政呢?

刘邦的回答是曹参可以的。

吕后又问刘邦,那曹参死了之后呢?

刘邦说王陵可以,不过这个王陵太正直了,可以让陈平来辅佐王陵。也就是王陵和陈平两个人,一个当左丞相,一个当右丞相。

吕后继续问,那王陵和陈平之后呢?

刘邦说之后的事情,就不是你我能管得了得了。当然了刘邦的意思是说,若是王陵和陈平之后,你吕后估计也不在了。

刘邦看人一向是很准的,曹参他没有看错,历史上还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萧规曹随的故事,也就是说曹参当宰相治理天下的时候,是按照萧何制定的规章制度来办事的,那时候的天下也是被他治理的很好。

事实上汉惠帝和曹参两个人,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了,大汉就可以平稳的发展,因为这个时候的老百姓最为需要的就是平稳和发展,就是官方不要去打扰他们。

可是,刘邦没有想到的是,汉惠帝当了7年的皇帝,仅仅24岁就驾崩了,汉惠帝死的这一年是公元前188年。

汉惠帝死后,吕后就把汉惠帝的儿子刘恭给立为了皇帝,吕后代理执政。这个刘恭还是一个孩子,他听说在自己被立为皇帝的时候,他的母亲被吕后杀了,所以,他就说自己长大了一定要杀光姓吕的。

这个话被吕后听到了,吕后就把他给废了,然后,立了汉惠帝的另一个儿子刘宏为皇帝,这个刘宏就是历史上的后少帝。

事实上这个时候就是吕后掌权了,吕后在掌权之后,开始打压刘邦的子孙,开始大力提拔自己吕姓的侄子。

吕后很想把自己的侄子封为王,因为王爵才是地位最高的一个分封,才能壮大吕家的势力。但是,刘邦死之前,给大臣有一个白马盟约。

这个盟约说的就是非刘姓不王,若是非刘姓当王者,天下人可以共同讨伐他。吕后的侄子都是姓吕的,很显然不能当王,如何让自己的侄子封王呢?

这个时候吕后就想到了左右丞相王陵和陈平,然后加上了一个周勃,在吕后看来,若是这几个朝中的重臣,都同意自己分封的意见,应该就没有问题。

当吕后把他们三个叫来议事的时候,就开始问他们,王陵第一个站出来,投了反对票,说先帝活着的时候已经说过了非刘姓不王,不能封姓吕的。

吕后不高兴,又开始问陈平的意见。

陈平说先帝当皇帝的时候,可以封刘姓为王,这个没有问题,现在是您吕后当政,分封姓吕的当皇帝,也是没有问题的。

吕后一听有戏,然后问周勃,周勃也是同意吕后的意见。王陵气得不行,散会之后,吕后就把王陵给解雇了。

等于宰相就成为了陈平的了,陈平才是最没有底线的一个。周勃一直跟着陈平混,两个人都没守住底线。

正是陈平和周勃的支持,让吕后得寸进尺,开始分封自己的侄子们,开始打击刘邦的子孙们。

吕后死之前,刘邦的八个儿子有六个死亡了,这六个死亡的人当中,可以说有五个是和吕后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的。

是吕后把他们杀死和气死的!

那么,到了吕后去世,为何陈平和周勃等功臣又开始屠杀姓吕的人的呢?

原因就是刘邦的孙子齐王刘襄不想受气了,他要从齐国发兵来把姓吕的给灭了,凭什么我们刘家的江山,要让你们姓吕的人指手画脚呀。

这个时候陈平和周勃等功臣就开始考虑站队的问题了,是站姓刘的一边,还是站姓吕的一边。他们一看刘襄这么猛,千万不能让他杀来,若是他们把姓吕的给杀了,要当皇帝了,就得找我们这些功臣算账,因为如今姓吕的得势,都是我们这些功臣支持的原因造成的呀。

