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拓跋珪为何会被次子拓跋绍所杀?真相是什么

拓跋珪为何会被次子拓跋绍所杀?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182 更新时间:2024/1/19 21:32:45

拓跋珪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拓跋珪,本名拓跋开,鲜卑族。北魏开国皇帝(386年~409年在位),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孙子、献明帝拓跋寔的儿子,母为献明皇后贺兰氏。天赐六年(409年),在次子拓跋绍发动的宫廷政变中,遇弑身亡,终年三十九岁,谥号宣武,庙号烈祖。

李延寿《北史》:“道武显晦安危之中,屈申潜跃之际。驱率遗黎,奋其灵武。克翦方难,遂中原。垂拱人神,显登皇极。虽冠履不暇,栖遑外土,而制作经谟,咸出长久,所谓大人利见,百姓与能,抑不世之神武也。而屯厄有期,祸生非虑,将人事不足,岂天实为之乎?”

道武帝拓跋珪晚年时期,经常服食一种叫“寒食散”的补品,这其中矿物的提取物对身体很不利,促使这名还不到四十岁的皇上屡次病发,或数天不食,或数夜不睡,精神状态忧闷烦躁,有时候,他一整夜一整夜地自说自话,仿佛对身边其他人看不到的鬼物讲话。

大白天早朝时,他又敏感多疑,缅怀诸臣旧恶前怨,倍加残害。看到重臣面色有异,或吸气不调,或言语惊慌失措,就大喊而起,亲自施暴至死在正殿以上,遗体都一字排开放置于天安殿前。这一来,朝野内心躁动,各怀忧惧。

拓跋珪年轻时,在贺兰部看到自己妈妈和皇太后的亲妹妹很美,就对妈妈表明情意,要娶小姨为妻(拓跋珪部起自荒漠,礼仪知识伦常有别于汉人)。那时候贺兰皇太后果断回答:“不好!我这个亲妹妹太过度好看了,必有不当不吉的征兆。并且她早已出嫁了,不可以夺抢别人的妻子。”

拓跋绍从小就凶悍蛮横无理,喜爱抢劫路人,剥光别人的衣服裤子取乐,又经常宰猪剁狗,荒悖诸行无常。拓跋珪很生气,之前把他头部朝下吊在井中,垂危之际才放他出去。

公元409年的某一天,性格诸行无常的拓跋珪当众大骂贺兰妃,把她关在宫中,要干掉她。贺兰妃派人向大儿子拓跋绍求助。那时候这名小王爷才十六岁,凶狠性情神似父亲,晚上与太监宫人合谋,绕过宫墙,冲进天安殿。周边侍从高呼“有贼”,拓跋珪四处摸索大半天也找不着弓刀,被冲进来的不孝之子拓跋绍一刀杀掉,时岁三十九岁。

拓跋鲜卑,在道武帝拓跋珪之前,的确是鲜卑物种中文化落伍的一支。军队战斗,拓跋部均是以部族机构为企业,即国防部族方式。

北魏登国九年(394),拓跋鲜卑内部才采用相近汉族人屯田制的“分土居住”。伴随着道武帝四出征伐的节节胜利,大部分慕容鲜卑、中华汉族人、“高丽王朝杂虏”这些各族群众均被西汉迁往塞外,“给予耕牛,计口授田”,为拓跋鲜卑部队出示兵力及其军用口粮。

慢慢地,拓跋鲜卑从宗族形状变化为地区形状,日渐效仿中华汉人政党方式,奴隶社会方式渐渐地转换,国防皇室也逐渐变成汉地郡县制的执政种类(也就是中国一直沿用的“封建制”叫法。

实际上,“封建制”一词极为不精确,自秦之后中国经济各皇朝一直是以“郡县制”为执政,皇族成员、皇室即便

有“封国”也是“食俸”而不“食邑”,对领地内老百姓没有具体领导权。特别是在汉朝“七国之乱”后,真实实际意义上的“封建制”在我国早已衰落)。

刚好是拓跋鲜卑规章制度的“简体中文版”和兼容并包的灵活化,田租户调日渐变成拓跋西汉的关键执政方式,原先的鲜卑国防皇室也都慢慢变成相近中华汉人的“地主”,从而,确立了今后赫赫大魏的强劲的经济发展、政治基本。

