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括为什么会败给白起 赵括真的是在纸上谈兵吗

赵括为什么会败给白起 赵括真的是在纸上谈兵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761 更新时间:2024/1/11 6:19:05

对赵括战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虎父无犬子

赵括出生于一个低配的“将门”,他父亲赵奢本是赵国一个征收田税的国家公务人员,后来因为“不畏强权”,超度了几个平原君的手下,平原君是谁,他是赵国的“皇室宗亲”,如果当时平原君不开心,那么他轻则会下岗,重则要搭上一条性命。

但是平原君并非一般人,他得知了赵奢的“无礼”举动之后,没有给赵奢穿小鞋,反而把他推荐给了赵王,就从这点来看,他能被称作“战国四公子”,也确实是实至名归。赵奢虽然是凭借“刚正”起家,但真让他成名的,却是他的军事能力。当年“阏与之战”之前,赵王先问廉颇等老将,是否能去救援,廉颇等人表示,饭还可以吃的动,但去那打仗绝对不行。

赵王转回头就去问了赵奢,赵奢就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我认为可以去。赵王就说,你说行,那你亲自去趟呗,赵奢二话没说,直接就跑去找秦军硬刚,结果他还真的打胜了,一时间,他红得飞起。看到如此诡异的一段,小编刚开始表示怀疑,但小编后来一想,赵王是一国之主,应该不会玩火,而赵奢也不是傻大胆。

那么也就是说,赵奢应该是在这之前,就已经展现过了自己的军事能力,所以赵王才去问他,才敢放心让他去,而他后来能和吴起孙膑并列,应该也绝非这一次的胜利,而是他的军事能力在当时得到了各方的认可。赵奢成名以后,受益最多的是他的儿子赵括,因为赵括也是“军事迷”,所以经常缠着老赵讨教兵法,而且赵括还总能讨得便宜,因此踩着父亲的肩膀,小赵的名字也开始在战国末年走红。

知子莫如父

小编在聊“长平之战”时曾经聊到,当时刀疤脸和廉颇在前线对峙(有人可能会问,赵奢那么厉害,为啥当时赵王不让他去,而让廉颇去呢,小编的答案是,赵奢当时已经归天),廉颇本想“耗死”秦军,但是赵国的家底薄,在秦国退兵之前,就有点撑不住了,所以赵王就想让廉颇主动出击,一决胜负。但是廉颇是老将,知道这时候最安全的办法,就是咬牙硬撑,因此就没答应。

当时的秦国其实也很着急,于是范雎就开始打舆论战,把赵括是一顿乱捧,搞得好像赵括只要亲自出马,秦国必败无疑,于是赵王按捺不住,就决定派小赵出马。但是,当时有两个人明确表示反对。第一个人,是让廉颇“负荆请罪”的蔺相如,蔺相如当时对赵王说,小赵只是把他爹的兵书给整明白,虽然他理论不错,但是他没有实战经验,这种决定生死的大战怎么能让他去呢!赵王当时没听,不知道是不是顾忌蔺相如和廉颇的关系。

另一个劝赵王的人,是赵括的亲妈。当时她对赵王说,千万不能让赵括去前线。赵王就问她为什么(难道是你舍不得儿子)?赵括的母亲就说,当年赵括他爹当将军的时候,对身边和属下都非常好,对于大王发的奖金分红,从来不往家里拿,都分给了一起打仗的小伙伴,因此他的部下对他多是敬爱。而赵括这个臭小子,凭借他爹的威望,不光目中无人,而且把银钱看得还比较重,还不懂得分享。

赵王一听,这点事还叫事吗,当将军就该有傲气,当年老赵不也喊过“狭路相逢在勇者胜吗”,至于爱钱,那也无伤大雅,只要能打就行,于是执意要让赵括去。赵母一看拦不住,于是就让赵王给个承诺,那就是到时候万一赵括战败,不能株连家人。赵王一听也没多想,也就应承了下来。

兵者,国之大事

小编看到这的是时候,真想为老太太鼓掌,但并不是因为她有先见之明,知道儿子必败,而是她处理这件事情的方式。赵括不能带兵的原因,真是“骄傲”、“不懂团结”、“贪财”这样的“小事”吗?我们再来看《史记》的一段记载。在赵奢在世时,赵括曾在理论上赢了他,但是他却在私下里跟老伴说,赵括如果不带兵则罢,一旦带兵,那是必败无疑。老太太就问他,为什么呀,你能因为自己说不过儿子,就诋毁他啊!

老赵就说,赵括的理论确实不错,但是他并没有把战争当回事,他“缺乏敬畏”之心。这句话怎么理解呢,小编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大家估计很多人都下过象棋,大家在下象棋时,往往只是把里面的“兵”、“将”当作一个棋子,所以下起来并没有什么负担,但是如果让你去指挥真的“兵”、“将”、你可以想想看,你还能做到“举重若轻”吗?

