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有萧何、韩信,刘备有关羽、孔明,为啥刘秀手下没一个出名的

刘邦有萧何、韩信,刘备有关羽、孔明,为啥刘秀手下没一个出名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年华名人汇 访问量:933 更新时间:2024/1/19 1:07:48

一个王朝的建立,除了皇帝本人的雄才大略外,还需要文臣武将进行内外支持。所以在王朝开国初期,我们能看到将星如云、文星荟萃。

比如西汉初期,有萧何韩信张良等人,名传后世;唐朝初期,有程咬金、房玄龄、侯君集、魏征、长孙无忌等人,凌烟阁24大臣都是当世数一数二的人物;明朝初年有刘伯温、蓝玉、刘基等人,成为朱元璋左膀右臂;清朝初年有鳌拜、多尔衮、年羹等人,为王朝定鼎立下汗马功劳。

无论是在史书还是现代化影视剧中,只要提到汉唐、明清,这些文臣武将的赫赫战功、花边琐事都能吸引无数目光。

作为大一统王朝的开创者,开国功勋能青史留名再正常不过!不过还有一个朝代,虽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开国功勋却默默无名,大多不为人所知!

它就是东汉。

西汉末年,朝局动荡、民不聊生,王莽凭借巨大声望荣登大宝,建立新朝。但之后社会更是陷入分裂。刘秀作为西汉宗室,趁机在南阳起兵并统一全国,延续了汉朝国祚,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提到东汉,相信很多人除了刘秀外,恐怕能记起来的就是阴丽华了吧,这还要得益于某部古装剧的功劳。而刘秀的存在,正是让一众开国元勋黯然失色的原因之一。

想来也憋屈,先祖刘邦手下人才济济,随便拿出一个名字都是响当当的,再不济,后人刘备手下也是高手如云,文有诸葛孔明,武有关羽、张飞,夹在中间的刘秀,难道手下真的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大魔导师、位面之子:刘秀

网友给刘秀起了很多外号,比如常见的“大魔导师”、“位面之子”等,可见人们对其所拥有的得天独厚能力与运气的惊叹。

关于刘秀的传奇一生,昆阳之战最令人惊艳。当时王莽的部将王邑率领“百万”精锐,包围昆阳城。“百万”虽然是号称,实际数量不符,但也有40余万。而当时昆阳的守军只有2万,差异非常大。

一般来讲,攻城战对于攻守双方都十分艰难。进攻方需要快速攻破城池,不然的话己方辎重消耗都是巨大的开支,并且守方援军如果到来,自己很容易陷入内外包夹的不利局面。

对于守城方来讲,城市内得不到人口、粮食支援,很容易因为看不到胜利希望而失败。况且是2万对40万的巨大倍差,天平看似倾斜向了新军。

但对于刘秀来讲,并没有经历严酷的防守战。根据史书记载“夜有流星坠营中”。就是忽然天上有大量的陨石坠落到王邑的军营中,导致新军损失惨重,士气大减。

古人十分迷信,新军士兵认为这是老天在帮助刘秀,所以军心涣散。刘秀趁机亲自带兵冲入敌营,在冲杀的过程中,突然刮起狂风、下起暴雨,河水暴涨,新军在逃散中又被大量淹死。

简单来讲,刘秀的个人能力太卓越,完全掩盖住了属下的光辉。并且刘秀的对手也相对菜鸡,不像汉唐时期,王朝的建立伴随着外敌入侵、内部权力更迭,能给属下更大的发挥空间。

换句话说,刘秀统一全国的过程太顺利了,开国功勋的能力都没有发挥出来,自然缺乏跌宕起伏的个人履历啦。

现代文艺作品的影响

现代文艺作品对人们的历史认知有多大影响?一部《明朝那些事儿》造就了无数明粉,让很多不关注历史、不关注明朝的网友认识到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现代清宫戏偏离历史,给了网友美好清朝的印象。而汉唐初年的大纷争、大背景,有故事张力、感染力,能带来更高的收视率,所以能频繁在荧幕亮相。人们自然对这些朝代的开国元勋更熟悉。

而东汉像上文所讲的那样,建国过程太顺利了,没有太多吸引眼球的故事,唯二有知名度的,还是王莽这个疑似不遵守时空管理的“穿越分子”和开国皇帝刘秀!

建国不是一个人的事业,是一群人的功劳。所以东汉建国集团的故事可看性肯定不及汉唐、明清的。纵观当下古装剧,要么是后宫,要么是开国、对外关系这种大张大合的剧情。

其实要是研究东汉历史的话会发现,辅助刘秀建国的云台二十八将,还是具有一定文成武就的。比如说冯异,他破赤眉、平定关中,对东汉的建立起着重要作用。但在东汉作为夹在西汉、三国中间的一个朝代,本身故事性就弱;再加上刘秀的衬托和出众,开国功勋几乎没有一个出名的也就不足为奇了。

标签: 刘邦萧何韩信刘备关羽诸葛亮

更多文章

  • 西汉开国功臣萧何,为西汉做了很多事情,拥有着很不错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害羞的脸标签:萧何,刘邦,韩信,皇帝,西汉,汉惠帝,南征北战

