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驾崩15年,托孤大臣杀光他的嫡孙,历史证明刘邦杀功臣没做错

刘邦驾崩15年,托孤大臣杀光他的嫡孙,历史证明刘邦杀功臣没做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复杂说历史 访问量:2635 更新时间:2024/1/17 20:09:36

自古以来,一个人想要做出一番惊天的大事,都不是完全靠自己办到的,中间势必需要他人的帮助。因为有句话说的好,双拳难敌四手,无论怎样,多个人就是多一分力。何况,有时候,有些人的能力可不单是多一分力那么简单。

尤其是在古代,我们所知道的那些建立了不朽功勋的皇帝,他们不是靠自己实现大业的,而是靠了许多能人异士。这中间,有很多武将,自然也有很多谋臣。而像刘邦这种出身不是很高的人,最终成为天下的皇帝,更可见他身边能臣干将的能力。然而,刘邦在位大肆杀功臣,托孤大臣在他死后15年又杀尽刘氏嫡系。从这个方面看,刘邦杀功臣好像也没做错。

鸟尽弓藏杀功臣

在古代,有君王,就有臣子。但是君主和臣子的关系,就犹如公婆与儿媳妇之间的矛盾一样,基本上永远没有和平相处的时候,君臣矛盾是一个无法避免的话题。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而皇帝为了不断加强皇权,会不断约束臣子的权力,要么逼迫他们服从,要么直接将他们杀掉。

而逼迫他们的方式很多,那就是像汉武帝,在位期间不断换丞相,或者像唐朝,设置三生六部制,将相权不断分散,又或者像明朝,直接取消丞相,让六部直属于中央。但是无论怎么改,这个矛盾始终都存在,无法解决。

但是有的君王就辟出了新的路径,那就是臣子不听话,直接杀,所以历来皇帝在追逐事业的过程中,会有许多人跟随,只盼着从龙之后论功行赏,自己能得一份功劳,从此家族能够飞黄腾达。然而,跟随皇帝,很多时候都是血的教训。

不过即便是血的教训,群臣也没有想过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只有汉朝的时候出现了意外,还是出在了知人善用的刘邦身上。众所周知,刘邦的能力相对而言不是很突出,但是他擅长看人,也擅长用人。

所以在他征伐天下期间,他的身边有很多有才之人,比如后人们经常称的“兵仙”韩信,或者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又或者是韩王信、周勃樊哙等很多人。刘邦当初为了抗衡项羽,也明确承诺了他身边的大臣,说功成之后,会给予他们每个人赏赐。所以在征战的途中,各位臣子十分卖命。

然而,在刘邦功成之后,诺言就发生了变化。想当初,刘邦在还没有完全征服天下的时候,就削弱了韩信的功劳,将其降封为淮阴侯。但是韩信本就能力突出,让他屈居于一个侯爵位置,本身就是在辱没他。

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韩信即便是被居于京城,也还是低调行事,生怕哪天一个不好就将自己的小命交代在京城之中。后来,刘邦率兵攻打匈奴,吕雉专权,直接设计将韩信射杀。说韩信是谋反,但到底还是忌惮韩信这样的人物有一朝说反就反,汉朝经不起这样的反叛。

自韩信起,后面的人一个一个都遭到了清算,比如樊哙等等。而张良作为一个谋臣,跟范蠡一样,早早就知道帝王是一个不容于人的人,所以直接不要官位,早早的就隐退,最后甚至逍遥江湖,不见踪迹。如此,刘邦最后才没有找到他,而张良也躲过了风波,但是朝廷中的其他人就没有躲过了。

杀尽嫡系反背主

不过,即便是刘邦不容于人,但他的寿命终究是有限的,功臣再怎么清算,也还是会一茬接一茬的冒出来,而后来的刘氏接班人却不一定有他和吕雉这般心狠的人,尤其是接班人还是一个稚子的时候。

据历史记载,吕雉在刘邦还没死的时候,就开始专权,在刘邦死后,直接把持了朝廷政务,大肆分封吕姓族人,其他的臣子被压迫,要么被杀。但是吕雉很快也迎来了人生的暮年,而刘氏的江山一时之间还没有人来管。

