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司马懿的篡位之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三国时期司马懿的篡位之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305 更新时间:2024/1/18 18:07:32

249年正月,司马懿趁大将军曹爽与魏主曹芳出城谒陵,发动政变,除掉了政敌曹爽,史称高平陵之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现在一提起司马懿,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会说他是老谋深算的权谋家,隐忍多年最终颠覆了曹魏政权。然而其实司马懿并不是一开始就打算谋权篡位,正如曹操年轻时只是想做一个东汉王朝的忠臣良将,司马懿也曾经是曹魏的忠臣良将,国之柱石,为曹魏政权做出了很多的贡献。

回顾司马懿的一生,先后辅佐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帝王,妥妥的四朝元老。最起码在曹操、曹丕、曹叡祖孙三代时,司马懿可以说是没有什么野心的,其实他也没有生出野心的勇气。相反,他在曹魏政权逐步建立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曹操时代——优秀的谋士

司马懿出仕的时间并不早,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征辟司马懿为文学掾。至于201年曹操曾征辟司马懿,而他装病拒绝没有那么多的神神秘秘,简单来说就是当时曹操的力量还比较弱小,司马懿这种家族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在曹操面前,司马懿属于后生晚辈,所以他的主要工作是出谋划策。曹操让他与曹丕往来游处,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簿等职。215年司马懿随曹操征张鲁,曾和刘晔一起劝曹操趁南下汉中之际进攻益州,曹操没有采纳;219年关羽北伐,司马懿和蒋济一起劝曹操联络孙权,让他偷袭荆州。

在曹操眼里,司马懿是被当作曹家二代辅佐人来培养的。比如他安排司马懿与曹丕往来游处,219年任命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所以在曹丕、曹植夺嫡之争过程中,司马懿(太子四友之一)为曹丕出谋划策,最终帮助曹丕成功上位。

曹丕时代——皇帝的左膀右臂

先有曹操的可以安排,后有司马懿在夺嫡过程中的表现,所以曹丕对于司马懿是非常信任的。曹丕登基后,任命司马懿为尚书,不久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

黄初二年(221年),免去督军官职,升任侍中、尚书右仆射。

曹丕时代,司马懿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留守后方。224年、225年曹丕两次伐吴,都命司马懿留守许都,对内镇抚百姓,对外为大军提供军资。临行,曹丕下诏给司马懿说:“我担心后勤和朝内之事,所以将这些大事委托给你。曹参虽多有战功,但是萧何在后方的支持才更为重要。如今你留守后方,使我无西顾之忧,这可行吗!”

之后曹丕由广陵回师京都,又下诏对司马懿说:“我向东用兵孙权,你该总理京都洛阳的事情;我在洛阳,你则应当总理东征孙权的战事。”于是又命司马懿留镇许昌。公元226年曹丕病重,安排曹真、陈群、曹休、司马懿共同辅政。

曹叡时代——国之柱石

我们纵观司马懿的前半生,他主要的工作都是作为文官,或是出谋划策,或是处理内政,几乎没有带兵的经历。然而在曹叡时代,由于曹休、曹真等人先后去世,司马懿却逐渐成长为曹魏军队的“头号强人”。

226年曹丕刚死,孙权趁机进攻曹魏,司马懿亲自率军击退吴军;227年,司马懿上演了著名的“千里奔袭斩孟达”桥段;229年,司马懿率军与曹真、张郃共同伐蜀;231年曹真去世后,司马懿开始了和诸葛亮在陇西长达四年的对峙,直到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司马懿一直坐镇曹魏西线。

除了斩孟达、对抗诸葛亮,司马懿最出彩的应当是远征辽东,灭公孙渊。公元238年,由于公孙渊和孙权眉来眼去相互勾搭,魏明帝曹叡决心解决割据几十年的辽东。当时司马懿已经是60岁的高龄,但曹叡实在无人可用,只好派司马懿平灭辽东。司马懿上演了一出好戏,杀公孙渊、屠城,一举解决了辽东的割据问题。

公元239年,刚刚平灭辽东,年仅36岁的曹叡身体也不行了,临终遗命曹爽、司马懿共同辅政。这是司马懿第二次成为曹魏的辅政大臣,当时其在魏国的地位、声望已经达到了巅峰的境界。

除了以上所细数的司马懿的所作所为,他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也有重要贡献。在西北对抗诸葛亮时,司马懿在上邽兴屯田,京兆、天水、安南兴冶铁,穿成国渠,筑临晋坡使雍凉足食,并有余力供给关中不足。

正始二年(241年),司马懿主持对吴作战时,开始与邓艾筹划在淮南淮北创建军屯。第二年,司马懿“奏穿广漕渠,引河入汴,溉东南诸陂,始大佃于淮北”。第三年,司马懿又在这一地区“大兴屯守,广开淮阳、百尺二渠,又修诸陂于颍之南北,万余顷。自是淮北仓庾相望,寿阳至于京师,农官屯兵连属焉。”

