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辞官避乱的杜畿是怎么成为曹操所信任的重臣的?

辞官避乱的杜畿是怎么成为曹操所信任的重臣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佳很有料 访问量:3735 更新时间:2023/12/28 13:30:06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四处纷争。当时只有荆州在刘表的治理之下相对安定,杜畿为了躲避战祸,断然弃官,带着继母逃往荆州避难。在荆州过了几年相对安定的生活之后,他的继母终因年迈去世,孝顺的

杜畿为了能让继母回乡安葬,入土为安,便带着继母的棺木跟随着一批同样想返回家乡的同乡们踏上了返乡之路。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期,各地都有着走投无路,为生活所迫而落草为寇的人,而且从荆州返回家乡京兆杜陵,这路可也不算近,自然也就难免碰到拦路抢劫的强盗。

当杜畿一行人途经一座大山的时候,忽听得一声尖锐的胡哨声,随后从山坡和道路两旁便杀出了一众匪徒。虽然说杜畿一行人人数不少,但是这些人几乎全都是胆怯的平民百姓,看着眼前这些强盗手中明晃晃的刀枪,全都吓得是一哄而散、四散奔逃。只有杜畿由于带着继母的棺木,没办法逃跑。于是,杜畿索性就干脆留在原地站着不动。

这群强盗一看,嘿!这还真有不怕死的主儿啊,二话不说,张弓搭箭就要将

杜畿当场射杀。杜畿一看赶忙冲着这帮强盗们拱拱手,很客气地说道:“各位好汉,你们拦路抢劫,不就是为了求财吗?我身上要是有钱,自然要么是双手奉上来换取活命,要么就是像我的同伴们一样撒腿就跑了。然而,我身无分文,此行返回家乡就是为了将家母带回家乡安葬,身边就只带了这具棺木。你们就算射杀了我也是一无所得,无非就是使我们母子二人曝尸荒野。这又何必呢?”

这群强盗山匪虽然整日里靠打家劫舍和拦路抢劫为生,但是其中不乏走投无路为生活所迫才落草为寇的人,他们听了杜畿的话,先是一愣,随后有些人心中暗自感慨,原来这人也是个穷苦人啊,而且还是个孝子。一时间,强盗们便放下了弓箭,甚至有人还带头劝说同伙,于是,这群强盗们便放过了杜畿,纷纷离去。

就这样,杜畿终于带着继母的棺木放回了家乡。在安葬了继母之后,杜畿便又在自己原先的家中住了下来。由于天下大乱,时局不安,在京兆地区担任京兆尹的官员已经像走马灯一样换了好几波了。当时担任京兆尹的是个叫做张时的河东人,可巧这个人是杜畿的朋友,他听说杜畿回来了,知道杜畿以前曾经担任过京兆功曹,就聘任他继续做担任此职。

有朋友的帮衬,这自然是好事,但是也有弊端。就是原本是平等的朋友关系,骤然变成了上下级关系,这个位置和关系的过度和转变,杜畿和张时两个人都没能处理好。这就使得两个人的相处,反而遇到了问题和麻烦。

时间长了,张时逐渐对杜畿流露出不满。史料上记载说张时认为杜畿阔达疏诞,不负责任,干不好功曹这个职务。(不过,咱们以后来杜畿做官的政绩和为人来推断,杜畿的能力和水平并不像张时评价的这样)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张时的这些评价慢慢地传到了杜畿耳中,杜畿自然是心中不服,毕竟他在年仅二十岁的时候就曾经担任过京兆功曹的职位,而且当年由于表现出色,还曾兼任过郑县的县令。

杜畿心中明白,张时对自己的不满不是由于自己的办事能力,而是两个人的关系和地位的变化所带来的,因此,他虽然感到非常的失望,但是也不好公开顶嘴,只能是在私下里发牢骚,说:“你觉得我做不好你这个功曹,不过,要是我到你的老家河东当个太守,却是能胜任的。”当时,这只不过是杜畿的一句牢骚,随口的一句埋怨,哪知道却是一语成谶,后来真的到了河东郡做了太守,而且一做就是十六年,还因为成绩突出被誉为政绩天下第一。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从眼前这件事我们不难看出,有些人创业或者共事,找熟人、朋友甚至是家中的亲戚作为合作伙伴,那就会面临着同杜畿和张时同样的问题,处理不好彼此之间位置和关系的转换,或者说是因为多重关系的叠加,相处起来过于复杂,反而会让彼此之间既不能很好的合作,还会葬送了之前不错的情谊。事实证明,即便是以杜畿这样的才能,也都是处理不好,足见这确实是个难题啊。

杜畿和张时两个人的关系处成这个样子,这个京兆功曹杜畿干得也就索然无味了,而且还搞得双方心里都老大不痛快。就这么过了一段时间,杜畿不想再继续这种尴尬别扭的生活,终于又再次弃官,离开家乡京兆,前往新京师许都,希望在那里碰碰运气,找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重新做官,毕竟杜畿对自己的才能还是颇有信心的。

