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最懵三国(二十)高览也许是河北四庭柱中最强者,却被赵云秒杀

最懵三国(二十)高览也许是河北四庭柱中最强者,却被赵云秒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说新史 访问量:3251 更新时间:2024/1/8 23:04:24

我们在谈到袁绍阵营的名将时往往会提到河北四庭柱,这四位将领分别为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他们代表了袁绍阵营将领的最高水平。在绝大多数三国评书和影视剧创作中,上述顺序一般认为是由强至弱的。然而从《三国演义》上四人的表现来看,似乎顺序应该反过来。从四人在战场上的表现看,似乎颜良才是最差的,而高览却有些深不可测。可是在故事中高览死得太早,几乎没有展现出高手的风范,所以经常被人忽略。本章节我们就通过高览稀少的几场战斗,分析一下高览到底是个怎么样的水平。

高览成名很早,在袁绍带领反董联军征战时已经是赫赫有名的河北四庭柱之一了。虽然一直没有机会出场,但是从与他并列的文丑、张郃等人的战场表现看,高览应该不是浪得虚名之辈。高览第一次出场是在官渡之战中应战当时曹军的第一高手许褚,这场战斗让曹操都感到颇为惊奇。当时曹操率领大军守官渡,袁绍大军南下攻击官渡,双方成为对峙的局面。两军第一次交锋时曹操先派出了张辽,袁绍以张郃应战,双方战斗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然后袁绍派出高览,曹操以许褚应对,两人仍旧没有分出胜负。连续两场打平,曹操也感到非常惊诧。

曹操惊诧的原因大概有如下两个。张辽是吕布手下投过来的降将,投降后基本没立下什么功绩,曹操还很轻视他。再加上之前白马渡口战役中,张辽和徐晃联手围攻文丑,反被文丑射伤,所以曹操对张辽评价不高。此时张辽能够战平与文丑齐名的张郃,实在让曹操意外。令曹操更加意外的是,他手下最能打的许褚居然被人挡住了,这简直是颠覆他人生观的。自从在宛城之战中典韦战死后,许褚成为曹操手下第一猛将,这个位置一直延续到他死为止。在曹操心里许褚是和关羽张飞同一水平的超一流,可是这超一流似乎面对高览不太给力。

三国粉们都知道,许褚在渭南之战中可是有着赤膊上阵战平马超的高光时刻,似乎有着超一流的水准。可是面对普通一流的高览为何不能速胜,反而拖拖拉拉的打了个平手?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分析过,许褚战平马超是有其偶然性的。当时许褚是为了保护曹操背水一战,以拼命的打法要与马超同归于尽。而马超攻打曹操是为父亲报仇,别说同归于尽,就是受伤都损失很大。此消彼长的情况下,许褚自然超水平发挥。从马超和韩遂事后的对话看,马超仍旧是看不起许褚的,只承认其拼命的态度,并不认为其武力能与自己持平。

而在官渡之战面对高览时,许褚根本没有与高览拼命的必要,自然在战斗力上不可能达到渭南之战的巅峰时刻,拿不下高览也属正常。但不可否认的是,许褚能在拼命的情况下逼平马超,其水平应该是一流的巅峰了。高览面对一流巅峰的许褚在正常情况下能战平,那战斗力相差应该不大。要知道河北四庭柱的另外三位面对超一流的关羽和张飞交手情况都不咋滴,颜良一刀被秒杀,文丑只支撑了三招就逃跑。张郃算不错了,汉中之战中面对张飞支撑二十招,而且每次都跑脱。以马超和张飞战平战绩为例,许褚肯定不是张飞二十招能拿下的对手。

抛开颜良被关羽一刀秒的特殊情况不谈,以文丑为标准判断,似乎颜良还是差文丑一筹。颜良在白马渡之战中二十招败徐晃,而文丑败徐晃只用了十招,这么一对比似乎颜良也差些。虽然当时有文丑的后院到达,徐晃不敢恋战的成分在内,但两战结合来看颜良最多和文丑打平。如果以上述的战绩进行排名,显然最强者应该是高览,最弱的是颜良,而张郃又在文丑之上。但是又两条战绩又让人质疑这个排名,第一是磐河之战中文丑能与赵云战平五六十回合,第二是长坂坡上张郃二十回合逼退赵云。这样看来赵云的战斗力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强。

