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抛弃家眷护送刘禅,教导刘禅却被出卖的郤正,是什么样的人物

抛弃家眷护送刘禅,教导刘禅却被出卖的郤正,是什么样的人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莹子小趣 访问量:4227 更新时间:2024/1/6 22:17:03

刘禅有一个挺有意思的典故,就是''乐不思蜀''。在这个典故中,有一个配角人物,就是郤正。郤正教导刘禅如何应对司马昭的发问,反而被刘禅出卖,也是一个比较悲催的情况。这个故事挺有名,不过郤正这个人物可能大家都比较陌生。在小编看来,郤正这个人物可以算得上一个君子,可惜在汉末三国这样的乱世当中,君子往往没有英雄、智士、美人吸引人一些。但是小编认为,郤正这样的君子应该也是有被后人了解的价值。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郤正这个人物。

郤正的身世

郤正的家世与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如果夸张一点地说,郤正的祖父郤俭,在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在东汉中平年间,包括''黄巾起义''在内的各种起义活动已经严重摧毁了东汉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根基,权力逐渐从中央下移到地方。

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在中平五年(即公元188年),刘焉向汉灵帝提出''废史立牧''的建议,用权重较大的州牧代替名义上只有监察权,没有行政权的州刺史。当时郤俭正是益州刺史,但是政绩很不堪。于是汉灵帝同意刘焉的建议,并且令刘焉作为州牧接替郤俭。刘焉还没有上任,益州就发生的动乱,黄巾余党马相等人攻破州府杀死郤俭,而后又被州吏贾龙等人平定,刘焉才能够走马上任,算是开东汉末年益州割据军阀的开端。

郤正的父亲叫做郤揖,他是孟达的属下。孟达被刘备安排到汉中以东的''东三郡''一带,与刘备义子刘封共事。孟达总被刘封欺负,加上在''襄樊之战''中作壁上观,没有支援关羽,在惊惧和恼怒之下,孟达投奔曹操一方,郤揖作为孟达的部下也投奔了曹操。

郤揖投敌,生母改嫁,郤正的命运还是比较悲惨。但是郤正并没有自暴自弃,''安贫好学'',博览群书,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文采。也许是文学上的名气让郤正拥有入仕的机会(毕竟他的父亲都投敌了,他祖父更是一个贪官,没有什么父辈荫庇)。不过仕途并不开阔。郤正在整个蜀汉时期不过秘书吏、秘书令史、秘书郎、秘书令这些既没有权重,又没有待遇的官职。

不过郤正本身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一心扑在文学的钻研上。这对于其他的英雄人物来说可能都是雕虫小技,但对郤正来说却是一种比较合适的人生方向。另外在蜀汉后期的政治是比较黑暗的,宦官黄皓操控权柄。郤正作为内朝官,与黄皓共事三十年,他既没有巴结黄皓,也没有对抗黄皓,所以官位低微,却没有灾祸上身。

郤正对刘禅的回护

蜀汉景耀六年(即公元263年),司马昭大举伐蜀,钟会率领十几万大军牵制姜维的力量,邓艾兵出险招,偷渡江油进入成都平原,并且击溃了诸葛瞻率领的蜀汉中军。在这种情况之下,谯周劝说刘禅投降,降书就是由郤正来起草。当然这件事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也没有什么可耻的地方。

接下来在益州出现了一次动乱,就是钟会与邓艾的内讧,以及钟会试图发动的兵变。钟会先是设计让司马昭对邓艾产生怀疑,发囚车征召邓艾入朝;然后又与姜维策划以益州作为基础,杀死所有北方将领控制军队对抗司马昭,成为第二个刘备。结果兵变失败,邓艾、钟会全部被杀,乱兵开始进行劫掠,蜀地陷入一片动乱。

司马昭征召刘禅到洛阳,而当时的环境相当动乱,蜀汉的大臣大多不愿意护送刘禅东归,仅有寥寥几个人念着君臣情谊,护送在刘禅周围,其中就包括郤正,抛弃家眷在蜀地,单身护送刘禅东迁。等到洛阳之后,也是郤正帮助刘禅,指导刘禅的行为举止,不至于让刘禅出大错。刘禅不禁叹息,遗憾自己了解郤正太晚,没有重用郤正。

