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刘表刘焉刘璋刘虞刘岱刘繇刘晔是谁的后代?

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刘表刘焉刘璋刘虞刘岱刘繇刘晔是谁的后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李大嘴说历史 访问量:365 更新时间:2024/1/20 2:14:44

这是文章头部

东汉末年,各地实力派拥兵自重,其中还有不少汉室宗亲,如刘备、刘表、刘璋、刘虞等人。众所周知,刘备逢人便说“我乃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皇帝阁下玄孙。”然而,从古至今,很多人对刘备是汉室宗亲这个身份表示怀疑,他们认为刘备是平民出身,以卖草鞋为生,和汉室宗亲八竿子打不着,而中山靖王刘胜有120多个儿子,容易冒充,难以查证。

本文认为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应该是真的,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他如果假冒,很容易被识破的。接下来看看刘表、刘焉、刘璋、刘虞、刘岱、刘繇、刘晔七人都是谁的后代?

刘表、刘焉、刘璋: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

刘表,字景升,身长八尺多,长得好看,雄壮,一表堂堂,还非常有才华,是当时非常有名的“八俊”之一。

刘表被任命为荆州牧后,单马入荆州,在蒯良、蒯越、蔡瑁等人的辅佐下,平定荆州,成为真正的荆州牧。无论中原曹操、袁绍、袁术、公孙瓒、刘备、吕布等人如何厮杀,荆州都没有被卷入,老百姓安居乐业。这不得不说是刘表的功劳。

刘表是汉室刘姓宗亲,却不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子孙,他的祖先是西汉鲁恭王刘余。鲁恭王刘余是汉景帝第四子,从小有口吃,喜欢吃喝玩乐,养狗养马。他在修建宫殿时,破坏了孔子曾经的住宅,意外得到了用古蝌蚪文所写的《论语》《尚书》《礼经》《孝经》等藏书。

刘焉和刘璋父子率先割据益州,对内打击地方豪强,巩固自身势力,兵强马壮。如果不是刘备入川,鸠占鹊巢,益州就是刘焉、刘璋父子二人的天下,三分天下的可能是刘璋了。刘焉、刘璋父子二人和刘表是同一个祖宗,都是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

刘虞:东海恭王刘强之后

刘虞,字伯安,东海郡郯县人,孝廉出身,幽州刺史时期深得民心,他对当地的游牧民族也非常友好。难能可贵的是,刘虞不贪恋权位,拒绝了袁绍拥戴他称帝的建议。然而,这么一个爱民如子的幽州牧,却惨遭残暴不仁的武夫公孙瓒杀害。

刘虞是正宗东汉宗室,他是东海恭王刘彊的后代。刘疆是光武帝刘秀长子,母亲为废后郭圣通,是东汉开国太子。他当了18年太子,如果不是母亲被废,下一任东汉皇帝就是刘疆了。刘疆是一个聪明人,深知自己母亲被废,已经不适合再当太子了,于是主动辞让太子之位,被封为东海王,并得到善终。

刘虞能够抵挡住当皇帝的诱惑,颇有祖上刘疆的家风,为其点赞。

刘岱、刘繇:齐悼惠王刘肥之后

刘岱、刘繇两人的父亲刘舆没什么本事,但是两人的伯父却是东汉太尉刘宠,也是非常有权势的。刘岱是兖州刺史,曾参加各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战,可惜的是,在和青州黄巾军交战的时候,战败被杀。刘繇是扬州牧,振武将军,曾和袁术、孙策等人交战,辉煌一时。

他们两人是西汉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再确切点,是刘肥第八子齐孝王刘将闾之后。刘肥是何许人也?他是汉高祖刘邦庶长子,汉惠帝刘盈异母兄。

刘肥的齐国,都城是临淄,统辖七十三城,只要会说齐国话的老百姓都属于齐国人。当时齐国是汉初第一大封国,人口众多,土地肥沃,疆域辽阔。真应了“肥”这个字,刘肥确实够“肥”,后代也出了刘岱、刘繇这样的大人物。

刘晔:阜陵王刘延

有人说,刘晔不是魏武帝曹操的大谋士吗,怎么还是汉室宗亲。汉室宗亲不一定都是主公,也可能给别人打工,刘晔就是给曹操打工的。他跟随刘勋投奔曹操后,为曹操出谋划策,料事如神,屡献妙计,不次于曹操手下的荀彧、贾诩、荀攸、郭嘉、程昱五大谋士。

刘晔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却投靠了“汉贼”曹操,成为曹魏三朝元老,为“敌人”卖力,颠覆汉室江山,悲哀。

结语

以上七人都是东汉末年、三国初期的汉室宗亲,其中有东汉宗亲,也有西汉宗亲。巧合的是,刘表和刘焉、刘璋父子二人都是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这七人都是正宗的汉室宗亲,都有明确的历史记载。

这是文章尾部

标签: 刘备刘表刘焉刘璋刘虞刘繇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曹操和曹丕没有听从刘晔的计谋?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曹操,曹丕,刘晔,刘备,孙权

    刘晔,是汉末三国时期曹魏的一名谋士,他和刘备一样,都是汉室宗亲,但是他选择的路却和刘备完全不一样。他成为曹魏的谋士,多次给曹魏出谋划策,并且提出过很多很好的建议。但是,谋士再怎么说也只是臣子,一切的决定权还是在主君的手里,刘晔提出的计谋再好,主君不予实施,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实上,曹操和曹丕都曾经没有

