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刘邦这个皇帝,大家对他的印象就是,他是草根出身,当了皇帝之后,还把功臣给杀了。
这个人不地道,干的事不是君子所为!
事实上刘邦真的有杀很多功臣吗?
要知道从公元前202年到公元前195年,刘邦分封的侯爵多达143人,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得到了善终的。
当然了刘邦是有杀了几个王的,比如说燕王臧荼、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等人。但是这些人都是头上长有反骨的人,对于刘邦来说,若是想要稳固汉家江山,必须要杀了他们。
还有一个韩信,不过韩信真的不是刘邦杀的,韩信被杀的时候,刘邦去平叛陈郗的叛乱去了。是吕后和萧何两个人把韩信给抓起来,然后给灭族的。
所以说功臣方面刘邦真的没有杀几个。
退一步来说,若是刘邦把该杀的功臣都给杀了,也就不会有功臣们在他死后,联合起来欺压刘邦子孙的事情了,要怪只能怪刘邦杀功臣杀少了。
我们看看刘邦托孤的大臣们,是如何杀他的嫡系子孙的。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
这边吕后刚死,宰相陈平和太尉周勃等功臣们,就开始联合齐王刘肥的儿子刘襄,铲除诸吕了。要说他们杀姓吕的人也无可厚非,可是,他们这些做功臣的,竟然连汉惠帝的6个儿子也都给杀了。
汉惠帝是刘邦的儿子,刘邦把皇位传给了他。
要说汉惠帝的儿子才是刘邦的嫡孙呀,汉惠帝死后,大汉江山让他的儿子继承才是正统的!但是,这帮大臣太没有节操了,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是非不分了。
之所以会导致这个结果,也是和刘邦有关系的,因为他托孤的时候,指派了这些功臣来当宰相,然后导致了他6个嫡孙,全部被功臣杀害的。
公元前195年,刘邦躺在病床上不能起床了,马上就要奄奄一息的时候,吕后问刘邦,陛下百年之后,萧何丞相也死了,谁能当大汉宰相代理国政呢?
刘邦的回答是曹参可以的。
吕后又问刘邦,那曹参死了之后呢?
刘邦说王陵可以,不过这个王陵太正直了,可以让陈平来辅佐王陵。也就是王陵和陈平两个人,一个当左丞相,一个当右丞相。
吕后继续问,那王陵和陈平之后呢?
刘邦说之后的事情,就不是你我能管得了得了。当然了刘邦的意思是说,若是王陵和陈平之后,你吕后估计也不在了。
刘邦看人一向是很准的,曹参他没有看错,历史上还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萧规曹随的故事,也就是说曹参当宰相治理天下的时候,是按照萧何制定的规章制度来办事的,那时候的天下也是被他治理的很好。
事实上汉惠帝和曹参两个人,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了,大汉就可以平稳的发展,因为这个时候的老百姓最为需要的就是平稳和发展,就是官方不要去打扰他们。
可是,刘邦没有想到的是,汉惠帝当了7年的皇帝,仅仅24岁就驾崩了,汉惠帝死的这一年是公元前188年。
汉惠帝死后,吕后就把汉惠帝的儿子刘恭给立为了皇帝,吕后代理执政。这个刘恭还是一个孩子,他听说在自己被立为皇帝的时候,他的母亲被吕后杀了,所以,他就说自己长大了一定要杀光姓吕的。
这个话被吕后听到了,吕后就把他给废了,然后,立了汉惠帝的另一个儿子刘宏为皇帝,这个刘宏就是历史上的后少帝。
事实上这个时候就是吕后掌权了,吕后在掌权之后,开始打压刘邦的子孙,开始大力提拔自己吕姓的侄子。
吕后很想把自己的侄子封为王,因为王爵才是地位最高的一个分封,才能壮大吕家的势力。但是,刘邦死之前,给大臣有一个白马盟约。
这个盟约说的就是非刘姓不王,若是非刘姓当王者,天下人可以共同讨伐他。吕后的侄子都是姓吕的,很显然不能当王,如何让自己的侄子封王呢?