大家对诸葛亮司马懿陆逊应该都不陌生,这仨人是既能决胜千里之外,也能临机决断的大能,但是大家仔细看他们的相关资料就会发现,他们仨行军打仗突出一个“谨慎”,魏延当年出奇计,出子午谷偷袭长安,诸葛亮没同意;而司马懿为了赢诸葛亮,那也是一点险也没敢冒,一直是稳扎稳打;陆逊也不例外,当年和刘大耳朵对峙,不管谁给孙权吹风,陆逊都是只解释,而不贸然行动;此外还有“打呆仗”的曾国藩……

从上述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真正能在军事上取的大成就的人,都对战争存有敬畏之心,其实非只战争如此,我们身边的很多事也都是如此,比如前两年盛传的“寿司之神”、“米饭仙人”,无一不是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敬畏”之情。由此我们就能理解老赵所说的意思了,你对“国之大事”的战争,竟然“缺乏敬畏”,那么你怎么可能会取得成功呢?

小结

“长平之战”的结果,想必大家都知道,赵括兵败被杀,赵国几十万参战人员,生还的只有240人,从此赵国再也不复当年之勇,而此战却为秦国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因为赵括曾统领及十万大军,在白起的包围之下,没有直接溃败,而坚守了几十天,就认为赵括并非“纸上谈兵”的庸才。

但小编想说,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职业“缺乏敬畏”时,不管做了多少事,其实都只是在应付。“纸上谈兵”的人未必“缺乏敬畏”,但“缺乏敬畏”的人,却连“纸上谈兵”的人都不如。

标签: 赵括白起

更多文章

  • 商鞅被逼谋反到底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商鞅,战国

    商鞅是卫国国君后代,他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商鞅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改革家之一,但若论改革的成果,他或许就变成了唯一(仅截止到清亡以前,不包括近现代),他主导的变法给秦国后来统一天下奠定了

  • 梁妠是什么出身?东汉的衰落跟她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梁妠,汉朝

    梁妠是汉顺帝刘保的皇后,是东汉三大临朝执政著名的皇太后之一。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建康元年(144年)到本初元年(146),短短的两年间东汉就换了四位皇帝,其中三位皇帝都是由皇太后梁妠拥立。梁妠是东汉贤后,为人勤勉俭朴,积极任用贤才,一心想要让天下太平,但东汉却在她

  • 三国蜀汉名将赵云与马超,在战场上的表现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马超,三国

    马超与赵云都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一个被称为神威天将军,一个被称为常胜将军。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两个人有很多相似点,都非常勇武,而且,一表人才,连兵器都一样,以枪闻名天下。值得注意的是,赵云和马超都是少年就出道了,而且,首次上阵,表现都很勇猛。如果从战斗力

  • 李业:唐睿宗李旦第五子,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业,唐朝

    唐睿宗李旦是唐朝第五位皇帝,他虽然贵为皇帝,却一直被武则天压制,一家人常年过着被囚禁、被监视的生活。正因为这样特殊的经历,他的儿子们感情很好,丝毫没有皇家的嫌隙,更不用说骨肉相残了。李旦其实有六个儿子,第六子李隆悌早逝,其余五子分别是:长子李宪,本名李成器,追封“让皇帝”;次子李捴,本名李成义,追封

  • 蜀汉死相之一的蒋琬,他的一生对蜀汉有什么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蒋琬,三国

    蜀汉死相之一的蒋琬,他的一生对蜀汉有什么作为?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蒋琬,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年少时期的蒋琬聪敏过人,与表弟刘敏在当时都小有名气。建安十九年,刘备成功占领益州,领益州牧,跟随刘备不久的蒋琬被任命为广都县令。蒋琬接任县

  • 孝庄太后死后37年未下葬 康熙皇帝为何迟迟不肯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康熙,孝庄

    对康熙和孝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孝庄秘史》这部影视剧,同时也在其他的一些清朝的宫廷剧中了解到孝庄太后这个人物,不得不承认,她可谓是清王朝一位传奇人物,先后辅佐了两位帝王管理清朝的江山基业,别看在表面上感觉孝庄太后什么都没有做,但是在这背后

  • 三国曹魏政权中的两位刚侯,指的是哪两位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辽,三国

    曹魏是中国三国时期的割据政权之一,也是三国治中最强大的国家 。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汉末三国,在曹魏政权中,有两位武将死后被谥为“刚侯”,能被谥为刚侯的,都很不简单,在蜀汉,被谥为刚侯的是黄忠,黄忠是刘备“五虎上将”之一。在曹魏,被谥为刚侯的,一位是张

  • 张尧佐是什么人?他的仕途之路如此顺利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张尧佐,宋朝

    张尧佐温成皇后的伯父,北宋宣徽使,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北宋仁宗皇帝赵祯最爱的女人毫无疑问是为他生过三个公主的贵妃张氏,张氏在世时宋仁宗就差点废掉武将世家出身的曹皇后,改立张氏为正宫,因为群臣的反对才没能成功,在张氏病逝后又不顾正宫曹皇后尚在,强行追认张氏为温成皇后,所谓“生死两皇后”

  • 孙权最后没能统一天下,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孙权,三国

    孙权是三国时期的孙吴开国皇帝,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在三国历史上,相比其他很多著名人物,孙权确实是去世的比较晚。孙权去世的时候,曹操已经死了32年,刘备已经死了29年,诸葛亮也死了十八年。当时蜀国这边,正是刘禅在位,内政混乱。魏国那边,司马懿已经发动

  • 杨玉环在历史上真的是罪人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杨玉环,唐朝

    杨玉环是唐朝时期李隆基的后妃,也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要想成为历史罪人,首先得对国家和民族产生了极大的恶劣影响,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按照这个标准来看,杨玉环自然算不上是历史罪人了,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可怜的女人罢了。提到杨玉环这个名字,很多人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