果然,杜畿到了许都之后不久就认识并结交了侍中耿纪,两个人的友谊迅速攀升。由于白天的时候耿纪要上朝,或者进宫议事、处理公务,杜畿就在晚上就跑到耿纪家里,要么一边喝酒撸串儿一边聊天;要么一边饮茶,一边谈论时事。

他们两个人这一聊起来,一旦聊high了,那就是彻夜长谈,经常是一聊就聊到第二天天光都大亮了,还依然是意犹未尽。

而且,俩人的嗓门儿还都不小,史料上记载是声音洪亮,再加上过去这建筑隔音效果差点儿,所以俩人的聊天内容往往连住在旁边的邻居都能听见,甚至能听清清楚楚。这要搁在现在啊,哥俩儿估计都得被邻居举报扰民了。

然而当时耿纪家隔壁的邻居不但不反感,反而对他们的聊天非常感兴趣,因为耿纪隔壁的邻居好巧不巧的恰好是曹操面前的重臣荀彧

荀彧一开始也纳闷儿,说隔壁这哥俩儿这是啥情况?大半夜不睡觉,在这儿高谈阔论。但是他仔细一听,发现,哎?和耿纪聊天的这哥们儿可以啊,很有见识,也很有才华,三观还杠杆地。于是,每次杜畿来到耿纪家高谈阔论,荀彧就在自己家支楞起耳朵仔细听,边听边赞叹。就这么听了几次之后,荀彧就认识到,来耿纪家聊天的这哥们儿不是一般人,那是位才能出众的人才啊。

荀彧本以为耿纪会将他的这位朋友推荐给朝廷,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却不见耿纪有丝毫举荐的意思。

于是,在有一天,荀彧派人把耿纪叫到自己家里来,然后一脸严肃地质问耿纪,说:“你认识有国士之能的人才,因何不向国家举荐,你对得起你的岗位吗?要说往严了追究,你这可是渎职,你知道吗?”

这个耿纪和荀彧做邻居也年头儿不少了,一直以来,荀彧那都是非常好相处的,咱们前面在讲述荀彧篇的时候曾经讲过,荀彧经常散财给自己的族人或者亲友,和这样的人做邻居,那邻里关系错不了。所以一开始,耿纪先是吓一跳,以为荀彧在和自己开玩笑,后来仔细一看荀彧这一脸严肃的样子,可把他吓坏了。于是,他赶忙回答说:“您这话从何说起啊?”

荀彧回答道:“你那个经常晚上来你家做客,和你谈论时事的朋友,那乃是国士之才,人家找你聊天都多长时间了,你别说你不赏识他的才能?!”

耿纪一听,赶忙说道:“哦哦,他啊,他名叫杜畿,我这就派人叫他过来,介绍你们二人相识。”

就这样,杜畿和荀彧这才结交相识。这回荀彧也不用半夜支楞起耳朵来听墙根儿了,俩人直接面谈了几次。荀彧和杜畿越聊越欣赏杜畿,深感和杜畿是志同道合,相见恨晚。很快,俩人就熟络了起来,成为了至交好友,甚至于就好像老相识一样。就这样,荀彧就把杜畿推荐给了曹操,并且告诉曹操,此人是国士之才。

曹操当时正是求贤若渴,唯才是举,一听荀彧给出如此高的评价,当即就招杜畿前来。在同杜畿一番交谈之后,曹操感到非常满意,当即就任命杜畿为司空司直。这个司直,并不是汉朝官职当中的长期固定存在的官职,是临时设置的职位。司直的级别是“比二千石”(这个薪资水平和一郡的太守相当了),它的主要的职责是辅佐丞相,搞监察工作,检举那些违法乱纪的官员。那可比杜畿曾经担任过的

京兆功曹或者汉中府丞官阶要高上几个级别了。

由于曹操当时担任司空,相当于丞相。所以,杜畿所任的这个司直就是司空司直,相当于是曹操身边的近臣了。当然,这既可以理解为曹操把杜畿放在自己身边考察一番,也可以理解为曹操很亲近杜畿这个人,二人关系亲密。

过了不久之后,曹操对杜畿的表现十分满意,非常信任,就决定外放杜畿前往西平去担任更为重要的官职:护羌校尉,使持节,领西平太守。这个领是代理的意思,也就是让杜畿代理西平太守。

然而就在杜畿前往赴任的路上,朝廷突然派来了使者把杜畿追回,让其改为前往河东郡赴任太守之职。

然而杜畿不曾想到,在前方的河东郡,等待他的却是一场~大祸~!

