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李孝恭是什么人?他最后是如何保全自己的的

历史上李孝恭是什么人?他最后是如何保全自己的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501 更新时间:2024/1/19 7:59:22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朝代之一,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李渊带兵结束了隋朝末年的乱世,建立起大唐王朝,统一了中华大地。这份伟业的背后离不开两个人,一人是秦王李世民,另一人则是李世民的哥哥——河间郡王李孝恭

提起唐太宗李世民,大家都不陌生,他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夺得帝位之后又依次铲除了北方的各派割据势力,使得国家更加安定和谐。

李世民的堂兄李孝恭则为他平定了南边国土,帮助李世民更加高枕无忧地当他的皇帝。

虽然李孝恭立下了此等功劳,但他忌惮自己会惹来功高盖主的麻烦,于是便整日地花天酒地,买来上百位歌姬以打造一个流连花丛、无心权力的花花公子形象。李孝恭的这一举动后来救了他自己一命。

李孝恭平定长江以南

李世民登上帝位以后,便把稳定巴蜀地区的重任交给了李渊的堂侄,也就是李世民的堂兄李孝恭。李孝恭在那里最先展示出自己的军事才能,他带兵如神,缴获了为害一方的食人魔朱粲,并且迅速平定了30多个州。

平定巴蜀一战的迅速告捷,使得李世民更加放心李孝恭的能力,他将国家的南方地区都交给他的这位哥哥统领。在李世民的授意之下,李孝恭将下一个要铲除的目标对准了萧铣

萧铣是盘踞在长江中游流域的一个大军阀,他在当地有着实力雄厚的军队,要对付他可不是一件易事。李孝恭将刚刚招抚的巴蜀作为军事大后方,派当地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数千艘战舰。

为了帮助李孝恭灭亡萧铣,李世民又派大唐的战神李靖为李孝恭效劳,如此一来便是如虎添翼,为征讨萧铣的成功增加了好几分胜算。

准备工作都做好了,与萧铣的这场战役便一触即发,李靖细心观察气候变化,利用连日暴雨,河面水位上涨的时机,带领部下突破三峡防线,一举攻下了夷陵 。

李孝恭与李靖相配合,他在唐军攻下江陵的外城之后,命令部下们将缴获来的所有敌方军舰放入江中,任它们向下流漂去。士兵们感到疑惑,这些战船自己留着不好吗,为何要全部丢弃呢?万一要是被敌军阻截可就不好了。

李孝恭听闻属下们的疑惑,解释称人力运送消息比不上船只水力运输的速度,驻守在下游的萧铣援军们看到这些空无一人的战舰,就会误以为上游我方大胜而萧铣大败,他们就不会赶来支援了。

这一番李靖看重气候变化,而李孝恭更注重利用地理位置,他仔细分析出萧铣管辖的境内,南方以岭表为界,东边以洞庭为界,地势十分险要。一旦萧铣的援兵们到了,唐军就会陷入前后受敌的险境。

李孝恭巧妙地利用敌人的战舰放了一个烟雾弹,使得敌方受误导以为江陵已经失守,而不敢支援。如此一来,唐军只需对付江陵的这一部分敌人就够了。

事实也正如李孝恭预料的一样,孤立无援的萧铣大败,他本人不得不受降。岭南地区的军阀冯盎也臣服在李孝恭的军威而主动归降。 就这样,李孝恭轻而易举地平定了岭南的四十九个州。

李孝恭大败辅公祏

岭南一地刚刚平定,江南地区又闹起了造反,而造反的头子是当地军阀杜伏威的手下部将——辅公祏。李孝恭和李靖等人又赶往湖州治乱。

古时候出征打仗之前都会举行饮酒誓师的仪式,一是增加军威,鼓舞士气,二是为求一个好预兆。这次临出发前,李孝恭跟部下们一同饮酒,谁料杯中的酒水还未下肚便变成了红色,如同血水一般让人心悸。