为了阻止刘襄杀到皇宫里,他们就开始想办法先下手为强了,只要把姓吕的给杀了,你刘襄就没有理由来都城了。

想到这里陈平和周勃,他们就开始在皇宫里布局了,他们联合了郦商的儿子郦寄,杀了吕禄,夺得了北军的军权。

周勃和刘章围堵住吕产,在厕所里把吕产给杀死了。吕禄和吕产是吕家的核心人物,这两个人一死,其他人只能投降等着被处理了。

最后,他们整个吕家都被功臣给灭了族。因为姓吕的都死了,刘襄也只能打道回府了。

这个时候就到了选谁为皇帝的时间了,刘邦的儿子就剩下刘恒和刘长了,刘长是吕后养大的,肯定不能选。

刘邦的孙子有很多,也是可以继承皇位的,事实上这一次诛杀诸吕齐王刘襄的功劳最大,应该让他来当皇帝。

但是,这个人太猛了,他们怕把刘襄立为皇帝,大臣还是会受气。最终,他们选择了让刘恒来当皇帝。

就是因为刘恒的表现老实,他们想找一个软柿子来捏。这个刘恒就是历史上的汉文帝,事实上汉文帝当皇帝后,一点都不软。

可是,现在大汉有皇帝呀,就是汉惠帝的儿子后少帝刘宏呀。为何不继续让他当皇帝呢?因为大臣觉得汉惠帝的儿子年龄都太小了,根本什么事都不懂。还是找一个大的人来当皇帝比较靠谱。

索性,就杀了他们给新皇帝让位吧。就这样汉惠帝的六个儿子,刘邦的六个嫡孙,就被功臣们给杀了。

至于是哪一个功臣做的这件事,历史上没有记录,也就不知道了,反正就是刘邦指定的这几个功臣做的。

可以说刘邦在去世之后,大臣们就开始为了自己的利益背叛他了,吕后去世之后,他们大臣们就更肆无忌惮了,他们想要杀谁就能杀谁。

退一步来说,若是刘邦当年把他们功臣都给干掉,是不是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呢?

标签: 刘邦吕雉曹参汉惠帝丞相韩信

更多文章

  • 大秦赋后续:秦始皇到刘邦,二十余年间,因分封制而倒霉的人和事

    历史解密编辑:史小趣标签:嬴政,刘邦,项羽,齐国,先秦,分封制,大秦赋,秦始皇,古装片,历史故事

    历史连续剧《大秦赋》已经完结,电视剧在播放期间,网络上争论的是演员表演和选择的好坏,以及电视剧本身的各种不足,电视剧也从刚开播时的超高评分,降低到结束时的中等评分,证明了,鸿篇正史长剧真的很难驾驭。现在该剧已经结束好几天了,网络风暴转变成对秦朝大一统,以及秦始皇本人的争论,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抛开见

  • 刘邦死前, 为何要除掉忠心的樊哙! 这就是帝王权术的巅峰体现

    历史解密编辑:晓可说生活标签:刘邦,樊哙,周勃,韩信,吕雉,汉朝,帝王权术,霸王项羽

    刘邦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传奇皇帝,在他以前,当统治者的全部都是贵族,而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他打败项羽后,曾经提出汉初三杰。打仗不如韩信,战略不如张良,后勤不如萧何。没有他们三个,他是无论如何也打不过项羽的。那么问题来了,他只不如这三个人吗?事实上远远不止,所以当他解决韩信后,他曾封赏的异姓诸侯王纷

  • 刺客面临死刑,临刑对刘邦说:容我再说一句!刘邦急忙下令:赦免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档案笔记标签:贯高,皇帝,冒顿,张敖,刺客,汉朝,汉高祖刘邦

    刺客面临死刑,临刑时对刘邦说:容我再说一句!刘邦急忙下令:赦免“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便是汉高祖刘邦著名的诗歌——《大风歌》。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屠杀功臣的刘邦必然是个残忍、刻薄之人。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刘邦却有着充满人情味的另一面。他心胸宽大,曾赦免了一位想要刺杀自

  • 刘邦死后15年,托孤大臣杀光他的嫡孙,历史证明刘邦杀功臣没做错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吕雉,周勃,刘恭,曹参,汉朝,汉惠帝,汉高祖刘邦

    刘邦死后15年,托孤大臣杀光他的嫡孙,历史证明刘邦杀功臣没做错读通鉴,用通鉴。今天陶陶继续给大家带来《资治通鉴》的讲解。说起刘邦,第一印象或许就是屠杀功臣。但是大家敢相信吗?刘邦其实或许是最善待功臣的开国君主之一。从史书记载来看,从公元前202年到公元前195年,被封为侯爵的功臣达到143人之多。除

  • 他是与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结义兄弟,为何最终反目成仇?

