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平原君赵胜:战国四公子之一,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平原君赵胜:战国四公子之一,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457 更新时间:2024/1/26 7:23:36

赵胜,即平原君,战国时赵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人,赵武灵王子,赵惠文王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相惠文王及孝成王。封于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东北),号平原君。喜宾客,养食客数千人。赵孝成王七年(前259年),秦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省),他在城中坚守三年,后率毛遂等门客求救于楚、魏,击败秦军,遂存赵国。与齐孟尝君、楚春申君、魏信陵君齐名,时称四公子。

人物生平

入秦被扣

公元前266年(秦昭襄王四十一年、赵惠文王三十三年),秦昭襄王任用范雎为丞相。适逢魏王派须贾出使秦国。范雎叫须贾带口信给魏王,立即把他的仇人魏齐的脑袋送来,否则将要屠大梁。魏齐听说之后害怕了,逃到赵国,藏匿在平原君赵胜的家中。

公元前265年(秦昭襄王四十二年、赵孝成王元年),范雎听说魏齐在赵胜的家里,就给赵胜写了一封详细而且表面友好的书信,说:“我听说您的高义,愿作布衣之友,希望您到我这里来,愿意与您为十日之饮”。赵胜畏惧秦国,便至秦见秦王。在饮酒间,秦王对赵胜说:“昔日周文王得吕尚以为太公,齐桓公得管夷吾以为仲父,范先生也是我的叔父。范先生的仇人在您家,愿您使人取其头来。不然我不放您出关。”赵胜说:“魏齐曾是我的朋友,即使在我家,也不应当交出来。何况又不在我家”秦王又给赵孝成王写信说:“范君的仇人魏齐在赵胜家,请赵王赶快使人把他的头送来。不然的话,我将发兵攻赵,且不放赵胜出关。”赵孝成王发兵围赵胜家。魏齐夜间逃出,见赵相虞卿。虞卿解相印与魏齐逃至大梁,欲通过信陵君而去楚。信陵君畏秦,犹豫不肯见,由于侯嬴从旁劝说,才到郊野迎接。

魏齐听说信陵君起初对见他有难意,怒而自杀;信陵君最终还是来晚了一步,信陵君赶来的时候,魏齐已经死了。赵孝成王终于将魏齐的头送到秦国,秦昭襄王才放赵胜回赵国。

接收上党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四十五年,赵孝成王四年),秦国攻打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沁阳县),野王降秦。韩的上党郡(治所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市)与本国的通路被切断。上党太守冯亭遣使者对赵王说:“韩不能守上党,吏民都乐于归赵,而不愿意入秦。”赵王先与平阳君赵豹商议。赵豹认为赵国接受上党,将“祸大于所得”。赵孝成王又跟赵胜、赵禹商议,他们都认为,用兵百万,攻战逾年,也未必能得一城,今坐受有城市邑十七,这是个大利,不可坐失时机。赵孝成王令平原君赵胜去接收土地,并传达赵王的命令:“以三万户之都封太守,千户封县令,诸吏皆益爵三级,民能相集者,赐家六金。”

赵国接收上党,却因此惹怒秦国,引发两国之间的长平大战。

长平之战爆发后,赵国派廉颇进军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抵御秦军。赵孝成王六年(公元前260年)七月,赵孝成王中秦国的反间计,以赵括代替廉颇为主将。秦国大将白起在长平打败赵军,赵括也被乱箭射死,赵国的四十五万精锐部队被杀,赵国元气大伤。

秦赵长平之战结束后的第二年,秦军围攻赵的都城邯郸。赵国倾全力死守邯郸,又向楚国、魏国紧急求援。

毛遂自荐

秦国围攻邯郸时,赵王曾派赵胜去求援,当时拟推楚国为盟主,订立合纵盟约联兵抗秦,赵胜约定跟门下有勇有谋文武兼备的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楚国。赵胜说:“假使能通过客气的谈判取得成功,那就最好了。如果谈判不能取得成功,那么也要挟制楚王在大庭广众之下把盟约确定下来,一定要确定了合纵盟约才回国。同去的文武之士不必到外面去寻找,从我门下的食客中选取就足够了。”结果选得十九人,剩下的人没有可再挑选的了,竟没办法凑满二十人。