  • 刘晔:从神机妙算到揣摩圣意,想躺平没那么容易

    历史解密编辑:阿斗木标签:刘晔,曹操,刘备,曹叡,孙权,张鲁

    刘 晔,淮南成德人,算起来也是汉室宗亲。 他父亲叫刘普,还有个哥哥叫做刘涣,大他两岁。 刘晔七岁时,母亲生了重病,临终前对他兄弟两个说:“你父亲身边有个宠信的侍者,此人品性不端,我担心去世之后,此人祸乱家庭 。 你二人 答应我, 长大之后必将其除之,则我死而无憾。” 兄弟二人当面答应。 六年之后,

  • 刘晔是正宗的刘皇叔,也是三国出色的谋士,为何不得重用抑郁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刘晔,曹操,刘备,曹叡,曹丕,蜀汉

    聪明人有聪明人的生活方式,蠢人也有蠢人的求生之道,尤其是在死亡率超高,一不留神就读档重玩的三国时代,决定一个人怎样活下去的根本,并非仅仅在所处岗位的业务水平高低,更多的则是认清楚自己应该在哪个位置。毕竟知人者只能"智",自治者才能"明",关于这点,一个相当显著的例子就是曹魏重臣刘晔同志的人生。聪明而

  • 奋斗十年·东营丨苏华歆:事事从群众需要出发 用心用情做好服务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网标签:苏华歆,东营,用情,东营区,年·东营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刘凯强 东营报道苏华歆,东营区市政控股集团资产运营部副主任,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先后获得胜利采油厂十大外闯员工、胜利采油厂胜采榜样、胜利油田创新创效标兵、胜利采油厂优秀党员、第八届胜利油田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2020年1月,他离开了熟悉的采油管理六区注水技术员岗位,外闯到东营

  • 《少年歌行》:为何华歆说明德皇帝治得好身体,治不了心病?

    历史解密编辑:柳缘阁主标签:心病,少年歌行,华歆,皇位,明德,皇帝

    在观看《少年歌行》这部电视剧的时候,在神医华歆的帮助下,萧瑟的父亲明德皇帝逐渐好转,但是身体有病容易治疗,可是心病却是无法治疗的。要想治好明德皇帝的心病,还需要心药治理。那么明德皇帝有什么心病呢?具体情况,且看下文细细道来。首先,琅琊王谋逆案,可能一直都是明德皇帝的心病。很多人都感到不理解,那就是才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14,华歆一掷金随重,大是渠侬被眼谩》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华歆,论诗三十首,陶渊明,世说新语

    前言今天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十四首:出处殊途听所安,山林何得贱衣冠。华歆一掷金随重,大是渠侬被眼谩。这首诗对于诗坛一味重视出世,轻贱入世提出了批评。同时也对于欺世盗名者,进行了讽刺。一、华歆掷金掷金,掷地金声,表示文章词藻优美,出自《世说新语》: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

  • 「清风润禹」禹城廉吏故事——汉魏重臣华歆

    历史解密编辑:人文禹城标签:华歆,曹操,董卓,袁术,何进,孙策

    ◆编者按:7 月 2 日是全市廉洁文化宣传日。为弘扬“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推进“五型”机关和干部队伍建设,打造“清风润禹”廉洁文化品牌,市纪委监委、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中心即日起联合推出“清风润禹”专题栏目,定期刊发禹城历史上的廉洁故事和人物事迹,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形成处处有廉、人人尚廉的浓厚

  • 三国时期重臣华歆:我的一世英名,就被这些个文艺作品给糟蹋了

    历史解密编辑:侃侃历史官方标签:华歆,曹丕,曹操,陈群,汉献帝,魏明帝,古装片,历史片,三国(电视剧)

    世说新语·德行》中记载:“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者过门,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上面的这段记载,我们不难看出,管宁华歆曾经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最后终因性格或者说是关注度不同分道扬镳。两个人后来的道路也不

  • 从华歆掷金到王戎钻枣,魏晋时期士人的金钱观缘何发生如此巨变?

    历史解密编辑:画个圈圈吧标签:王戎,石崇,金钱观,曹魏,华歆,曹操

    在传统的中国儒家文化中,“视钱财如粪土”一直是儒学士人标榜自己清高傲岸的必备言辞。但事实上,爱钱是古往今来大多数人的天性。早在先秦时期,苏秦就曾发出“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的感慨。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的《货殖列传》中也表达他对金钱的态度和看法,从自己的遭遇出发,向世人讲述金钱的重要性。不

  • 三国志·魏书·钟繇华歆王朗传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王朗,华歆,钟繇,三国志,太守,孙权

    三国志·魏书·钟繇华歆王朗传钟繇字元常,颖川长社人也。尝与族父瑜俱至洛阳,道遇相者,曰:“此童有贵相,然当厄于水,努力慎之!”行未十里,度桥,马惊,堕水几死。瑜以相者言中,益贵繇,而供给资费,使得专学。举孝廉,除尚书郎、阳陵令,以疾去。辟三府,为廷尉正、黄门侍郎。是时,汉帝在西京,李傕、郭汜等乱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