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鞅被逼谋反到底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

商鞅被逼谋反到底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579 更新时间:2024/3/20 15:29:39

商鞅是卫国国君后代,他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商鞅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改革家之一,但若论改革的成果,他或许就变成了唯一(仅截止到清亡以前,不包括近现代),他主导的变法给秦国后来统一天下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这么伟大的改革家,对秦国来说是绝对的大功臣,为何会被逼谋反?乃至尸身遭受车裂这样的酷刑?

从史书上的记载来看,在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公子虔等秦国老贵族诬告谋反,商鞅的反应是赶紧逃,实在逃不出去了才匆忙的回到封地阻止抵抗,结果是被坐实了谋反的罪名,让他的死没有掀起任何波澜。

以商鞅当时在秦国的地位,他为何不自辩?商鞅并非没有支持者,要想名正言顺的杀掉商鞅,不经过公开的审理,没有实实在在的证据可是不行的,就连国君秦惠要杀掉商鞅也会有很大的顾虑,为何?主要原因有四点:

首先商鞅是秦国从积弱变为强大的首席功臣。秦惠文王后来能称王也是因为有商鞅变法带来的秦国强大国力为支撑,要想杀掉这样的鼎革之臣必须要有能说服天下人,至少是能说服秦国百姓的正当理由。

其次,商鞅的拥趸也是一个庞大的集体。秦国变得富裕、强大和商鞅制定的法度有关,商鞅之法严苛,但能几十年执行下来,这其中的受益者也相当多,这些人都是商鞅的铁杆支持者,没有合适的罪名去动商鞅,谁能保证国家不发生动乱?

再者,商鞅是秦孝公鼎力支持几十年的老臣。没有让人无话可说的理由随便治罪已故国君秦孝公最信任的臣子是相当麻烦的,推翻父亲的论断,对于接任的秦惠文王来说,存在孝道和礼法上面的极大约束。

最后,商鞅是秦国招揽的各国人才的领头人。秦国之所以在商鞅变法以来能顺利地执行改革政策,除了秦孝公的绝对支持外,从山东六国招来的各国人才也是其中的主力,他们在秦国没有跟脚,没有那么多人情可讲,一切以律法为准,这才有了商鞅变法的顺利进行。

所以,秦国从秦孝公起延续数代的持续强大都离不开从各国招揽的人才,没有合适且强大的理由的去对付他们的领头人,会让大批从六国投奔而来的人才们心寒,这和秦国招揽天下人才为秦所用的大战略背道而驰,因此,要处理商鞅必须有根有据。

以公子虔为首的商鞅敌对者,包括秦惠文王也对上述的商鞅影响力心知肚明,在这种背景下,要干掉商鞅只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把谋反的罪名加在他身上。史书上的记载只有公子虔告发商鞅谋反,却没有相应的证据,也就是莫须有,这样如何给商鞅定罪?

即使告发商鞅谋反,以商鞅的咖位也是要审问清楚的,商鞅多聪明的人,没有咬死他的证据能告倒他?商鞅也完全可以自辩,这种大案要案必然要公开,让全体秦国人都知道,商鞅完全没必要一听说有人告发他谋反就慌不择路的逃跑,最终被逼回封地率军抵抗。

最终逼反商鞅的理由其实早在秦孝公去世前五个月就传递给商鞅本人了,商鞅为何要逃?为何要回封地组织抵抗?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没希望了,连辩解都没有的情况下直接采取了消极对抗的策略,而给商鞅种下肯定要完蛋思想的是一个不太出名的小人物,他叫赵良。

赵良是谁?他的来历史书上没有过多介绍,只有嬴姓赵氏这四个字,从这个来源分析,他也算是秦国的宗室,赵氏和秦国主宗赢氏是同一个祖先,他们的祖先类似于堂兄弟之间的关系,既然是亲戚关系,他倾于秦国宗室也就很正常了。

另外嬴姓赵氏大多是生活在赵国的臣民,如果他是赵国人,从赵国的角度来说,毁掉商鞅也是遏制秦国强大的法门之一。另外还有种说法是赵良的兄弟是秦国纳六国贤才之后入秦的官员,因为触犯了律法被商鞅下令处死,所以赵良有理由敌对商鞅。

赵良在秦孝公眼看着就快不行了的情况下带着反对派的意见来和商鞅沟通,赵良忽悠商鞅时说的话语有很大一段,本文基于篇幅就不仔细阐述(具体可参见《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他总的思想是表达出来了三个意思:

第一,你比百里奚(春秋时期秦国的另一位改革家,帮助过秦国称霸)嚣张跋扈,好多老百姓不满意你。

第二,你得罪了几乎所有的秦国宗室和老贵族,他们要不计代价地干掉你。

第三,秦孝公之后的继任之君在威望上肯定不如你,他绝对也想要干掉你。

三个强大的理由一出,你商鞅要想活命要么就赶紧的隐退,要么就赶紧的逃跑。可赵良是秦国宗室来逼退商鞅的棋子,他来忽悠商鞅绝对不是为了劝说他隐退,商鞅全身隐退的弊端很大,他隐退后如果还在秦国,以他的威望和没隐退没什么区别。

不在秦国隐退,放商鞅去山东六国隐居(春秋战国时期是允许政治失败者到他国隐居的)?那不是给山东六国送上天底下最大的人才?还是最了解秦国的人才。因此,赵良忽悠商鞅的主要目的是种下一颗种子,让商鞅觉得情况非常严重,自己会毫无缘由的被杀,然后被迫造反。