这时门下食客中有个叫毛遂的人,径自走到前面来,向赵胜自我推荐说:“我听说您要到楚国去,让楚国作盟主订下合纵盟约,并且约定与门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去,人员不到外面寻找。还少一个人,希望您就拿我充个数一起去吧。”赵胜问道:“先生寄附在我的门下几年啦”毛遂回答道:“整整三年了。”赵胜说:“有才能的贤士生活在世上,就如同锥子放在口袋里,它的锋尖立即就会显露出来。如今先生寄附在我的门下三年了,我的左右近臣们从没有称赞推荐过你,我也从来没听说过你,这是先生没有什么专长啊。先生不能去,先生留下来。”毛遂说:“我就算是请求放在口袋里吧。假使我早就被放在口袋里,是会整个锥锋都脱露出来的,不只是露出一点锋尖就罢了的。”赵胜终于同意让毛遂一同去。那十九个人互相使眼色示意,暗暗嘲笑毛遂,只是没有发出声音来。

等到毛遂到达楚国,跟那十九个人谈论、争议天下局势,十九个人个个佩服他。赵胜与楚王谈判订立合纵盟约的事,再三陈述利害关系,从早晨就谈判,直到中午还没决定下来,那十九个人就鼓动毛遂说:“先生登堂。”于是毛遂紧握剑柄,一路小跑地登阶到了殿堂上,便对赵胜说:“谈合纵不是‘利’就是‘害’,只两句话罢了。从早晨就谈合纵,到了中午还决定不下来,是什么缘故”楚王见毛遂登上堂来就对说:“这个人是干什么的”回答说:“这是我的随从家臣。”楚王厉声呵叱道:“怎么还不给我下去,我是跟你的主人谈判,你来干什么!”毛遂紧握剑柄走向前去说:“大王敢呵叱我,不过是依仗楚国人多势众。我与你相距只有十步,十步之内大王是依仗不了楚国的人多势众的,大王的性命控制在我手中。我的主人就在面前,当着他的面你为什么这样呵叱我?况且我听说商汤曾凭着七十里方圆的地方统治了天下,周文王凭着百里大小的土地使天下诸侯臣服,难道是因为他们的士兵多吗,实际上是由于他们善于掌握形势而奋力发扬自己的威力。如今楚国领土纵横五千里,士兵百万,这是争王称霸所凭借的资本。凭着楚国如此强大,天下谁也不能挡住它的威势。秦国的白起,不过是个毛孩子罢了,他带着几万人的部队,发兵与楚国交战,第一战就攻克了鄢城郢都,第二战烧毁了夷陵,第三战便使大王的先祖受到极大凌辱。这是楚国百世不解的怨仇,连赵王都感羞耻,可是大王却不觉得羞愧。合纵盟约是为了楚国,不是为了赵国。我的主人就在面前,你为什么这样呵叱我?”听了毛遂这番数说,楚王立即改变了态度说:“是,是,的确像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一定竭尽全国的力量履行合纵盟约。”毛遂进一步逼问道:“合纵盟约算是确定了吗”楚王回答说:“确定了。”于是毛遂用带着命令式的口吻对楚王的左右近臣说:“把鸡、狗、马的血取来。”毛遂双手捧着铜盘跪下把它进献到楚王面前说:“大王应先吮血以表示确定合纵盟约的诚意,下一个是我的主人,再下一个是我。”就这样,在楚国的殿堂上确定了合纵盟约。这时毛遂左手托起一盘血,右手招呼那十九个人说:“各位在堂下也一块儿吮盘中的血,各位虽然平庸,可也算完成了任务,这就是所说的依赖别人的力量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吧。”

赵胜确定了合纵盟约便返回赵国,回到赵国后,说:“我不敢再观察识别人才了。我观察识别人才多说上千,少说几百,自认为不会遗漏天下的贤能之士,竟然把毛先生给漏下了。毛先生一次到楚国,就使赵国的地位比九鼎大吕的传国之宝还尊贵。毛先生凭着他那一张能言善辩的嘴,竟比百万大军的威力还要强大。我不敢再观察识别人才了。”于是把毛遂尊为上等宾客。