这个时候吕后就想到了左右丞相王陵和陈平,然后加上了一个周勃,在吕后看来,若是这几个朝中的重臣,都同意自己分封的意见,应该就没有问题。
当吕后把他们三个叫来议事的时候,就开始问他们,王陵第一个站出来,投了反对票,说先帝活着的时候已经说过了非刘姓不王,不能封姓吕的。
吕后不高兴,又开始问陈平的意见。
陈平说先帝当皇帝的时候,可以封刘姓为王,这个没有问题,现在是您吕后当政,分封姓吕的当皇帝,也是没有问题的。
吕后一听有戏,然后问周勃,周勃也是同意吕后的意见。王陵气得不行,散会之后,吕后就把王陵给解雇了。
等于宰相就成为了陈平的了,陈平才是最没有底线的一个。周勃一直跟着陈平混,两个人都没守住底线。
正是陈平和周勃的支持,让吕后得寸进尺,开始分封自己的侄子们,开始打击刘邦的子孙们。
吕后死之前,刘邦的八个儿子有六个死亡了,这六个死亡的人当中,可以说有五个是和吕后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的。
是吕后把他们杀死和气死的!
那么,到了吕后去世,为何陈平和周勃等功臣又开始屠杀姓吕的人的呢?
原因就是刘邦的孙子齐王刘襄不想受气了,他要从齐国发兵来把姓吕的给灭了,凭什么我们刘家的江山,要让你们姓吕的人指手画脚呀。
这个时候陈平和周勃等功臣就开始考虑站队的问题了,是站姓刘的一边,还是站姓吕的一边。他们一看刘襄这么猛,千万不能让他杀来,若是他们把姓吕的给杀了,要当皇帝了,就得找我们这些功臣算账,因为如今姓吕的得势,都是我们这些功臣支持的原因造成的呀。
为了阻止刘襄杀到皇宫里,他们就开始想办法先下手为强了,只要把姓吕的给杀了,你刘襄就没有理由来都城了。
想到这里陈平和周勃,他们就开始在皇宫里布局了,他们联合了郦商的儿子郦寄,杀了吕禄,夺得了北军的军权。
周勃和刘章围堵住吕产,在厕所里把吕产给杀死了。吕禄和吕产是吕家的核心人物,这两个人一死,其他人只能投降等着被处理了。
最后,他们整个吕家都被功臣给灭了族。因为姓吕的都死了,刘襄也只能打道回府了。
这个时候就到了选谁为皇帝的时间了,刘邦的儿子就剩下刘恒和刘长了,刘长是吕后养大的,肯定不能选。
刘邦的孙子有很多,也是可以继承皇位的,事实上这一次诛杀诸吕齐王刘襄的功劳最大,应该让他来当皇帝。
但是,这个人太猛了,他们怕把刘襄立为皇帝,大臣还是会受气。最终,他们选择了让刘恒来当皇帝。
就是因为刘恒的表现老实,他们想找一个软柿子来捏。这个刘恒就是历史上的汉文帝,事实上汉文帝当皇帝后,一点都不软。
可是,现在大汉有皇帝呀,就是汉惠帝的儿子后少帝刘宏呀。为何不继续让他当皇帝呢?因为大臣觉得汉惠帝的儿子年龄都太小了,根本什么事都不懂。还是找一个大的人来当皇帝比较靠谱。
索性,就杀了他们给新皇帝让位吧。就这样汉惠帝的六个儿子,刘邦的六个嫡孙,就被功臣们给杀了。
至于是哪一个功臣做的这件事,历史上没有记录,也就不知道了,反正就是刘邦指定的这几个功臣做的。
可以说刘邦在去世之后,大臣们就开始为了自己的利益背叛他了,吕后去世之后,他们大臣们就更肆无忌惮了,他们想要杀谁就能杀谁。
退一步来说,若是刘邦当年把他们功臣都给干掉,是不是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