可是在汝南之战中,高览奉命追杀刘备,并且三招砍死了护卫刘备的刘辟,几乎将刘备逼入绝境。然后在刘备的绝望中意图自刎之时,赵子龙横空出世,从后军突袭高览部队,如入无人之境,一枪将其戳死当场。这是赵云在小说中第一次杀死名将级别的高手,也是第一次展现出超一流武将的战斗力。这场战斗与之前讲述过的其它战斗对比,似乎又显得矛盾重重,无法判断这些武将的武力强弱了。赵云没有速胜文丑和张郃有其特殊情况,当时的战场环境不允许赵云速胜。而赵云秒杀高览则是危急时刻必须如此做,而且他也做到了。

在磐河之战对阵文丑时,赵云刚刚从袁绍军中脱离,对袁绍军还有些香火情。因此他不便于下杀手,既留下日后相见的余地,也有让文丑知难而退的意思,所以配合着玩了五六十回合。在长坂坡中赵云身陷重围,又背着阿斗奋战,早已精疲力竭,被张郃逼退也是不得已的事情。如果陷入跟张郃的缠斗中,那保护阿斗这一任务势必失败。如果真的在较为公平的情况下放手一搏,超一流高手的拼命是张郃高览这样的一流高手难以抵挡的。这也是为啥在长坂坡中赵云从陷坑中脱身后,张郃转身就跑的原因,因为他知道子龙将军要拼命了。

综合上述的这些战斗情况和战绩结果来看,高览的战斗力属于一流高手巅峰,低于超一流高手的水平。在我看来,高览在小说中武力排名可在十一位左右,与曹操阵营的许褚相仿,是河北四庭柱中最强者。他在汝南之战中被赵云秒杀的原因有二。一是准备不足,没有考虑到后军被赵云突袭的可能。第二是赵云全神贯注,以拼命的方式营救刘备,必杀高览而不容有失。在这两方面原因的影响下,高览被一枪戳死也就能成为现实了。这并不是两人真实实力的对比,而是战场的需求导致。这也是超一流高手与一流高手的区别,除了能一个打八个外,超一流高手拼命才是最令人胆寒的。

更多文章

  • 河北四庭柱死了三个,活下来的武力有多强,连关羽赵云都杀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校草不咋帅标签:关羽,赵子龙,张郃,刘备,曹操,徐晃

    三国演义中,袁绍手下有四大名将,被人称为河北四庭柱。然而这四人,却有两个被关羽斩杀,一个被赵云刺死,只有一个活下来了,还成了一代名将!那么这个人何德何能,能安全存活下来?他的武功有多高,关羽、赵云都杀不了他?河北四庭柱河北四庭柱指的是袁绍手下的四员大将,他们分别是颜良、文丑、高览、张郃。他们个个实力

  • 河北四庭柱中只有一人是真正的将才,关羽:颜良文丑只是来搞笑的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关羽,颜良,文丑,张郃,袁绍,赵子龙,曹操,河北省,三国,汉朝

    在三国形成之前,有一个诸侯极具实力,手上能征善战之将无数、谋士亦是天下比较最精良的,而且此人占据青、幽、并、冀四州,可以说实力爆棚。但是非常可惜的是最终此人还是无缘称霸天下,反而窝囊郁闷而死,这个人就是袁绍。袁绍当时靠手下最能征战的四大名将横扫四方,他们就是被后人称之为“河北四庭柱”的四大名将。而谋

  • 关羽秒杀颜良文丑,赵云秒杀高览,是否说明河北四庭柱徒有虚名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关羽,颜良,赵子龙,文丑,高览

    既然说的是关羽秒杀颜良文丑一事,那题主所问的是演义中的事情。而所谓河北四庭柱,主要讲的是颜良、文丑、高览,以及张郃等四人。那么,关羽秒杀了颜良文丑,赵云一枪刺死了高览,那是否说明河北四庭柱是徒有虚名?颜良和文丑,是袁绍常挂在口中的上将。而要知道,袁绍是一个很好面子的一位诸侯,如果颜良和文丑是徒有虚名

  • 袁绍强盛时期,除了“河北四庭柱”,看看还有哪些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袁绍,曹操,张郃,公孙瓒,董卓,官渡之战