邯郸解围

秦赵长平之战结束后的第二年,秦军围攻赵的都城邯郸。赵国倾全力死守邯郸,又向楚国、魏国紧急求援。

秦军围邯郸,赵国多次向魏国求救,魏安釐王派将军晋鄙领兵十万救赵。秦王派使者威胁魏王说:“赵国都很快就会攻下,谁敢救赵,秦攻下赵以后就先打谁。”魏王畏惧秦国,令晋鄙在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停军筑壁垒,不再前进。名义上是救赵,实际上是在观望形势的变化。

赵胜的夫人是魏国信陵君的姐姐。写信责怪信陵君说:“我以为你有救济别人困难的高义,邯郸这样危急,魏国的救兵不来,你却无动于衷。纵然你轻易地抛弃我,难道你也不可怜你姐姐吗”信陵君屡次请魏王发兵救赵,魏王都不答应。信陵君只好采用了侯嬴的意见,让魏王的宠妃如姬偷出魏王的兵符,夺晋鄙军救赵。

在邯郸被围,楚国和魏国的救兵又都未到的危急时刻,听从了邯郸传舍吏子李谈的建议“令夫人以下编于士卒之间,分功而作。家之所有,尽散以飨士”。得敢死的士卒三千人,由李谈率领与秦军战,又适逢魏楚的救兵来到,秦军败退,邯郸解围,时在公元前257年。

从谏如流

赵胜回到赵国后,楚国派春申君带兵赶赴救援赵国,魏国的信陵君也假托君命夺了晋鄙军权带兵前去救援赵国,可是都还没有赶到。这时秦国急速地围攻邯郸,邯郸告急,将要投降,赵胜极为焦虑。邯郸宾馆吏员的儿子李同劝说赵胜道:“您不担忧赵国灭亡吗?”赵胜说:“赵国灭亡那我就要作俘虏,为什么不担忧呢?”李同说:“邯郸的百姓,拿人骨当柴烧,交换孩子当饭吃,可以说危急至极了,可是您的后宫姬妾侍女数以百计,侍女穿着丝绸绣衣,精美饭菜吃不了,而百姓却粗布短衣难以遮体,酒渣谷皮吃不饱。百姓困乏,兵器用尽,有的人削尖木头当长矛箭矢,而您的珍宝玩器铜钟玉罄照旧无损。假使秦军攻破赵国,您怎么能有这些东西假若赵国得以保全,您又何愁没有这些东西?您果真能命令夫人以下的全体成员编到士兵队伍中,分别承担守城劳役,把家里所有的东西全都分发下去供士兵享用,士兵正当危急困苦的时候,是很容易感恩戴德的。”于是赵胜采纳了李同的意见,得到敢于冒死的士兵三千人。李同就加入了三千人的队伍奔赴秦军决一死战,秦军因此被击退了三十里。这时也凑巧楚、魏两国的救兵到达,秦军便撤走了,邯郸得以保存下来。李同在同秦军作战时阵亡,赐封他的父亲为李侯。

虞卿想要以信陵君出兵救赵保存了邯郸为理由替赵胜请求增加封邑。公孙龙得知这个消息,就连夜乘车去见赵胜说:“我听说虞卿想要以信陵君出兵救赵保存了邯郸为理由替您请求增加封邑,有这回事吗?”赵胜回答说:“有的。”公孙龙说:“这是很不合适的。说来国君任用您担任赵国宰相,并不是因为您的智慧才能是赵国独一无二别人没有的。划出东武城封赐给您,也不是因为您做出了有功劳的事情,只是由于您是国君近亲的缘故啊。您接受相印并不因自己无能而推辞,取得封邑也不说自己没有功劳而不接受,也是由于您自己认为是国君的近亲的缘故啊。如今信陵君出兵保存了邯郸而您要求增加封邑,这是无功时作为近亲接受了封邑,而有功时又要求按照普通人来论功计赏啊。这显然是很不合适的。况且虞卿掌握着办事成功与不成功的两头主动权。事情成功了,就要像拿着索债的契券一样来索取报偿;事情不成功,又要拿着为您争功求封的虚名来让您感激他。您一定不要听从他的主张。”赵胜于是拒绝了虞卿的建议。