其实抛开个人最终抉择和品德来说,司马懿是和诸葛亮一样的三国顶级人才,不论是治国理政还是带兵打仗,他们都是顶级的水平。司马懿作为曹魏的四朝元老,在曹魏建立和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政治、军事、经济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在曹叡时期更是成为国之柱石。

司马懿最终发动高平陵政变,掌控了曹魏的军政大权,也是形势使然,曹爽步步紧逼架空司马懿,司马懿反戈一击干掉曹爽,其实从他决定和曹爽斗争的那一刻,他就已经没有了后路。而且司马懿毕竟是看着曹魏如何建立的,所以如果能够自己建立政权,他的确也没有任何的犹豫。

我个人虽然也不喜欢司马懿,更不喜欢司马家所建立的晋朝,但不可否认的是,司马懿是一个顶级的人才,他为曹魏曾经立下汗马功劳。他最终走上谋权篡位之路,也是逐渐演变形势使然的结果。

标签: 司马懿三国

更多文章

  • 薛稷: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与唐睿宗结成儿女亲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薛稷,唐朝

    薛稷(649年—713年),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人。唐朝大臣、书画家。隋朝内史侍郎薛道衡曾孙、中书令薛元超之侄。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薛稷在武周时期举进士出身,转中书舍人,迁谏议大夫、昭文馆学士,交好相王李旦,结为儿女亲家。景云元年(710

  • 李元素:唐朝武周时期宰相,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元素,唐朝

    李元素 (?~697年),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唐朝武周时期宰相,中书令李敬玄之弟。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赵郡李氏南祖。起家武德县令,迁尚书左丞。得到武则天信任,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位列宰相。万岁通天二年,卷入谋反案,坐

  • 韦巨源:唐朝时期宰相,在唐隆政变中被乱兵所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韦巨源,唐朝

    韦巨源(631-710年),字号不详,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时期宰相,北周大司空韦孝宽玄孙。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京兆韦氏郧公房 ,以门荫入仕,历任司宾少卿、太府卿、文昌左丞、太子宾客、各部尚书。曾经四次拜相,官至左仆射,袭封舒国公。以宗

  • 年仅28岁的朱元璋,是如何除掉对手成为主帅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 ,即明太祖 ,字国瑞, 原名朱重八 、朱兴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明朝 开国皇帝 ,年号“洪武”。朱元璋出身贫农家庭,后因灾变入皇觉寺为僧,25岁(1352年)时,参加红巾军反抗蒙元政权。他先后击败了众多诸侯军阀,统一南方,后北伐灭元,建立了明朝,年号洪武。朱元璋在位期

  • 荀谌是什么人?官渡之战时他扮演着什么角色?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荀谌,汉朝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荀谌chen,字友若,荀彧的哥哥。荀谌最令人称道的功绩就是公元191年劝说韩馥把冀州让给了袁绍,自此得到袁绍重用,成为和田丰、许攸并驾齐驱的袁绍集团核心人物。我们知道荀彧也曾在袁绍麾下,但荀

  • 古代皇帝寿命都不长 乾隆和康熙为什么都很长寿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熙,乾隆

    还不了解:康熙和乾隆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和乾隆为何长寿?他俩从不碰一样“嗜好”,其他皇帝却做不到。“ 康乾盛世”是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而这个盛世中也出现了两个非常长寿的皇帝——康熙和乾隆。康熙皇帝励精图治,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8岁时就

  • 刘裕七个儿子各个都封王了 最后能善终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裕,后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裕后代,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刘裕共有七个儿子,每个都封王但只有一人善终,你了解他是谁吗?刘义符,宋武帝刘裕长子,刘裕受禅称帝后,立刘义符为皇太子。刘义符经常座龙舟移师天渊池,水上玩乐,笙歌妙舞,管弦悠扬,直到月落参横,疲劳袭身,才在龙舟上过夜。刘裕病重不起临终托孤

  • 夏侯婴拼死救子,吕后是如何报答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夏侯婴,西汉

    夏侯婴,泗水郡沛县人,即汝阴文侯,又称滕公,西汉开国功臣。他与刘邦是少时的朋友,跟随刘邦起义,立下战功,后封为汝阴侯。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夏侯婴与刘邦是沛县同乡,当过沛县县衙马房司御,也就是养马驾车的。仗义每多屠狗辈!夏侯婴就是以这样的形象走进历史的。

  • 历史上许褚在曹魏是什么地位?死后为何没有配享太庙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许褚,三国

    不管是读过《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的朋友,对于许褚这个人物应该都不陌生,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许褚是曹操手下第一流猛将,武力过人,深受曹操信任,曹操让许褚在身边当护卫,因此,许褚对曹操来说,非常重要,是曹操的爱将。但是,许褚死后,却未能进入曹操庙

  • 为什么称卫青为“常胜将军”?与匈奴交战不曾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卫青,汉朝

    为什么称卫青为“常胜将军”?这是因为他是西汉时期能征惯战,为汉朝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将领,并且他与匈奴交战不曾失败过,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卫青的母亲在平阳公主的夫家做女仆,因丈夫姓卫,她就被称为卫媪。丈夫死后,她仍在平阳侯家中帮佣,与同在平阳侯家中做事的县吏郑季私