    袁绍出身汉末名门“汝南袁氏”,自高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朝廷三公。袁绍早年曾在朝廷任职,并指挥诛杀宦官。到了初平元年(190年),董卓进入洛阳,篡夺了东汉朝廷的大权,所以袁绍与董卓对立,被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199年)的易京之

  • 少年拜师大战许褚的猛将高览,勇斗赵云鏖战官渡的河北四庭柱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许褚,赵子龙,高览,张郃,吕布,颜良,赵云,河北四庭柱,三国,曹操麾下

    凭着虎牢关之威造就了吕布无敌之勇,五关斩六将成就了关羽忠义之勇,汉水救英忠演绎了赵云的虎胆之勇,他们的英勇共同呈现了精彩的三国传奇。在众多的三国英雄中,也有一些令人惋惜的人物,宛战之败让典韦殒命沙场,西川之战中张任也在无奈中被斩杀,而穰山之战中也出现了一位热议的高览,这位与许褚大战的猛将却在赵云一枪

  • 如何评价袁绍的“河北四庭柱”?3人曾与赵云交手,1人战平过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袁绍,赵子龙,张郃,关羽,张辽,文丑

    所谓“河北四庭柱”,是指袁绍手下的4员上将:颜良、文丑、张郃、高览。此提法源自宋代《苏州评话》《评话三国》等戏剧评书。在正史中,别说“四庭柱”,“五虎上将”"五子良将"也未见有记载。故主要从演义角度来评判。河北英杰先看颜良,演义定位为“四庭柱”中武力最强者。不过在官渡之战中,被关羽一刀斩于马下之劣绩

  • 三国中的“河北四庭柱”,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分别指得谁?

    历史解密编辑:卧龙吟手游标签:颜良,张郃,文丑,高览,袁绍,赵子龙

    不读三国,不识英雄!大家好,这里是卧仔~众所周知,三国乱世的历史,可以说是我国封建历史进程中,为人津津乐道的一段时期,比如刘备的五虎将,曹操的五子良将,孙权的十二虎臣,而在东汉末年,各地诸侯争霸的时代,四世三公之后的袁绍也曾占据黄河北岸,一度成为最有力量的军阀,他手底下也是谋臣猛将一大把,最让人熟知

  • 袁绍麾下的“河北四庭柱”都是谁,他们的经历和结局又是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香茗史馆标签:袁绍,张郃,颜良,关羽,汉朝,公孙瓒,官渡之战,曹操手下,河北四庭柱

    所谓“河北四庭柱”,是指东汉末年军阀冀州牧袁绍帐下的四员大将,即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他们作为袁绍麾下的主要武将,皆随袁绍参与了“官渡之战”,但各自结局却各有不同。颜良:成名经过不可知,白马之战被关羽所斩由于史料没有记载,“官渡之战”前颜良的成名过程已不可知。根据现有资料来看,颜良应该是琅邪临沂人

  • 如果“河北四庭柱”当时在袁绍身边,分别与华雄对战,结果会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袁绍,华雄,张郃,张辽,徐晃,文丑

    十八路诸侯会盟,举义兵共伐董卓。盟军兵进汜水关,正遇上了董卓麾下猛将华雄。数场恶战,盟军被华雄打得落花流水,屡屡受挫。盟主袁绍感叹:“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大家都知道,袁绍手有四员猛将:颜良、文丑、高览、张郃,个个都英勇善战,武艺高强,并称为“河北四庭柱”。那么如果“河北

  • 三国演义之中,华雄作为虎牢关猛将,和河北四庭柱单挑有无胜算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华雄,关羽,颜良,张郃,文丑,单挑,汉朝,虎牢关,赵子龙,河北省,历史片,曹操手下,河北四庭柱,三国演义(电视剧)

    作为演义小说,在尽可能尊重历史的情况之下,为了让这本小说更有可读性,罗贯中在《三国志》的基础上做出一些改变。比如说在正史之中,战争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事,常常是需要大军冲锋陷阵,才能打赢的。但是在演义里面,战争往往是以双方武将单挑为主的,输的一方丢了性命,赢的一方乘胜追击。在虎牢关城门前,华雄这位骁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