赵胜去世

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平原君赵胜去世。赵胜的子孙世代承袭他的封爵,他的后嗣也在赵国灭亡的同时断绝了。

标签: 赵胜战国四公子

更多文章

  • 汉阴王朱徵鍉是什么人?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徵鍉,明朝

    朱元璋,出生于濠州钟离,原名朱重八,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他感怀于自己家庭的多难经历,对皇室宗亲多加照顾,规定了只要是皇家子弟,都不用出去工作,自有一份俸禄,但他没有想到的是,仅仅过去了百余年,他的曾孙就因为这份俸禄,撒下了

  • 在古代,后宫的嫔妃都是如何打发时间的?要做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嫔妃,清朝

    ,相比于每天要处理朝政的皇帝,古代后宫妃子的日子就比较清闲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女子的社会地位比较低,因此大部分男子都有三妻四妾。而皇帝作为一国之君,他的生活就更加丰富了,可以坐拥后宫佳丽三千。在那个时代,女子一般都是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而后宫的

  • 历史上明朝一共有多少位皇帝?最长寿的又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皇帝,明朝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明朝一共统治了二百七十六年,从开国皇帝朱元璋到明朝最后一个崇祯皇帝,一共有十六位皇帝,在这十六位皇帝中,哪三位皇帝活得比较长呢?分别活了多大岁数?明朝活得最长的皇帝,排名第一位的就

  • 历史上张飞是怎么死的?刘备得得知后说了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飞,三国

    张飞,字益德,幽州涿郡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对于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应该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其中描述了汉朝末年天下三分的局面,以及各路英雄豪杰纷纷涌现,在乱世之中谋求立足之地的故事,这些人或才智过人,或勇猛无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也有着各自的理想

  • 既然刘禅无才,为什么诸葛亮还要帮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禅,诸葛亮

    很多朋友都非常想知道既然刘禅无才,为什么诸葛亮还要帮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感兴趣的朋友就接着往下看吧~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他本是汉室宗亲,经过自己多年的打拼,终于建立了蜀汉政权。不过他早年却颇为落魄,曾漂泊于诸侯之间,先后依附过公孙瓒、陶谦、袁绍、曹操、刘表等人。虽

  • 历史上林仁肇是什么人?南唐灭亡与他有何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林仁肇,五代十国

    南唐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政权,十国当中版图较大的国家,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倘若说起李煜,世人都会想到《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并为词中的愁绪所感染,正所谓: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

  • 孙权最中意的接班人,此人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古代,三国

    孙权最中意的接班人,此人究竟是谁?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吴大帝孙权,是东吴政权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也是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纵观孙权在位早期,其手段和魄力都令人为之叹服。小说中诸葛亮“草船借箭”,便是以孙权为原型的,当时曹操看了之后,都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叹。只可惜这样

  • 汉献帝得知刘备称帝,他是什么反应?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三国

    汉献帝得知刘备称帝,他是什么反应?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自古亡国之君,多是凄惨下场。在中国古朝代的历史上,仅有一位亡国之君的下场还算得上是得以善终。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灭亡,很多将其灭掉的人总是会想尽办法,将皇室(王室)赶尽杀绝,所以我们后人看到电视剧或者书中这

  • 历史上武则天后宫中的第一男宠薛怀义,是什么样的人?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薛怀义,唐朝

    武则天,与高宗并称“二圣”,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武则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她十四岁入宫,没有背景,没有人脉,凭着精明、坚韧、执着和狠辣,在男权主导的封建社会中,敢于突破伦理、打破世俗,从籍籍无名的才人起步,

  • 大明王朝最后一任首辅:揭秘魏藻德的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明朝

    大明王朝最后一任首辅:揭秘魏藻德的生平,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按干支纪年法,是一个乙巳年。这一年,西班牙一个叫做塞万提斯的作家出版了一本小说,在当时虽然销量惨淡,但在漫长的时间沉淀之后,这本书却成为了经久不衰的巨作。此书书名十分简单,只有四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