商鞅显然是被赵良忽悠住了,本来赵良说的就有相当的道理,变法改革哪能不得罪人,一般还都是得罪的权贵,除非一棒子把他们彻底打死,否则一定会反噬的,商鞅自己也清楚,只不过在权力的高涨下被迷惑住了,他当初是为名利入秦,也舍不得隐退。

在赵良刻意地点醒下,商鞅认定了自己一定会被干掉,而且很可能是阴谋陷害,在公子虔告发他后,抓捕他的人马上就上路了,这使得商鞅坚定地认为秦惠文王和他的敌对者不会跟他讲道理。因此,商鞅放弃了争辩,用逃亡和起兵的方式反抗,从而坐实了谋反的论罪,即便有支持者也不会因为明显的谋反罪去为商鞅说话。

商鞅谋反被杀,以公子虔为首的秦国宗室和秦惠文王的目的达到了,也不能说是完全达到,秦国宗室即想干掉商鞅的人,也想干掉商鞅的法。而秦惠文王是只想干掉商鞅的人,却想保住商鞅的法。至于说后来为废法和保法促生的秦惠文王和秦国宗室之间的政治斗争那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标签: 商鞅战国

更多文章

  • 梁妠是什么出身?东汉的衰落跟她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梁妠,汉朝

    梁妠是汉顺帝刘保的皇后,是东汉三大临朝执政著名的皇太后之一。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建康元年(144年)到本初元年(146),短短的两年间东汉就换了四位皇帝,其中三位皇帝都是由皇太后梁妠拥立。梁妠是东汉贤后,为人勤勉俭朴,积极任用贤才,一心想要让天下太平,但东汉却在她

  • 三国蜀汉名将赵云与马超,在战场上的表现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马超,三国

    马超与赵云都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一个被称为神威天将军,一个被称为常胜将军。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两个人有很多相似点,都非常勇武,而且,一表人才,连兵器都一样,以枪闻名天下。值得注意的是,赵云和马超都是少年就出道了,而且,首次上阵,表现都很勇猛。如果从战斗力

  • 李业:唐睿宗李旦第五子,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业,唐朝

    唐睿宗李旦是唐朝第五位皇帝,他虽然贵为皇帝,却一直被武则天压制,一家人常年过着被囚禁、被监视的生活。正因为这样特殊的经历,他的儿子们感情很好,丝毫没有皇家的嫌隙,更不用说骨肉相残了。李旦其实有六个儿子,第六子李隆悌早逝,其余五子分别是:长子李宪,本名李成器,追封“让皇帝”;次子李捴,本名李成义,追封

  • 蜀汉死相之一的蒋琬,他的一生对蜀汉有什么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蒋琬,三国

    蜀汉死相之一的蒋琬,他的一生对蜀汉有什么作为?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蒋琬,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年少时期的蒋琬聪敏过人,与表弟刘敏在当时都小有名气。建安十九年,刘备成功占领益州,领益州牧,跟随刘备不久的蒋琬被任命为广都县令。蒋琬接任县

  • 孝庄太后死后37年未下葬 康熙皇帝为何迟迟不肯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康熙,孝庄

    对康熙和孝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孝庄秘史》这部影视剧,同时也在其他的一些清朝的宫廷剧中了解到孝庄太后这个人物,不得不承认,她可谓是清王朝一位传奇人物,先后辅佐了两位帝王管理清朝的江山基业,别看在表面上感觉孝庄太后什么都没有做,但是在这背后

  • 三国曹魏政权中的两位刚侯,指的是哪两位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辽,三国

    曹魏是中国三国时期的割据政权之一,也是三国治中最强大的国家 。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汉末三国,在曹魏政权中,有两位武将死后被谥为“刚侯”,能被谥为刚侯的,都很不简单,在蜀汉,被谥为刚侯的是黄忠,黄忠是刘备“五虎上将”之一。在曹魏,被谥为刚侯的,一位是张

  • 张尧佐是什么人?他的仕途之路如此顺利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张尧佐,宋朝

    张尧佐温成皇后的伯父,北宋宣徽使,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北宋仁宗皇帝赵祯最爱的女人毫无疑问是为他生过三个公主的贵妃张氏,张氏在世时宋仁宗就差点废掉武将世家出身的曹皇后,改立张氏为正宫,因为群臣的反对才没能成功,在张氏病逝后又不顾正宫曹皇后尚在,强行追认张氏为温成皇后,所谓“生死两皇后”

  • 孙权最后没能统一天下,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孙权,三国

    孙权是三国时期的孙吴开国皇帝,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在三国历史上,相比其他很多著名人物,孙权确实是去世的比较晚。孙权去世的时候,曹操已经死了32年,刘备已经死了29年,诸葛亮也死了十八年。当时蜀国这边,正是刘禅在位,内政混乱。魏国那边,司马懿已经发动

  • 杨玉环在历史上真的是罪人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杨玉环,唐朝

    杨玉环是唐朝时期李隆基的后妃,也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要想成为历史罪人,首先得对国家和民族产生了极大的恶劣影响,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按照这个标准来看,杨玉环自然算不上是历史罪人了,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可怜的女人罢了。提到杨玉环这个名字,很多人可以

  • 历史上吴三桂如果没有投降清朝,李自成能顺利统一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自成,明朝

    李自成是明末时期的农民起义领袖,高迎祥死后,他自称为闯王,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明末崇祯十七年,在山海关附近的一片石,李自成、吴三桂、多尔衮三方发生了一起影响历史走向的大战,在这一战中,李自成部溃败,并且因此丢掉刚占领没几天的北京城,从此一蹶不振,直到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