虽然刘禅对郤正的态度很好,但在''乐不思蜀''这个典故中,还是把郤正给出卖了。《汉晋春秋》中记载了这件事:司马昭询问刘禅是否思念蜀地,刘禅回答自己在这里很快乐,不思念蜀地。这就是著名的''乐不思蜀''的典源。无论刘禅的回答出于何意,实在是太没心没肺了一点,有损于故蜀汉统治者的形象。

郤正听说了这件事,跟刘禅说,如果司马昭再问起这样的问题,就应该一边哭泣一边回答:先人坟墓都在陇右、西蜀,没有一天不想念蜀地。等到司马昭再度询问,刘禅按照郤正教导的方式来回答。司马昭奇怪说怎么像郤正的话。刘禅当时就卖掉郤正,承认司马昭的猜测,顿时又是一阵哄笑,宴席上充满了快乐的空气。

郤正的结局

虽然郤正对刘禅有所回护,但毕竟无法损害到司马氏的利益。反而这些行为颇受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尊重。郤正在蜀汉的时候,没有什么参与政治的机会,终日与刀笔图书为伍,官秩也不过六百石而已。而在西晋泰始年间,郤正先是成为安阳县令,后迁为巴西太守,做到一郡的长官。相对于蜀汉时期,郤正在西晋虽然也算不上什么大人物,但至少更受重视一些。在西晋咸宁四年(即公元278年),郤正去世与任上,留下的诗赋作品接近百篇。

总而言之,在汉末三国时期这种英雄辈出的环境下,郤正这样的纯粹的文人显得有些''逆版本''。在这个时期,英雄能够做出的业绩要远远大于文人,也更容易受到时人与后人的夸耀追逐。在英雄的巨大光耀之下,君子的形象就显得有些黯淡,但是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仍然不改其温润的色泽。

郤正少年困苦却安贫乐道;在其他人追求银印青绶的时候醉心于文学事业不改其志;而真正遇到艰难险阻的时候,郤正也能做到一个臣子的责任,维护旧主刘禅的安全和形象。英雄和君子是不同的人生态度,无所谓对与错。不过正是用郤正这样的人物,才让金戈铁马、鼓角争鸣的三国时期,多了一丝清泠的微风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

标签: 刘禅蜀汉司马昭钟会邓艾刘备

更多文章

  • 濮阳兴将孙皓推上皇位,四个月后自己便被夷灭三族

    历史解密编辑:大大小小的风筝标签:孙皓,孙休,丞相,太守,皇位,东吴,濮阳兴,诸葛恪,史说三国

    “白帝城托孤”的史实想必家喻户晓,而诸葛亮也没有辜负刘备的嘱托,在余生十几年的时间里,尽心辅佐后主刘禅,为蜀汉的稳固和发展呕心沥血、死而后已。其实,帝王临终前托孤给重臣的史实,在古代中国屡见不鲜,这些托孤重臣们也有不少人下场悲惨的。濮阳兴就是一个下场悲惨的托孤之臣,不过他刚立了皇帝四个月就被夷灭三族

  • 丞相濮阳兴:孙吴四朝老臣,对吴帝孙皓有拥立大功,为何还遭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濮阳兴,孙皓,孙吴,孙休,孙权,丞相,丞相濮阳兴,五代十国君主列表,五代十国,三国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元兴元年(264年),吴帝孙皓在即位后不久就下令将丞相濮阳兴逮捕并杀害。濮阳兴是孙吴四朝老臣,于三个月前违背吴景帝孙休拥立太子的遗诏,执意立了乌程侯孙皓为帝。既然濮阳兴对孙皓有拥立大功,为何孙皓还要杀他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少有

  • 三国杀拼点武将盘点,秦宓、周处、王朗,谁才是真正的王者?

    历史解密编辑:三国杀移动版标签:秦宓,周处,王朗,张角,荀彧

    拼点是三国杀的机制之一,有手牌的两名角色各以牌面向下的方式出示一张手牌后同时亮出,牌面上的点数大的一方赢,若点数相同则都视为没赢。拼点无弱将自荀彧太史慈等武将刚出现的时候就流传开来了,在当时的环境里拼点将确实都很强,既能消耗敌方手牌还能同时产生各种效果,尤其还有荀彧这种无论拼点输赢都能有收益的强将和