因为吕雉之子刘盈在位期间,就是一个傀儡皇帝,早早就去世了。而吕雉为了巩固刘氏江山,直接扶持少帝登基。但是在扶持的过程中,她怕以后的皇帝会清算自己,所以又杀了一个尚且懂事的孩子,转而将一个襁褓中的婴儿立为皇帝。

偏偏吕雉还没有等到皇帝长大就撒手人寰了,只在人生的最后之际重复刘邦的遗言,让几位顾命大臣好好扶持幼帝。然而,当吕雉一死,一直被打压的汉臣瞬间反扑,开始夷灭姓吕之人。灭掉吕姓之人之后,像周勃这样的几朝老臣又怕少帝成长起来,在未来会清算自己,所以干脆直接灭了惠帝的儿子少帝。

当时汉惠帝有几个孩子在世,但是为了防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些一直被清算打压的大臣直接又称幼子不是刘家之血脉,直接全部灭了。自此,刘邦的嫡孙们就剿灭干净,只剩下早早就被分配到封地的刘恒等人。

于是,周勃等人又拥泵刘恒即位,自此,汉朝开始了新的历史,即为汉文帝时期。虽然文帝也是刘家之人,但是终究不是嫡系一脉了,所以从刘家江山的角度来考量,刘邦当初杀功臣的做法没错。但是从功臣的角度来说,他们受尽压迫和清算最终反扑,也没错。所以,历史很难评断。

结语

的确,从刘邦或者说刘氏天下来讲,他为了巩固江山大业,杀尽有能力篡夺江山的人,是一种正确的做法。因为,无论是张良,还是韩信等人,都可见他们的能力是非常不凡的。刘邦作为一个一路辛苦走来的皇帝,自然是知道他们的能力,要是造反,刘氏之人还真没有几个能够应付他们。

然而,有一句老话说的好:百因必有果。也许当初刘邦若是不那么残酷的杀害大臣,说不定也不会激起群臣的反骨,这样刘氏的嫡系一脉也不会死,而历史的走向必然也会有所不同。毕竟相对而言,像周勃这样的臣子最终都反了,只能说明刘邦嫡系一脉不得人心。可以说,自刘邦到吕雉的少帝时代,就没有得人心的时候,所以他们嫡系亡是必然的。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刘邦皇帝韩信吕雉周勃张良汉朝

更多文章

  • 刘邦最勇武的儿子,力能扛鼎堪比项羽,为何却绝食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项羽,吕雉,刘恒,赵王,汉朝,秦朝,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虽然是西汉的开国皇帝,但他却并不善于冲锋陷阵,当年项羽曾向他发起挑战,表示一决雌雄,刘邦避而不战,笑着说道:“吾宁斗智,不能斗力。”不过,刘邦的儿子之中却出现一位项羽式的人物,此人勇武过人、力能扛鼎,然而他的结局却很悲惨,最终绝食而死。那么刘邦的这个儿子到底是谁呢?他又为什么绝食自尽呢?一

  • 刘太公被抓时刘邦却见死不救刘邦真的是不孝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刘邦,项羽,皇帝,不孝子,吕雉,刘太公,汉朝

    对刘邦的父亲被项羽抓住,刘邦却见死不救,他真的是不孝子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高祖刘邦,是我国古代皇帝中白手起家的一个典型例子。他出身贫寒,最后却可以将天下收揽于怀中,要说他没有本事那是不可能的。自古开朝皇帝,无一不是人中翘楚,更不要说没有什么文化的刘邦了。刘邦没有文化

  • 祭祀先祖,感恩祖德,缅怀世界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开拓者高祖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河南视野标签:刘邦,高祖,祖德,汉朝,汉民族,汉文化

    徐州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素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美誉。二0二三年五月廿七日(农历癸卯四月初九)来自北京,河北,河南,湖南,湖北,福建,四川,江西,江苏各地,凝聚刘氏、张氏、周氏、王氏,曹氏姜氏、韦氏、贺氏、郏氏、郭氏宗亲,身着黄色带有祖先图腾标志祭祖服,衣冠整齐,面带敬仰,缅怀世界汉民族

  • 民间传说:刘邦岀世

    历史解密编辑:直证大史官标签:刘邦,卢绾,皇帝,白帝,汉朝,神农氏,民间传说,霸王项羽

    刘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47年-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丰邑(今江苏省丰县)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刘邦刘邦的出生非常有意思。传说刘邦的母亲有一天在地里做农活时,感到非常累,

  • 张良究竟有何过人才干,能让刘邦佩服得五体投地?

