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华佗 “耻以医见业”?

华佗 “耻以医见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妙阳上人 访问量:4618 更新时间:2024/2/7 3:05:59

历史上曾记载不少有关华佗的近乎神奇的医疗事迹,尤其是他的外科手术和麻醉药。这位历史人物通过民间传说、小说、方志典籍被奉为医学之神,而后世人多以“再世华佗”来称颂医术高明的医师。一般人以及医学业者都尊崇华佗是一位才德兼备的医师。他不慕名利的高尚品德,见于陈寿(233-297)的《三国志·魏书·方技传》:“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他做官),皆不就(不答应)。”

但在多年前河北平泉民族师范学校林振清老师和南京审计学院教授徐少锦曾分别在《道德与文明》及《历史教学》发表论文,解开华佗被曹操杀害的原因,认为“华佗之死责任不全在曹操”。这两篇论文发表后,再加上一篇题为《无良神医-华佗》的贬损华佗的文章,引起舆论哗然,当时不少人用恶言粗语痛骂作者。可见华佗的高风亮节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不容诋毁。

两位作者的分析依据,来自陈寿的《三国志·魏书·方技传》和范晔(398-445)的《后汉书·方术列传》的记述。《三国志》称:“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汉书》载:“······为人性恶,难得意,且耻以医见业;又去家思归,乃就操(曹操)求还取方,因托妻疾,数期不反。操累书呼之,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事,犹不肯至。”

林振清在文章中指出:“华佗才气大、自负,认为荐举的官职都不大,所以才不肯接受······不愿为此小官而抛弃所喜好的医学。”林老师更认为,华佗利用为曹操治病的机会,以医术为手段,两度要挟曹操给他官爵。而徐少锦教授的文章断定,同当时大多数读书人一样,入仕做官也是华佗的人生目标,从医只是他的“业余爱好”。

两位老师根据这些文字所下的定论,实在是有点断章取义,也过于武断,置死去1800年的华佗于不仁不义,贬损他的品德。那华佗果真意在当官,时刻在寻找走上仕途的机会吗?

事实上,华佗不算是真正的御医或太医,最多只是替曹操看病的私人医师,叫“侍医”。当时曹操的职位还是丞相,不是皇帝或君王。曹操是在216年被东汉献帝刘协晋封为魏王。而华佗早已在208年死去。所以华佗不是御医,也从来没有当上御医。

我们先考察华佗的年龄。他是在建安十三年(208)被曹操杀害。《后汉书·华佗传》的记载较为可靠: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那时华佗应该是个八九十岁的耄耋老人。以这样的高龄,应该是退休告老还乡,和老伴共享天年的时候。他是否还热衷于做官,就非常值得人们去思考和怀疑了。

可惜华佗的生年不详,我们难以知道他究竟活了多少岁。有人认为他大约生于145年前后,终年大约63岁,但这和上述记载相悖。根据其他不同出生年份来假定,我们模糊地估计,华佗享年在56岁到76岁之间。

至于“又去家思归,乃就操求还取方,因托妻疾,数期不反”,我的看法是华陀之所以找借口离去,是要摆脱、逃避曹操而想一去不回,不愿为曹操看病。

把范晔《后汉书·华佗传》“为人性恶,难得意,且耻以医见业”和前文“曹操闻而召佗,常在左右”一起来分析;再对照陈寿的《三国志·华佗传》“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的上文“太祖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来研究事情的前因后果。显然,华佗之“耻”是和曹操的使唤有关。华佗引以为耻的,并非为“医”,而是因为他得要“留在曹操身边为侍医”。说华佗“恃能厌事”,相信做这份工作,身不由己,没有尊严,没有成就感,很多人自然会想辞职不干了。曹操又何曾尊重过、信任过悉心为他治病的人?还说:“天下当无此鼠辈耶?”和“小人

养吾病,欲以自重”。

侍医供人使唤,如同仆役,而得要“常在左右”,相信是曹操要求华佗常侍左右,随传随到,听候差使。一个医者无可奈何去当一个人的私人医生,他又如何深入民间,去看更多不同的病人?他的临床医疗经验,不是停滞不前,就是一落千丈。医师苦闷沮丧的心情可想而知!必会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郁郁不得意,表达后悔。华佗以当侍医为耻,发出怨言,是可以理解的。

就算今日的医生,遇到挫折或是不如意的事情,也会产生厌倦、埋怨、后悔、失落的心理。虽然行医有苦有乐,但是做一行、厌一行的感叹是相当普遍的。

徐少锦教授认为华佗所说的“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意思是说:这病近于难以治好,不断地进行治疗,可以延长一些寿命。这话引起很多人的错误解读,认为华佗说曹操“死期将近”,断定华佗“危言耸听,有要挟的成分在内”。

华佗临死,交给狱卒一卷书,曰:“此可以活人。”他知道生命已走到尽头,还念念不忘去传授医学知识,还深爱医学,何“耻”之有?可惜“吏畏法不受”,华佗也没勉强他,要了一把火把医书烧掉,医技从此失传,可惜啊!

所以说华佗耻以医见业完全是无稽之谈!!!