  • 三国:三国时期的脑筋急转弯之秦宓答张温

    历史解密编辑:江明月好标签:秦宓,张温,蜀汉,诸葛亮,三国,脑筋急转弯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决定他们最后成败的在于他们是否能够聚拢更多的人才,只有出色的人才才能实现争雄者的壮志。蜀汉集团作为三国鼎立中一方霸主,在人才方面也是辈出,除了带兵良将,治国贤臣,奇才也是有一些的。其中有一位能言善辩的学者叫作秦宓,他的学识和机智曾经帮助诸葛亮解了围。《蜀志》记载,有一次东吴使臣张

  • 天到底是什么样呢?来看看蜀汉学士秦宓与东吴使者张温的舌战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秦宓,张温,孙权,蜀汉,刘备,东吴

    关于三国时期的人物,可能军阀、将领、谋士甚至美女会比较有名一些。相对而言一些学士或者纯粹的政治人物的存在感可能低一些。下面小编要介绍的就是一个蜀中学士,名字叫做秦宓。秦宓相对于关、张这些人来说当然知名度不高,但至少还是有列传。而且秦宓也有两件事比较出名。一是劝谏刘备东征而获罪,一是与东吴使者张温的精

  • “植”此青绿•“浇”个朋友 孝感街道秦宓社区开展植树节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每周播报标签:社工,秦宓,孝感街道,植树节(3月12日)

    阳春三月,万木更新,第45个植树节也如约而至。为进一步增强辖区孩子的环保意识,感受美化环境的意义,体验植树造林的乐趣,3月12日上午,秦宓邑家开展了“‘植'此青绿·‘浇'个朋友”主题实践活动。活动伊始,孩子们肩扛小铲,手提小水桶来到辖区内指定种植区,聆听志愿者讲解工具使用方法、植树的流程及注意事项等

  • 德阳耳鼻喉专科医院走进秦宓社区开展义诊

    历史解密编辑:每周播报标签:耳鼻喉,德阳,秦宓

    为提高群众们的健康保健意识,倾力为民服务,8月6日,德阳耳鼻喉专科医院组织医护人员走进龙湾上城参加了由秦宓青年社区组织的“社区青年帮帮团”的公益活动,为秦宓社区居民义诊并宣传健康宣教知识。在义诊活动现场,根据群众的不同需求,德阳耳鼻喉专科医院的医护人员们分别为大家提供疾病的咨询解释、初步筛查、血压检

  • 蜀汉含金量最高的三个谥号:忠武侯诸葛亮、忠侯陈祗、桓侯张飞

    历史解密编辑:荒野星辰标签:诸葛亮,陈祗,张飞,蜀汉,刘禅,桓侯,三国,天文学家

    蜀汉对大臣的爵位和追谥一直比较克制,甚至说有点吝啬,《三国志》明确提到蜀汉一朝总共只有十二人拥有谥号,分别是诸葛亮谥号忠武、法正谥号翼侯、庞统谥号靖侯、蒋琬谥号恭侯、费祎谥号敬侯、关羽谥号壮缪侯、张飞谥号桓侯、马超谥号威侯、黄忠谥号刚侯、赵云谥号顺平侯、陈祗谥号忠侯,其中法正是刘备生前唯一追谥的大臣

  • 既勾连黄皓又支持北伐的陈祗,他的历史评价客观吗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黄皓,陈祗,蜀汉,董允,姜维,刘禅

    蜀先主庙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蜀汉灭亡其实是一种趋势,但这种趋势中也有人为的作用。比如诸葛瞻、姜维、谯周、黄皓、刘禅等人,都被人为对蜀汉灭亡负一定的责任。这些人物相对来说知名度都比较高,做过的导致蜀汉灭亡的事情也比较明确

  • 蜀汉四相去世后,刘禅心中可以比肩诸葛亮的,不是姜维而是陈祗!

    历史解密编辑:白泽述异标签:姜维,陈祗,费祎,蜀汉,刘禅,三国,诸葛亮

    258年,陈祗病逝,蜀主刘禅痛哭流涕,赐谥号“忠侯”。群臣皆惊,之前“忠武侯”诸葛亮逝世时,刘禅都没哭得这么凄惨,难道陈祗在刘禅心中地位已经可与诸葛亮并列了吗?陈祗(zhī),字奉宗,汝南人,自幼父母双亡,好在其舅爷是蜀汉司徒许靖。许靖名动天下,德高望重,但是并无突出的军国韬略及治理才能,所以被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