战士们坐不住了,纷纷觉得这是个不祥之兆,此战恐怕凶多吉少。身经百战、见多识广的李靖和其他大将们也感到慌乱。人群之中窃窃私语之声不绝于耳。

李孝恭却坐怀不乱,淡定地安抚大家说,福祸之事并不由天,说到底都是人决定的。自己向来行善积德,反倒是辅公祏坏事做尽, 此次大家奉朝廷之命问罪征讨辅公祏,该担惊受怕的应该是他才对。杯中之血预示着辅公祏的命丧黄泉。

听完李孝恭的这番话,大家顿时安心了不少,全军士气大振,誓要摘掉辅公祏的项上人头。

李孝恭部队抵达湖州之后采取李靖建议的稳扎稳打的战术,他们就地建造营垒抵挡住辅公祏屡次三番的进攻。同时,李孝恭又出其不意地派出一小部分精锐部队绕道切断了辅公祏运送粮草的关键要道。

敌人眼看着自己没了粮草,便如失控的野兽一般猛烈地攻击起唐军的营寨。辅公祏看着对方派强兵上阵,不慌不乱,待到对方力量稍推便利用田忌赛马的战术派出一群老弱病残的士兵对付敌人敌军。

辅公祏以为唐军只剩下了这些孱弱的士兵,便兴冲冲地展开决战, 不顾一切地带兵深入辅公祏的营地,岂料正面迎上了李孝恭部署在那里的强兵。

此时的辅公祏部队经历久战早已筋疲力尽,又看到对方的强兵严阵以待便慌乱地失去了阵型,便被唐军轻松地一举击破。辅公祏连忙外逃,却被一个农夫抓住扭送给了唐军,他最终落得了个斩首的下场。

功高震主的危机

《旧唐书》中高度评价李孝恭:“自大业末,群雄竞起,皆为太宗所平,谋臣猛将并在麾下,罕有别立勋庸者,唯孝恭著方面之功,声名甚盛。”

可以说,没有他的话,就没有大唐南方之地的迅速平定。

在古代,皇帝总是那个至高无上的权威,若是胆敢有人超过他,便会惹来杀头之祸。因此,聪明的大臣们往往会懂得明哲保身,适时地向皇帝表忠心或者改变自己的做事风格以避免锋芒外露,这样才能避免皇帝的猜疑。

李孝恭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道理,后来出了一件事才让他懂得此事的重要。原来李孝恭掌管南方地区的军事之后,为了表明自己的身份之威重,他专门修造了一个恢弘的大宅子。

李孝恭的出发点本是想要使得当地的匪盗们不敢作乱,岂料有人向李世民进谗言诬告他有割据江南、自立为一方霸主的野心。李孝恭听闻此事,内心大惊,他向皇帝多次解释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

有了这个教训,李孝恭深深体会到了伴君如伴虎的不易,他开始低调行事,并且为自己打造了一个沉迷酒色的新形象。李孝恭买来一百多位歌女,整日在家中饮酒行乐,不搭理外边的政客。

每次上朝的时候,李孝恭更是谨言慎行,一句都不敢提自己的军功。后来他又卖掉了自己的大宅子换成了一间小院,目的就是守着自己的家人并养育几个儿子成才,安稳地度过余生。

当五十岁的李孝恭感染急病逝世时,李世民还亲自为他吊唁,御赠他为司空和扬州都督,准予他陪葬在献陵之中。百姓们也哀伤地悼念这位昔日威风凛凛的大将军。

李孝恭如此这般大费周章地打造自己沉迷于酒色的人设,使得他不让李世民猜忌,从而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和家族后代的富贵。据说他的子孙后代在唐朝后世一直得到皇恩庇护,过了将近三百年的好日子。

李孝恭虽然有着皇亲国戚的身份,也有无数战功,但他深谙为臣之道,机智地藏起自己的锋芒才逃过李世民的屠刀。由此来看,在古代大臣们立功劳难,守功劳更难。

标签: 李孝恭唐朝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司马懿的篡位之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懿,三国

