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讲一讲,秦汉两朝之间几年中争夺天下的两个重要人物。想必大家也十分清楚,要讲的是谁了,没错,就是刘邦和项羽。说到刘邦和项羽,那我们就一定会想起一场宴会,是的,它就是鸿门宴。在现代鸿门宴的意思是往往是指他人不怀好意的邀请。而这个词的由来就是始于当年,这一个设于鸿门的宴会。
为什么会有这场宴会呢?我们来讲一讲前因。当年秦二世刚灭亡没两年,各路诸侯就纷纷躁动起来,并决定,谁先入主关中,谁就是未来的天下之主。而次年刘邦就成为这第一个吃到螃蟹的人。但就在他预谋称王的时候,却遭到身边人向项羽告密,于是项羽挥兵来袭。
在谋士张良的建议下,刘邦便暂时退出了咸阳城。而这时,项羽也遵从范增的建议,在鸿门大摆宴席,意图在宴席上刺杀刘邦。然而这些刺杀却均被人挡下,刘邦本人也假借醉酒之名,匆匆逃回了军营。而这场刺杀的失败,也让范增对项羽非常失望,让他认为,项羽就是一个有勇无谋的匹夫。甚至还对项羽说出“竖子不足与谋,夺天下者,必沛公也。”这样的话。可见项羽没能抓住这次机会杀掉刘邦是真的让他十分寒心。
难道项羽是真的故意手下留情放走刘邦的吗?其实并不是。要知道,项羽一向都是一个非常果断的汉子,从来没有妇人之仁过,这次当然也不会。那么,这次他这么做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主要是因为他对自己非常有自知之明,他知道,其实,自己根本没有实力吞并其他一众诸侯国,所以就算他拿下了咸阳城,也做不了这天下之主。这次放走刘邦,也不过是他不想去做无谓的尝试而已。他甚至还在鸿门宴之后,主动告诉刘邦谁是告密者,来向刘邦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