    历史解密编辑:一点儿历史事标签:卢绾,燕王,匈奴,吕雉,张胜,汉朝,汉高祖刘邦

    他是与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结义兄弟,为何最终反目成仇?有这么一个能人,在整个汉初都是比较独特的存在。他与汉高祖刘邦不仅是同乡,而且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异姓兄弟。刘邦并未起兵之前,一直与他关系很好。哪怕刘邦起兵之后,他也一直追随刘邦。刘邦正式诛灭项羽,成为皇帝后的第五年七月份,燕王臧荼谋反失败。他在韩

  • 刘邦敲响寡妇曹氏的门,称帝后欲接入宫,曹氏:你把儿子带走吧

    历史解密编辑:小哈哈说历史标签:刘邦,吕雉,刘肥,齐王,封地,汉朝,曹氏(窦建德)

    一天深夜,刘邦来到了村里寡妇曹氏的门前,轻轻叩门。曹氏询问来者何人,刘邦应声:“是我。”曹氏心中欢喜,连忙打开了门,她娇嗔的说道:“这段时间又去哪鬼混啦,想死人家了”。面对如此绝色佳人的挑逗,刘邦哪里能够把持得住,抱起曹氏便走进了卧室。两人一番云雨后,刘邦起身就想要拿曹氏的钱出去玩。曹氏说道,我怀上

  • 吕雉对戚夫人下手时,戚父手握重兵,为啥不肯援手救自己的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昕梦倾城标签:吕雉,刘邦,刘盈,太后,戚父,戚夫人,平民百姓

    在古代的宫廷里,宛如花园一般的世界,众多妃嫔仿佛盛开的花朵,各自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其中,皇后吕雉与美丽而聪慧的戚夫人之间的恩怨,成为了一段令人心动的故事。吕雉,聪明而妩媚,自幼出身名门,被视为宫廷的璧人。她的地位高贵,威势无可匹敌,宛如宫墙上的明月。然而,她的心中却隐藏着一股深深的嫉妒之情。当戚夫人

  • 吕雉:被黑化2000年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议史纪标签:吕雉,刘邦,刘盈,皇后,刘如意,汉惠帝

    “吕太后贼害三赵,专王吕氏,赖社稷之灵,禄、产伏诛,天命几坠,危朝更安。吕太后不宜配食高庙,同祧至尊。”自古以来,对于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妻子吕雉的评价,大多数都是贬义的。但是无论历史给予怎样的评价,她能被诸多世人所评论,可见吕雉此人一定是有过人之处的,下面我们来走进这位独具个性的皇后的一生。下嫁刘季

  • 刘邦刚去世,就有人向吕雉求婚,吕雉:我年老色衰,把公主嫁给你

    历史解密编辑:诗停停标签:刘邦,吕雉,刘盈,匈奴,霍去病

    若说起我国历史上的杰出女性,那么吕雉必定占据一席之地。她是我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时也是始皇统一六国,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太史公将她列入本纪,评价她掌权期间"施政不出门户,天下却也安然无事。刑罪很少使用,犯罪的人也很少。百姓专心从事农耕,衣食富足。"

  • 刘邦刚驾崩,他就向吕雉求婚,吕雉:我年老色衰,给你找个公主吧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吕雉,刘邦,项羽,冒顿,刘盈,樊哙

    在我国历史上,有三位政治方面很辉煌的女人,他们分别是吕雉、武则天和慈禧太后。其中,武则天最被后世人称赞,吕雉和慈禧太后则贬低多于褒奖。其实,很多人对吕雉的评价多少有失公允,历史上真正的吕雉算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执政者。历史学者王立群都曾说他为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让老百姓的生活得以安居乐业,汉朝的国力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