北魏文成帝年间,命僧侣昙曜负责开凿五个大佛,以代表北魏五代皇帝,是为昙曜五窟。一般认为,云冈石窟第20窟就是拓跋珪的造像,也是云冈石窟最具代表性的造像之一。

标签: 拓跋珪南北朝

更多文章

  • 毒害自己的亲儿子,北魏胡太后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古代,北魏

    北魏最出名的女性当属冯太后,北魏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太后,将北魏朝政治理得井井有条,还教导出北魏孝文帝这样能文能武,颇有才干的帝王。在冯太后的影响下,加上孝文帝的改制,北魏民族和汉族之间的矛盾隔阂大大减少,社会安定和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冯太后这样的女性,在北魏历

  • 嬴政如果还活着,楚汉之争还会出现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嬴政,秦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嬴政如果还活着,楚汉之争还会出现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秦朝二世而亡,并不是由于起义军有多么强大,也不是因为秦国国力衰弱,而在于秦朝的政治因人为因素脱离了正常轨道,使得正处于摸索阶段的全新王朝遭遇了体系崩溃之痛。秦的强大,在于制度的碾压若问及秦国如何强

  • 诸葛亮的话刘备一直言听计从,能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三国

    大家好,说起刘备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公元207年冬到公元208年春这段时间里,暂居荆州的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两人,先后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才最终见到了这位不世出的人才。当时刘备屏退左右,向诸葛亮细心求教,刘备称自己一直有兴复汉室的想法,但苦于自己没有这份能力,希望诸葛亮可以对自己执教一番。当

  • 郤正是谁 郤正的人生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郤正,西晋

    郤正,别名郤纂,字令先,司州河南郡偃师县人,在今天的河南省偃师市,三国蜀汉至西晋时期学者、官员。汉灵帝时期其祖父担任益州刺史,黄巾军起义的时候被杀,后来父亲也留在了益州。年少时期的郤正和父亲跟随孟达投降曹魏,结果不料母亲改嫁他人了。虽然说小时候的郤正孤苦无依,但贫困的生活却让郤正好学,广泛地阅读古代

  • 揭秘:四朝元老杨廷和为何晚景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廷和,明朝

    似乎一提到明朝时期的首辅,人们往往将自己的目光放在了像是张居正,徐阶,严嵩等这样的名人上,而忽视掉了一些相对来说不那么出名的首辅。而杨廷和作为四朝元老,其实在明朝的政坛当中也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不过似乎大家对于更富有传奇性的人物更加感兴趣,对于这位政坛常青树显得是知之甚少,那么接下来就来为大家介绍一

  • 关羽如果和吕布单挑的话 关羽能够撑多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关羽,吕布

    关羽的实力有多强,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说起三国武将中武功最高的,很多人会想起吕布,毕竟“一吕二赵”的说法流行很多年了。只不过,武功高低,并不是像学生考试那样,通过分数比较那么直观。因为同样的武将,可能有的擅长骑马,有的擅长步战,有的擅长弓弩,还有的则擅长近距

  • 韩信没有指挥作战的经验 萧何是怎么知道韩信有将帅之才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萧何,韩信

    对萧何与韩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为刘邦集团崛起的起点,刘邦被封为汉王后,从长安来到汉中的南郑,一路翻山越岭,数十位将领逃走。韩信认为萧何、夏侯婴肯定多次在刘邦面前推荐自己了,但是刘邦仍然不用自己,于是也跟着逃走了,萧何得知韩信逃走后,

  • 李隆基将太平公主满门抄斩 李隆基为什么会留下这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李隆基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小女儿,非常受二人的宠爱,因而太平公主的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尤其是武则天时期,权势越来越重,拥有了干预朝政的能力,先后参与神龙政变、唐隆政变,左右了大唐王朝的历史走向。唐睿宗李旦即位后,立李隆基为皇太

  • 帮助商朝终结夏朝,妺喜被抹黑千年饿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妺喜,夏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妺喜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刘向《列女传》:“美于色,薄于德,乱孽无道”;“末喜配桀,维乱骄扬,桀既无道,又重其荒,奸轨是用,不恤法常,夏后之国,遂反为商。”夏朝方国(也是有的称之为部族)有施氏本来顺从夏朝,年年纳贡,岁岁来朝。之后因为皇室衰落,官府腐朽,夏王得

  • 高翔:蜀汉的“右将军”,为何知名度不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高翔,三国

    右将军,古代的武将官职,始于战国时期。对于前将军来说,地位仅次于上卿,职务上包含了护卫京师,驻守边境等范围。按照东汉时期的官制,右将军在武将中仅次于大司马、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官职,也即是一个中等偏上的武将官职。在汉末三国时期,不少武将甚至诸侯就曾被封为前将军。比如曹魏有乐进、徐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