标签: 华佗曹操陈寿范晔献帝

更多文章

  • 曹操将华佗拷打致死,《后汉书》中早已揭晓,曹操必杀华佗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青栀网络热点自媒体作者标签:曹操,华佗,曹魏,东汉,三国,后汉书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曹操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既有其政治、军事上的才能,也有其冷酷、残忍的形象。其中,曹操将华佗拷打致死的故事备受关注,也成为了历史学者们的研究对象。然而,通过《后汉书》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曹操必杀华佗的原因并不是华佗要对他进行开颅手术,而是华佗在治疗他的头痛上不够尽心。华佗是古代中

  • 曹操当年为何非要斩杀华佗?12年后,发现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久叔标签:曹操,华佗,高明,关羽,杨修,孔融,汉朝,三国,医学家,曹操麾下

    后人有诗叹曰:“华佗仙术比长桑,神识如窥垣一方。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此乃是感念华佗之语…做人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到底应该怎么做人?做哪种人?这都是需要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演化…,然而,我们可以从古人的经历来审视自己,在三国时期曹魏创始人曹操,他的人生过得是有滋有味,有人评价他是“品味控

  • 《三国志战棋版》华佗开荒阵容推荐

    历史解密编辑:嗬然爱慢写标签:华佗,陈武,法正,武将,三国志战棋版,三国志战略版

    《三国志战棋版》华佗是游戏中的一个比较强力的武将,玩家使用这个武将可以让自己的队伍有着更加安全的保障,游戏中玩家可以自由的配队来进行开荒,可能有玩家还不清楚这个队伍要怎么搭配,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具体的阵容推荐,一起来看看吧!现在一小程序“乐玩特权站”里有内部号,上线领真充。《三国志战棋版》华佗开

  • 曹操杀死华佗才是明智之举?真正的原因你猜不到,华佗死有余辜

    历史解密编辑:五小萍宠物标签:曹操,华佗,关羽,刘备,汉朝,三国,曹魏,东汉末年

    古代的科技水平较为落后,人们的病痛只能依靠医者的“望、闻、问、切”的方法来医治。这些能够治病救人且医术高超的医者被人们称为是“神医”。东汉末年,就先后出现了三位闻名天下的名医。其中一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华佗。对于华佗的死,人们有着很多的猜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华佗的死,是与曹操有关的。01头痛病发作

  • 当年曹操为何非要斩杀华佗?后汉书给出真相,华佗死得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曹操,华佗,后汉书,三国志,关羽

    前言我国古代四大名著受众颇多,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亦是如此。但该小说作为一部文学作品,虽是在《三国志》的基础上而成,但相对史书而言,其主观色彩更为浓厚。因此,该书当中“尊刘抑曹”的思想便比较明显。也正是如此,曹操成为褒贬不一的存在,有人称其为“枭雄”,亦有人痛骂其为“曹贼”。在曹操的一生中,为人诟病

  • 曹操为何要杀华佗?后汉书告诉我们真相,曹操杀华佗或许是对的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1949标签:华佗,曹操,后汉书,三国演义

    汉末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枭雄有曹操、刘备、孙权等,他们成就一番伟业;名将有关羽、张辽、周瑜等,他们指挥过载入史册的经典战役。当然,除了枭雄和名将外,汉末也有许多非常有名的医生,我们熟悉的华佗就是其中之一。华佗与董奉、张仲景三人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建安三神医中,华佗的结局最差,他被曹操所杀。《三国

  • 民间故事:神医华佗的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南城北巷PLUS标签:华佗,五禽戏,老中医,民间故事,传奇故事

    #打卡挑战局#神医华佗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留下很多传奇故事,这里讲两则华佗的小故事。一、《五禽戏》的传说《五禽戏》是华佗留给世人的一套强身健体的运动方法,每一个动作都来自于动物的自然动作。传说有一次华佗上山采药,看到一家猎户的后院关着虎、鹿,胸、猴、鸟五种动物,华佗盯着它们的每一个动作不禁看呆了,这

  • 曹操为何铁了心要杀华佗?曹丕登基后才知,曹操做得对

    历史解密编辑:萧关历史标签:曹操,华佗,曹丕,关羽

    曹操为何杀华佗?曹操为何铁了心要杀华佗?究竟是因为曹操生性多疑而医闹,还是另藏玄机?等到曹操去世12年后,曹丕当上了皇帝,这才意识到当年曹操的选择是对的。华佗之死根据后世人推测,华佗大约出生在公元145年,是安徽亳(bó)州人,跟曹操是老乡。他年轻时,曾经到徐州一带访医求学,兼通数经,尤其擅长养生之

  • 华佗被杀并不冤,后汉书给出解答,华佗违反了两条汉律

    历史解密编辑:十三聊历史标签:华佗,曹操,关羽,三国演义

    哪怕是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在形容某人医术高超时都会说犹如华佗在世,由此可见华佗当年的名气之大。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大名气的人,却在曹操那里说啥就被杀了。曹操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政治家,怎么可能随便杀人呢?华佗被杀的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复杂原因呢?根据《三国演义》的说法,曹操由于患了偏头疼症,找了很多名医都束

  • 民间故事:华佗的医术原来是这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讲故事的沙滩哥标签:华佗,皇上,医书,石人,皇后,医学家,民间故事

    华佗小时候,家里面很穷,他一边读书一边学医。每天还要上山砍柴采草药。华佗每天从一座山脚下过世,山洞里石人都要和他打招呼,华佗总是随便地答应一声就走了。有一天华佗上山时,遇到一个年纪很大的老妇人要华佗背她上山。华佗心想:他是个老人家,山路这么难走,自己年轻力壮,背她上山也是应该的。华佗一口气把老妇人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