    历史解密编辑:答小霜趣闻标签:张良,刘邦,项羽,丞相,分封,皇帝,汉朝

    汉高祖刘邦开创西汉王国,于公元前202年称帝。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建国时定国号为“汉”,但是,为了和后来刘秀建都洛阳的“汉”相区别,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出身农家,早年当过亭长,为人豁达大度。作为开国皇帝,刘邦登上帝位,一切都百废待兴,忙得不可开交。他封赏了二十多位大臣,其余的还一时来不及封赏

  • 刘邦经常骂人,项羽一向仁而爱人,为何高人都愿意投奔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茗人堂史标签:刘邦,韩信,张良,萧何,秦朝,汉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秦汉之交,天下风云激荡,英雄辈出,其中刘邦与项羽最具领导能力,分别吸引了一批英雄跟随。但对比刘邦与项羽的待人风格,却又有违和之处:刘邦经常任性骂人,项羽待人一向恭敬慈爱,但最终结果却是萧何、张良、韩信、陈平、彭越、英布等高人都愿意投奔刘邦,甚至韩信、陈平、英布等属于反叛项羽投奔刘邦,是这些高人“贱骨

  • 陈平投奔刘邦,刘邦:你盗嫂名誉差!陈平说了28字,刘邦直接录用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三毛,刘邦,项羽

    对于乱世枭雄来说,人才,永远是他们最为重视的一种宝贵资源。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得人才者方可得天下,这句话是真的一点都没有错。陈平,作为刘邦帐下的谋士,自打陈平追随刘邦以来一直深受刘邦器重。根据司马迁《史记》记载,陈平擅长阴谋,也就是用各种各样的阴谋诡计打击他的对手。在陈平和张良的轮番打击下,最终项羽还

  • 李世民问李靖刘邦刘秀谁厉害,李靖说刘秀远胜刘邦,这是真心话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李世民,李靖,刘邦,刘秀

    刘秀与刘邦究竟谁更胜一筹?这个话题自古就没停过,奇怪的是,大多数人认为名气不大的刘秀,要比家喻户晓的刘邦更厉害。李靖也持这个观点。李世民问:“刘邦不是自吹善于‘将将’吗?为何杀韩信、诛彭越,还把萧何扔进监狱,他这么做是什么目的?”李靖说:“以我的观点,刘邦和项羽都不是‘将将’之才。张良、陈平、韩信各

  • 陆贾为什么没有被封为侯爵?刘邦封侯的标志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清川知行标签:陆贾,侯爵,封侯,赵佗,张良,西汉,汉朝,汉高祖刘邦

    西汉陆贾楚汉争霸时期,刘邦身边有一位文臣,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西汉开国之初,刘邦采纳了他的建议,西汉王朝才实现了长治久安。这就是陆贾,可惜陆贾并没有进入刘邦的两次大批量分配名单。“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汉朝开国皇帝刘渊曾说,陆贾为西汉王朝的建立和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惜没有被封侯爵的称号。那

  • 项羽把手下当兄弟,刘邦经常骂人,为何人才都爱往刘邦那里跑?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项羽,刘邦,韩信,张良,萧何

    也许每个人小时候都听过老人们讲述的楚汉相争的故事,幼小的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气贯山河的项羽最后会输给平平无奇的“街溜子”刘邦呢?如今长大了,明白了刘邦能得天下全靠麾下众多贤才良将,可凭什么爱兵如子的项羽没几个青史留名的人才,反而粗俗爱骂人的刘邦有韩信,张良,萧何等一大箩筐让人耳熟能详的奇才。一切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