    西汉的建立除了与刘邦有着很大的关系,也与他身边的开国功臣有关,其中就包括萧何。萧何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跟随刘邦了,为了能够让刘邦建立西汉,他也是跟着南征北战,也为刘邦吸引了很多的人才,其中就包括韩信,只是韩信在帮助刘邦打下了很多地方时却被萧何以及吕雉设下了圈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失去了性命,的确是很可怜

  • 萧何、韩信、张良谁最聪明?其实他们都不如刘邦背后的一个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萧何,韩信,刘邦,张良,项羽

    在历史上,吕后生长在一个战乱的年代,她没有上阵打仗,没有表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最突出的表现主要是政治权谋和手段。要说这个女人到底有多厉害,可以用她的对手作为参考。下面我们细数一下吕后的对手们,各位就知道吕后厉害的程度了。1.周勃。著名武将,号称“弓马娴熟,孔武有力”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随沛

  • 汉高祖刘邦杀韩信,却为什么没有杀萧何,萧何用什么办法保命!

    历史解密编辑:小哥讲坛标签:刘邦,萧何,韩信,楚王,汉朝,汉高祖,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刘邦政权稳定之后,也开始诛杀功臣,杀了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刘邦会诛杀这些有功之臣,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皇位更稳定。被杀的这几个异姓王,每个人都是战功显赫,都为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刘邦杀了这些人之后,也把目光锁定在萧何身上,萧何月下追韩信,眼光独到,能识

  •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萧何帮吕后诛杀韩信后,为何冒死救其子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萧何,韩信,吕雉,刘邦,项羽,夏侯婴

    一提起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我们便会想到了两个经典的词语。第一个是10个字: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第二个是8个字: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其中“生死一知己”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指同一个人,都是是指萧何。众所周知,萧何原本是沛县的父母官,是曾当泗水亭亭长的刘邦的“老上司”,刘邦起义后,萧何是最早的追随者

  • 高祖的不倒翁,淮阴侯的知遇,立汉第一功臣-萧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河杂说标签:萧何,刘邦,高祖,韩信,吕雉,知遇,汉朝,淮阴侯,霸王项羽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依赖于身边的忠臣良将,在这些忠臣良将中排在第一的当属萧何。萧何能够以文人的身份位列众人之首,是因为萧何屡次在危急之时将汉政权扶起来,是刘邦最得力的“贤内助”。乐交豪杰,追随刘邦萧何本是沛县的官吏,他为和善,乐于交际,宽容他人,所以早年结交刘邦等一帮性格各异的朋友。刘邦一无所有的时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帮吕后诛杀韩信后,为何冒死救其子?

    历史解密编辑:漂江孤影标签:萧何,韩信,吕雉,刘邦,项羽,夏侯婴

    人生就是或快或慢的一段旅程,在这个旅程中,你可能会遇到很多人,有善良的好人,有心肠歹毒的坏人,有红颜知己,也有蓝颜故交。你不断地遇到,也会不断地错过,有人会跟你度过旅程的一段时间,也有人会匆匆走过,给你留下模糊的背影,也有人会陪你很长很长一段时间。而这些人,或轻或重,都对你的人生产生影响,这次和大家

  • 张良那么足智多谋,在韩信和萧何遇害的时候,为何选择袖手旁观?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张良,萧何,韩信,刘邦,吕雉,卢绾,秦朝,春秋战国

    对于张良这个名字想来大家都是耳熟的,刘邦能够拿下江山,就是因为他麾下有三个重要人物,分别是萧何、韩信、张良。后代的人称这三个人为“汉初三杰”。张良因为过人的聪明才智,所以是三节之首。对于张良的评价,从古到今的人都是给予了非常高的描绘。有一条评价他的句子到现在还是一方经典。那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

  • 西汉五大开国功臣的下场,萧何差点被杀,唯独张良善始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毛绒历史说标签:萧何,张良,刘邦,韩信,樊哙,英布

    常言道:“一个好汉三个帮”,刘邦从一个小小的亭长,到建立起庞大的西汉王朝,离不开众多人才的帮助,刘邦多次身处困境,又多次崛起,然而那些帮助过刘邦的人却没有好的下场。今天笔者和大家聊聊西汉五大开国功臣的下场,先从萧何说起,萧何曾是秦朝时沛县的主吏掾,相当于是后来的功曹,在沛县时他就看好刘邦,多次利用职

  • 搞项羽, 排挤郦食其, 坑萧何, 助刘邦杀韩信, 他才是真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小关说生活记标签:萧何,刘邦,韩信,秦朝,郦食其,霸王项羽

    留侯张良是个好臣子,但却不是一个好同事。或许因为出身的关系,张良远比萧何、韩信等人更懂得如何做一名臣子。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史记·留侯世家》刘邦让张良在齐地选择三万户受封,当是不掺杂任何虚情假意的,然而张良却坚辞不受

  • 刘邦拥有张良萧何等顶级人才,为啥直到韩信加入才打得过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正史漫谈标签:刘邦,韩信,项羽,张良,三毛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徒劳的;萧何、张良、陈平固然厉害,但光靠这些人组成的团队,刘邦肯定打不过项羽。但两个人帮助刘邦改变了局面,那就是韩信、彭越。不过,这并不是说韩、彭就比项羽猛。毫不夸张地说,若只论打仗,同时代没人是项羽的对手,即使被后世尊称为“兵仙”的韩信也不成。韩信的背水一战固然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