更多文章

  • 杜畿是如何做到单枪匹马拿下河东郡的?-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杜畿,河东郡,太守,曹操,汉献帝,资治通鉴

    曹操灭掉袁氏兄弟后,尽快收复北方袁氏兄弟的地盘,将北方打造成自己坚固的后方才有可能心无旁骛的与刘表孙权等人争夺南方。所以派信任的人员接管北方地区就成为曹操重点要考虑的事情。这个时候荀彧建议派杜畿接管河东郡,以替代对于曹操不忠诚的王邑,曹操任命杜畿为河东太守。而之前的河东太守王邑并不甘心被拿下,而河东

  • 三国名臣之曹魏第一太守——杜畿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杜畿,太守,曹操,曹魏,曹丕,马腾

    读三国人们喜欢的是奇谋良策、沙场猛将、战场厮杀,大家更关注的是五虎上将、五子良将、卧龙凤雏、东吴四英杰。但平定天下不仅需要沙场猛将,也需要能臣良吏,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所以一批能干的贤臣也是不可或缺的。今天咱们聊聊在《三国演义》中几乎没有出场的曹魏第一太守——杜畿(ji)出身大族,年少孤苦,以孝知名

  • 仁安羌之战, 刘放吾“八百壮士”解救出7000英军怂兵

    历史解密编辑:重材谈资讯标签:士兵,抗战,军训,军衔,刘放吾,八百壮士,军事同盟,军事条约,军旅生涯,仁安羌之战

    仁安羌之战是中国近代军事史上的一次著名战役,因其胜利的战果和所牵涉到的历史背景而备受关注。而其中,刘放吾“八百壮士”解救出7000英军怂兵的壮举更是成为这次战役中的典范。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这次历史事件的细节。仁安羌之战发生在1860年,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末期,英法联军以及清军之间展开了一场激

  • 魅力中国时代楷模——刘放

    历史解密编辑:鸿闻艺术标签:书画,国画,艺术,名家,名誉

    刘放,又名文韬,字若愚,笔名雨舫,重庆市大足区人。毕业于泸州医学院,四川省宜宾市一医院主治医师。中国农工党员。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联合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际美术院副院长兼国画专委会主任;英格兰皇家艺术基金会永久学术顾问;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艺术委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

  • 刘放:久在机要,进言献策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孙权,曹叡,曹丕,曹操,诸葛亮,魏明帝,史说三国,刘放(三国)

    时序催人烟水远,临流愿借一帆风。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汉末时期的动荡带来了很多机会,也让很多人丧失了前程,有人耀眼夺目有人黯然神伤。本篇就来看看刘放在曹叡时期的作为。之前的文章中已经介绍过刘放与曹操、曹丕的交集,到了魏明帝曹叡时期他依然深得信任,不仅加官散骑常侍,还从魏寿亭侯进爵为西乡

  • 刘放:那个轻轻扳动道岔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阿斗木标签:刘放,曹叡,司马懿,曹爽,孙权,曹操

    刘 放,涿郡人,在今天的河北固安一带。 他本是汉室之后,曾被举孝廉,东汉末年动乱,渔阳王松占据了当地,刘放在他手下听命。 曹操打下冀州。消息传来,刘放赶紧去见王松说:“从前董卓作乱,英雄并起,但人人自危,只有曹公能于危乱之中拯救王室,辅佐天子,讨伐不臣。曹公面对二袁,能守能攻,大获全胜,其势已不可

  • 他出镇并州、威服群胡、政绩优异,来看看你不知道的梁习。

    历史解密编辑:浅意时光标签:梁习,并州,出镇,刺史,群胡,三国

    梁习是东晋时期的一位重要将领和政治家,他出生于山西太原,是太原梁氏的后代。梁习年轻时,曾经为了支持南渡的东晋朝廷而举家迁往南方,他的父亲在南方去世后,梁习选择留在江南继续为东晋朝廷效力。梁习出镇并州,威服群胡,政绩优异,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名将和政治家。本文将从他的生平经历、军事才能、政治贡献等方面介绍

  • 曹操手下能臣梁习,如何辅佐曹操兢兢业业治理地方,政绩突出

    历史解密编辑:搞笑史说标签:曹操,梁习,匈奴,并州,东汉,曹魏,史说三国

    引言:陈寿在《三国志》中曾经记载:“自汉季以来,刺史总统诸郡,赋政于外,非若曩时司察之而已。太祖创基,迄终魏业,此皆其流称誉有名实者也。”在梁习少年的时候,他曾经在东汉朝堂为官,担任郡主薄一职。后来凭借着出众的才华,被曹操所发现,被授命为县令,也因为政绩突出得到了升迁。建安十八年,魏文帝继位之后,梁

  • 曹魏名臣张既,为曹操出谋划策,以惠政闻名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搞笑史说标签:曹魏,曹操,曹丕,平定,刘备,张鲁,张既,诗人,史说三国

    引言:张既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三国时期他追随在曹操手下,辅佐曹操成就了一番大业。与其他人不同,他是文人出身,在年轻的时候就被推举成为了秀才,担任一个小县令,他的政绩极为突出,在当时没有人能够与他相比。河东之战爆发之后,他曾经劝说马腾和他一同参与讨伐高干的叛乱,后来也因为此了升迁为京兆尹。他极

  • 三国六大正人君子——贾逵、刘虞、崔琰、赵云、诸葛亮、荀彧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贾逵,刘虞,崔琰,赵子龙,诸葛亮,荀彧

    “君子”一词最早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地位的崇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君子”被赋予了道德的含义,自此“君子”有了德性,历代儒客文人以君子之道自勉作为行为规范。今天小编就来盘点一下,三国历史六位真正的正人君子:第六位:贾逵贾逵是曹魏三朝元老,他为人刚正不阿,在大是大非面前,从不畏惧威胁迫害。曹操去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