    249年正月,司马懿趁大将军曹爽与魏主曹芳出城谒陵,发动政变,除掉了政敌曹爽,史称高平陵之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现在一提起司马懿,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会说他是老谋深算的权谋家,隐忍多年最终颠覆了曹魏政权。然而其实司马懿并不是一开始就打算谋权篡位,正如曹操年轻时

  • 薛稷: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与唐睿宗结成儿女亲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薛稷,唐朝

    薛稷(649年—713年),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人。唐朝大臣、书画家。隋朝内史侍郎薛道衡曾孙、中书令薛元超之侄。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薛稷在武周时期举进士出身,转中书舍人,迁谏议大夫、昭文馆学士,交好相王李旦,结为儿女亲家。景云元年(710

  • 李元素:唐朝武周时期宰相,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元素,唐朝

    李元素 (?~697年),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唐朝武周时期宰相,中书令李敬玄之弟。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赵郡李氏南祖。起家武德县令,迁尚书左丞。得到武则天信任,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位列宰相。万岁通天二年,卷入谋反案,坐

  • 韦巨源:唐朝时期宰相,在唐隆政变中被乱兵所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韦巨源,唐朝

    韦巨源(631-710年),字号不详,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时期宰相,北周大司空韦孝宽玄孙。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京兆韦氏郧公房 ,以门荫入仕,历任司宾少卿、太府卿、文昌左丞、太子宾客、各部尚书。曾经四次拜相,官至左仆射,袭封舒国公。以宗

  • 年仅28岁的朱元璋,是如何除掉对手成为主帅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 ,即明太祖 ,字国瑞, 原名朱重八 、朱兴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明朝 开国皇帝 ,年号“洪武”。朱元璋出身贫农家庭,后因灾变入皇觉寺为僧,25岁(1352年)时,参加红巾军反抗蒙元政权。他先后击败了众多诸侯军阀,统一南方,后北伐灭元,建立了明朝,年号洪武。朱元璋在位期

  • 荀谌是什么人?官渡之战时他扮演着什么角色?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荀谌,汉朝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荀谌chen,字友若,荀彧的哥哥。荀谌最令人称道的功绩就是公元191年劝说韩馥把冀州让给了袁绍,自此得到袁绍重用,成为和田丰、许攸并驾齐驱的袁绍集团核心人物。我们知道荀彧也曾在袁绍麾下,但荀

  • 古代皇帝寿命都不长 乾隆和康熙为什么都很长寿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熙,乾隆

    还不了解:康熙和乾隆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和乾隆为何长寿?他俩从不碰一样“嗜好”,其他皇帝却做不到。“ 康乾盛世”是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而这个盛世中也出现了两个非常长寿的皇帝——康熙和乾隆。康熙皇帝励精图治,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8岁时就

  • 刘裕七个儿子各个都封王了 最后能善终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裕,后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裕后代,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刘裕共有七个儿子,每个都封王但只有一人善终,你了解他是谁吗?刘义符,宋武帝刘裕长子,刘裕受禅称帝后,立刘义符为皇太子。刘义符经常座龙舟移师天渊池,水上玩乐,笙歌妙舞,管弦悠扬,直到月落参横,疲劳袭身,才在龙舟上过夜。刘裕病重不起临终托孤

  • 夏侯婴拼死救子,吕后是如何报答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夏侯婴,西汉

    夏侯婴,泗水郡沛县人,即汝阴文侯,又称滕公,西汉开国功臣。他与刘邦是少时的朋友,跟随刘邦起义,立下战功,后封为汝阴侯。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夏侯婴与刘邦是沛县同乡,当过沛县县衙马房司御,也就是养马驾车的。仗义每多屠狗辈!夏侯婴就是以这样的形象走进历史的。

  • 历史上许褚在曹魏是什么地位?死后为何没有配享太庙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许褚,三国

    不管是读过《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的朋友,对于许褚这个人物应该都不陌生,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许褚是曹操手下第一流猛将,武力过人,深受曹操信任,曹操让许褚在身边当护卫,因此,许褚对曹操来说,非常重要,是曹操的爱将。但是,许褚死后,却未能进入曹操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